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佶佴个展《2家画廊认为何佶佴是一个好艺术家,64家画廊则认为不是》展评
发起人:何佶佴  回复数:0   浏览数:2344   最后更新:2019/01/20 22:46:45 by 何佶佴
[楼主] 脑回路 2019-01-20 22:46:45

来源:VICE 创想计划



上传者,灯光机械装置

上个月在湖北美术馆展出的郑达个展名叫“上传者”,副标题为“后人类的副本”,这几个词组已经勾勒出一个人与机器相互融合的景象。与郑达交流过之后,我发现这是艺术家两个方向相反的思路的合并。第一条思路源于郑达一直以来对于技术催生的“自主之物”的探索。这里的“自主之物”指的是能够通过以一定的算法对特定刺激(输入)做出自主反应的物体。对刺激做出反应,是具有神经结构的生命体的一种特征,因此,可以说艺术家在探索“机器如何具有生命属性”。另一条思路则是来自郑达一次韧带撕裂的偶然经验。治疗过程中,在电子设备的辅助之下,郑达只用了30天就恢复了,这使他开始思考人对机器的依赖能够达到什么程度,可以概括成“人如何机器化”。

在展出的4件主要作品中,“算法”是一个核心的概念,它不仅是每一件作品的核心技术——作品“上传者”中机械臂的动作,“生理反应 3”中的风机运转,“DATE POOL”当中的光的色彩的变化,“捕食器的函数”对皮带转速的操控,都依靠算法来完成;同时,算法也可以类比成艺术家口中“自主之物”的“大脑”或者“灵魂”。最后,“算法”也是整个展览思路的主题的起点:将算法和数据这些不可见的东西转换成可见、可触摸、可感知、可理解的东西。

DATA POOL,跨媒体艺术装置,2018

“可见可感”显然是针对人来说的。艺术家呈现的第一个“可见可感”的元素是自然界中的基础现象——风、光和声音。“生理反应 3”将室外的风通过算法实时传递到美术馆封闭的展厅之内,而“DATA POOL”则将风的力量解析和转译成光与声音,观众通过视觉和听觉感知数据。

上传者,灯光机械装置

另一个“可见可感”的元素则来自人类对自身的认识。“上传者”这件作品的“主角”是一个运动的机械臂,借助“机械臂”这一物品原本的比喻意义,艺术家利用算法,令机械臂模仿再现一些人类动作(打喷嚏、伸懒腰等),或进行重复灵活的耐力机械化运动以及超越人类生理极限的反关节运动。机械臂发出的绿色激光带有侵略性,令人联想起好莱坞大片中那些初步具备“人”之特性的危险的机器。

捕食器的函数,互动机械装置

捕食器的函数 互动装置艺术

作品“捕食器的函数”反应自然界中一种常见的生物链关系。马达挥动着长长的皮带,根据速度的不同,在空中划出相对平稳的原型或者波浪。此处,“捕食器”捕食的是人的心跳数据。如同自然界中强者捕食弱者以获取维持生命的养分,郑达的“捕食器”捕食关于人类生命的心跳数据来补充自己的灵魂。

我们与郑达聊了聊这次展览的思路。

创想计划:能说说这次展览的想法是怎么开始的吗?

郑达:想方案的时候,其实有一个契机。因为年初有一次跳舞,我把韧带撕断了,被迫在医院里躺了三个星期,这三个星期我刚好要想方案。有意思的是,我两只脚都断过,但是两次的治疗很不一样。十年以前,我要三个月才能恢复,这次借助一些电子设备,30天就康复了。我就在想机器和人的关系:我们越来越依赖机器,如果一直依赖下去会怎么样?科技界可能会谈论人工智能、奇点这些话题,我倒没有从那么宏观的角度去想。

我想数据、算法都是非物质的,看不见的,可不可以变成可触摸和可见的呢?另外,数据算法改变了人很多行为,人和算法之间,看起来是亲密关系,但本质上是危险关系,人其实是被控制的。

我用了几个介质来挑战大家对数据和算法的理解,通过水、风、光这些自然的因素和一些非常机械化的东西,让大家感受到这种(自然和算法)的冲突。

Data Pool,展览现场,湖北美术馆

第二点就是,对于我来说,我一直以来做的不是艺术装置,而是“技术物”,是有自助意识的一些东西。它们通电,有自己的能源和自己的算法,有自己的方式跟人打交道,跟观众互动,输入或者输出数据。我一直努力搭建一个系统,让观众、作品、艺术家形成一个平等的关系。

我在很努力地做一个失控的东西,它不是由艺术家在控制。这个控制来源于它自己的生长。比如“生理反应 3”,是自然风在驱动的。

生理反应3,数据化声音装置

你的工作方法如何?是先有概念,再去实施的,还是创作中寻找一个概念?

我先把所有的东西的概念用文字来写出来,然后做测试,先有小稿,然后放大。这个过程我觉得很理性,但是我觉得出来之后形式感是很感性的。

捕食器的函数,互动机械装置

比如“捕食器”这件作品,是因为我当时在读一本书《生命3.0》,作者说的一句话我很认同。他说,计算机语言里面的函数的成分就相当于信息的绞肉机。写编码的人都知道,函数是机器语言当中很重要的一个概念,是机器语言里面的中枢。我想把机器运动的信息和人心跳的信息,交给函数去分流,把人的信息交给函数抓取进去,再把机器的语言抓去出来,

我的作品旁边都有一个屏幕,展示机器运行的参数和逻辑。相当于一个内窥镜在看我所描述的这些东西是否存在。因为既然是视觉艺术家,我还是想把这个过程外露出来,让观众能够理解我所想要表达的一些观念。不想让他太形而上。

将自然的数据导入进来,多种介质的介入,使他不完全是新媒体作品,它们是自主运行的,对我来说我只提供了一个舞台,主要是由其他因素驱动和转动的。对我来说他是有生命或者有自主意识的。

捕食器的函数,互动机械装置

你的背景是艺术,技术部分是自学完成的吗?

对,我一直是艺术背景,湖北美术学院毕业,一直在学习数字艺术相关的。算法是自己学的,另外我自己也有一个团队“低科技艺术实验室”,我们一起工作差不多10年了,彼此分工非常明确。我现觉得自己越来越抽离,像一个编剧或者导演的状态在工作。

“低科技艺术实验室”的性质更像是一个实验室,因为在大学工作,所以有这样的条件。实验室最近也做了一些大型的公共装置,也是对实验室的一个良性的支持。

“上传者-后人类的副本”,计算生产力展厅

近几年我在看新媒体作品,或者有技术成分的作品的时候,经常期待能够看到一些“叙事性”的成分。毕竟技术更新换代非常快,一些高新技术短期内就会普及,那技术本身的力量就会逐渐削弱。所以我想一些叙事性的成分可以增强创作者的表达。

我明白你的意思。我周围有很多绘画艺术家,他们会觉得我的作品缺乏一种文学性。这个问题我是思辨地在看。就是虽然在艺术的命题下面,但是能不能去文学性?因为技术的系统有它的逻辑。我最近这几年的作品,其实一直在规避视觉愉悦感,规避有叙事的东西。是不是去掉文学性,观众的情感还是有共鸣?它展现的就是技术的外现。我想可能要等待一个好的作品出来。

Data Pool,展览现场,湖北美术馆

为什么规避文学性对你来说比较重要?

我觉得艺术的力量就在于创新,艺术的可能就在于突破边界。我之前也花了很多时间去理解那些经典的媒体艺术的作品,看到它们情感的导入非常清楚。那我们这一代人有没有另外的可能?能不能不用那些我们熟知的结构?

我最近在看《小径分叉的花园》。他也有叙事性,但是明显结构变了。我在想能不能在结构上面取得突破?这个问题纠结我很多年。我的作品,它从系统上已经不一样了,它是一个自主之物,这个自主之物的表达是很自由的。他是不是要符合叙事性、文学性,能不能站在另外一个维度来看待它?

那么你怎么处理观众面对作品的感受?

观众要参与进去,但不是简单的你动他也动的交互,而是说,观众不自觉地进入一个语境里面,觉得这个机器跟我有关系。在另外一个角度,是大家互相协作。这个跟绘画不同,绘画的意义是在你凝视它的时候产生的,而我的作品在于参与,你要在场。

从内心来说,这次展览就是直接呈现。我只在乎系统是否搭建出来了,或多或少还是在完善这个系统,没有向其他艺术形式一样特别地考虑一些细节、空间特征等等。审美倾向的东西没有过多考虑。

谢谢你,郑达。

捕食器的函数,互动机械装置


作者:陆冉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