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青策计划”招募启动
发起人:服务员  回复数:0   浏览数:1823   最后更新:2019/05/09 14:28:53 by 服务员
[楼主] babyqueen 2019-05-09 14:28:53

来源:798艺术  王薇


崔洁:造一把好椅子

2019.03.22-05.15

天线空间/上海

崔洁“造一把好椅子”天线空间展览现场


延续一直以来对建筑及其背后机制的研究,崔洁在天线空间的个展“造一把好椅子”中呈现了一系列以椅子、建筑为主题的作品。在以椅子为题材的新作中,艺术家从以往线索中延伸出新的路径,通过对人体工学椅的展现,探究其与建筑的关系及其发展背后的社会历史背景。与此同时,艺术家在延续以往建筑题材所涉及的方向性思考的同时,将画面内容进一步扩展至对声音、环境、情绪等感受性层面的传达,从而延展出有关城市发展的更为丰富立体的信息。

艺术汇:此次你在天线空间的个展“造一把好椅子”呈现了近期的创作,在部分新作中,座椅成为一个在画面中被探究的对象。如果说你创作的那些与建筑有关的作品是针对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机制、演变及其所产生的影响所展开的研究与反思,那么在这个“椅子”系列中,你研究的切入点及线索是什么?它与建筑系列的关系又是怎样的?

崔洁:我创作的主要线索是对建筑的历史的研究,这次的展览我以椅子作为线索,因为建筑师非常喜欢通过设计椅子来实验他们的想法。很多著名的建筑师都设计过风格独特的椅子,早在包豪斯时期就有这样的名言:“做一把好椅子。”所以有建筑史家就说椅子在建筑历史上有标志性的作用,好的建筑师都有自己独特风格的椅子。

《Contessa2ll 椅》180×250cm 布面丙烯 喷绘 2019


在2018年深圳OCAT的展览“富埃特教授的别墅”中,我就开始了对建筑师设计的椅子感兴趣,当时是从柯布西耶的项目作为起点。此次在天线空间的展览同时展开关于椅子的另外一条线索——人体工学椅。人体工学椅和建筑师设计的椅子最大的不同就是椅子和身体的关系。人体工学椅和建筑师的椅子,从与身体的关系来说,是相反的,建筑师的椅子考虑的是整体的平衡,身体和椅子的关系是有恰当的距离的,但是人体工学椅追求的是和身体融为一体,它调节的是身体和机器之间的关系。椅子已经变成了身体的一部分,像是身体的义肢。看似非常人性化的考虑,但其实人体工学的词源是“工作”和“自然法”,它的背景是工业化、劳动、人机结合,最终是为了追求更长时间的劳动。

所以我这批主要的创作从视觉上来说,描绘的是一些典型办公室场景,这些都来源于这些人体工学椅的广告,他们通常描绘了一个非常理想化的环境,数字化的、智能的、舒适的。即便它背后目的未必是展现的这样。

崔洁“造一把好椅子”天线空间展览现场


艺术汇:椅子系列的创作显然并不仅仅是对座椅设计风格类型的展现,这其中涉及了与身体及身体的感知相关的思考。事实上,在建筑系列中也会感受到那种来自个体感受性的因素。是否可以说,这些渗透了研究、课题性质的创作实质上更多是从它们与我们自身的关系、感受出发?

崔洁:可以这样说。之前我对柯布西耶的研究主要就是关于他的项目和他的客户,也就是现代化生活跟身体之间的关系,身体是在场的。另一方面,我不是建筑专业的,所以我对城市规划和建筑历史,一直保持以一个“外行”的视角,一个普通的城市体验者的视角,而非专业视角出发。在2013-2014年我用了不到两个月的时间租了一辆车在北京扫街式地拍摄城市风景,从中找出我喜欢的建筑和城市雕塑,其中大部分是一些匿名的建筑师设计的,混杂了不同的风格,像是新陈代谢派的、苏联式的、包豪斯式的、美国的古奇建筑等,我感兴趣的是它们的关系和其背后的生产机制。同时,我也想理解在中国城市极速扩张的这三十年间,并且当这样的速度是一种常态时,我的思维方式是如何被建构起来的,我的观看方式是如何被城市所调节的。

《钢拉索玻璃幕墙》150×200cm 布面丙烯 喷绘 2019


艺术汇:此外,在建筑题材的新作中,可以观察到一些与该系列以往作品的不同之处,比如一种视角性的存在。例如,《钢拉索玻璃幕墙》中那种反射性的图片呈现方式。基于个体的观看视角似乎被有意强调了?

崔洁:这个展览中同时有室外的建筑场景,以及室内的办公空间的场景,玻璃幕墙就像是一个中介一样,我选取的拉索式玻璃幕墙又是中国公共建筑中较为常见的类型,经常可以在机场、酒店、商场中看到。玻璃幕墙也像是一个屏幕,通过它可以感受到建筑内外的空间转换。

艺术汇:在新作中,画面出现了点状的图层,联想到你之前作品中对摩尔纹形态的借鉴,这种点状图层是否有着特别的意义?

崔洁:在我的画面中,“线”一直是用来表达我理解中的城市变化的非常重要的元素,它存在于我之前及现在的作品中,包括对摩尔纹的运用。相较于在深圳OCAT展出的作品中的摩尔纹,此次展出作品中的摩尔纹也有比较大的变化。在新的画面中通过点状的矩阵和线条的关系来形成摩尔纹。我现在的绘画上面点状矩阵其实是led显示技术的放大,也参考了欧普艺术的一些动态视觉效果。相比之前,现在的建筑装饰已经发生了深刻的改变,之前的建筑装饰,灯光只是用来勾勒建筑的外形,而现在的led技术将建筑直接变成了屏幕。

崔洁“造一把好椅子”天线空间展览现场


艺术汇:在某些作品中还可以看到一些似乎与场景无关的不规则线条,这在之前的作品中似乎未曾出现,能否谈谈它们的指向?

崔洁:我希望通过这些线条或者线条形成的符号来传达城市中的声音,有受到一些日本漫画的影响,他们通过文字的大小排列,不同的网点纸等来在平面图像上传达声音。通过这类线条,我在不同的场景里表现声音,或许是人的声音,或许只是城市的底噪。

我一直希望我的画能传达视觉之外的感觉,我的一批早期作品中就曾经探讨绘画中的声音问题,视觉与听觉的通感,我画了很多金属反光的表面,我想回应康定斯基的线索,不仅仅是将画面的形式和音乐联系起来,而是直接产生声音,我没有直接将此当作创作主题,而是将它混合在一种建筑形式的元素中进行探索。

《中国电信大厦 2》220×180cm 布面丙烯 喷绘 2019

艺术汇:在近年的创作中,画面中的形象逐渐被简化为线与面,现实的细节描绘被进一步弱化,画面的形式感获得了增强,能否谈谈与之相关的思考?

崔洁:我自己觉得细节变得更微妙了,它不再是原来那种非常现实的细节,而是一种情绪的细节或者光的细节,表现现代城市人机结合状态的细节,并且也加入了之前谈到的如何通过一个平面的图像展示声音的方式。所以在我看来,细节其实是被强化了、丰富了,可能不再那么具体,而更多是关于对声音、通感的呈现。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