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曹斐:在过满的世界挖一个洞 |香港大馆当代美术馆
发起人:babyqueen  回复数:1   浏览数:2451   最后更新:2018/09/14 16:45:17 by guest
[楼主] 蜡笔头 2018-09-14 10:34:18

来源:HauserWirth画廊


特纳奖(Turner Prize)得主马克·渥林格(Mark Wallinger)于美国画廊空间的首场个展——「自我反思的研究」(Study for Self Reflection),将于今日在豪瑟沃斯纽约22街的空间开幕。

作为英国最顶尖的当代艺术家之一,渥林格以其丰富且复杂的作品闻名,包括绘画、雕塑、装置、版画、影像、行为和摄影。此次展览将呈现全新的绘画和两件首次面向美国观众的大型雕塑。展出的作品体现了渥林格长期以来对权力、权威、虚伪和假象的探索。渥林格作品的中心主题是反思;他通过反思,探寻有关自我和心智的问题,挑战我们对身份和构建身份的社会文化机制的依赖。

马克·渥林格(Mark Wallinger),《镜面绘画3》(Mirror Painting 3), 2018, 丙烯 画布, 180 x 360 x 6 厘米, © 马克·渥林格, 图片马克·渥林格, 豪瑟沃斯

马克·渥林格:自我反思的研究

Mark Wallinger:

Study for Self-Reflection

展览时间:2018年9月13日—10月27日

展览地点:豪瑟沃斯纽约

                548 West 22nd Street,

                New York, 10011

联系方式:newyork@hauserwirth.com

开放时间:星期二至星期六 早10:00至晚6:00

首先映入观众眼帘的是雕塑作品《超我》(Superego,2016)。其中,一面三角形棱镜在柱子上旋转。作品的灵感来自于伦敦警察局总部门前的新苏格兰场标志(NewScotland Yard Sign),直接指代这一象征权威的标志。渥林格将这一标志的持续运动解读为执法的坚持不懈与无所不知。在提取这一象征物的本质的过程中,渥林格创造了一个代表威胁与统治的神秘符号。雕塑的反光表面激起我们对自我反省和自我认知的渴望,而居于观众上方的位置则否定了我们直面自己镜像的可能。

马克·渥林格(Mark Wallinger),《超我》(Superego), 2016, 不锈钢 玻璃镜子 发动机, 350 x 160 x 160 厘米, © 马克·渥林格, 图片马克·渥林格, 豪瑟沃斯


继续参观,观众会看到悬挂在天花板上的作品《自我反思》(Self Reflection, 2016)。这件作品首展于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位于伦敦的最后居所,放在这位心理分析师的书房里——书房里摆放了各式各样的书籍、物件和家具。渥林格的作品有效地取代了每个物件,将空间双倍化,给人以一种不安的清晰感。针对此次展览,渥林格将作品移到了画廊,以在弗洛伊德书房天花板的相同高度安置,保留原有的摆放方向。渥林格曾写道:“镜子的存在,并不得益于我的承认、监督、存在,抑或不存在。它似乎说着‘我在这里’,它又似乎总是在等着我。”

马克·渥林格(Mark Wallinger),《自我反思》(Self Reflection), 2016, 镜面聚酯银箔, 630 x 520 厘米, © 马克·渥林格, 图片马克·渥林格, 豪瑟沃斯


隔壁的展厅展有渥林格的全新“镜面绘画”系列(Mirror Paintings,2018),之前的系列包括“本我绘画”(idPaintings, 2015-16)和“自画像”(Self-Portrait, 2007-2015)。这些具有触感的作品的尺寸以艺术家本人的身高和臂长为基础。渥林格用随性的手势,将涂在手上的银色颜料染于画布上,象征对画布的迷恋与崇拜。他所触碰的痕迹如同记忆一般,封存在绘画中。作品的表面如浮雕一般,能够看到艺术家的指纹和手的姿态,强调与画面直接的互动。随着颜料的风干,这些绘画还具有一种不可预测的迷幻特质。这种转变为作品注入了一丝“他者的性质”,即一种难以捉摸之感,渥林格将其比作凝视水面的感觉。


在这些大型镜面绘画作品旁边,是一张1904年的克劳德·莫奈的(Claude Monet)黑白照片。在这幅自画像中,艺术家的影子好像在睡莲池塘深处凝望,不可捉摸,构成了纳西索斯(Narcissus)的神话故事。展览中反复出现的反思与认知主题也在《雕像(碎片)》(Statue (Fragment), 2018)中有所体现。这是一件以渥林格的眼镜为原型,浇铸而成的铜制作品。然而镜片是不透明的,暗示着纪念性雕塑的冰冷,同时指代“盲目信仰”(Blind Faith)。


公共艺术项目是渥林格艺术实践的一个重要部分。豪瑟沃斯将呈现艺术家的重要建筑项目《水中文书》(Writ in Water, 2018)的小型雕塑版本。作品由英国国民托管组织(National Trust)委托,联合章鱼建筑师事务所(Studio Octopi),以纪念自由大宪章(Magna Carta)签署八百周年,灵感取自于宪章所代表的基本公正原则。进入到这件装置作品后,观众可以左转或右转,进入到中心的内庭——内庭由位于一个圆形舞台之下的一池水组成。水池内部刻有大宪章第39条中反转颠倒后的字母,这样一来,观众便可在水的倒影中阅读此文本。这一条款被认为是英国法律以及第五修正案中法定诉讼程序的根本:“自由人不可被逮捕或关押,或夺取其权利或资产,或被流放,或被夺去地位;我们也不会对其施加压力,或者指使他人施加压力,除非通过与他势均力敌之人的法律判决,或者通过王法。”


关于马克·渥林格


马克·渥林格是英国最著名的当代艺术家之一。他于1995年获得特纳奖提名,于2007年凭借装置作品《英国》(StateBritain)获得该奖。渥林格的《你们看这个人》(Ecce Homo,1999)是第一件在特拉法尔加广场(Trafalgar Square)的基座内展出的作品。2001年,渥林格代表英国参加威尼斯双年展。作品《迷宫》(Labyrinthy,2013)受地铁艺术(Arton the Underground)组织委托,为纪念伦敦地铁建成150周年。明年,渥林格将为伦敦政经学院(LondonSchool of Economics)创作《上下颠倒的世界》(The World Turned UpsideDown)。


渥林格的重要个展包括:1995年在英国伦敦蛇形画廊(Serpentine Gallery);1999年在德国汉堡Portikus;1999年在瑞士巴塞尔当代艺术博物馆(Museum fur Gegenwartskunst);1999年在比利时布鲁塞尔艺术宫(Palais Des Beaux-Arts);2000年在英国泰特利物浦(Tate Liverpool);2000年在奥地利维也纳分离派大楼(Vienna Secession);2001年在英国伦敦白教堂画廊(Whitechapel Gallery);2004年在德国柏林新国家美术馆(Neue Nationalgalerie);2005年在墨西哥城吉尔卡特罗艺术博物馆(Museo de ArteCarillo Gil);2007年在英国泰特美术馆(Tate Britain);2007年在德国不伦瑞克艺术协会(Kunstverein Braunschweig);2008年在瑞士阿劳艺术博物馆(AargauerKunsthaus);2010年在挪威奥斯陆艺术家之家(KunstnernesHus);2011年在荷兰提耳堡庞德博物馆(Museumde Pont);2012年在英国盖茨黑德波罗的海当代艺术中心(BALTICCentre for Contemporary Art);2016年在英国塞拉希乌斯博物馆(SerlachiusMuseum);2017年在苏格兰爱丁堡水果市场画廊(TheFruitmarket Gallery);2017年在苏格兰邓迪当代艺术中心(DundeeContemporary Arts);以及2018年在意大利路易吉·佩奇当代艺术中心(Centroper l’Arte Contemporanea Luigi Pecci)。渥林格的作品被世界众多顶尖博物馆所收藏,包括伦敦泰特美术馆(Tate)、纽约当代艺术博物馆(MoMA)和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CentrePompidou)。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