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绍基大型个展“恍”9月15日木木美术馆
发起人:展览预告  回复数:0   浏览数:1060   最后更新:2018/09/12 14:15:37 by 展览预告
[楼主] colin2010 2018-09-12 14:15:37

来源:典藏Artcoco 万丰


在佩斯香港位于皇后大道H Queen’s大楼的新展厅里,里奥·维拉瑞尔(Leo Villareal)的近作正在展出。像面对所有时基艺术(time-based media art)时文字的词穷一样,面对维拉瑞尔的灯光作品中异常复杂的变化时,语言显得无力,但允许我尝试描绘它,至少一些个人感受可供参考。展厅的一部分里,展示的是几组大小尺寸不一、由LED灯阵列和裸露的控制芯片组成的架上装置。在这些芯片和计算机的实时运算、控制下,每一个LED灯亮度的变化群聚成一种不断变动的整体形态。大部分时间里,它们是无含义的抽象,有时它们令人联想到篝火、瀑布甚至大海波涛的具体形象。而裸露在外的芯片提醒我们,这种动态和数学逻辑:关联。展厅的另一部分被分隔成独立的黑暗空间。在这里,三组大屏幕上许多的光点如梦中的群星,以某种协同的规律移动着,共同描绘宇宙般的非现实图景。这种大尺度上的展示和OLED屏幕提供的精细描绘,也激起对其中微小局部的追踪和观看。戏谑的说法是:“这像一个超级大型屏保!”但我想,如果各位体验过对着屏保发呆的片刻欢愉,或是对信号灯的光线变化产生过试图解读的痴想,就应该能理解我在第一次观展后念念不忘并希望深入探究维拉瑞尔作品的愿望。

里奥·维拉瑞尔,《大型云画3》(Large Cloud Drawing 3),2018,LED、定制软件、电气硬件和金属,172.7×172.7cm(©艺术家,2018)


是的,召唤解读似乎是由这些抽象的作品提供的神秘感引发的普遍回应。在一次TED的演讲中,维拉瑞尔回忆他在90年代的第一件灯光作品,是在参加火人节(Burning Man Festival )时为了指引归路而在自己房车上竖立起来的简单编程灯光矩阵。只能透过想象重构现场,在内华达州沙漠的黄昏里像素般明灭的光点像是一种欲与沟通的语言。无法用浪漫主义叙事完全概括这种现场感,但至少可以肯定的是,这些作品与特定空间的结合能产生独特的化学变化,并期待大众的自我解读。于是我们能看到,他以灯光编程的手法,先后在地铁站、公园、美术馆、音乐厅等公共空间制作基于特定环境的作品。迄今为止最大的一件,应该是他将旧金山至奥克兰的湾区大桥整个转变为灯光表现的场地。对城市公共空间的介入,也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艺术家与作品的关系。灯光展现的既是艺术家的主体意识,也是他者的观看,如同一面镜子。如同他在采访中说道:“在旧金山湾区大桥项目的数月中,我每晚坐在现场调试灯光,旁边是围观的人群。我并不完全预知最后的呈现。我试图把建筑、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感受带入其中。”他使用自制的编程软件,观察不同数列叠加的灯光效果,如同在画布上叠加不同的笔触,并不断调整着下一笔的去向。计算机带来的随机性是其工具的特性,然而本质上,这种工作方式与许多传统艺术媒介并无区别。在目前的技术手段下,艺术家依然牢牢控制着最后的绝对理性:“后人类”讨论的依然是另一种“人类”,机器视觉依然是通过人眼去感知的视觉。只是在面对这些光的奇观时,我必须赞叹人类确实已在自然之外创造了全新的世界。这个新世界仍然随着技术的发展不断扩大着。

里奥·维拉瑞尔,《Evanescence》,2018,OLED显示器、定制软件和电气硬件,整体尺寸:145.1×248.6×16.5cm(©艺术家,2018)


2017年底,伦敦宣布将改造泰晤士河的灯光工程交予维拉瑞尔及其团队。这种对城市环境的大型介入,也可能随着他的艺术项目在全球各地的展开引发另一些关于全球化和现代性的讨论。例如,在亚洲都市里生活的观众们对光的体验是否与西方如出一辙?对于维拉瑞尔作品在香港的首次展出,佩斯画廊亚洲合作人冷林点评说:“对光充满想象力的需求,以及对由光产生出来的视觉魅力的欣赏,使得身处正在急速发展中的主要亚洲城市的观众都非常有兴趣地在追求与光有关的艺术。这种倾向也是一个快速发展的亚洲城市带有表征性的符号,所以他应用光作为媒介的艺术作品来到亚洲是非常受欢迎的。这种对于未来充满想象力的认识世界的方式也对观众和艺术界产生着极强烈的刺激作用。”维拉瑞尔自己似乎对于跨文化的沟通抱有康德式的独立普遍性(singular universal)理念:“亚洲对我来说很新,我对在这里的潜在项目充满热情,它需要整合对城市及其传统的理解,但我相信光里有一种可以接连所有人类的普遍性存在,我努力去驾驭这种有趣的可能性。”

展览现场


文|万丰

图|佩斯画廊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