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从这个近四十年的摄影艺博会选出七个作品,告诉你摄影可以很“魔法”
发起人:服务员  回复数:0   浏览数:1792   最后更新:2019/04/09 11:39:00 by 服务员
[楼主] 猴面包树 2019-04-09 11:39:00

来源:TANC艺术新闻中文版


此时此刻,新的替代

The New Alternative


日趋精致操作的艺术系统,走向成熟的同时也可能意味着板结,但“另外”的可能性并没有消失,它们以游击式的,散点般的方式在艺术系统内外,浮现、涌动。2000年之后,中国的当代艺术展览从“地下状态”走出来之后,曾经出现了以不少“独立”为标示的策展人与艺术空间,相对于当时机制尚未成形的艺术环境,今天的艺术生态已经逐渐完备,艺术体系也进入到机制化的运作,我们以The New Alternative(”新的替代“)为题,关注一系列相对于主流的艺术机制之外的别样空间、艺术群落与他们的诉求与表达。


散落在胡同小院和居民区内的独立艺术空间搭建出一个个没有被完全体制化的空间与平台。以非营利非商业的方式存在的独立空间,发掘新的艺术创作与表现方式,带来了“其他”的声音。从北京的箭厂空间、掩体空间、激发研究所,上海的上午艺术空间到杭州的The Kitchen,城市深处涌动的艺术脉搏从未停息。


在艺术展览与艺术商业稍事歇息的夏季,我们特别策划“The New Alternative”栏目,关注这些别样的空间与群落如何用各自的方式把艺术从商业压力和大型美术馆冗杂的组织机构中释放出来,再此展开更为多元的实验。


从北京、上海到杭州、香港,他们能否带来某些不一样的艺术内核与表达,为日趋现实的艺术环境带来喘息与新血?


从北向南,我们且走且看。


 The New Alt.  

 #04 香港:

时至今日,香港独立空间的历史已达二十余年,在数量和样态的丰富性上都超过了大中华区的其它城市。在这座地价挤压着一切其它行业的城市,如此蓬勃的局面本是难以想象的。其背后一方面是艺术从业者与政策和市场的不断角力,另一方面也有政府及私人在场地和资金上的赞助。《艺术新闻/中文》“The New Alternative”专题本期带来香港独立艺术空间群落打卡指南。


香港艺游打卡指南 ——

土瓜湾、湾仔、油麻地、深水埗

香港独立空间二十年

从工厂大楼到旧区街巷的造血机制


采访、撰文 | 刘曼堃、Edward Sanderson李蔼德


时至今日,香港独立空间的历史已达二十余年,在数量和样态的丰富性上都超过了大中华区的其它城市。自回归前后,录映太奇和Para Site艺术空间等最早一批独立艺术机构陆续成立之时,替代空间在香港的已有二十余年的发展历史,且近年来呈现出愈发样化的面貌。这种蓬勃之势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政府在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亦离不开私人的赞助。就这一点来说,香港独立空间的运营模式与西方接近,相较于大陆更容易形成稳定的艺术生态。

© Brandon Li


如果说本地的商业画廊大多集中于中上环地带,那么香港的独立空间则散落于九龙的各个旧区;譬如土瓜湾的青春工艺和牛棚历史建筑中的一众老牌艺文团体、位于北角的“油街实现”、油麻地的“碧波押”和PRÉCÉDÉE,深水埗的“合社”,以及湾仔的新兴文化据点富德楼等等。这其中既有专注于档案建立、研究和策展的机构、艺术家自营空间,也有贴近社区生活的“自治单位”。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替代空间的增长也证明了在香港艺术市场繁荣背后,艺术家创作和展示空间的稀缺。

叶惠龙《永续找换店》 © PRÉCÉDÉE



土瓜湾

牛棚艺术村(Videotage | 1a Space)


位于土瓜湾旧区的牛棚艺术村是现时香港独立艺术机构最集中的地点之一,这里本是牛只的中央屠宰中心。2000年左右,刚在油界工厦区形成聚落的诸多艺文机构因地产开发而需另觅场地,适逢牛棚被分成数个单元以低于市价的租金出租,部分团体选择了在此落脚。

录映太奇(Videotage) © Videotage


成立于1986年的录映太奇(Videotage)几乎是本土最早专注于录像和新媒体艺术的展示和研究机构。据项目经理梁安琦介绍:“录映太奇最初是作为一个艺术家小组成立的。当时手提摄录机正开始普及,于是一班香港艺术家就成立了这个团体共同进行录像创作。后来,它逐渐发展并转型为艺术机构,创立者也各有自己的发展方向。近年来,随着新媒体艺术的发展,机构除了录像创作以外也会关注新媒体作品。”

录映太奇(Videotage) © Videotage

除了在牛棚空间进行展览外,录映太奇(Videotage)与其它艺术机构也有不少合作。如聚焦大陆和香港两地新媒体作品的系列展览“平行世界”先后在香港艺术中心和K11艺术馆进行。“牛棚在空间大小和其它方面都有一定限制,如要举办群展,或是有大型投影作品时,我们就会与其它机构或场地进行合作;此外,也会在不同地点组织放映活动。”直至三月末,录映太奇的公共录像项目“人造风景”(Artificial Landscape)持续在铜锣湾崇光百货外的LED巨幕上播映施政、陆明龙、卡娜(Carla Chan)以及郑智礼的作品。机构亦在巴塞尔艺博会上呈现一个放映单元,回顾成立初期艺术家小组的录像创作。

陆明龙《中华未来主义,1839-2046 AD》截屏,2016年


紧邻录映太奇的1a Space亦成立于油街的工厦内,后迁至牛棚艺术村。两者同属香港最早成立的一批独立艺术机构,除私人捐助外,多年来的运营成本大多有赖香港艺术发展局的支持。

1a Space  © 1a Space


“1a Space现阶段的工作可以说有四个方向。首先是空间创立的初衷,也是我们最重要的工作,即为香港艺术创作者提供一个公平的、能够呈现实验性作品的平台。相应地,我们每年都会为本地的年轻艺术家和新颖的项目留出一定的资源;而牛棚作为艺术空间的层高在香港也比较罕见,能够容纳大型装置和表演。其次,机构同样重视艺术教育,经常以课堂形式与公众分享艺术知识。”空间经理罗壁如说道。

“形同虚设:文学.视觉.再造香港史”1a Space展览现场  © 1a Space


展览之余,公众能经常在1a Space听到来自不同领域的艺文工作者对谈;为鼓励本土艺评写作,机构在去年启动了艺评人培训计划。 “此外,通过公开招募驻地者等方式,我们也会与海外进行艺术交流。最后,我们很重要的一项工作是面向周边土瓜湾社区开展的项目。我们希望周边的市民能够参与到艺术活动中。因此会举办面向区内老人、少数族裔人士,或低收入家庭的活动,希望与他们建立更深的联系。”

“土炮游乐场”  © Play Depot


实际上,在牛棚艺术村成形初期,这里作为半私人区域并不完全向公众开放。为使市民能够轻松出入,多家机构及艺术家们与政府展开了沟通,而与社区融合的过程也成了牛棚艺术村发展的线索之一。艺术季期间,1a Space呈现驻德国策展人Tuçe Erel策划的展览“骇·动”(Hactivate Yourself),展出五位国际及本土艺术家的表演和多媒体创作。作为香港巴塞尔最早的合作机构之一,1a Space也将延续之前几年的传统,在展会期间为本地中小学生举办免费导赏。

“蛙王”郭孟浩在工作室  © artasiapacific


除此之外,现时牛棚艺术村中的机构还有前进进剧场、利用回收物制造游乐设施,并向周边街坊开放的社区艺术项目“土炮游乐场”,以及包括“蛙王”郭孟浩在内的多位艺术家工作室。



湾仔

富德楼


富德楼位于香港繁忙的湾仔区。从外表上看,它也许与那些排列在峡谷般的轩尼诗道两旁的洋楼没什么两样。但进入楼内,于楼道中穿梭,再搭乘摇摇晃晃的电梯上去,便踏入本地一处独具特色的文化据点。从2003年起,这里的艺文景观就逐渐发展起来。

Foo Tak Building exterior  © Edward Sanderson李蔼德


“我们将分布在大厦14层楼中的约20个单元廉价出租,提供给背景各异的艺术家和机构使用。”富德楼现时的管理者——也是书店“艺鹄”(Art & Cultural Outreach)的团队成员之一——连安洋介绍道。“2003年,富德楼的业主在一场座谈会上听到了我们创办人May Fung的演讲,其内容有关香港艺术家们难以获得足够创作空间的情况。当时,这位业主本身已经在考虑要将楼内的空间开放给本地的文化团体使用,于是便主动找到May,讨论实现这个设想的可能。 May是香港艺术圈中举足轻重的一分子;最初她便是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找到了大楼后来的进驻者。

Foo Tak Building lift  © Edward Sanderson李蔼德


成立于2008年的艺鹄正负责管理着富德楼内的约20个空间。“我们的租约长度大致在1至3年,”连安洋说。“我们倾向于选择那些能够在这段时间内最大程度地利用空间的入驻者。”现今,富德楼内的艺文团体包括音乐展演空间Twenty Alpha、唱片厂牌Absurd TRAX,以及Hong Kong Community Radio;此外,青年设计师飞天猪、苏亚(Zoa)和Kachi在七楼共同开设了工作室,而以艺术教育为工作重心的“天台塾”则在另外十楼。不过,当一些机构在其它地方很难再找到合适的空间时,它们也能酌情延长使用富德楼的时间。致力于扶持民间报道的香港传媒“独立媒体”就是其中一例。

Olaf Hochherz, Wilmer Chan performing at Twenty Alpha  © Edward Sanderson李蔼德


就像连安洋所说的,“富德楼为入驻者们提供了一种独立性,这对于本地的文化生态来说是一种馈赠,而我们也很谨慎地保护这宝贵的资源。



油麻地

上海街404号 | PRÉCÉDÉE


上海街404号不是特定艺术机构的名字,而是数个独立艺术空间先后曾拥有过的共同地址。自1999年起,香港艺术发展局以一港元的年租金从政府处租下这个临街铺位,并以公开招标的形式开放给本地艺术家和团体管理,而进驻的艺术单位在得到活动空间之余,亦会获得一定的资金支持。

上海街“碧波押” © thestandnews.com


很难想象,在楼宇陈旧、空间逼仄,且居民以草根阶层居多的油麻地旧区安置一个纯粹的画廊式空间有何收效,因而上海街404号的运营实则是对艺术如何与社群互动的不断提问。二十年来,随着本地艺文出版物《艺术地图》、香港教育学院体艺系、艺术团体活化厅,以及现下主理方“社区文化发展中心”负责的项目“碧波押“先后进驻,这里也从“白盒子”式的展厅逐渐发展为社区艺术的实践场。其中,在东亚地区自治式艺术空间的交流网络里,活化厅曾成为一个关键的节点,其自身的社区营造项目亦为社会参与式艺术积累了许多实践经验,如共治式管理,及艺术对日常生产和生活实践的“挪用”等。

由“快修”到行为艺术到戏剧到文化旅游 —— Bill Aitchison 的艺术旅程 © cccd.hk


自2016年起进驻上海街的“碧波押”亦将与社区对话作为工作的一大方向,通过举办纪实影像放映、周六晚的蓝调之夜等活动吸引着不同群体的参与者。同时,空间也会不定期邀请海外和大陆艺术家及策展人进驻,进行展览、表演和行为艺术等项目。

憧憬世界摄影教育计划 © PRÉCÉDÉE


成立于2017年6月的新晋独立空间PRÉCÉDÉE同样位于上海街的一处转角地铺,距碧波押仅数步之遥。铺位被装上布展设施和玻璃门之后,便成为极少数能够24小时展示艺术项目的地方。在外部看来,它就像普通的落地橱窗一般浅窄,在将展览的客观条件压缩到极致的同时,也将艺术的发生推到了城市的最表面。

2047: Escape From Hong Kong to Mars  © PRÉCÉDÉE


谈到创办空间的原因,主理人Man Tin认为香港艺术展览的场地、制度,和模式都过于单一,希望能够通过这样的空间扩展艺术的可能性。“香港替代空间的发展缓慢而有趣,虽然受租金和土地问题所限,但也因此引发不少创意。近年来多了一些艺术空间,并各自有其专注的领域和运作方式。” 此外,空间与周边社群建立对话的可能性也是考虑之一,他谈到:“PRÉCÉDÉE在设计上与周边环境融合,加上能够24小时展览,与社群联系紧密。从附近的街坊(本地居民、少数族裔、外国人)、上班族,到学生和游客等等,在去往庙街、食肆、百老汇电影中心,或Kubrick书局时都可以看到展览。”

“吊颈都要抖下气” © PRÉCÉDÉE


这样一目尽望的临街空间独有其灵便度和畅达性。成立后的一年多里,PRÉCÉDÉE开展了三十多个项目。除了静态作品外,也会利用空间的特殊性进行表演类创作,如2018年展览“忽略文学”就是以术家黎振宁驻场阅读的形式,与行人展开互动。不久前,主理人因生日修馆数天,在空间里放置了两块灯牌(“吊颈都要抖下气”),没想到引起不少回响——这句形容被工作压力逼迫到走投无路,以至于像上吊一般感到窒息的广东话俗语自嘲地揭示了艺术行业,乃至整个香港社会的常态。而替代空间也许能够成为这座城市透气的窗口。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