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苑展讯】萬物生~滕海瑛个展 Ten Thousand Things Live - One Exh
发起人:上苑艺术馆  回复数:0   浏览数:1606   最后更新:2018/10/14 18:52:50 by 上苑艺术馆
[楼主] 服务员 2018-10-14 18:52:50

来源:长征计划


冯骏原,《控制论:一组词汇表(2018)》,单频录像,25分钟,2018(图右),“长征计划:违章建筑三——特区” (广东时代美术馆,2018)展出现场

图片由广东时代美术馆提供,摄影:罗湘林


目前正于广东时代美术馆展出的“长征计划:违章建筑三——特区”推演式地回应了改革开放以来资本和科技两者的精神构筑。视觉文化作为反思科技的论述空间,它能够回应科技的批判性声音并不在于它能够绘制出技术本身的愿景,而在于探索科技如何作为话语而落实其社会、文化、政治的影响力。作为“特区”展示的平行项目之一,长征计划联合参展艺术家之一冯骏原与青年学者张植蕙带来表演现场,并特邀学者王洪喆共同对谈。


舵手历险记


讲者:冯骏原,张植蕙

特邀嘉宾:王洪喆

时间:2018年10月17日(周三)19:00-21:00

地点:长征空间(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4号798艺术区)

主办:长征计划

语言:中文


 19:00-19:40  

 冯骏原

《递归,直到甜点》

 Recursions, till the sweet spot


席卷战后各学科的控制论思潮,伴随着一个典型的战争技术发明故事而诞生:诺伯特·维纳及同事在试图设计一套高射炮火跟踪系统以击落德军飞机时,提出了一个崭新的概念框架,用以构想一个一般性的自我调节系统。在这个框架中,我方炮手与敌方飞行员,及我方高射炮与敌方飞机,被视为同一个系统的反馈回路的节点。不仅敌我和善恶的二元对立被消弭了,人和机器、意向性和功能性的本体论区别也不再有意义。这一概念框架随后得到许多学科的发展和深化,塑造了今日世界的样貌。“迭代”、“调控”、“反馈”等等术语已经进入大众的日常话语中。

"赛博协同"项目控制室,1972年


我们尤其关注的面向包括了"控制论"和"治理术"的词源学关系;控制论的跨学科性与美国战时科研资助体制的关系;六十年代“智库美学”和冷战运筹学、冷战博弈论及“可计算战争”;控制论与人类无意识及行为主义心理学;控制论与六十年代反文化思潮;七十年代智利左翼的控制论试验及新自由主义秩序溯源。

B. F. 斯金纳 "鸽子计划",1948年


讲座涉及的众多要素在历史和地理中留下的轨迹交织成了一个由人类行动者、非人类行动者(动物、机器、材料)和非物质行动者(思想、制度、信念)共同作用形成的行动者网络。该讲座的混乱无序实际上来自于讲者对丰富庞杂的材料的无力把握,但却会被堂而皇之地包装为一种对技术史本身复杂性的模拟。讲座还将会夹杂少许的表演成分,以试图弥合章节之间的跳跃,也不排除为这一(注定失败的)对技术和历史的深层结构进行考掘的枯燥努力增加一些节目效果。


 19:50-20:30  

 张植蕙  

《劳动的身体之嬗变:控制论、自动化及85艺术新潮》


1958年的电影《十三陵水库畅想曲》结尾描绘了全面自动化生产和人类去火星旅行的未来图景;时值新中国发展航空航天科技,以及大跃进下的工业化方兴未艾。另一方面,80年代的改革开放,随着信息化自动化管理和生产模式被普及应用,“三论热”席卷全国,而85艺术新潮中也出现了名为“新刻度小组”的集体创作小组,运用类似算法的形式和过程,运算绘制结果未知的作品。

《人民画报,1961年第二期



上述这些看似毫无关联的劳动、创作、生产形式都有着控制论的印记。本讲座一方面追溯控制论在中国的早期历史,及其在改革开放时期的重新塑造;另一方面基于控制论的变化轨迹,展现其初入中国的路径如何影响了早期关于劳动形式和身体的想象,而又如何在改革开放时期作为“三论热”与85新潮中寻找不同创作理念的艺术家们互相呼应。通过大跃进时期的电影和摄影作品,以及80年代的大众视觉文化和艺术作品这些时空物质节点,本研究试图从劳动和工作的身体角度探讨控制论与生产在中国不同时期中的纠缠。

《明天是计算机世界》,1983年

 20:30-21:00  

20:30-21:00  

 对谈  

 王洪喆 x 冯骏原 x 张植蕙


 讲者介绍  

冯骏原

复旦大学物理学学士,宾夕法尼亚大学艺术硕士。他的研究集中于技术史、媒介研究、第三世界主义和运动影像,目前工作于麻省理工学院。

张植蕙

张植蕙本科毕业于威尔斯利女子学院,硕士毕业于哈佛大学东亚研究所。她的研究兴趣围绕东亚现当代艺术史以及媒介史、科学史与艺术史的交叉领域。张植蕙现于HONG Media Art Collection及中央美院艺术与科技中心任研究员。

王洪喆

工学学士,香港中文大学博士。他的研究兴趣涉及媒介史、冷战史、信息社会与劳工研究。王洪喆近年的研究集中在理解二十世纪信息技术发展路线的历史构造、知识类型与社会后果,特别是理解信息技术与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关系。王洪喆现于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担任研究员,并著有《漫长的电子革命:计算机与红色中国的技术政治1955-1984》(即将出版)。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