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昊:三二三七,淞沪对写|不规则文集
发起人:毛边本  回复数:0   浏览数:1407   最后更新:2018/10/17 15:56:35 by 毛边本
[楼主] 展览预告 2018-10-17 15:56:35

来源:HarserWirth画廊


2018年11月3日至2019年2月24日,龙美术馆(西岸馆)将举办路易丝·布尔乔亚在中国的首个大型回顾展「永恒的丝线」。


布尔乔亚被认为是20世纪和21世纪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她的作品以融合了深层心理暗示和高度形态创造而享有盛名。此次展览由菲利普·拉瑞特-史密斯策划,展示了艺术家职业生涯中最为重要的系列作品,包括20世纪40年代末期的“人物”系列雕塑、90年代的“细胞”系列装置艺术,还有她生命最后十年的以纺织物为创作核心的作品,以及最为宏伟的、纪念碑式的巨型雕塑——蜘蛛“母亲”系列

路易丝·布尔乔亚,《歇斯底里之弧》,1993,铜 抛光铜锈 悬吊设备,83.8×101.6×58.4厘米,伊斯顿基金会收藏,图片版权 © 伊斯顿基金会,VAGA授权,摄影: Christopher Burke


路易丝·布尔乔亚1911年出生于法国,1938年移居美国, 但直到她80岁以后才真正在世界范围内成名并迎来艺术创作的黄金时期,创作持续到98岁,她生命的最后一周。

一位艺术家拥有如此长久的创作生命,并且能持续奉献出如此激动人心的作品,不能不令人心生敬畏。

路易丝·布尔乔亚,《情侣》,2007-2009,抛光 铝铸造 悬吊设备,701×335.3×289.6厘米,路易丝·布尔乔亚信托收藏,图片版权 © 伊斯顿基金会,VAGA授权,摄影: Christopher Burke


人物系列

“人物”系列被认为是布尔乔亚第一批成熟的雕塑作品。她于20世纪40年代中期开始创作垂直细长的雕塑。它们没有基座,被密集地摆放在一起,观众游走于其中,就像是在参加一个社交派对。

这些人物雕塑的原型大多来自于布尔乔亚的朋友和亲戚,特别是她嫁给美国艺术史学者罗伯特·戈德华特、并于1938年随夫搬至纽约后,那些留在巴黎的朋友和亲人们。哀伤与思乡成为布尔乔亚艺术生涯早期的显著特点。

路易丝·布尔乔亚,《带包的女人》,1949,铜 着白色与黑色 不锈钢,165.1×45.7×30.5厘米,伊斯顿基金会收藏,图片版权 © 伊斯顿基金会,VAGA授权,摄影: Christopher Burke


这些人物雕塑头重脚轻,整个身体逐渐变细,到底部演变成一个点,其不稳定的形式表现出脆弱性和易损性,而其坚硬的材质则传达了力量和耐久性。布尔乔亚经常随身携带木雕作品,有时会从一个房间带到另一个房间;由于这些雕塑不能独自站立,它们只能依靠布尔乔亚来维持稳定。艺术家称这种单点的“固定基座”为“一个永远可能发生的变化”,因此也就产生了多种形式上展示的可能性。


在布尔乔亚始于20世纪50年代早期的精神分析过程中,她开始意识到某些人物雕塑中的匕首、刀、棍棒等形式的运用象征着她对他人的攻击性和敌意,尤其是对他专横的父亲。这一系列的作品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相互冲突的情感状态:


我的这些人物看起来是抽象的,在观者看来,他们可能根本就不是人物。它们其实是情感和意识状态的抽象表达。18世纪的画家们创作“交谈图”作品,而我的雕塑可以被称为“对抗图”。

——路易丝·布尔乔亚


细胞系列

布尔乔亚自1991年起开始创作一系列大型建筑装置。这些被称为“细胞”的结构,既指单独的禁闭空间,也指人体的生物细胞。每个细胞都由记忆与五种感官联系在一起,包含着由布尔乔亚自己所制作的元素,以及那些具有重要情感意义的私人物品。

路易丝·布尔乔亚,《细胞(黑暗的日子)》,2006,钢 布料 大理石 玻璃 橡胶 线 木,304.8 × 397.5 × 299.7厘米,伊斯顿基金会收藏,图片版权 © 伊斯顿基金会,VAGA授权,摄影: Christopher Burke


龙美术馆(西岸馆)本次展览将展出《细胞(黑暗的日子)》,在这间细胞密室中,布尔乔亚将她生命不同时期的旧衣物摆放在一起,带有浓浓的传记色彩。作品的副标题“黑暗的日子”指涉一系列情绪状态和心理机制:哀悼、忧郁、自责、威胁和后悔。布尔乔亚曾提及粉色日子和蓝色日子。前者是充满可能性和乐观主义的日子,而后者却萦绕着沮丧和退缩的气氛。

《细胞X(肖像)》、《细胞XX(肖像)》也将同时展出。这些织物头部并非具体人物的肖像,而是从与他人的接触中产生的特有心理状态的肖像。《细胞x(肖像)》这件作品中的红色头部伸出舌头,既有渴望又有厌恶的意味。这一姿态代表了对亲密的渴望,同时又表达出对拒绝的恐惧。红色对布尔乔亚来说“象征着情感的强烈程度”,同时也唤起鲜血和暴力。

路易丝·布尔乔亚,《细胞 XX (肖像)》,2000,钢 布料 木 玻璃,188×124.5×124.5厘米,路易丝·布尔乔亚信托收藏,图片版权 © 伊斯顿基金会,VAGA授权,摄影: Christopher Burke


相比之下,《细胞xx(肖像)》中两个面对面的白色头部,象征着对信任、沟通和理解的渴望。它们各自独立,却又相互陪伴。白色对布尔乔亚来说是平静与纯洁的象征,也代表着“复兴、重新开始、十足新鲜”。这些作品所传达的情绪源于一个人与另一个人的交流和相遇。就像布尔乔亚所说那样:


我不是在寻找身份。我拥有太多身份。我无法与人相处,这就是我。这就是动力所在。

——路易丝·布尔乔亚


织物系列

20世纪90年代初,布尔乔亚拿出她过往人生中所保留的纺织物品,开始运用在她的雕塑和装置作品中。每一件衣服都与时间、地点和某一特定记忆有关,为它原有的物理属性增添了另一层意义。每一个悬挂式的人物形象都展现了布尔乔亚不同心理面貌的自画像。

本次在龙美术馆(西岸馆)举办的“永恒的丝线”,这一主题参考了布尔乔亚人生中最后15年来在布料以及缝纫方面的成就。

路易丝·布尔乔亚,《情侣》,2001,布料 悬吊设备,48.3×15.2×16.5厘米,伊斯顿基金会收藏,图片版权 © 伊斯顿基金会,VAGA授权,摄影: Christopher Burke

她的织物雕塑也赋予了这些传记体般的作品,与观者产生情感共鸣的特性。布尔乔亚出身于一个古董挂毯修复家庭。她创作的是一些布料缝制的娃娃,它们通体透红,既暗示着死亡也意味着生命。路易丝把小一点的布偶缝在大一点的布偶身上,隐喻着孩子与母亲的关系,介于连接与分离之间的微妙状态。


路易丝也把自己的每一个家庭成员都做成了布娃娃,他们相互拥抱在一起,没有性别,互相亲吻,生命短暂的温暖在此停格。



蜘蛛系列


一般人对布尔乔亚印象最深的记忆,莫过于她那大型蜘蛛。2016年龙美术馆(西岸馆)举办“她们:国际女性艺术特展”,首次展出了布尔乔亚的蜘蛛,随即引发观展热潮。

本次展览将展出布尔乔亚的三只蜘蛛作品,其中包括布尔乔亚最大也是最著名的雕塑作品——《妈妈》,最初是作为开幕装置作品之一于2000年在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涡轮大厅展出。它是一首艺术家献给母亲的纪念颂歌:

路易丝·布尔乔亚,《母亲》,1999,钢,大理石,927.1×891.5×1023.6厘米,泰特美术馆收藏,艺术家2008年提供,图片版权 © 伊斯顿基金会,VAGA授权,摄影: Marcus Leith


我的家庭经营着挂毯修复生意,母亲管理着作坊日常运营。她非常聪明,就像蜘蛛一样。

但是母亲身体欠佳。我还是小女孩的时候,就需要时常照顾她。因此,我觉得母亲既强大又脆弱,这便是我在《妈妈》这件作品中所想要营造的感觉。

——路易丝·布尔乔亚


布尔乔亚经常说,蜘蛛聪明、耐心、灵巧、有用,就像她的母亲一样。因此,作品《妈妈》中蜘蛛的身体内部有一个装满大理石蛋的蛋囊。同时,蜘蛛也是最优秀的织工,用自己的身体织网,就像布尔乔亚自己一样。她曾说:“我的身体就是我的雕塑。”观众被邀请游走在这个庞然大物之下,它那拱起的保护性外壳,让人想起家或者子宫。

路易丝·布尔乔亚,《蜘蛛》,1997,钢 锦缎 木 玻璃 布料 橡胶 银 金 骨头,449.6×665.5×518.2厘米,伊斯顿基金会收藏,图片版权 © 伊斯顿基金会,VAGA授权,摄影: Maximilian Geuter


“永恒的丝线”,也代指维系母子关系的脐带。蜘蛛从自己的身体中织网,建造出一座极具生命力的建筑,正如布尔乔亚从自己的身体中来创造雕塑。

于布尔乔亚,通过穿针、引线和缝合这些具有象征性的举动,为她消解了伴随其一生的对于分离和遗弃的恐惧,也让她重拾了对于和解与修复的愿望。作为雕刻家、画家、雕塑家以及装置艺术家,布尔乔亚终其一生都在不同领域尝试,但同时她的作品始终生根于持续性的情感主题中。

事实上,永恒的丝线可以被解读为一个无意识的、无时间性的永恒国度,而也是在那里形成了各种的、有时甚至是矛盾的,但是属于她的艺术形态。

1975年路易丝·布尔乔亚身着她的乳胶制雕塑《阿温扎》(1968-1969) ,后成为装置作品《冲突》(1978) 的部分。图片版权 © 伊斯顿基金会,VAGA授权,摄影:Mark Setteducati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