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特明年4月办展,只有英国当代女性艺术家参加
发起人:服务员  回复数:0   浏览数:1509   最后更新:2018/12/21 10:36:42 by 服务员
[楼主] babyqueen 2018-12-21 10:36:42

来源:Artsy官方


今年,艺术与设计工作室兼工坊 UAP(Urban Art Projects)的年终榜单新鲜出炉,细数过去一年里全球各地最引人入胜的公共艺术作品(UAP 本身也是不少出色作品的执行者,作品集不乏艾未未的公共雕塑“好篱笆促成好街坊”以及扎哈·哈迪德在北京设计的酒店)。在多位国际策展人的提名下,UAP 精选出了2018年独具创想的12件作品,众位提名者给出独家点评,借此机会与大家一同分享。


里克力·提拉瓦尼

《无题 2018 小的无限维度》

📍新加坡




里克力·提拉瓦尼,《无题 2018 小的无限维度》(Untitled 2018 The Infinite Dimensions of Smallness,2018,新加坡。图片致谢新加坡国家美术馆


“这件特定场域装置由新加坡国家美术馆委任创作,搭建于黄廷芳屋顶花园。作品既表达出新加坡的区域特性,也指示着它的国际枢纽地位。” 悉尼当代艺术机构 Artspace 的执行总监阿列克谢·格拉斯-坎特(Alexie Glass-Kantor)介绍道。“泰裔阿根廷艺术家里克力·提拉瓦尼(Rirkrit Tiravanija)的创作位于新加坡中心区域,成为都市天际线的一道景观。装置中心藏着一个日式茶馆,可供私密仪式之用;大尺幅竹结构围绕茶馆层层铺开,像一个通风透气的迷宫将茶馆与周遭环境阻隔开来。提拉瓦尼将区域性的建筑、仪式和传统元素融入了装置,打造出一个既私密又开放的空间,巧妙地彰显了今日艺术实践的复杂性——趋向国际化、承载有政治议题。艺术家定义中的‘小的无限维度’富有诗意、引人深思,装置将观众带入神秘的交错世界,在这里尽可以优雅地逃离庸常。”


克拉姆·莫顿

《纪念碑32号 混乱小筑》

📍悉尼



克拉姆·莫顿,《纪念碑32号 混乱小筑》(Monument #32 Helter Shelter),2018,悉尼。摄影:Daniel Bound


“俗(咒)语(语)‘may you live in interesting times’ 简直是对这件雕塑的完美总结。悉尼当代艺术展委任克拉姆·莫顿(Callum Morton)打造了这件雕塑,将其设置于巴朗加鲁地块。话题性极强的作品探讨着政治话题,影射弥漫在特朗普时代中的社会、文化与政治悲剧,凸显这位美国总统催生的连锁问题。雕塑从地面冒出,精准再现了特朗普的标志性橘色调面容;装置科学怪人般的造型嫁接了临时建筑和主题公园设计,引得路人纷纷驻足。莫顿是个玩儿黑色幽默的好手,作品既逼真又疯癫——从正面看,是一幅技术高超的立体肖像;而转到背面,竟是一个中空的腔体,可供临时休憩之用——其中的景象恐怕要加深人们关于当前动荡局势的不安感觉。永远没人能猜准美国总统脑袋里打着什么主意。”


徐道获

《桥屋》

📍伦敦

徐道获,《桥屋》(Bridging Home),2018,伦敦。作品由“城市雕塑展”与“艺术之夜”联合委任,并由 Fatoş Üstek 担纲策展。图片致谢艺术家、Victoria Miro 画廊以及 Gautier Deblonde


“艺术家徐道获(Do Ho Suh)出生于韩国,他的这座《桥屋》(Bridging Home)深刻又睿智。”策展人艾丽森库伯勒(Alison Kubler)赞叹道。“装置恰如其分地表现出了公共与私人空间之间的张力——其本身正是两种空间的综合:伦敦市中心的人行天桥上出现了一座传统韩屋样式私宅。《桥屋》由“城市雕塑展”(Sculpture in the City)与“艺术之夜”(Art Night)委任创作,这两个展会每年在城市各处呈现特定场域作品。醒目的建筑装置跟周围环境格格不入,传达着移民对‘家’的微妙定义。在全球难民危机这一大背景下,这件作品出现得很及时。”


欧文·沃姆

《热狗车》

📍纽约市



欧文·沃姆,《热狗车》,2018,纽约市。摄影:Jason Wyche。图片致谢艺术家、香港 K11 艺术基金会、柏林国王画廊、立木画廊(纽约、香港)以及公共艺术基金会


“纽约公共艺术基金(New York Public Art Fund)委任欧文·沃姆(Erwin Wurm)打造的《热狗车》无疑是今年最出彩的作品之一。” 库伯勒赞叹道。“作品尖刻地讽刺着暴食和贪婪,却也传递出无尽的欢乐。《热狗车》一看就知道出自沃姆之手,我很喜欢它的概念——让观众心甘情愿接受暴食导致的愧疚感。与此同时,《热狗车》深度民主化,它传达着严肃主题,也邀请观众来互动,‘享受’当下一刻。它完美指出了公共艺术的责任与发展方向:包容参与。”


多萝西·伊安诺

《我站在金门口,高举起自由的灯火》

📍纽约

多萝西·伊安诺,《我站在金门口,高举起自由的灯火》(I Lift My Lamp Beside the Golden Door),2018,纽约。图片致谢 Tim Schenck 以及 Friends of the High Line


“我真心喜爱美国艺术家多萝西·伊安诺(Dorothy Iannone)的作品,她定居柏林,鲜少在纽约参展。”纽约 The Shed 艺术中心资深策展人艾玛·恩德比(Emma Enderby)说道。“即便她的作品曾在纽约展出,也从没有过公共艺术,在我看来真是太奇怪了——正如法国艺术家罗伯特·菲利乌(Robert Fillou)所说——‘她的目标与解放人类无异’。因此,此次高线公园委任伊安诺创作壁画的行动让人分外激动。这件作品新鲜、大胆、直指现实。三座自由女神像并排出现,留白处题写着艾玛·拉扎勒斯(Emma Lazarus)的诗句,出自1883年之作《新巨人》(The New Colossus)的末句:我站在金门口,高举起自由的灯火。这首自由女神像的赞美诗让人不禁回想美国的历史——她曾向需要新家的人们敞开怀抱,也提醒我们反思如今对待移民的态度。”


多位艺术家 📍利物浦双年展





1. 阿巴斯·阿卡万,《幽灵变奏曲》(Variations on Ghost),2017/2018,利物浦双年展。摄影:Rob Battersby;2. 阿涅斯·瓦尔达装置现场,《3个动态图像:3个节奏、3个声音》(3 moving images: 3 rhythms, 3 sounds),2018,利物浦双年展。摄影:Thierry Bal;3&4. 穆罕默德·布洛伊萨,《弹性花园》(Resilience Garden),2018,利物浦双年展。摄影:Pete Carr


“第十届利物浦双年展是至今为止最棒的一届,” 恩德赞叹道。“双年展贯穿整座城市,其中所有的艺术品都向市民免费开放,因此我得提名整个展会而非一件作品。我们可以把双年展整体看作一件公共艺术作品,它是人们触及艺术的重要渠道,还不用门票钱。此届利物浦双年展邀来22个国家的逾40位艺术家(其中还有不少参展人来自政治动荡地区),将他们的作品散布于城市的多处公共空间。双年展反思着当代危机,同时也展望着一个更美好的世界。让我个人印象深刻的作品包括:阿巴斯·阿卡万(Abbas Akhavan)打造的巨型泥土雕塑,其轮廓影射着被 ISIS 摧毁的古代雕塑;阿涅斯·瓦尔达(Agnès Varda)的三频道录像,她是在法国新浪潮运动中极少数的女性艺术家之一;还有穆罕默德·布洛伊萨(Mohamed Bourouissa)带来的两部电影,凸显着他基于社群的创作方法。”


阿奇·穆尔

《联合国》

📍悉尼

阿奇·穆尔,《联合国》(United Neytions),2014—2018,悉尼。作品由悉尼机场与澳大利亚当代艺术博物馆联合委任。摄影:Anna Kucera。图片致谢悉尼 Commercial 画廊


“《联合国》(United Neytions)是悉尼国际机场全新委任的一件重要作品,见于机场的1号航站楼:28面旗帜在机场中庭飘荡,一一代表着虚构的原住民国家,”策展人娜塔利·金(Natalie King)介绍道。“穆尔(Archie Moore)是一位澳大利亚卡米勒罗伊的土著艺术家,其创作体现着对澳大利亚国内逾280个语言族群的‘土著性’的思考。机场是安放这组作品的理想空间——地点本身便是运输与移动的象征,布满几何图案的旗帜仿佛在雀跃地叫唤:‘欢迎来到澳大利亚’;同时,作品也点明了原住民深厚的历史——在白人之前,他们已守护了这片土地六万余年。”


大卫·麦克迪米德

《彩虹格言》

📍伦敦





大卫·麦克迪米德,《彩虹格言》(Rainbow Aphorisms),2017,伦敦。摄影:Benedict Johnson。图片致谢 Voltaire 工作室;(系列最后一张)大卫·麦克迪米德,《彩虹格言》,(1993—1995)2017,伦敦。摄影:Benedict Johnson。图片致谢 Voltaire 工作室


“大卫·麦克迪米德(David McDiarmid)于1995年因艾滋病并发症离世后,他有趣又激进的作品《彩虹格言》再度现身于南伦敦地铁,深深植入了城市景观,不断招揽着来往路人,” 娜塔利·金金说道。“艺术家炫彩又机智的标语直击酷儿身份与历史,酷儿话题在今天看来还是跟当年一样地紧迫且敏感。精炼的短句从彩虹色的背景里跳跃而出:‘不要忘记铭记’ (don’t forget to remember),‘我的免疫细胞无法抵挡我的性感’(I’m too sexy for my T-cells)……让人们牢记艾滋病危机,以及接纳包容在当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克里斯托与珍妮-克劳德

《伦敦马斯塔巴》

📍伦敦



克里斯托与珍妮-克劳德,《伦敦马斯塔巴》(The London Mastaba),为伦敦海德公园蛇形湖定制,2016—2018。摄影:Wolfgang Volz/laif;(系列最后一张)克里斯多与珍妮-克劳德,《伦敦马斯塔巴》,为伦敦海德公园蛇形湖定制,2016—2018。图片来自 Flickr,摄影:Matt Buck


“夫妻双人组克里斯托与珍妮-克劳德(Christo and Jeanne-Claude)的大多数作品搭建相当费时,这件作品相对例外,”纽约公共艺术基金总监及主策展人尼古拉斯·鲍姆(Nicholas Baume)说道。“《伦敦马斯塔巴》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多年以前,早在1950年代末,生活在巴黎的艺术新秀克里斯托便开始在创作中使用油桶,将它们堆叠、包裹,完成了《油桶墙—铁幕,巴黎维斯康蒂街》(Wall of Oil Barrels – Iron Curtain, Rue Visconti, Paris,1962)一作。联系两件年代相去甚远的作品,这些工业用品在创作中的转变令人惊叹:1962年,油桶组成了传达政治信息的城市幕墙;2018年,它们堆叠组成了马斯塔巴(古埃及墓葬形式),一个个油桶被漆成了糖果色,漂浮在水面上,看起来很是轻盈。在创作晚期,一些重量级艺术家的作品趋于沉重阴郁,另一些人则谱写出一首首欢乐的颂歌,克里斯托与珍妮-克劳德属于后者。我夏天去看了《伦敦马斯塔巴》——位于海德花园里的蛇形画廊,真是一个欢乐的地方。”


《一英里歌剧》

📍纽约市

(由 Diller Scofidio + Renfro 设计工作室与 David Lang 联合策划,文字创作来自 Anne Carson 与 Claudia Rankine;由 Diller Scofidio + Renfro 设计工作室、高线公园、THE OFFICE 表演与电影工作室协同制作)




《一英里歌剧》(The Mile-Long Opera),纽约市。由 Diller Scofidio + Renfro 设计工作室与 David Lang 联合策划,文字创作来自 Anne Carson 与 Claudia Rankine;由 Diller Scofidio + Renfro 设计工作室、高线公园、THE OFFICE 表演与电影工作室协同制作。摄影:Timothy Schenck。图片致谢高线公园伙伴


“要创造一件私密的史诗式作品绝非易事,” 鲍姆点评道。“从数字上来看,《一英里歌剧》体量巨大:它覆盖了一大段高线公园,持续延展并积聚;背景音里传来1000名歌者的清唱乐段,当数不清的纽约路人穿梭而过,他们仿佛成了夜幕下的一个个朝圣者。歌剧式的召唤把观众拉出寻常都市生活,投向沉浸式体验;每位观众更能收获私人化的感受——在同一时刻,处于不同位置的人们将听到不同的吟唱、读到不同的文字。作品由建筑师利兹·迪勒(Liz Diller)和作曲家大卫·朗(David Lang)携手完成,两位都是各自领域的好手,二人打开了互动式表演和观众体验的新模式。《一英里歌剧》为一个多元人群勾画出一幅引人入胜的肖像,人群的名字叫纽约。”


陶巴·奥尔巴赫

《分流》

📍纽约市

陶巴·奥尔巴赫,《分流》(Flow Separation),2018,纽约。摄影:Nicholas Knight。图片致谢保拉• 库珀画与纽约公共艺术基金会


来自 UAP 内部策展团队的娜塔莎·史密斯(Natasha Smith)与伊纳克· 戴恩(Ineke Dane)如是评价陶巴·奥尔巴赫(Tauba Auerbach)的作品:“奥尔巴赫变革性的作品运用了英国画家诺曼·维尔沃金森( Norman Wilkinson)在一战期间发明的迷彩画技法——图案模仿着物体在水中运动时产生的波纹,用于迷惑敌军潜水艇的视线。作品带有欧普艺术的影子,令人心神愉悦,它还能进行互动:邀请观众纽约港游河,乘坐救火船约翰哈维号(John J. Harvey)——这件视觉作品的承载物。参与感、互动性、欧普艺术、科技、创新在作品中交织融合,以亲切、出乎意料又让人记忆深刻的方式向一战的结束(以及和平)致敬。”


奥拉维尔·埃利亚松

《海峡屋》

📍丹麦瓦埃勒峡湾



奥拉维尔·埃利亚松,《海峡屋》(Fjordenhus),丹麦瓦埃勒峡湾。摄影:Anders Sune Berg。图片致谢奥拉维尔·埃利亚松工作室


“享誉全球的丹麦-冰岛艺术家奥拉维尔·埃利亚松(Olafur Eliasson)完成了他的首个建筑项目,位于丹麦瓦埃勒峡湾的办公楼,外形有如一件雕塑,”史密斯与戴恩介绍道。“建筑由柯克资本(Kirk Capital)委任,该控股与投资公司的创始三兄弟是乐高创始人的支系后裔。这是奥拉维尔·埃利亚松工作室全权打造的首个建筑项目。”


“自然是建筑的核心,工作室仔细考量了光照、气候、季节等因素,将建筑与瓦埃勒峡湾的景致融为一体。在这片知名的地质环境中,楼房静静置于水面之上。”


“这件作品的设计考虑周全、思维缜密、效果惊艳;同时,它更是对创意技巧的有力佐证,打破了创意产业中的自觉障碍——简而言之,材质和领域的分类逐渐模糊,这便是一项具有说服力的成果。”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