:[转载]没有回避问题的半成品(在同盟里的争论)
发起人:yoyo  回复数:27   浏览数:3091   最后更新:2009/05/02 23:38:44 by cs123
[楼主] cherlen 2004-03-19 03:26:37
理想的"后卫"情结

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中国现代艺术进入另一套叙事的标志是,"前卫"不再是唯一的主题.一些司空见惯艺术愤青们呈现出来的"颠覆"手段也逐渐成为传统,尽管还有着89年美术馆里那两声枪响与厦门达达同样所具备的革命斗志和潜在激情,仅此而已.而另一些关键词汇已经浮出地面,犹如"当代性","全球化".近年来的种种迹象表明,现代艺术新的方向正在开启,批评家们理想中的"乌托邦"社会现象似乎正在形成气候.然而,令人惊讶的是,人们又一次从"当代性"与"全球化"这些关键词中解读出压迫感,窒息的空间与愤怒的激情.对糜烂的花样时代试图给出一个清新的解放思路.于是,另一轮更为紧张的历史关系正在形成.这犹如鲁迅和周扬的关系,潜在的双层逻辑,鲁迅解读出来了,而周扬则是分内的.
新近出现的批评多以在前卫和后现代领域中把自己过多的标榜是与20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当代艺术出现的"失语"症状有直接联系的,相当长时间内,艺术评论家们只是在娴熟的讲述一套接一套的西方人关于现代和后现代的艺术理论概念系统,人们听不到他们自己的语言,在他们那里,"传统"一直都只是一种贬义词,"传统"至多只是一种形式批判的借用手段,绝大多数的中国文化成了与新文化运动时期同样的遭遇,被遗弃在垃圾堆的角落里,"贡布里希",达达,波依斯,成了他们结构中的脉络.这无疑表明了一个巨大的文化危机,一个民族正在丧失内涵.但是艺术终究是艺术,艺术当中那种擅长的想象,直觉,感性,无意识,符号和形式等等手段在多元媒介到来的后意识层面终于给出了一个关于民族话题的后现代,或则"中国制造"的当代,甚至是"全球化".
这种民族内涵的情结在几个华裔的当代艺术实验大家们身上得以最初呈现,"周易","宗族","孔孟","方术",种种相关的民族情绪被成功借用,成功表达,并一定程度上有形成引导全球化的"东方"当代可能.不能否认的是西方哲学大师们所提出的"当代性"在形式上对当代中国艺术的过度影响,但同时,在黄永砯,蔡国强等国际大玩家的成功导向中,关于东方的博大精深被得以在意识视觉中成功传播,这样的"当代"无形中带有农耕文明承载下的智慧与高度,这种成功嫁接的"当代"行为,在我看来则是一种经典的"后卫".所谓"后卫",有一种更加超越的智慧,比起更多讲述形式的中国当代前卫多出了一份属于东方的智性涵养与超脱横溢.由此,蔡国强的火药和三宅一生的服装,黄永砯周易转盘与"九兽"情结,谷文达的水墨凝滞,徐冰的仓吉思路和东方重组,则多多呈现一种不容忽视的后卫力量,与特定全球化背景中的响亮的东方情怀.这种引领全球趋势的魅力所在,是东方智慧文明的线性传达,比起如今被国际当代艺术界惊异吹嘘的中国本土行为艺术家的"敢做敢为"的盲目勇敢来得更具魅力而并非简单的形式上过多"前卫".
如果前卫是一种标新立异,那么后卫则是一种经典再用.前卫艺术家们在绞尽脑汁为他们的简单思路来寻找最新异类的表达方式的时候,在迎合西方的胃口中,却更多的在东方的情境,语境中得到来自不容否定的非议.在这样的非议中他们被怀疑其是否有过多作秀的水分,这对于当代艺术史的发展是不容乐观的事实,尽管有一拨专门兴趣甚至纯粹迎合的批评家给出了相当的另外环境的高度评价.但是在汉语体系中,始终有被贬低,乃至遗忘的危险性.而"后卫"思路则是成功并理性地智慧应用了属于东方文明的精髓来进行一种文化全球化状态中的东西方对话,并赢得上峰,这是一种能量的体现,不是简单的西方系统下的另类新奇.这种"后卫"的智慧性在于时空概念的新逻辑组合的博大精深,同时兼具辉煌讲述的东方文明所精益求精的临场态度与科学思索.如此的"后卫"才是真正在打中国牌的超级玩家,让西方汗颜的东方智慧.
中国当代艺术在本身市场不是很健全的状态下进行一种实验性制作并进行理想的传播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成功逃离,并以极具东方的个性进入到西方当代系统中,所散发出特定的魅力影响是与中国当代实验艺术家的理想情结,知识结构,以及智慧从容是分不开的,尤其是沿海一带的东方实验大家们,在海洋文化的重新提倡中,其根基则多已锐显.这种现象不是如一些对"当代"有抵触情绪的个别批评家所调侃性地指责出打"中国牌"的手段,迎合西方人的意识市场.因为当代艺术的实验在西方系统的确立与行进的里程也是在一种探索中,至于所谓调侃性的理解为"中国牌",是不具备全球化学术认同的个人偏见.正如南条史生所谓的"全球化是本土论的敌人吗?",我们不能给出一个更加合理的解说方案时,已然是看到了这样的东方情绪在引领着全球实验的一条明显方向,这方向的背景依然是她的"后卫".
当然,在这里还要讲述的是,艺术家制作作品手段上的"后卫"思路所呈现出来的"前卫"形式中的个性.特定时代话题的主题性展览也仅仅是作为实验艺术家们每个思路填空处理的时机,所有的理解在相关的运作中则必然能够体现出他的思考运作模式与相应的背景情结,我们更愿意看到的是少却西方形式与纯"海归"意识的操作模式.但是如果简单地理解为运用西方的策划运行思路传达策展人与艺术家对社会问题或则艺术本身问题的思索与疑问就能够达到理想的效果,这是一种相对理想的个人主义情怀.当代策划的运行思路是否具备东方理性看来也是成为一种必要.中国当代艺术市场所急需建立的不是一种简单的模式上的仿西方策划和销售系统,更应该在本土语境情境中找到相关的策划理念和运行思路.遗憾的是,此时此刻,我们在中国本土当代艺术界基本上看不到这样的策划理念和相应的由策划人提出的本土运行思路,但是我们在走出国门的那些实验艺术大家们身上找到的关于东方语境的思索与探讨,这种思路却被国内的当代艺术批评界短浅的目光给调侃性地抵制了.原因,居然是简单的形式上的"中国牌".在此,我个人深表不满.
之前我们在一些中国本土当代艺术批评家策划的展览中已经看到一些相当低级的智力游戏,甚至是纯粹玩乐的循环调侃游戏,却被披上另一种所谓深刻思索的学术思路的模式,这样的运行已经到了一种平庸的媚俗时期.是否应当引起中国当代艺术策划领域的相当关注,值得讨论了.甚至有人在泡沫市场的运作中盲目叫嚣"当代架上"力量的超验回归,然后进行一种低级的对"新生代"流行文化的极度吹嘘和"违规"操作传播,试图引起一种视觉上的繁荣假象.遗憾的是这种自欺欺人的低级方式已经散失了其作为当代艺术策划人所具备的基本文化逻辑与相应的知识责任.对此,深表遗憾.这就是英国著名社会学家Frank Furedi所指出的"当代知识分子精神缺失...文化精英的溃退与当代学术和文化的弱智化直接联系在一起"的缘故吧.中国当代艺术界的学术层面所呈现出来的种种不正常迹象正是在市场泡沫流行的大众化媚俗趋向中的被成功俘虏.这种主线路的上"王明"式"左倾主义"一不小心将有致命的危险.这种危险在于学术底线的被狡诈蒙蔽,学术良知被成功诋毁,剩下的只有"市场"和它操控的"学术".
在这样的市场操控学术的"繁荣"假象中,过多呈现出来的是一种盲目的,新的不成熟的泡沫展示.简单而低级地在进行一种视觉上的庸俗传播,所有的智慧成了书本上的话题,所有的思考成了他们画面中简单思索的小聪明.当代艺术不再具备她所应有的魅力呈现,而简单地被误读为大众流行的"人人都是艺术家"的自我满足.能够进入系统的思考被无耻抵制,市场和它的策划智囊们在进行系统内部的违规操作,把基本的人性思考嫁接到庸俗的商业思考模式上,对下一代进行"成功"误导.这种情况是不容乐观的.
另一种情况的出现是真正知识精英们所运行的展览与社会知识分子接触层面的相对狭窄,有形成被"远观"而"误读"的另类产物,这是当代学术思考中心群落的不幸.这种不幸的一个缘由还是要强调那种本身形式上过多当代西方特性,语境情境的与本土没有相应合适的衔接点,导致这种学术场面脱离知识分子扩大层的尴尬误读,仅仅形成高圈内部的实验活动,与社会的反响相对较低.那么此时,所应该谈到的还是一种新概念的"后卫",对后卫的理解,我想,在中国当代文化艺术的背景中有一种直观的优势,不论其环境是中国本土,还是国际当代艺术界,其"后卫"概念有一种传达之间的相互感应,是关于当代知识系统中的"国际语言".这也正是中国本土当代艺术界的策划人领域和艺术家领域所共同欠缺的"精神语言".同时,"后卫"精神中所贯穿的智慧是人类所特有的,没有国界,一种精神智慧的最好的学习与呈现方式,是手段,更是内涵.
如此看来,当代中国知识精英们操控的当代艺术走向上,势必出现一条从"前卫"----"后卫"的康庄大道,知识的传播在从金字塔的顶端上逐级传播的,而不是进行一种非能力范围的跳级,从"知识精英"----"大众流行"的模式有一种极端的危险性,应该出现的一种情形是:"知识精英"----"大众知识分子"----"大众流行"的逐级传播模式.那么此时,"后卫"概念必然成为一种传播中的最主要的灵魂线索,让整个知识生态链健康精神地传递着.
以上关于"后卫"概念的理解纯属个人理解分析,希望借此拉开探讨,关于当代艺术的中国走向,提出一些相关的学术批评和建议,谨此.

                                       
                    纪旺
             <
怀疑批评了!
[沙发:1楼] cherlen 2006-09-26 05:07:15
现象.
怀疑批评了!
[板凳:2楼] guest 2006-09-26 03:25:34
楼主怎么看王南明和吴味的"批评性艺术"?能谈谈吗?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