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子馀个展在北京草场地EGG画廊举办
发起人:戈子馀  回复数:0   浏览数:1185   最后更新:2018/10/04 09:02:55 by 戈子馀
[楼主] 广州画廊 2018-10-04 09:02:55

艺术家陈拍岸,文皆俊杰参加位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的展览“AMNUA国际计划叁——大健身”。展览于9月19日开幕,持续至10月17日。



AMNUA国际计划叁——大健身:拇指鬼畜,数据疯魔

2018年9月19日- 10月17日

策展人:杨欣嘉

参展艺术家:陈拍岸、崔绍翰、林枞、妮缪、《手机玩我》项目、宋兮、童垚、王旖旎、文皆俊杰、叶慧、张永基、赵邦

地址:南京市鼓楼区虎踞北路15号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




溢出屏幕


显然,用“图像”一词已经没法指称当下屏幕时代感官所捕获到的一切。同时,人对屏幕景观的接收感官早已超出眼睛,对景观的获取需要调动身体的全方位参与。


由屏幕输出的动态数字景观被注入了多重时间的维度,并与肉身纠缠、互塑,数字景观输出–接收的媒介作为人体器官的延伸。观看不再是单向的静态行为,每一次对屏幕景观的接收都是器官接入有机体中形成自我循环系统的过程。信息在接受过程中生长、繁衍、变异,被消化或部分吸收;被篡改或重组,然后反哺有机体。某些时刻,对数字景观的消费过程即是生产过程(比如弹幕),同步且一体。


陈拍岸

吃自己

数码绘图,无酸纸艺术微喷

15×10cm  2016


屏幕端的功能及技术设置派生出一整套流通语言及美学范式,无形中教化和诱导了使用者的趣味、习惯,在长期互动中形成相对稳固的审美,并内化为一种眼光及思维,用这套线上的眼光和思维观看并指导线下的生活,形塑线下的动作、身体。例如“网红脸”的产生,是前期的镜头角度、自拍技巧加上后期软件的修饰,形成了一种流行的、非正常五官比例的线上颜值标准,借助化妆术和整容术的加持,使这种标准在线下流通并可复制,改造了自然的脸。肉身被技术后面的算法规制,数据开始驯化我们的身体。



陈拍岸

明星

数码绘图,油画布微喷

55×43cm×2  2017



被数据驯化的肉身


数据驯化我们的身体、感知和思维,肉身被数据捕获录入。在数据网中,身体完成其社会化和身份建构,不被数据抓取的身体是放逐的身体,是数据政治的逃逸者和漏网之鱼。被数据放逐的身体既回不到原始丛林也无法参与到当代社会中,以一种赤裸的状态被边缘化。


社会化不再限于个体之间、个体与团体之间的肉身联系,人只有被挟迫完成身体的数据化才能参与到现代社会生活中。当下社会建立了一个可被精准操控的数据网,通过身份(身份认证、实名制、人脸识别、指纹识别、虚拟身份等)、消费(金融体系、移动支付、网购、第三方平台运用等)、信息流通(网络社区、社交媒体、资讯等)、移动(交通、物流网络)、监控等技术手段将人一网打尽,个体的肉身不完成以上的数据化,便难以在当下活动。然而,人的数据化是在悄无声息的进行,在个体毫无知觉间完成的。



陈拍岸

荡秋千

投影,尺寸可变

2018



叠加时态


采集时代,人被大自然驯化;农业时代,人被土地、被农耕驯化;机器时代,人被机器驯化;算法时代,人被数据驯化。不同的文明时期相对应的是不同的身体机能、认知系统和时空观–此处暂且用“文明时态”一词来概括。比如对“速度”的理解与感受,采集时代是以四肢的发达程度作为参照的;而农业时代,则借助马、马车这种原生工具来作为参照;到了机器时代,人对速度的参照借助火车、飞机来完成;而算法时代,速度的参照来自光纤的传播、来自算力、来自信息的更新频率等。较之前面三个文明时期,算法时代多出了虚拟时空的维度,而当代的身体不仅处在算法的时态里面,同时置于采集时代、农业时代、机器时代等“文明时态”的遗留与延伸中,在多重时态中重叠摇摆,在不同维度时空中切换。


文皆俊杰

两个距离很近的无线网络信号

复制品,99.9%银

20×20×3.5mm、22×22×4.0mm  2016



当代人再也回不到过去单线的完整时态中去,而过去时态遗传下来的机能将逐步被分解丧失。身处多重时态交织叠加的当代人成为了飘散在不同维度里的碎片,纠缠和分裂将成为常态。此时,需要召唤的是能够在不同时态里自如切换,在碎片化中重新粘连线索、生成主体的能力。



文皆俊杰

wifi诗选

2016-20xx

书籍



关于艺术家


陈拍岸,1988年生于广东广州,2013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目前工作生活于广州。其作品多以文字图像结合的形式出现,创作媒介涉及绘画、数码图像及影像等。广告公司、装潢公司和快时尚公司的工作经历,使他格外关注消费世界中广告和包装图像下商品与人的互生关系。陈拍岸的作品具有强烈的诙谐视觉语言和逻辑。


陈拍岸的主要参展经历有:个展“在某刻把某物放入某处”,1A Space, 香港,中国;“陈拍岸,黄永生,伍思波”,Tabula Rasa Gallery,北京,中国;“2017深港城市/建筑双年展”,深圳,中国(2017);“陈拍岸、黄山、赖志杰、黎卓华、文俊杰”,广州画廊,广州,中国(2017);“所见非所见”,Fort Mason Festival Pavilion,旧金山,美国(2017);“画内音”,OCAT图书馆,深圳,中国(2017);“第三届CAFAM双年展”,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中国(2016);“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广州画廊,上海,中国(2016);“出了广东的鸡不是鸡”,Reformer Space,上海,中国(2016)“场域的毛细管”,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广州,中国(2016);“机构生产”广州青年当代艺术生态考察,广东美术馆,广州,中国(2015)



文皆俊杰,1980年出生于湖南永州,2004年毕业于中南大学计算机系,珠海金山软件前反病毒工程师,现生活工作于北京和广州。从2000年开始,以计算机为工作基础,以“家”为工作核心,从事代码行为的研究与实践,之后以自己身体为样本,在多个地点开展行为实践,探索人与人以及人与空间的关系。现致力于人和代码(设备)共同作用的行为以及行为痕迹的研究与实践,通过制造和发现缝隙并投入动作,挖掘现有秩序之外不同对象之间的联系,促进自己和他人在完全代码时代的生命完善。


文皆俊杰近期个展包括:浏览记录,广州画廊友和空间,广州(2017);万科城市花园,立一空间,广州(2017);黑夜打印机,DEHAIRI Projects,东京,日本(2016);邓国皇,寄居画廊,广州(2016);近期群展包括:纸本-设色:关怀与趣味,中间美术馆,北京(2018);大健身---AMNUA国际计划叁,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南京(2018);低复线叙事---行进中的区域跟踪,21空间美术馆,东莞(2018);边山村,寄居画廊,深圳(2017);陈拍岸、黄山、赖志杰、黎卓華、文俊杰,广州画廊,广州(2017);第二届圈子艺术青年奖入围作品展,圈子艺术中心,深圳(2017);居民:再招募,盒子艺术空间,深圳(2017)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