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AIKE总监王欢:站在艺术家身边
发起人:开平方根  回复数:0   浏览数:1891   最后更新:2019/03/13 21:16:39 by 开平方根
[楼主] 展览预告 2019-03-13 21:16:39

来源:广东时代美术馆


周滔:铜镜岭

展期

2019.3.23-5.26

艺术家

周滔

策展人

蔡影茜

地点

广东时代美术馆19楼主展厅

广州市白云大道黄边北路时代玫瑰园三期(广州地铁2号线黄边站D出口)

开放时间

周二到周日10:00-18:00(逢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除外)

门票

普通票30元/人,学生/教师以及团体(10人以上)优惠票15元/人(时代美术馆会员免费,时代中国业主和员工免费)

主办机构:广东时代美术馆

特别鸣谢:时代中国


“铜镜岭”是一则寓言:以铜为鉴的当代考古指向思辨的修辞、冲突的地形及一系列不合时宜的图像。“铜镜”无法产生完美的镜像,它可能来自过去,也可能来自未来。作为一套自我命名的指涉系统,“铜镜岭”着迷于未竟之事,以讲述不可名状之物。


周滔花了近两年时间在昆仑山下的生态园拍摄,画面在风沙尘土、季节变换的自然风光与人和动物在生态与政治的例外状态中顽强生存的现实间切换。对于艺术家来说,“拍”的动作就是一种直面现实的行动,拍摄过程的感知、情绪和记忆,可以通过画面转化出来——影像的潜力在于连接人眼和身体,对由技术主宰的现实世界进行重新校正,以缩短知觉感知与现实的距离。人的能动性不仅体现于对外部世界的改造,也可能被用于保存内在世界的诗意空间,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并存,造就了周滔影像的冲突和反差。

周滔,《凡洞》,2017

单频4K UHD影像(彩色,有声),47'53"

图片由艺术家和维他命艺术空间提供

周滔,《蓝与红》,2014

单频高清录像(16:9,彩色,有声),25'14"

图片由艺术家及维他命艺术空间提供


本次展览展出的两条长片《山之南》和《山之北》,影片的拍摄使用了高精度的8K摄像机:光源的皮肤感与先进的感光技术结合起来,超越了人眼能够感受到的明暗层次——这是一种将创作者的身体、主观的时间感受,与环境和技术进行融合的激进实验。“铜镜岭”邀请观众在有限的时空内,体验影像生产和处理的强度,并探讨当技术成为身体和感官的延伸时,是否还能保持拍摄的直觉性?


这是周滔于非营利机构举办的首次全面展示过去十年创作的研究性个展,也是两件全新委任作品《山之南》与《山之北》的全球首映。



“前景”系列


时代美术馆自2018年起启动以“前景”为框架的研究性个展系列,于每年的3月下旬开幕。个展的目的在于将业界广受好评并富有学术前景的职业中期艺术家,介绍给更大范围的国内和国际观众。该系列主要由馆内策展团队发起并实施,受邀艺术家被授予充分的研究支持和实验空间,并围绕时代美术馆的特定空间和语境,探索突破性的展览概念和展示方案。


新作品简介


《山之南》

2019,单频4K有声影像

图片由艺术家和维他命艺术空间提供


沙尘暴覆盖了最远处的天和地,因为不便把任务留到来日,挖盐人和寻石队还在戈壁滩中继续工作,先遣分队陆续成群的聚拢在临时中转车站。直到临近晚饭时分,沙尘吞没了整个基地,天色一片绛红与灰绿。

山的最高处旋转着一朵巨大的白云,行自白云而下,山之南面,是无尽的戈壁沙丘,一个7.5万亩生态基地正在缓慢的建设中。

影像实践,地形采样,声音画面的景深即将通往何处?

不朽的沙漠中,一切将永不腐烂,干燥成粉末,风化。


(周滔自述)


《山之北》

2019,单频4K有声影像

图片由艺术家和维他命艺术空间提供

沿着沙漠、穿过戈壁、翻越山峦、绕行河谷后是一片绿地。散居安插在山下各个乡村,各个集镇的村民们,约定返回到27年前他们生活的原址地。叼羊驰马,斗狗赛会,是重聚的喜悦还是祭祀?

在雪山的冰雪彻底覆盖地面之前,他们必须寻回在山上散养一年的牛羊。残墙断瓦的废墟边,扎起了油布帐篷;几天不灭的篝火边,清香的白馕上堆着大块的烤肉;年久未见的老邻居,交谈着来自各处不同的际遇。

是的,在山的北面,这里风景如初。


(周滔自述)


即便在广漠而崇高的自然当中,人的痕迹仍然无处不在。在这里,无用之物被冠以基建之名生产出来,又快速地被地形吞没,成为自然的淤生。《山之南》与《山之北》,篇幅已经相当于电影,但这种片长是周滔试图将拍摄者的身体和影像技术生态化的激进尝试——影像的潜力在于连接人眼和身体,对由技术主宰的现实加以“校正”,以寻求感知与现实间的最短距离。



“白毛男”

2019,家具绘画装置,尺寸可变

图片由艺术家和维他命艺术空间提供


喜儿逃进深山中,头发全变白。——电影《白毛女》

六七十年代期间,他从南部逃往大西北,转辗各地,后来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的亚通库斯村建立家庭,靠打造家居等等一些“好手艺”维持生计,当地人把他叫做“白毛男”。与历史事件纠缠在一起的个人行为,造就了一个生动的“地形”肖像。我们在一些不确切的线索和零星的物品图像中,来试图捕捉这个地形肖像。


(周滔自述)


周滔引入了一个民族志式的叙事主角:“白毛男”离开家乡,在沙漠腹地的村子里住下来并成为木匠,他最终又抛弃了在当地组成的家庭,落叶归根回到广西——这是一个有关逃逸、放逐和回归,自我与他者遭遇的神话。展览中展出的家具和地图,出自无名工匠之手,绘制地图的人显然是一位技法业余的画家,这些地图有着介乎图纸和作品间的暧昧特质,很难判断地图上的水坝是写实,还是对未来基建的规划。木家具上的拙朴装饰和涂鸦般的签名和短句,提示着不可名状的个体和历史。


关于艺术家

周滔

生于1976年,现工作和生活于广州。

其作品《凡洞》曾在2018年鹿特丹国际电影节、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和蓬皮杜中心展出。他参与过的部分群展包括:“故事新编”(所罗门•R•古根海姆美术馆,纽约,美国,2016),“东南偏南。一个平面的延展”(广东时代美术馆,广州,中国,2016),“新导演/新电影电影节”(纽约现代美术馆及林肯中心电影协会,纽约,美国,2015),“风景:实像、幻像或心像?”(广东时代美术馆,广州,中国,2015),“ON|OFF ﹣中国年轻艺术家的观念与实践”(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北京,中国,2013)等等。他的作品还曾在第57届威尼斯双年展、第13届沙迦双年展、第5届奥克兰双年展、第7届上海双年展中展出。他曾在曼谷艺术及文化中心(曼谷,泰国,2014)、巴黎卡蒂斯特基金会(巴黎,法国,2013)驻留并举办个展。曾获得2018年DocumentaMadrid FUGAS Feature Film Section评审团奖、2015年第61届奥伯豪森国际短片电影节评委会大奖首奖,和2013年首届汉涅夫金斯基金会曼谷艺术及文化中心当代亚洲艺术奖等。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