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观 | 到灯塔去——新倾向:杨露子
发起人:clclcl  回复数:0   浏览数:1550   最后更新:2018/08/13 11:13:36 by clclcl
[楼主] 叮当猫 2018-08-13 11:13:36

来源:绝对艺术


Willing to be Vulnerable (2015–2016), Lee Bul, installation photograph in Sydney 2016. Courtesy: Studio Lee Bul


这个夏天,南岸中心的海沃德画廊迎来了韩国艺术家李昢(Lee Bul)在伦敦的首次个展“碰撞”。展览展示了艺术家从20世纪80年代末至今的100多件作品,充分展现了她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李昢作品中那些巨大丑陋的身体、未来主义的电子人、闪亮的镜厅布景,呈现其多年来对身体、性别、关系以及空间等命题的思考,也使海沃德美术馆成为了一个壮丽辉煌的梦幻场景。


构建遥不可及的乌托邦


在展览现场,你所看到的不是一个按时间顺序排列的展览,它是关于人体,关于电子机器人,关于技术,关于乌托邦建筑。所以,当你走进去的时候,你会立刻觉得这是一位让她为这个野兽派建筑工作的艺术家。

Via Negativa II (interior detail; 2014), Lee Bull, installation view of installation at Hayward Gallery 2018 Photo: Mark Blower;

© Lee Bul 2018


在过去30年的创作生涯中,李昢常常以“身体”来探索亲密关系、性别、科技和阶级的问题。她以科幻小说,生物工程、概念建筑和日本动漫为灵感依托,创作了一系列作品。海沃德画廊诚意十足地为本次展览贡献出所有展示空间,全面展示了李昢从早期的行为艺术录像、标志性的Monster、Cyborg和Anagram系列雕塑,到最新的装置和绘画作品。

Cravings (1989), Lee Bul. Courtesy Studio Lee Bell

《赛博》(Cyborg)系列雕塑


《赛博》(Cyborg)系列雕塑开始于1997年,是李昢早期极为出彩的一组作品,从画面上看,雕塑本身存在肢体残缺,都被悬挂着放置,这些身穿铠甲或被安装了机械壳的无头类人雕塑直指她的主题——人类长久以来渴望超越身体局限,于是人类有了整形,生物基因科技,甚至产生了至今仍存在争议的克隆技术……这些都暗示了人们对这种未来主义形式的渴望。随着李昢对人性的深入探究,结合多种材料、形式和体验后,她的作品中开始出现大量破碎镜面的元素。

李昢,Doctor's house,日本越后有妻展览现场,2018年。摄影:Gentaro Ishizuka。图片由李昢工作室及立木画廊(香港、纽约及首尔)提供。


除了在英国的个展,近期在日本进行的“越后妻有艺术三年展”中也呈现了李昢的作品,她在一个废弃的房子中展示她用镜子组成的艺术装置,这所房子曾经是一个诊所。


领军韩国当代艺术界


李昢是韩国当代艺术界的领军人物,她的艺术生涯开始于1980年代。常常用身体和行为进行创作的她被看作异类,而韩国又鲜有如此先锋的女艺术家。她曾回忆道:“当时并没有其他参照系,我必须去创造。”

Via Negativa II (interior detail; 2014), Lee Bul. Photo: Mark Blower; © Lee Bul 2018


一直以来,“反抗这个不公正的世界” 以及曾被军事政权镇压的个人经历是推动李昢创作的理念根基。李昢的父母是政治异见者,为了躲避韩国军政府的迫害而避居于偏远之地,因此李昢出生在偏僻的村庄。这一背景不可避免地塑造了她自幼敏锐的感觉,亦影响着她的一生。

李昢绘画作品


作为同期韩国艺术家的佼佼者,李昢超越框架的创意、发人深省的作品都获得国际的高度表扬。艺术家跨媒介的艺术造诣精湛,涵盖绘画表演雕塑油画装置以至录像等,她的多面体创作是全球最富创意美学模形当代艺术的代表。

李昢个展展览现场,立木画廊,2013

李昢,From Me, Belongs to You Only展览现场,2012年,东京森美术馆。图片由李昢工作室及立木画廊(香港、纽约及首尔)提供。


科幻色彩、异次元观感是李昢创作的关键字,这来源艺术家对自身和社会科技的深刻解读。她的作品常以大型装置形态呈现,近乎完美的异形机械雕塑,多媒体梦幻感官空间为艺术家积聚口碑,她以天马行空的创意美学向观者讲述着未来世界、神话传说、乌托邦之梦以及人类和自然之间的关系。

海沃德画廊外景






“李昢:碰撞”展览现场,海沃德画廊,2018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