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本艺术书:珠三角14个艺术机构的年度出版
发起人:毛边本  回复数:2   浏览数:2121   最后更新:2019/01/07 11:26:37 by 毛边本
[楼主] 陆小果 2019-01-07 10:50:27

来源:ARTSHARD艺术碎片  刘菂


无所事事,郁郁寡欢,觉得很多事情很好笑又不太能笑出来。

忽然发现万物有灵,想要观察他们,但到头来却只能同空气对话。

童年记忆像幽灵一样凶猛浮现,不仅要打倒成人腐朽没落的躯壳,还要填满整个面目全非的城市。


这便是看完辛未在广州黄边站的个人展览《彼时再会》后脑海里浮现出来的情景。

* 展览标题 “彼时再会”

展览外的小区


在满现场的塑料植物,现成品,廉价淘宝货和假冒伪劣小家电中,在干净的时常洒满阳光的黄边站玻璃屋里,在展览附送的写满文字布满图片的纸盒平面组装图上,这样随机又有序地堆砌出来了一种人生。

* “彼时再会”展览现场


按照时下的流行说法,这是一种很“丧”的人生。


只能在橱窗里的狭小空间里顶着一块大石头(假的)移动的扫地机器人;被关在墙上“紧急时敲碎安全玻璃”的盒子里的仙人掌;站在新中产标配戴森电风扇(假的)上逞威风的泥石(假的)飞镖;充了气伸长了胳膊在电风扇的作用下努力向前伸,却永远够不到对面的榴莲的“米开朗基罗之手”。还有一个一直在鼓风机作用下努力站起来却又不得不在风的间隙中趴下的苍白无力的两脚长气球。

扫地机器人

“米开朗基罗之手”

* 两脚长气球


假裝有用,假裝努力,假裝存在过。


艺术家是否也是这样构想这些作品的呢?我们不得而知。作为一个刚出道的艺术家的第一个展览,也是第一次个展,展览现场连份作品图都没有。现场传单刊登的又是艺术家敏感又跳跃的个人自述,而非展览介绍。艺术家本人也极少露面,只能从倾情坚守现场的策展人的口头介绍中得知关于这件或那件作品的零星琐事,毕竟艺术家像“一股伤感又狡猾的风”,还不希望将这些琐事大张旗鼓地抖落出去。


艺术家还准备了一份小礼物,供观众现场带走及网上提取,即一个布满文字和图像的包装纸盒平面组装图,和一段如何包装的网上教学视频。纸盒上和文字和图像密密麻麻,分为很多版块,大致有超现实的乡愁,脱力的生活瞬间,搜索引擎呈现的科学冷知识等主题。

* 在假石“重压”之下的小说体包装盒


回看展览题目,《彼时再会》,英文标题是“See you later alligator”(待会儿见,鳄鱼)。如果非要和展览本身进行联想的话,那么,这个标题包含的是否就是艺术家的日常挣扎呢?我们不得而知。


面对这样一个形式上不成熟、但散发着谜之“丧”的气息的展览,我们到底在看什么?


望着那个乍看神似川普但其实只是一个普通的被塞进花瓶里头顶着石头(假的)的八爪鱼气球,习惯了“大展”的口味的我发现自己真是想多了。

* 八爪鱼气球


这个展览呈现的可以很简单,即艺术家本人已经在生活中受到了一万点伤害,但还是想要保持微笑掏心掏肺给你看的冷幽默。这个展览呈现的也可以很高深,就像年轻人的理想——膨胀起来,随风飘扬,刺破放气,回到原形。


这样的展览,借鉴“私小说”(一种脱离社会背景注重第一人称体验的小说)的说法,不妨就叫做“私展览”。没有任何宏大主题当背景,没有任何先进理论做扬声器,只有“我”,很小声,说给你听。这种稀薄微小的声音,刚入耳以为是在天上飘,但后来发现其实是被闷在一个既定范围里,无处可逃。


没有华丽的展厅,没有雄厚的经费,“私展览”用最便宜的材料,最简单的意象,最假的模仿,去表现最真实的生活状态。


这也是一种愿者上钩的展览。没有耐心,没有感同身受,默默走开,也无妨。并不是每一个“私展览”都会令人想要走近,很多确实像披着刺猬皮一样令人敬而远之。只不过,刺下面其实是一个又一个敏感绝望的内心。

* 展览中唯一的真实物件——附在塑料仙人掌上的刺猬皮


如果说这是一种“私展览”,那观众心中可能差不多又有无数个香港台湾日本东伦敦的“私展览”要从脑中呼啸而过了吧。无力的,脱力的,宽松世代,90后,九十后,废青。


不过,试图用社会时代背景去理解创作和展览,应该也是这一代创作者们最反感的。“私展览”的目的不就是社会退场,个人向前吗?应该说,社会已然无力改变,“我”自安心一隅,即使是漆黑的一隅,循着自己打着手电筒的那一束光也还不错。


毕竟,这是一个抗争还未开始就已经缴械投降的时代,而“我”对生活这般好笑的爱,却依然泛滥。

意义不明的彩色玻璃与绿色塑料球


文中标注*的图片为黄边站供图,梁健华摄影,其余为作者摄影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