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典双年展公布其2018年艺术家名单
发起人:artforum精选  回复数:0   浏览数:1171   最后更新:2018/10/06 17:18:25 by artforum精选
[楼主] colin2010 2018-10-06 17:18:25

来源:798艺术 王薇


“一切现象都是几何的:王一” 蜂巢(深圳)当代艺术中心展览现场


王一的抽象绘画在形式上显示出一种秩序感及理性特质,在颇具时代感的视觉表征背后是艺术家日复一日以传统手工方式逐步推进的绘制过程。通过对古典技法“罩染法”的运用,艺术家以自制的透明颜料对画面进行层层覆盖,在时间性的叠加中呈现出一个个横向延展的不稳定平面,而画作边缘处颜料流淌的痕迹则显示了一种理性之外的溢出。这些正是艺术家以古典绘画创作中所包含的精湛手工性及诚恳态度对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作出的个体回应。

艺术汇:此次你在蜂巢(深圳)当代艺术中心个展“一切现象都是几何的”中展出的新作主要包括了《单元》、《中枢》、《全景》、《重叠》四个系列的作品,虽然在媒介材料及图式结构上有所不同,但作品之间显然存在着微妙的关联性,能否首先谈谈这几个系列作品的推进方向?

王一:从总体的概念和视觉上来说这些绘画可以分为两个方向,即社会性的抽象和自然性的抽象,这次每个系列都有了新的变化和延伸。《中枢》是我比较早开始的(2012),表现城市社会中的抽象性的实践,一贯是以完全对称结构出现,以一个或几个大结构在同一平面内重合呈现。画面中的几何元素通常是对角线、垂直线、菱形、三角形或一些等分线,形成以一个中心点为基础的轴对称图形。而本次展出的《中枢2018-3》、《中枢2018-4》中我分别将画面分割成16/1的三角形区域和4/1的方形区域,把之前的对称性打破后形成了多棱镜似的碎片化结构;从颜色上来说减少了过去的多色渐变而倾向于深红和深蓝两个大基调;又降低了明度上的差距,变得更加平面化。原有的严格的对称性是出于我设想中的理想化的社会阶层、制度或是城市格局的体现,但现实中并不存在可以完全预见和把控的规则,生活更多时候是颠簸的未知数;混乱通常才是秩序的外在呈现,关键是在无序的表象之下存在着另一种和谐的内在结构,将无关的“部件”穿插相连在一起,这才是更现实的社会形态。

《中枢 2018-3》220×220cm 布面丙烯、石墨 2018年


《单元》是目前推进的新方向,我将《中枢》、《重叠》两个系列的单中心结构重新排列组合,尝试把单个的几何图形抽离出来,把大的“中枢”收缩为小的“单元”,编织成格状的新结构。这些一个个的单体结构像是电子网路上的每一个中转元件,而在手工绘制的前提下,这些“单元”的重复也包含着不准确性和随机性;同时我也更多保留了使用软毛排刷产生的不均匀的手工痕迹,带来了“震动”的视觉效果。以展厅右侧相对独立的空间中的三联画来说,我试图将三块画布交错而统一地呈现,用色上相互穿插,又随着不同的分割数反向变暗。三者之间的颜色互为表里,营造一个更大的“势”,更强化当你站在作品前时的感受性。而那些浓厚“斑驳”的痕迹会吸引观者向前,随着纵横交错的手势跳动视线。不同于《中枢》中尖锐的单体结构,我想用这种“去中心化”的平面结构表达由网络环境控制下人群社会产生的多种变化:一与全,特殊和同质,孤立又相连等关系。

《单元》系列 200×200cm 布面丙烯 2018年


艺术汇:看似平滑均质的画面表象实则是经过层层覆盖后的结果,这不仅给予平面作品一种叠加的空间性,且在创作的过程中积累了时间性的因素,你是否意在通过这种工作方式为固态的平面作品注入更多的维度及可能性?

王一:在制作上我使用“罩染法”这种源自文艺复兴早期的古典技巧,类同传统中国画中的“三矾九染”的手法,我使用自制的透明颜料耗费庞大的时间一层层去罩染,重返古典的精湛并将这一技法极端化地使用。“罩染法”经常用于营造画面中的空气感,放大微妙的色泽变化;或表现如湖水、雾气、日出等朦胧的自然元素。而材料上我使用过镜子、铝板等材料,它们实际上是工业生产的现成品,比如铝板适用于建筑外墙或内饰,而我的制作过程则是一个消融材料本身坚硬感的过程。数百层的透叠被挤压在一起,我并非要增加深度上的空间感,而是试图表达一种横向伸展、扩延的不稳定平面。

艺术汇:你作品中不同色彩的组合、渐变方式在为画面带来了丰富视觉效果的同时,亦显示出一种特殊的光感,事实上,与此相关的实践也体现在你以装置为形式的创作中。不难发现,对色彩及光的表现及探索在你的创作实践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请谈谈你的思考。

王一:我认为颜色和结构是绘画中最本质的一对范畴,我从未意图表现光,这种在现实中给人视觉印象太强的物质是需要回避的。我关注的是绘画本身的元素,如何构建、丰富带给观者的感受性,或是在装置中的转化。所以即便我使用发光材料,其目的也仍然是表现颜色和结构在绘画之外的呈现。这次在画廊室外的橱窗中我制作了《3600mA》这件作品,以“无数”的圆圈作为基本单元(在此之前我没有使用过圆形元素),以外离、相切(内切/外切)、相交、内含这五种圆的位置关系作为结构,在点阵中反复缠绕、扭曲、交错。因为展厅内的绘画作品已经带有强烈的颜色,所以我特意选择了白色或说是透明的冷光线作为材料。并且为了与绘画中的秩序感拉开距离,现场手工缠绕的线是明显混乱的,甚至其中不存在任何一个正圆形,而整个作品的大势就通过这种无序的力量在有意识和无意识间重复构成。这可能是一股生命感,错综复杂而有迹可寻,如同宇宙和网络。

“一切现象都是几何的:王一” 蜂巢(深圳)当代艺术中心展览现场


艺术汇:无论是布面抑或铝板作品,颜料在画作的边缘处均呈现出一种流淌的状态,这些被刻意保留的痕迹似乎显示了一种理性之外的“溢出”?

王一:是的,这些是完全不可控制的产物。我通常绘画时都将画布水平放置,湿润的颜料在画框、板材等边缘凝固后,日积月累形成了一道道痕迹。一些作品侧面悬滴着像钟乳石一样的锥状,体现着每日时光的层层积累;又像是古代建盏的“釉滴珠”,是每一笔的偶然性的凝结。有人会以误以为我在绘画中使用了喷绘、丝网印等手段,而这些边缘流淌着的颜料正好成为了我作品手工性的“证明”。

艺术汇:在《全景》及《重叠》系列中你运用了铝板及树脂材料,画面因此而产生了一种光滑的镜面效果,展览前言中提到这是你将古典绘画中的’罩染法’进行现代转化的一则对接方式,且与你对美术史“镜像”问题的研究相关,能否就此展开谈一下与此相关的研究及思索?

王一:《重叠》从2014年开始,我通过其表达抽象的自然性,不同于《中枢》中使用尺、纸胶带等工具对画面精细地切割,《重叠》中绘画本身的手工感得到了放大,我在一个固定的尺寸上以1厘米为单位,沿着纵、横两个方向反复缩小或扩大地罩染,生成一种朦胧的水雾感。《全景》从《重叠》解构而来,各个色块的比例与罩染重叠的次数也不一样,减少了很多设定规则,显得更加放松更加趋于视觉上感受的平衡,而多方向叠加的透明色层亦引入数码设备全景成像时产生的压缩感。“照镜”或“镜像”是美术史中反复出现的经典概念。从再现性的角度上而言,达芬奇说绘画就是一面镜子——“你的图画就像大镜子中所映的自然之物”;除了画面内容之外,双联画、三叶画等“对照”的形式也经常出现出现在宗教画或祭坛画中,如博斯就经常使用这种方式,这些组画在结构和内容上既有区分而又是相互照映的,构图大体对称统一,由此构筑画面中“完整的世界”。而画中照镜之人的形象亦经常被使用,如提香、拉图尔、巴尔蒂斯等人的画作中就时有出现,“照镜”通常与时间流逝、死亡、自省等概念有着象征的关系。《重叠》这个系列的最初灵感来自卡拉瓦乔的作品《纳西索斯》,画面基本呈上下镜像对称之势,主人翁伏倒于静谧的湖水前,凝视着水中自己的虚像,最后自己的身体消失成为了湖边的一株水仙,我就想再现那谜镜般的湖水和幽隐的氛围。在现代主义中,反映自然的平面镜子被打碎了,经由奥菲主义、立体主义、未来派等运动,形成了一种碎片化的、多视点、半抽象的画面特征,同时对城市、工业、社会和政治的关注被引入了,绘画成为棱镜似的万花筒不断反映周遭变化。拉康的镜像论也影响了我,他称“照镜”是一个神秘的瞬间,是一种自我认证、自我确立的标志,形成对自我和他者的意识。我在绘画上覆以树脂,使其变成一块朦胧的镜子,照映观者和周遭,几者交融合一,表达对人、对内在世界的关照。

《重叠 2018-4》60×60cm 铝板上综合材料 2018年

《全景 2018-9》30×60cm 铝板上综合材料 2018年


艺术汇:尽管你的作品呈现出一种秩序感及理性特征,但依旧是以身体力行的手绘方式完成的,在这里似乎能够感受到一种现代视觉审美表征与带有人性温度的传统创作方式的有意并置?

王一:我通过回溯到油画中最基本的技法,不借用电脑、助手或机器去绘画,而是用极其缓慢而传统的手工方式,就是想将古典艺术中手的精湛性以及彼时艺术家诚恳的态度返回到当下这个快速生产、快速消费的时代。这样身体力行的劳作,日复一日犹如修行,艺术家要保持与画布亲密的关系,因为我的灵感是围绕着工作室中的作品每天推敲出现的。而在所有时代好的绘画中,尽管表现的对象和观念会变,但有时候艺术家就是与时代脱节的逆行者,但绘画里的有些东西永远存在。另外我认为,秩序与理性和混乱与狂暴是同质的。

艺术汇:此外,画面所显现出的规律性意味着你在创作之初会对结构有一个基本的预设,在创作的过程中画面效果通常是不断向你的预设靠近,抑或产生意料之外的变化?

王一:开始会有一个想象,但很不清晰,因为工作量很大的确没有办法预计到最后。特别是当进行到一半之后,画面本身会提示你继续或者结束;也因为耗时很长,所以总有新的想法会随之出现,它可能会作用在目前这幅画上也可能在下一幅。艺术的规律就是永远在变化,画家在起笔之后就是被画引着走的。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