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上苑艺术馆2019年“国际创作计划”(艺术驻留)候选人名单 Shangyuan Art M
发起人:上苑艺术馆  回复数:0   浏览数:1253   最后更新:2019/01/05 20:05:55 by 上苑艺术馆
[楼主] 陆小果 2019-01-05 20:05:55

来源:顶上空间


顶上空间将于2019年01月06号(周日)邀请广州艺术家文皆俊杰分享其近期创作实践。文皆俊杰的创作除了涉及身体在不同环境下对于空间的构建与感知,作为一名有着珠海金山软件前反病毒工程师和计算机学科背景的艺术家,他也利用机械硬盘、扫地机器人、母板、计算机系统文件和wifi信号等进行创作。此次分享将围绕他的10件作品展开。

时间 2019年01月06日19:30

艺术家 文皆俊杰

特别嘉宾 胡斌

地址 顶上(广州市海珠区宝岗路郊坛顶17号之三)

TIME 2019.01.06, 7:30pm

ARTIST Wenjie Junjie

GUEST Hu Bin

ADD TOP Art Space (No.3, Building 17, Baogang Rd, Haizhu District, Guangzhou)



文皆俊杰的创作除了涉及身体在不同环境下对于空间的构建与感知,作为一名有着珠海金山软件前反病毒工程师和计算机学科背景的艺术家,他也利用机械硬盘、扫地机器人、母板、计算机系统文件和wifi信号等进行创作。文皆俊杰的作品既有对于科技代码所构建的全新景观的反讽,艺术家也试图以一种黑色幽默的方式,在充满科技和工业感的社会现实中,揭露自然之物和人造之物的合体下,日益明晰的生物混合现实。


分享作品:

01.《共同劳作:番薯公路》2018

02.《七颗星之一》2018

03.《是什么让我们相爱》2018

04.《母板育苗实验》2018

05.《硬盘珍珠蚌》2017

06.《向补墙工人学习绘画》2017

07.《谢谢》2016

08.《一条消息,另一条消息,最新消息》2016

09.《wifi诗选》2016-20xx

10.《数据星空》2015


人离开了城市的秩序和惯性,回归自然的节奏,可以唤醒更本能更生物性的感知,这是存储在我们基因里的长久记忆。这次我邀请了一个扫地机器人和我共同劳作,挖掘遗落在番薯地里的番薯和建设一条扫地机器人公路。劳作区域的设计,参考了在地里捡到的一个番薯的形状和进出村庄的盘山公路。在劳作中,我负责挖土,机器人负责清扫。几天后,一条平坦整洁的机器人公路完工了,几十个遗落在地里的番薯也被挖了出来,进了碳火和烤箱。

《共同劳作:番薯公路》土地、人、铁锹、无线路由器、移动电源、智能手机、扫地机器人、草帽,

源美术馆现场,2018


扫地机器人是目前较为普遍的进入日常生活的智能设备,其造型考虑了空间移动的便利和人类的视觉习惯,通常是圆饼状的机身,从人的站立或蹲坐视角来看,有如一颗平面的星球在移动,这也符合人类直接观看太空星体的第一印象。在此,借用具有辨识方向功能的北斗七星,对扫地机器人的外观造型和工作原理进行溯源,将其看作是七颗星中的某一颗,在以七颗星为背景的环境中,在一个特定区域内,从扫地机器人的行为特征,来研究这两者之间的血脉关系。

《七颗星之一》,数字图片、投影仪、扫地机器人、植物,香格纳画廊现场,2018


母板,又称主板,源于英文名motherboard,是计算机系统中的枢纽部件,不同功能的部件通过插槽和接口连接到母板上,构成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在一堆术语化的部件中,有这么一个形象的名称,让人立刻有了亲近感。既然是母亲板子,应该能孕育生命吧。我从住处附近公路旁的树林里挖来一些泥土,挑出石头和杂草,碾碎备用。又去经常光顾的超市,买了一些黄豆,用水浸泡一晚,撒在母板上,用泥土覆盖,每天早晚喷水,保持泥土湿润,待黄豆苗长出真叶,再移植到先前挖泥土的那片树林中去。

《母板育苗实验》,视频,4'57'',2018


硬盘是计算机系统中的数据存储部件,全世界所有的数字信息几乎都是保存在由硬盘组成的存储阵列里。而目前最主流最成熟的机械硬盘,是计算机系统中最精密的机械结构。盘片以每分钟四五千到一万多转的速度旋转,磁头依靠盘片旋转带动的空气流悬浮于盘片表面来回移动读写数据,在这种情况下,一粒不起眼的异物都可能带来致命损坏。为此,机械硬盘设计了一个空气过滤装置,捕获空气中的微小颗粒。这个工作机制跟自然界的蚌类捕获并包裹水流中的外来异物有着非常相似的特性。我对这个特性进行了放大处理,将从蚌中取出的珍珠置入机械硬盘的空隙处,自然之物和人造之物在此合体,揭示了日益明晰的生物混合现实。

《硬盘珍珠蚌》,机械硬盘、珍珠、亚克力,28*21*6cm,2017


在我睡觉的房间窗外有一只大鸟,每天都能看到它。我很喜欢这只大鸟,想要把它画下来,但试了几种纸和笔,都找不到感觉。最后我去电脑城买了一台显示器,雾面屏像玻璃黑板,用银色油性笔在上面画起来特别顺手,特别适应。这只鸟,不是从哪里飞来停在那的,而是补墙工人留下的墨宝。对面楼的外墙发生了开裂,广州雨水多,为了防止漏水,请了补墙工人来修补,无意中成了一只鸟。

《向补墙工人学习绘画》,显示器、油性颜料,37*35*14cm,2017


祖父擅长文字工作,除了做工程项目书、各种报告,还写对联补贴家用。他买来整张红纸,裁成对联尺寸,用毛笔蘸墨写就,拿到市场上卖。从记事起,我就帮着打下手,拉纸、磨墨、卖对联,耳濡目染近三十年,上联、下联、横批,这个结构已经内化成了我的一个基因。所以,当我看到一个有感觉的wifi信号,用手指轻轻一点,弹出密码框,信号是上联,密码是下联,我会很自然很身体本能地输入一行与之对应的文字。最开始我使用的是拼音,因为密码只能由字母、数字和某些符号组成,在整理成文本时,再将拼音替换成汉字,这样可以更直观感受上下两句之间的关联性,又不失原本的结构。但我并没有将这些文本视为对联,因为没有遵循一一对应,倒是松散的结构带出了几分诗意,那就顺其自然,称之为wifi诗吧。

《wifi诗选》书籍,A6尺寸,2016-2018


计算机系统的任何文件都是由0和1组成的,这些数据是抽象的,我们无法直接阅读到数据本身的信息。上面这些数据是0和1的另一种便于人类操作的形式,最常见的地方是颜色的数值表示,比如黄色是#FFFF00。这些另一种形式的数据也是抽象的,也无法直接阅读到数据本身的信息,但区别在于:组成这些数据的字符除了0~9之外还有ABCDEF六个字母,这六个字母可以组成几个常见的英文单词(也可以是其他语言的某些单词),于是这些数据瞬间就有了形象,虽然这些形象可能跟数据本身的信息毫无关联。在一堆完全抽象的人类无法直接阅读的数据中看到了我们熟悉的形象,这种感觉就像回到了久违的家乡,亲切,让人感动。

《数据星空》,收藏级彩色打印,100*100cm,2015


关于文皆俊杰

ABOUT Wenjie Junjie

文皆俊杰,1980年出生于湖南永州,2004年毕业于中南大学计算机系,珠海金山软件前反病毒工程师,现生活工作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2008年离开珠海前往北京,开始接触计算机以外的领域,关注身体对空间的感知。2009-2010年,通过网络发帖征集,在32个城市73个陌生人那生活了455天。2010-2012年,在多个地点开展身体与空间的对话。2013-2014年,从身体实践过渡回计算机领域。2015年开始数据存储研究,2016年开始WIFI信号研究,2017年开始智能设备研究,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机、个人电脑、无线路由器、智能家居设备、智能穿戴设备等。作品曾在广州画廊、香格纳画廊、北京中间美术馆、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东莞21空间美术馆、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美术馆等处展出。


关于胡斌

ABOUT Hu Bin

胡斌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艺术管理学系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博物馆学博士。关注的研究方向为20世纪中国革命美术史、中国现当代艺术展览史,长期从事当代艺术的批评与策展。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