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袁可如个人项目——N=5
发起人:叮当猫  回复数:0   浏览数:1511   最后更新:2018/11/30 11:21:02 by 叮当猫
[楼主] 小白小白 2018-11-30 11:21:02

来源:Cc主义  赵大胃


前几天和室友在家泡脚,她结束之后拾起地上的电线拽着足浴盆往卫生间走,一边嚷嚷着自己在遛狗。


我找出艺术家弗朗西斯·埃利斯在90年代做的一个行为《收集者》给她看,面前的这个三十岁电脑工程师端详着眼前的外国男人,一本正经地说道:“我这只也得是巨型犬了,他那个看体型顶多也就是只吉娃娃。”然后我俩全都大笑。

弗朗西斯,《收集者》(The Collectors)


在1990年到1992年间,艺术家弗朗西斯·埃利斯做了一条有磁性的狗,随后牵着狗在墨西哥城到处溜,沿途这只玩具狗还吸附了路上的不少玩意儿,而路人们则纷纷讨论这个异乡人,并也在城里传开了有关他的猜测。

荒诞原本就是自己和世界的相处状态

一些评论会将弗朗西斯·埃利斯形容为堂吉诃德式的人物,原先杨绛的版本开头解释道:“堂吉诃德初出世,大家只把他当作一个可笑的疯子。但是历代读者对他认识渐深,对他的性格愈有新的发现,愈觉得对过去的认识不充分,不完全。”

弗朗西斯·埃利斯,《一个欺骗的故事,巴塔哥尼亚,阿根廷》,2003-2006年,16毫米胶片放映,彩色,无声,4分20秒,循环播放,与奥利维耶·德布鲁瓦兹和拉斐尔·奥尔特加


陀思妥耶夫斯基在评论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时这样说:“到了地球的尽头问人们:‘你们可明白了你们在地球上的生活?我们该如何总结这一生活呢?你们该怎样总结这一生活呢?’那时,人们便可以默默地把《堂吉诃德》递过去,说:‘这就是我给生活做的总结。你们难道能因为这个而责备我吗?’”

以上都在告诉我们,荒诞原本就是自己和世界的相处状态,所以我们被堂吉诃德逗得放怀大笑的同时,也仿佛在嘲笑自己,只是弗朗西斯·埃利斯泄密了。

“疯子”般的艺术家

但比起塞万提斯笔下的堂吉诃德——表面夸张滑稽,实质却严肃到灵魂深处,披着一身破旧杂凑的盔甲死心塌地称自己为一名游侠骑士,埃利斯显然更加自由。这位拥有建筑学背景的比利时艺术家在不久前,于上海外滩美术馆带来了自己在中国的首个大型个展《消耗》,其中包括他曾长达在10年间前往墨西哥城东南部的高原拍摄下的龙卷风。这些龙卷风变幻无常且凶猛无比,携卷着火山灰和当地农民焚烧稻秆产生的灰烬。埃利斯手持摄像机,不停追逐龙卷风,并且向暴风眼冲击,从始至终伴随着他的急促喘息声以及狂风呼啸,但镜头常常模糊不清。

弗朗西斯·埃利斯,《龙卷风》(视频截图),2000-2010年,单频录像投影,彩色, 5.1环绕声道,39分钟,与朱利安·德沃和拉斐尔·奥尔特加合作


不过这场对混沌的宣战也有几个明晰的数字,除了“10年”,他记录下15个小时的影像以及呈现在观众面前的39分钟剪辑版。尽管最终影片的时长对比他长达十年的持续对抗显得很短暂,但如果我们在现场,从最初开始伴随着埃利斯的喘息观看他追逐龙卷风:一次追逐,持续追逐,以及一次进入风暴中心,再次进入风暴中心——就像当时和我一同观看作品的朋友说,埃利斯可以随时放弃这场追逐,因为他是自由的,然而他还是选择了坚持。我们在等待他放弃的同时,也收获了他一直持续的感动。

弗朗西斯·埃利斯:消耗”展览现场图, 上海外滩美术馆,2018年


埃利斯的这场与龙卷风的对抗,的确在荒谬之余存在着英雄主义品格。

弗朗西斯·埃利斯,《龙卷风》(视频截图),2000-2010年,单频录像投影,彩色, 5.1环绕声道,39分钟,与朱利安·德沃和拉斐尔·奥尔特加合作


“桑丘,让他们管我叫疯子吧,我还疯得不够,所以得不到他们的赞许。”堂吉诃德如此说。

我们这个时代的人必须创造寓言

弗朗西斯·埃利斯虽未梦想成为英雄,他通过录像、摄影、素描等方式记录对日常生活的围观介入,这些付诸的行为也无非是一直重复着的无意义的消耗。但在高度理性主义和媒介通知的现代世界中,埃利斯则说:“我们这个时代的人必须创造寓言。”

弗朗西斯·埃利斯的作品的确展现出了只有在曾经的“夸父逐日”、“精卫填海”或是“愚公移山”这些故事中才能看到的精神。


随着人类不断到达更高的文明,它们不再被推崇为最主流的价值观。“枉费心机却不利己”是失败者的形象,现代社会的实现追求的是在“做”之后寻求某种程度的回报。

“弗朗西斯·埃利斯:消耗”展览现场图, 上海外滩美术馆,2018年

于是埃利斯再现寓言,拆穿事实的终点:“有时做点什么等于什么都没做”——在1997年的墨西哥城,他在烈日下推动有几乎自己身体一半体积的巨大冰块向前缓行。随着时间的推移,埃利斯经过人群又到无人之地,最终冰块融化成一滩水,于是之前以为“永无尽头”的行为就此结束,而结局就是 “徒劳无获”。“这是一场在荒唐努力与可悲结果之间的游戏,关于做与不做、劳动与过剩”,作品因此称为“实践的悖论”。

弗朗西斯·埃利斯,《实践的悖论1》(视频截图),1997年


这也似乔治·巴塔耶认为的,对人类活动而言,过度的“非生产性消耗”与“生产性消费”一样重要。弗朗西斯·埃利斯的作品恰恰是将“非生产性消耗”的以最直观的形式展现出来。

弗朗西斯·埃利斯,《无声》,2003 - 2010年,100个橡胶垫,每个 61 × 47.8 厘米


被展出于现场的作品《出埃及记》被认为是“实践的悖论”的延续——放映了一个女人将自己的头发打结再解开不断反复的行为,由此暴露了付出与结果、劳动与时间的极度不均衡。因此这场展览也在意图“提醒人们重新关注和认识体力劳动”。


展期:2018年11月09日(周五)-2019年2月24日(周日)

展览地点:上海外滩美术馆,上海市黄浦区虎丘路20号
艺术家:弗朗西斯·埃利斯

策展人:长谷川祐子

主办单位:上海外滩美术馆

特别支持:洛克·外滩源

展览票价:50元(门票) 20(优惠票)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