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帆:“鬼画”?
发起人:灰常灰  回复数:0   浏览数:1603   最后更新:2018/11/01 11:15:27 by 灰常灰
[楼主] babyqueen 2018-11-01 11:15:27

来源:798艺术 王薇


娜布其“双向入口”C龙口空间展览现场


娜布其在C龙口空间举办的首次个展“平行”中着重探讨了“物”的独立性存在,而此次个展“双向入口”则更多体现了由“物”所延伸出的对公共空间的记忆及感知。错落分布于展厅空间内的雕塑延续了艺术家以往作品简约而颇具抽象性的造型特征,并以偏灰调的色彩呈现,体现了一种创作上的整体性构思。

如同之前作品中所体现的对室外风景的抽象化提取,新作所呈现的形态同样唤起了一种有关公共空间的似曾相识的视觉记忆。不同的是,它们的空间指涉变得更为具体,并以一种放大化的个体景观形式加以呈现。通过对展厅空间适度而微妙的分割,分布其中的作品与如同从墙体中自然延伸出的结构搭建,形成了一种彼此呼应的关系,犹如一个以几何方式概括的城市户外景观。

《持疑的场所(中心点)》300×85×35cm 青铜、黄铜、树脂、沙子 2018年

《持疑的场所(包围和放射的形状)》40×350×350cm 铝、树脂、沙子 2018年


在《持疑的场所》系列中,艺术家抽取了城市中常见的若干公共建筑类型,并将其转化为一种抽象化的结构性存在。《持疑的场所(中心点)》以抽象的形态模拟了一个城市广场的中心物体。而由若干单件梯状雕塑组合而成的作品《持疑的场所(包围和放射的形状)》则唤起了有关古希腊剧场的生动联想。梯状结构提示了一种存在于艺术家以往作品中的代表性形态,而在该件作品中其不再以单体物的身份出现,而是作为一个整体结构中的组成元素。

在楼上一个独立空间内展示的作品《持疑的场所(空地)》则以一种与眼见的现实更加抽离的方式,构建了一个艺术家感受中的城市闲置空地的情境。数个体积不等的立方体以一种看似随意的形态堆砌叠加,若干树木形象的小雕塑被置于其上。该组作品所营造出的轻盈感与作为底座的铁质桌子形成了一种质感上的对比。看似无关事物的并置,促发了“物”自身叙事性的显现。

《持疑的场所(空地)》115×210×130cm 铝,铁,树脂,沙子 2018年


显然,艺术家并无意于复制一个现实版的公共场所或建筑物,而是借由某个典型的空间类型揭示隐含其中的有关公共空间与身体的关系。以《持疑的场所(包围和放射的形状)》为例,具有表演、聚众功能的围合式建筑结构确立了一种围绕中心展开的聚焦,以及由中心向周围发散的双向关系。如果说古希腊剧场奠定了这一空间类型的基本功用,那么体育场则代表这一形式及功能在现代生活中的演变。可以说,在文明发展的过程中,人与这一特定空间的关系并未从根本上发生改变。当作品以一种不具明确所指的方式唤起观者对某一类似建筑的隐约记忆之时,也必然牵连出对理应置身于这一场所之中的人群的想象。

事实上,娜布其作品中对公共空间的研究及探索从未脱离与人自身的关系。只不过,身体在其创作中经历了一个从显现到隐没的蜕变过程。在其早期以睫毛、躯干等作为表现对象的作品中,身体以一种局部的、实体的形态显现,而后在艺术家对“物”进行探讨的作品,如《空间外的风景》系列中,身体已不再作为被塑造的视觉元素出现,而是化身为观看的体验,与独立存在的物体形成一种环绕、注视的关系,这种关系显然在某种程度上依旧存留于此次展览的作品之中,但身体此时则更多以一种不在场的形式被涵纳至雕塑所指涉的与人群存在必然联系的特定公共空间的概念之中。

《持疑的场所(垂直通道)》 130×90×90cm 黄铜 2018年

《持疑的场所(水平通道No.1)》 110×70×70cm 铝、不锈钢 2018年


相对于《持疑的场所》系列中那些较为整体的景观呈现,该系列中两件与“通道”有关的作品则是对内部空间中的某个局部进行的抽取。以铝及不锈钢制作的《水平通道No.1》以极为简约的形式塑造了一个在日常生活中不时邂逅的转角空间。而以黄铜制作的《水平通道》则以迂回的形态呈现了一个类似地窖的内部结构。作品为观看所设定的阻隔决定了视觉在收纳完整空间时的无效性,而这种促狭的局部空间却恰恰激活了某种真实情境中的感知经验。

与《持疑的场所》系列颇具几何感、抽象化的作品形态所不同的是,此次展出的《原野》系列以一种更为具象的面貌呈现。一系列作为表现主体的公共场所中的日常物,如路灯、栅栏、亭子、座椅……以一种脱离了具体环境描述的独立形象显现,混沌的轮廓模糊了现实,仿佛是被记忆架空的某个日常片段,真实与印象在其中彼此交叠。从这个层面而言,娜布其作品中所呈现的公共空间无疑被注入了一种源于创作者个体的私密的个人化经验。

《原野(路灯)》10×23×23cm 青铜 2018年


不难发现,娜布其雕塑作品的形态始终在具象与抽象之间游移。确切地说,其作品往往有一个较为清晰的现实来源,却又绝非是现实的复制,而更多像是一种对个人情绪、记忆,甚至是瞬间感受的实体转化。换言之,艺术家所要表现的不是眼见的现实,而是感知的现实。作品形态上的似是而非在某种层面上折射的也正是其创作与现实所保持的那种若即若离的关系。


文:王薇

图:C龙口空间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