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查德·塔特尔:创作、生活和智慧
发起人:陆小果  回复数:0   浏览数:1487   最后更新:2019/03/19 11:28:52 by 陆小果
[楼主] clclcl 2019-03-19 11:28:52

来源:雅昌艺术网


艺术家张恩利

致谢张恩利工作室,香格纳画廊和豪瑟&沃斯画廊


这几日,张恩利正为他的个展做最后的准备。3月22日,他将在chi K11美术馆带来三组作品,其中,作品《工作室》曾于去年在英国皇家艺术研究院的驻地项目展示过。据悉,这是艺术家对九十年代工作室的记忆与还原,菱格纹的地板、被扩大无数倍的“屠夫”,一些散落的画材都在其中得以展示——在没有市场的90年代,张恩利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创作作品。


除《工作室》外,本次展览还将带来两组作品《墙面》与《无题(地砖)》,均是张恩利在美术馆空间中完成的新作。

将绘画走出画布,移植到地面、墙面,乃至整个空间,是张恩利十多年来的绘画实践之一。2007年,在比利时安特卫普的双人展《循环,没什么可看》中,他第一次挑战空间绘画,整面展墙被涂成土黄色,仅在部分区域留白,如同物件在那里摆放过的痕迹。“我关注痕迹,但这并不是对旧物的留恋。相反,物不是重点,隐匿在背后的‘痕迹’才是。”张恩利曾告诉雅昌艺术网。


比利时项目的成功,让张恩利看到了新的可能。他开始挑战难度更高,面积更大的空间。在一次ICA的驻地项目中,他曾挑战约达1000平方米的空间,“当时我们花了十二天,我看到空间很兴奋,但最初也不知自己能否完成。”他曾回忆。


2014年5月,他曾在香港K11艺术基金会Pop-up空间举办个人项目“空间绘画”。整个“空间”高达两米,由200只纸箱粘合而成,内部墙体则被其自由笔触的油画填满。“这件作品就是‘香港’。它很拥挤,有时令人压抑。因此它不高,纸箱也处理得不那么平整。在这个密闭空间里,你能够逃避外界的压力,去畅想自己想要的世界。”张恩利曾对雅昌艺术网说。


正是一次次的绘画实践,张恩利对于绘画的认知也在不断更新。去年,在豪瑟沃斯纽约的个展中,他那些为人熟知的树、绳、容器等物体被一些近乎抽象的形态取代。对于此次转变,张恩利表示:“绘画不是传统意义上画的内容,也不是画得像不像,它不是艺术家信手捏来,也不是苦思冥想。”


三十多年,张恩利的创作还在继续。


对话张恩利:

雅昌艺术网:能与我们“剧透”新展的作品?

张恩利:这次展览分为三个部分,《墙面》《工作室》和《无题(地砖)》。我想借这个展览探讨“什么是绘画”。绘画有很多种含义,它不是传统意义上说的画的内容,或画得像不像,绘画有时候是隐藏在细节中的,不是靠艺术家苦思冥想,或信手捏来的。我画了很多年的画,必然会有很多绘画的经验,但我想尽量把这种经验压到最低。

《墙面3》(2019)

墙面水性颜料

230 x 782 cm

致谢张恩利工作室和chi K11美术馆,欧家成摄影

《墙面3》(2019)

墙面水性颜料

213 x 327 cm

致谢张恩利工作室和chi K11美术馆,欧家成摄影


雅昌艺术网:做《墙面》时,是否产生一些对绘画认知或感悟上的新体验?

张恩利:有一点点。我曾在工作室里试验过几张,当然尺幅没这么大,周围也比较“乱”,有很多生活和工作的痕迹。这次在美术馆完成的尺寸,完全符合我之前的想象。这个空间除了白墙没有任何痕迹,淡淡的痕迹就显得很协调,这和我在工作室的实验效果产生某种反差。

我挺喜欢在非商业空间里完成这一类型的作品,因为它不能卖,你可以排除背后的商业属性,表现一种非常自由的状态,而这种东西可能触发很多新的作品。

雅昌艺术网:如你所说,是否在某一时刻触动你创作新作?

张恩利:我还没办法想太多,也无法预设。每一次做这样的项目,只有完成后,才能想下一件事。

《工作室》

彩、亚麻布、多层板

木箱:282 x 256 x 304 cm

画布1:260 x 202 cm

画布2:253 x 199.8 cm

致谢张恩利工作室和chi K11美术馆,欧家成摄影


雅昌艺术网:《工作室》曾在伦敦展出过,当时观众的反应是怎样的?

张恩利:在英国皇家艺术研究院驻留时,是边开放,边工作的状态。有趣的是,国外观众以为这是艺术家想象出来的样子,而这却是我们曾经的真实体验。现在《工作室》到上海,会有更多的熟悉感。所以,这里是“现实”,那里是“舞台”。

总体来说,《工作室》还原了我1994年、1995年生活和工作的地方。当时,公寓的一半用来居住,一半用于创作。那里很旧,地面也很破,我就铺上三夹板,用丙烯颜料在上面画格子,不过当时是黑红格子,我想给房间带来一点生气。那时我画《屠夫》系列,尺幅在是1米到1米6。那批作品与现实处境相关,是在反映人的弱小和外界的强大,有一定的预言性。

做这件作品时,我很感动。回望过去,很多经历的确忘记了,但复制和还原时,会唤醒年轻时走过的路。它是对整个九十年代艺术家的面貌和状态的再认识,也反映着社会变迁给城市带来巨大的改变,人的命运也就此不同了。

chi K11美术馆张恩利新展 展览现场 《无题(地砖)》

致谢张恩利工作室和chi K11美术馆,欧家成摄影


雅昌艺术网:在去年纽约豪瑟沃斯的个展上,我们发现你的画中物更“肆意”了,与大多数人熟悉的绳子、箱子、皮球和容器有明确的不同。

张恩利:视觉本身不是最重要的。我是想展开对于形象的认识、人对于物的定位的思考——说再直接一点,对于“形”的判断。比如,为什么桌子是桌子而不是沙发?我是想改变一种认知的边界,所以看起来有些抽象。这是对现实的一种反思,当我说这几条线是鹦鹉的时候,大家是怎么想的?

雅昌艺术网:大多数人梳理你的创作脉络时,总是以《屠夫》开始,到之后的“物”——皮球、容器、绳子、树等,你认可这种划分的方式吗?如今有了比较明确的变化,是否代表开始了下一个创作周期?

张恩利:人到一定年纪,不是一定要去定义,有时候停下来,可以慢慢想——我现在就是这个阶段。人活到五十岁,对于所经历的、看到的、读到的、听到的,都会有一种重新的体会和认识。因为,对于有些东西,年轻时的认知是激荡的、片面的、简单的,当然,现在还可以是简单的,但你会有反复思考的余地。

雅昌艺术网:所以现在“出手”已经比较谨慎了?

张恩利:比较谨慎。谨慎是一种对经验的排除。当你工作三十年,你的手、你的眼睛(会有惯性),可能一下子就画出来了。所以我每个十年,都会有一个(明确要)变化的概念,为此,我需要停顿。人的思维惯性是很可怕的,我们其实没有所谓的成熟,只是有很多的经验和执行力。惯性是艺术家的敌人。

雅昌艺术网:如今你收获了很多认可,学术的和市场的,那对于自己作为艺术家的定位,有没有更明确的规划?比如,有些艺术家选择扩大团队,甚至开公司进行企业化运营。你的态度是?

张恩利:我不需要。我不需要打造一个公司形象。我一直是非常本分的画家形象,很多事都在亲历亲为。从长远来看,这是保证大家对我的认可,也是对市场的有效保护。一旦成立公司,作品的量必然大幅增加。现在,我每天都还在工作,之前有过一年画五十张,现在放慢节奏后,一年画十多张。如果你有二十个助手帮你画,一年不会少于两百张。但我不希望大量通过助手完成概念作品。我希望流通市场的任何一件作品,都是我画的,哪怕它不是一件最好的、最能代表我的作品,但还是我亲手画的,这点我非常坚持。

雅昌艺术网:这几年,你的个展和项目都比较多,为什么决定放缓节奏?

张恩利:每个人都有个爆发期。这两年,我慢了一点,可能是“懒”了。另一方面,我的空间项目比较多,这比较耗体力,我得保护一下自己的体能,毕竟不是三十岁了。我觉得,艺术家不是拼命到底的职业 要学会保证自己的工作状态。

雅昌艺术网:最后探讨一下艺术家与社会和公众的关系。很多人认为,当代艺术是小众的,即便在业界颇有建树的艺术家,面对庞大公众群体,可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你如何看待这问题?

张恩利:如果一个艺术家让大家都了解,那当然是很了不起的,比如莫奈、毕加索,即便稍微“小众”一点的塞尚,都有很高的公众知晓度。我觉得,世界上最优秀、最伟大的艺术家,它的话语权是大众的,而不是靠两、三个专家——策展人、美术馆馆长等来判定的。举个例子,如果你的一项科研发明,突破某个领域形成重要贡献,你只要几个专家就可以判定,但艺术不同,它是视觉的东西,我相信,没有任何一个专家能轻易判断谁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艺术家。艺术的话语权在大众手上。

雅昌艺术网:谢谢。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