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本没有的路行进——14位杜尚奖艺术家展 | 红砖美术馆4月27日
发起人:展览预告  回复数:0   浏览数:2019   最后更新:2019/04/11 13:51:18 by 展览预告
[楼主] 脑回路 2019-04-11 13:51:18

来源:界面  林子人


Goshka Macuga, To the Son of Man Who Ate the Scroll, 2016


采写:林子人

编辑:朱洁树

荣宗敬曾经的居所如今空无一人,作为人类思想凝结的艺术停驻于此,静待来者发现。穿过陈列着各色艺术品的宴会大厅,一台机器人在宽阔华丽的大厅尽头倚墙而坐,他洪亮的声音久久回荡,不绝于耳。在人类纪时代末期,科学发展到了崩溃边缘,技术成果成了毫无价值的工具。最后一个被遗弃的类人存在的机器人,居住在这里,用支离破碎的动作和拼凑而成的演讲词讲述着人类的辉煌成就与无知愚昧,他们的理智与情感、恐惧与希望、过去与未来。他长着黑色的络腮胡,带有棕色瞳孔的眼睛不时会眨一下,像是一位从《圣经》里走出来的先知。

“历史的终结将是一个非常悲伤的时刻。争取认可的斗争、为纯粹抽象的目标而冒生命危险的意愿、唤起无谓、勇气、想象力和理想主义的世界性意识形态斗争,将被经济算计、解决无休止的技术问题、环境问题以及满足复杂的消费者需求所取代。”

戈尔巴乔夫、马丁·路德·金、爱因斯坦、理查德·道金斯、弗朗西斯·福山、汉娜·阿伦特……他们的话语源源不断地从机器人之口泄出,混杂着诸如“死亡”“战争”“爱与恨”“命运”等宏大且含义多元的词语。这台机器人被称为《至吃掉书卷之人子》,是波兰艺术家Goshka Macuga在Prada基金会支持下为荣宅策划的新展“我曾为何物?”(What Was I?)中展出的一件作品。这件作品的首次展出是在2016年米兰的Prada基金会,如今它置身于上海这座建成于1918年的历史建筑中,又构成了此次展览的题眼。

Prada荣宅“我曾为何物?”展览现场  摄影:Alessandro Wang


“(荣宅)是一个想象中的考古现场,创造它的智人已经灭绝,人类的文化遗产在这个场景里不再具有意义,荣宅里陈列的艺术品强调了人类自我毁灭的面向。”这是Macuga对此次展览的设定。针对此次展览,她从Prada藏品中精选了26件艺术品,并展示了她近期完成的两件雕塑作品以及在2018年完成的三幅拼贴作品。她本人的作品有着清晰的技术指涉,而在构思这个展览项目过程中对文学、历史、哲学、政治文本的旁征博引又反映了艺术家对人类生存状态和社会现状的密切关注。

“我从来没有见过像我这样的人。我曾为何物?”

在参观者逛完整座宅子,准备离去时,能在出口出看到这句霓虹灯做成的标语:“我曾为何物?”这一问句出自玛丽·雪莱(Mary Shelley)的小说《弗兰肯斯坦》。问句的过去式与那台独身一人的机器人一样,流露出某种不堪回首的末世意味。然而“历史的终结”并非艺术家的意图,而是她为人类自省设置的一个舞台。事实是,历史从未终结,更重要的是:在线性时间轴上被历史裹挟向前的我们是否真的明白我们的来路与前方?

很大程度上来说,这个位于荣宅的展览中体现了现代史上的多个转折时刻:在荣宅落成的20世纪初,全球范围内的经济转型带动了全球化和全新的跨文化关系;展出的诸多诞生于1950年代至1970年代的艺术品反映的是二战后一代艺术家对人类生存状态的思考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而在当下,人类又站在了某个重要的时间节点上,但问题是,我们还不知道我们将进入一个怎样的未来。

“我们现在没有战争的影响,但我们的处境类似于战争那样的灾难性场景。我们对未来的巨大期待可以很轻易地滑向某种悲剧。所以我感觉我们正处于另外一段复杂的、悲剧性的历史中。”Macuga这样告诉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而正如艺术家指出的,无论是彼时还是此刻,无论科技进程的脚步有多快,我们终将发现,决定人类未来命运的,始终是我们对那些亘古问题的思索与解读。

波兰艺术家Goshka Macuga。摄影:Francesco Pizzo


界面文化:你是如何参与到上海的这个展览中的?你如何看待此次展览与荣宅这座历史建筑的关系?

Goshka Macuga:“我曾为何物?”是我在Prada基金会的支持下为Prada荣宅设计的艺术项目。2016年,我在米兰完成Prada基金会的展览后,想要让《致吃掉书卷之人子》中的多媒体机器人的旅途继续下去,将它放置到另外一个地点和另外一个全新的语境里。对我来说,把我过去做过的项目放到新的地点总是非常有趣的。

Prada荣宅是一幢建成于1918年,并在2017年修缮完毕再次开放的历史建筑。选择这里是因为这个空间为我的项目带来了一种有趣的历史语境和更多层次的解读。荣宅建成于20世纪初,对我来说那是一个非常迷人的历史时期,全球范围内的经济转型带动了新的全球关系,孕育了新的文化习惯。而如今我们似乎也在经历某种转型。

在这个项目里,我想象了一个人类不再存在的世界。许多科学家已经指出,如果我们再不改变对待环境的态度,人类就将面临灭绝。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人对环境的态度将对我们所有人产生影响。因此,在这个我想象中的未来场景里,那台机器人就是荣宅最后的主人。“我曾为何物?”这个问题代表了某种时间上的转换——从某个历史时刻转向现在和未来。在那个未来场景里,人类的文化遗产不再具有意义,荣宅中展示的艺术品体现了人类自我毁灭的倾向。“我曾为何物?”暗示了人类不再是艺术的观众,而是有另外一种智慧体在研究人类文明的遗留物。这个展览其实可以放在全球任何一个地方,但选择上海是因为我想在中国历史的特殊语境内探索更多的可能性。

Prada荣宅 GOSHKA MACUGA “我曾为何物?”展览现场; 摄影:Alessandro Wang


界面文化:你是如何选择此次展览的作品的?

Goshka Macuga:在展览中,机器人被诸多艺术品包围,我会选择它们是因为它们能够很好地融入展览叙事当中。例如“零派”,这个在杜塞尔多夫成立的德国艺术团体的一个重要观点是:“在安静与纯粹可能性之地重新开始。”他们的作品内涵与我的项目很类似,因为他们也是在讨论开始与终结的问题。

以Jan Schoonhoven、Luis Tomasello、Grazia Varisco和Nanda Vigo为代表的意大利和法国程序艺术和动态艺术也是如此。他们的作品探索如何运用计算机编程般的图案和几何形状,指向创作与编程以及机制结构的联系,而非局限于手工艺术。这些艺术品本身的创作时期对此次展览来说并不重要。

我的新作品来自我从2018年开始制作的一个纸质拼贴画系列。它们指向的是计算机编程史,始于19世纪上半叶的英国数学家Ada Lovelace,并因软件科学家Stephen Wolfram最近提出的编程系统指令得到发展。

Goshka Macuga, Discrete Model No 006, 2018


界面文化:你之前说过Prada荣宅就像一个考古现场,我们也可以在此次展览中清晰地看到你尝试通过艺术品与这座建筑对话。如果说这座房子是一个考古现场,那么这些艺术品就可以说是文物了。这不禁让我想问你是如何看待“为后代创作艺术”这个问题的。如果你的艺术有足够长的生命力,能够被后人发现,你希望通过艺术向他们传达怎样的讯息呢?

Goshka Macuga:这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也是一个很宏大的问题。我猜一个人能够创作什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什么能够留下,以及你的观点是什么。两年前我与另外一位艺术家Ahmet Ögüt合作策展了“Goshka Macuga & Ahmet Ögüt第1和第2集”。我们观察了对方作品中的参照物,找到其中的相似之处。基本上我们俩都将作品置于欧洲政治的背景之下,我们都认为重新审视作品的现实语境是非常重要的。

当我们发掘出其他文明的残留物时,它们只是物品,而我们真正寻找的是它们所处的语境,只有在那时物品才开始具有价值。我认为在艺术领域也是如此,艺术的价值是一种“投射的价值”(projected value)。比如说你在Prada荣宅看到的许多艺术品,它们是用廉价的材料制作的,风格也很粗犷,但它们当中的一些作品价值百万欧元——这种价值就是一种投射价值。因此我认为,所有这些不同的因素会以某种方式影响人们的行事动机,从我的角度来看,这种语境才是构成我的作品、决定我的行为的核心要素。

界面文化:在观展过程中我有一个强烈印象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艺术家对科技发展抱有更乐观的态度——无论是零派艺术家还是动态艺术和程序艺术家——他们特意地选择一种强调技术的艺术表现形式。这些作品是否和此次展览的主题产生了某种张力?

Goshka Macuga:我认为同样值得留意的是那批艺术家所处的历史背景,那是一批出生于二战前的艺术家。他们经历了战火,这对他们的艺术创作有很深刻的影响。以Alberto Burri为例,他曾经是一位医生,在二战期间被美军俘虏关押在得克萨斯州的战俘营中,战后他彻底改行成为艺术家了。当然,他弟弟的死也对他的艺术创作有很深的影响。

所以五六十年代的艺术家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和二战的悲剧息息相关,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他们也对生存有种真切的直觉。当然,这也解释了之后所有的文化运动,比如说安迪·沃霍尔的波普运动以及其他在美国发生的文化运动。但那的确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艺术转型期,那个时期产生了大量的艺术品。

我绝对同意你的观点,他们的作品是有充满活力和希望的元素在里面,即使作品本身有着黑色的内核——那个转型期就像是即将引领社会进入某个新的阶段,而如今,我们并不知道我们将前往何方。这也是你刚才问的那个关于未来的问题,我认为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因为我们现在没有战争的影响,但我们的处境类似于战争那样的灾难性场景。我们对未来的巨大期待可以很轻易地滑向某种悲剧。所以我感觉我么正在处于另外一段复杂的、悲剧性的历史中。

Prada荣宅 GOSHKA MACUGA “我曾为何物?”展览现场; 摄影:Alessandro Wang


界面文化:我觉得此次展览的一个很重要的讯息是我们应该对技术即将引领我们进入的那个未来心存警惕,我们不应该忘记人类的本性。但你不认为我们如今过于轻视启蒙和进步,且过于强调技术的危险了吗?

Goshka Macuga:(技术的危险性)可以说是一种幻想,我们更像是想去体会那种恐惧,这带来一种刺激战栗的感觉。我记得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我会想象当我30岁的时候就能去宇宙度假了。那是七八十年代的氛围。那个年代,人们坚信技术进步和空间旅行肯定会发生。这当然也是冷战政治宣传的重要组成部分——苏联和美国在比拼谁能在这个方向走得更远。(对技术未来的期待)就是一种武器,每个人都在讨论其背后的威胁,也都为此感到兴奋。

如今吸引人注意的则是人工智能。当然,这已经成为了一项可以运用在生活中很多方面的工具。它所代表的技术应用当然有可能在未来的某个时刻对人类产生威胁。但我认为“机器人控制世界”这样的场景和现实的距离还非常遥远。相对而言,我们对于理解人类大脑和身体机能运作、治愈精神疾病等基础问题的了解和解决能力还非常有限,而这些问题或许比制造机器更重要。

帮助我制造那台多媒体机器人的日本公司正在做许多研究,他们正在研发复制人类的机器,也在研发以看护为目的的机器人,这就不是一种威胁了,而是一个正面积极的发展方向。所以,人工智能拥有各种可能性,它仍然处于非常实验性的阶段,从任何方面来看它都还不足以对人类构成威胁。

(Prada荣宅Goshka Macuga展览“我曾为何物?”于3月23日开幕,将持续至6月2日。)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