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线成为边界 裴咏梅艺术展
发起人:MYP  回复数:0   浏览数:970   最后更新:2018/11/22 21:35:11 by MYP
[楼主] 聚光灯 2018-11-22 21:35:11

来源:台北双年展


Alexey BULDAKOV 阿列克斯.布尔达科夫


猫抓板,2018

猴硐猫浮球

猴硐猫浮球

阿列克斯.布尔达科夫《猫抓板》3D模拟图



2018年春天,阿列克斯.布尔达科夫造访北台湾猴硐山城。此区在1920年代因发现地下煤矿而声名大噪,不久便成为全台最大的煤矿供应地──每年生产二十二万吨煤矿,人口顺势增长至六千人。


煤矿开採工业自1970年代起逐渐衰退,猴硐也随之进入黑暗期:居民为了谋生纷纷往城市外移,留在当地的,剩馀不到一百人──和被遗弃的数以百计隻家猫。直到2008年,一位热爱猫咪的摄影师猫夫人开始在网路上分享猴硐流浪猫的照片,为这个没落许久的小镇带来转机。许多爱猫人士受到照片的吸引,也组成志工团到猴硐照顾猫咪,此地很快便成为热门的观光景点。


「常有猫出没,请减速慢行」是猴硐特有的路标,还有各种想像得到的猫咪狂潮:为猫咪精心设置的吃饭区和休息区、卡漫造型的猫咪雕塑品和壁画、在猫咪咖啡厅和麵包店可以享用猫咪造型的食物。让布尔达科夫倍感兴趣的是猴硐走过工业萧条期后,今日已有了全新的生活型态,辛劳的採矿生活已不复见,取而代之的是休閒文化、创意的酿造、外来物种的全面进驻──原本用来象徵这个山城的动物也已经从猴子换成猫。


有感于此,布尔达科夫发展出一件由相互支撑板架组成的大型装置,其美感参照非主流艺术(outsider art)的创作,如装潢精緻的胖卡餐车、宗教祭坛,和英国艺术家路易斯.韦恩(Louis Wain)的拟人化猫画──这位英国画家的谬思是一隻小浪猫。布尔达科夫的结构是一座猴硐的立体静物装置,内容包括当地的手工艺创作与现成物,另外还延续种间利他主义的主题而做了多功能的设计──用厚纸板做成的架子可以让流浪猫休息。


阿列克斯.布尔达科夫,1980年出生于俄罗斯,现居住及工作于莫斯科。


Allan SEKULA 亚伦.瑟库拉


鱼的故事,1989–1995

珠宝店.普林西比街  亚伦.瑟库拉《鱼的故事》第五章“瓶中信” 1992-1994 摄影

栈板之火.渔港  亚伦.瑟库拉《鱼的故事》第五章“瓶中信” 1992-1994 摄影

鱼类批发拍卖.渔港 亚伦.瑟库拉《鱼的故事》第五章“瓶中信” 1992-1994 摄影

女店员占据了店铺十八个月.普林西比街  亚伦.瑟库拉《鱼的故事》第五章“瓶中信” 1992-1994 摄影


亚伦.瑟库拉为美国摄影师、作家、理论家及摄影史学家,他的作品关切全球化下的社会经济后果。《鱼的故事》是他长达七年的摄影系列作品,详细记录全球最为重要的海港。全作分为七个摄影章节,包括一百五十张彩色影像及两组幻灯片。此次展出的内容是他的最终摄影章节〈瓶中信〉与〈真实横渡〉,以及八十张投影用幻灯片构成的〈忧鬱科学〉与〈水上行走〉。


《鱼的故事》追随历史上及当代横越欧、美、亚洲的航道,视觉化地映射了航海绘画的传统,同时概念化地探索海洋作为全球化的关键空间。1989至1995年间,瑟库拉从洛杉矶和圣地牙哥旅行至美国东海岸,再抵达欧洲的格拉斯哥、伦敦、泰恩河畔新堡(Newcastle-upon-Tyne)、鹿特丹及华沙的海滨;横渡亚洲的香港及首尔,并经由巴塞隆纳及维拉克鲁兹(Veracruz)回到美国的太平洋岸。


瑟库拉的壮阔计画揭露了海运业作为一座大规模、不可见,却又十分重要的全球商品分配基础,艺术家同时也藉此打造自身充满人格特质的视角。巨型港口的基础建设文件,以及海上缓慢、沉重的商品运输文件,被海岸线持续改变的社会地景所平衡——特别是,船隻入港时间的超合理化手法正在灭绝传统海事社群、次文化及二级产业。


《鱼的故事》深入研究二十世纪后半叶广泛的经济及政治事件:美国1960年代获利危机造成德国及日本生产量的成长、东亚1980年代加工出口製造业史无前例的爆发,以及1990年代初苏联的崩解。


来自瑟库拉环球旅行的摄影、幻灯片投影与论证式文字被并列呈现,该形式作为一种规则是对于当代摄影中的单一影像被过度崇拜的蔑视与批判,同时也揭示了该複杂作品的浩瀚深度。


亚伦.瑟库拉,1951年出生于美国,2013年卒于洛杉矶。


区秀诒 AU Sow-Yee


椰林、槟城艳与情报员的生死恋情:一次放送计画,2018

区秀诒 椰林、槟城艳与情报员的生死恋情:一次放送计画,2018 三频道录像、声音装置 尺寸视空间而定

区秀诒 椰林、槟城艳与情报员的生死恋情:一次放送计画,2018 三频道录像、声音装置 尺寸视空间而定

区秀诒 椰林、槟城艳与情报员的生死恋情:一次放送计画,2018 三频道录像、声音装置 尺寸视空间而定


二十世纪初期,日本帝国以实验室名义,将台湾建造成南方之最北端的乐园,同时也作为征战南洋的预备地,大量将热带植物(如椰子树)移植到此。而1935年举办的「始政四十周年记念台湾博览会」中,位于大稻埕第二会场的南方馆,就以仿真橡胶林展示当时马来亚的面貌。橡胶作为一种热带植物并不是马来亚的原生物种,而是英国人从南美洲移植过来的经济作物。而伫立在南方馆附近的马雕像,预示了马这种无法耐热的温带动物,如何在这处北端的最南方进行某种征战的身体预备训练。于是,热带植物与马的展示,承载了多重指涉。它/牠们的移动变成边界测量的技术物,也揭示了自然如何被系统化的权力关系。


这件作品是艺术家与柳春春剧社于2018年10月合作发表的剧场演出《南洋情报交换所》的后续篇章。集结放送(广播)、录像、物件等元素,以消失的情报员和槟城艳的「生死恋情」为叙事核心,模仿1935年台湾博览会南方馆的部署方式,建构一间看起来谜一般、并具剧场特质的电影场景,让观者在一个精简视觉与听觉语彙的空间裡,于意识中主动构成一幅看似链接的精神图景,重新想像日本-台湾-马来西亚间,以行进的自然为名,所交织出的複调关系。


区秀诒,1978年出生于马来西亚,现居住及工作于台北。


林从欣 Candice LIN


字花,2018

林从欣 字花,2018 泥土、黏土、有机质肥料、泥浆、各式植物种子、生长灯、反光聚酯薄膜、木製支架、铁网、影片、玻璃容器,尺寸视空间而定 汉默美术馆“2018洛杉矶制造”展览现场

林从欣 字花,2018 泥土、黏土、有机质肥料、泥浆、各式植物种子、生长灯、反光聚酯薄膜、木製支架、铁网、影片、玻璃容器,尺寸视空间而定 汉默美术馆“2018洛杉矶制造”展览现场

林从欣 字花,2018 泥土、黏土、有机质肥料、泥浆、各式植物种子、生长灯、反光聚酯薄膜、木製支架、铁网、影片、玻璃容器,尺寸视空间而定 汉默美术馆“2018洛杉矶制造”展览现场

林从欣 字花,2018 泥土、黏土、有机质肥料、泥浆、各式植物种子、生长灯、反光聚酯薄膜、木製支架、铁网、影片、玻璃容器,尺寸视空间而定 汉默美术馆“2018洛杉矶制造”展览现场


《字花》栽种罂粟科植物、甘蔗,以及加勒比海地区有毒植物,以植物为基础突显跨越欧洲、亚洲与美洲殖民征服的叙事。


关注植物如何与人类生活相互纠缠,《字花》追溯鸦片罂粟成瘾如何被武器化,以及如何被欧洲人用来作为生物政治手段以操纵贸易优势,最终导致了鸦片战争。几次的战争在中国造成普遍的贫穷与混乱,并促成超过二十万华工「苦力」的输出,他们在1847至1874年间被强制运送到加勒比和美国的製糖农场,经常与非洲和土著奴隶一起工作,或取代他们。随著非洲奴隶、土著与中国劳工彼此间发展出的新关系,鸦片、甘蔗与热带植物的生长出现了地缘性,长久以来被垦殖工人用于反制形式:像是药物治疗、自杀、堕胎和下毒。


《字花》将这些植物种植在由红土和鸟粪组成的土床,标示从过去到现在剥削与边缘化劳动力未受正视的历史,同时指涉古巴和加州的水泥生产,以及在祕鲁採集鸟粪。这项装置作品的中心是压印在土中的人形,代表「字花」中的人物轮廓。字花是一种古巴华人的赌博游戏,带有神奇与迷信的意涵,源自于西班牙、非洲和中国的各种巫毒传统。展览期间每天予以照顾和浇水,让罂粟科植物、甘蔗与热带植物在这块土床上生长,藉以指涉社会在强制劳工与移民、人口贩运的当代危机中,文化实作与在地知识何以存活,以及对建档与历史化的持续努力。


此次于台北双年展的展示是《字花》第二次巡展,它在2018年夏季首次展出,是洛杉矶的汉默美术馆双年展(Hammer Museum Biennial)「2018洛杉矶製造」(Made in L.A. 2018)的一部分。林从欣计画让作品在美洲、亚洲和欧洲的相对应地点展出。


林从欣,1979年出生于美国,现居住及工作于洛杉矶。


陈珠樱+太阳能昆虫生态箱工作坊,法国第八大学 CHEN Chu-Yin+Solar Insects Vivarium Workshop, Paris 8 University


新伊甸园——太阳能昆虫生态箱,2015–2018

陈珠樱+太阳能昆虫生态箱工作坊,法国第八大学,《新伊甸园——太阳能昆虫生态箱》,2015–2018,声光互动装置,160×80×45公分





《太阳能昆虫生态箱》是由电子元件组装而成的仿生昆虫,藉由小翅膀上的太阳能板提供能量来驱动运作。观众可透过手电筒的切换,及用双手玩出各种光影变化,小翅膀一接收到光,这些「自主太阳能昆虫」便会开始鸣声吟唱、发出闪光。


这个以人工创造与拟仿自然为本质的「新伊甸园」系列作品,主要探讨人类文明对进化的影响,即探索生物的运作与其背后隐藏的生命机制,在电脑虚拟的世界中,或在实际的机械领域裡模拟、建造仿生物,藉以研究生命的奥妙变化,促成了「人工生命」科学的研究。这些「太阳能昆虫」因此引领我们进入一个人造的自然宇宙神器。


当代文明趋向数位化,已是不可逆的发展方向;人类生存环境中,电子产物取代了大自然及自然生物体。后自然之后,比人类演化史还久远的昆虫也将被人类改造;这群因应科技衍生的电子机器昆虫,正预示著有朝一日将取代自然物种。作者因此寓言般地提问:人类会从中觉醒?还是因为科技发达的结果,地球几近摧毁,必须另寻宇宙往太空移民?


艺术家与工作坊负责人:陈珠樱

工作坊共同主持人:L. Mignonneau、Ch. Sommerer、V. Meyrueis、J-C. Hoyami

太阳能昆虫:巴黎第八大学IdefiCéaTIC & ATI硕士生团队:J. Suarez、F. Guillaud、S. Boudjerda、V. Berra、P. Bishop、L. Barnet、C. Ducarteron、F. Fouquart、S. Jaber、A. Michel、K. Trofimiuk、M. Vernay;以及INREV Lab博士生团队:L. Perez、G. Xiong、D. Zamplaras、S. Kourkoulakou、I. Teles de Castro、P. Ly、T. Banouchian、S. Khalfallah、L. Perrin、E. Younes


(未完待续)

[沙发:1楼] 聚光灯 2018-11-22 16:43:03

(接上)


Duane LINKLATER  杜恩.林克拉特


新旧几何之印地安帐篷布/给莎莎的小门,2018

炫目的深邃森林之印地安帐篷布/给托比亚斯的四个地板,2018

未知的未来地平线之印地安帐篷布/给米娜的印度柠檬水钻,2018

作品制作过程


杜恩.林克拉特的实作是从加拿大第一民族的观点探讨文化流失、社会失忆与家庭认同等观点。藉由在美术馆背景脉络中展示原住民族的工艺品、传统,以及记录当下与历史条件,他质问当代博物馆学中持续存在的权力架构。


在台北双年展的新委託製作中,林克拉特探索原住民的建筑和其材质的可能,特别是原住民的圆锥形帐篷麻布。虽然这些建物的材质随著纺织产业的进展出现改变,圆锥形帐篷的剪裁方式数千年来没有太多变化。帐篷麻布可快速轻鬆搬运和搭建,且对环境具有强固的抵抗力,此特质确保了它在北美洲原住民文化裡持续的重要性。


林克拉特首次尝试原住民的建筑作品,是2016年的《来自多琳的礼物》:这块圆锥形帐篷麻布,是他协助过去的邻居多琳在暴风雨后拆卸帐篷所获赠的礼物。林克拉特存放这块麻布多年之后,在2016年按其原貌装置成艺术作品。林克拉特保留麻布未做更动,得以在展示空间裡传递多琳与其家人和访客经年使用圆锥形帐篷的生活经验。


在台北,林克拉特展示三个不同尺寸的大型印花布,它们的形式遵循展开的圆锥形帐篷,同时结合了传统手染技术和从网路拣选的图像。这个技术指涉了原住民彩绘帐篷和製作标记的历史,其图像长久以来被用来说明部落和家族的身分、所属的地点和社会阶级。以网路下载的文字和图像组成,透过上色处理,林克拉特的帐篷麻布传递共同体关系在当代原住民文化持续的重要性、探究了北美洲原住民族当今的情况,并标示原住民身分在被殖民场域的複杂地位。


杜恩.林克拉特,1976年出生于加拿大,居住及工作于安大略。


在地实验 ET@T


漫游者函集,2018

在地实验,《漫游者函集》(示意图),2018,科技艺术,尺寸视空间而定。


在地实验为台湾媒体艺术/数位艺术组织,致力于提升对数位文本的理解,以及与数位文化相关的理论与展演形式。


在身体感官「登入」虚拟视界变得更便利轻盈的同时,人的「被(机器)遗忘权」合法化,得主张「机器学习」逻辑下持续演算的「技术物主体性」侵犯人权。即便人与技术物持续争取权利、实现潜力,不断优化的科技与增值的数据(data)交换价值,已明显地加速「机械社会」时代降临。


〈漫游者函集〉正是「实拟虚境」未来场景的方案:机械具有灵性,与我们争辩何谓艺术,并串流其所见闻,成为其他资讯系统的养料。


函集(Hanji)漫游又漫谈,源于「艺术创作」对「扮演」与「表现」的原初欲望,完成于赛博格式的数位实验:既是机械化的有机体,也是拟人的技术物,互为表裡的特性正如数位时代流变的主体及其所掀起的伦理问题。


在地实验相信机器人的主体性,同时也好奇,人类、机器人之间需要什麽样的介面彼此沟通?或者,当机器人以智能系统介入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时,此中的意义传递可能产生什麽样的变化?是否可能在机器人中介的条件下建立人类社群?如果可能,这样的社群具有什麽样的特质?所有这些在后自然时代出现的介面、媒介与沟通层面上的问题,是艺术家们希望透过函集提出的新的美感经验。


一系列以「反控/智」为主题的论坛,从人机互动谈起,以个体自主与反控制为核心,再到反思「人工智慧」的机械智能技术等论题。函集将全景直播论坛于ARThon 艺术松学校影音平台,现场或线上参与者,皆可随时提问、延伸讨论。


在地实验,1995年创立于台北。


未来农夫 Futurefarmers


种子之旅,2016迄今

未来农夫的种子仪式,2016。摄影:Monica Løvdahl

为《种子之旅》组装的无线电传输硬体,2016。摄影:马尔特.凡.德塞尔

艾米.弗朗切奇尼,《种子之旅》,2016,水彩、纸

艾米.弗朗切奇尼,《种子之旅》,2016–2017,水彩、纸


未来农夫是一个由艺术家、研究人员、设计师、建筑师、科学家和农夫组成的团体,期望能以行动促成实质的改变。他们的参与性计画成功解构食品政策、公共交通、农村农业网路等系统,旨在为参与者提供可以促成改变的具体工具。


未来农夫在2016年启程踏上种子之旅。二十二名艺术家、人类学家、生物学家、麵包师傅、社运人士、水手、农夫登上1895年製的木造帆船「RS 10克莉丝汀娜号」(RS 10 Christiana),带著古代穀物从奥斯陆航行到伊斯坦堡。他们在一年内航行了五千海里,沿路收集到五十九种新谷物,包括1941年列宁格勒围城战保存下来的种子,以及挪威一处废弃芬兰浴地板缝发现的芬兰黑麦。


小组成员造访欧洲、中东、亚洲的接待机构,分享该计画的研究成果,持续促进粮食生产相关的知识交流。农业工业化造成极端的同质化现象,当今全球百分之七十五的食品都是用同样十二种植物和五种动物製成的,不但破坏了生物多样性和全球健康,也逐渐消灭各地的原住民文化和农业技术。


为本届台北双年展,未来农夫成员罗德.弗兰肯(Lode Vranken)、艾米.弗朗切奇尼(Amy Franceschini)与马尔特.凡.德塞尔(Marthe van Dessel)带来了种子之旅船上自2016年以来旅行全球调查累积的种子库。在台北,这个被群山环绕的大城市,其也是许多原住民族群的家园,这件作品反映了在都市发展中持续文化实践的挑战。


未来农夫,1995年创立于旧金山。


艾米.弗朗切奇尼,1970年出生于美国加州,现居住及工作于旧金山和根特。

罗德.弗兰肯,1962年出生于比利时,现居住及工作于根特。

马尔特.凡.德塞尔,1976年出生于比利时,现居住及工作于安特卫普。


GUSTAFSSON & HAAPOJA 古斯塔夫松 & 哈波亚


非人类博物馆,2016迄今

由萝拉.古斯塔夫松(Laura Gustafsson)与泰瑞珂.哈波亚(Terike Haapoja)所组成的「他者的历史」(History of Others)主张:综观整个历史,宣称某群体非人或类人是将奴隶制度、压迫和种族灭绝合理化的有效工具。此外,将人类与其他物种区分开来也是为了要能滥用自然资源和其他动物。《非人类博物馆》裡面展示了非人化的历史,并探讨其与仇外心理、性别歧视、种族主义、跨性别恐惧症、滥用自然资源和动物的关联。


《非人类博物馆》不但邀请在地倡导公民权利和动物权利的组织、学者、艺术家、社运人士举办系列讲座,还实体展出一个有十个频道,七十分钟影片的装置,背景音乐为法国作曲家兼鸟类学家奥立佛.梅湘(Olivier Messiaen)的作品,内容则是两千五百年前至今的文本引言、百科全书条目、各种图像和声音。


该装置贯穿十二个主题,从各种角度探索人与非人的界线:人(物品、法人、法律)、能力(研究、主体性)、怪物、资源(工业、衝突矿产)、边界(女兵、亚马逊)、纯度(优生学、制度)、厌恶(除虫、种族灭绝、殖民史)、阿尼玛(Anima,灵魂、理性、西方思想)、柔软(肉、厨房)、距离(系统、大屠杀、屠宰场)、动物(他者)和展示(博物馆、参考文献)。


非人类历史的沉浸式旅程,解构了人类如何透过非人化的修辞合理化虐待其他人类和动物,并藉此呼吁大家採取行动,一起让非人化的现象走入历史。


「他者的历史」为作家萝拉.古斯塔夫松与视觉艺术家泰瑞珂.哈波亚的合作计画,2013年创立于芬兰。


萝拉.古斯塔夫松,1983年出生于芬兰,现居住及工作于赫尔辛基。

泰瑞珂.哈波亚,1974年出生于芬兰,现居住及工作于柏林、纽约和赫尔辛基。


Helen Mayer HARRISON & Newton HARRISON 海伦.哈里森 & 牛顿.哈里森


综观苏格兰的深层国富,2018

造土,2018

海伦.哈里森 & 牛顿.哈里森,《综观苏格兰的深层国富》,2018,乙烯基印刷,221×259公分

海伦.哈里森 & 牛顿.哈里森,《综观苏格兰的深层国富》,2018,乙烯基印刷,221×244公分

海伦.哈里森 & 牛顿.哈里森,《综观苏格兰的深层国富》,2018,乙烯基印刷,221×252公分

海伦.哈里森 & 牛顿.哈里森,《造土》,1970,现地製作、树叶堆肥、污水、马粪和牛粪、河域土壤、一些沙子和黏土。© 哈里森工作室


海伦与牛顿.哈里森两位艺术家是生态艺术界的先锋。他们于2012年在加州大学成立的独立研究机构「不可抗力研究中心」(The Center for the Study of the Force Majeure)集聚艺术家、科学家、工程师、有远见卓识的人士,为受气候变迁影响而处于临界点的地区,规划生态系统调节方案。该中心著重讲求务实的现实主义,看清了地球暖化之不可逆,于是改用调解的手法处理海平面上升、温度升高、动植物灭绝等问题。


《综观小国的深层国富》系列解析五大资源:森林、水体、大气、表土、共有心志,调查人口较少的国家如何将取之地球的加倍奉还。此系列的首件作品是为苏格兰进行的完整方案——该国的碳足迹是其国土的三倍大。


该中心明陈,苏格兰每年降雨量为一百一十三立方公里,其中八十立方公里都未受到有效利用,例如可供农业所用,或者疏导至乾旱的农地、湖泊、溼地,如此便可保护英国的粮食供应,改善生物多样性,空气品质也会随之淨化。该中心概估,以一立方公里的水价值三欧元计算的话,这样的水利系统可为苏格兰国库补增一百二十亿欧元,甚至可以用多馀的水与他国交易。一旦苏格兰能以促进生态过剩产量来增加国富,便可望成为第一个完全自给自足的国度。


搭配此作共同展出的,是哈里森夫妇在1970年首件生态政治定位明显之作《造土》的现地製作。当时他们意识到全球各地的表土都已陷入危险状态,于是用四个月的时间收集沙、泥、污水、树叶、纸、动物粪肥来造土,过程中反覆洒水、搅拌,至其转化成富生物多样性的沃土。


海伦.哈里森,1927年出生于美国,2018年卒于圣塔克鲁兹。

牛顿.哈里森,1932年出生于美国,现居住及工作于圣塔克鲁兹。


《综观苏格兰的深层国富》为加州大学圣塔克鲁兹分校「不可抗力研究中心」与苏格兰阿伯丁郡艺术中心「The Barn」、「the James Hutton Institute, Aberdeen and SEFARI」协力製作。「The Barn」  为一长期关注艺术与环境之乡村艺术中心,受公立机构「Creative Scotland」支持。相关网页www.thebarnarts.co.uk与https://www.thebarnarts.co.uk/artist/newton-harrison


Henrik HÅKANSSON 亨利克.赫肯森


颠倒的树(映射),2018

光盲,2018

亨利克.赫肯森,《光盲》,2018,双频道录像,彩色、有声,蝴蝶框

亨利克.赫肯森,《光盲》,2018,双频道录像,彩色、有声,蝴蝶框

亨利克.赫肯森,《光盲》,2018,双频道录像,彩色、有声,蝴蝶框



亨利克.赫肯森藉展览的语境,重新创造他记录自然循环现象中的片段,以激起人们对共生于地球上的各种生物能有更深刻的感受。他惯常利用科学仪器(录影监视系统、录音设备、分析声音和动作活动的电脑程式)研究大量的物种,并于现地创作,发展出既是艺术品也是实验的作品。


设于台北市立美术馆入口大厅的是赫肯森持续发展的作品《颠倒的树(映射)》。一株在地树木被倒挂,极不自然地在地板上方停悬,被物化的树成为一件雕塑;艺术家在此挪用了杜象将非艺术转移到艺术空间的概念。树枝在树冠上方和下方的镜子中无尽反射,这株单一的树喻指所有树种,以及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与对它的剥削。


配合此件雕塑共同展出的,是与台湾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低海拔试验站共同合作的委託创作全新影片《光盲》。该试验站位于离台北二小时车程的乌石坑,此外还有中海拔与高海拔试验站,其各项配合性保育计画致力保护台湾所有的特有物种。


赫肯森在2018年间研究了在台湾的四千多种蛾类,其中包括皇蛾。这种全世界体型最大的蛾类/蝶类的翼幅可达三十公分。在乌石坑,艺术家和台湾蛾类专家徐涣之先生合作,把这些夜晚出现的飞蛾引到一个临时的露天剧场布置。他们用水银灯吸引这些昆虫演员,再拍摄牠们在白色背景前像皮影戏般的演出;这齣午夜场的背景音乐来源是尖锐的蝙蝠超音波声景,再由艺术家转成人可以听到的频率。


赫肯森于2018年拍摄的影片《甲虫》则于台北双年展的影片放映单元播映。


亨利克.赫肯森,1968年出生于瑞典,现居住及工作于法尔肯贝里和柏林。


(未完待续)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