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尼黑艺术宫因财政问题取消琼恩·乔纳斯展览
发起人:artforum精选  回复数:0   浏览数:1175   最后更新:2018/08/05 11:11:05 by artforum精选
[楼主] 陆小果 2018-08-05 11:11:05

来源:空艺术  luvyi



七月末的周日傍晚,藝術門画廊内人流攒动。


觥筹交错的场面下,人们三三两两地聚在一块,谈论着眼前的艺术作品。


-“咦,我好像听到了打蛋的声音?”

身旁的某位女生,似乎有了什么意外地发现,正与友人讨论着。


-“对,还有上课铃?”

友人应答道。


一连串熟悉的日常声响,很快引起了两人的好奇。左右张望一番,判定声音源后,两人便直径往展厅深处走去。而这件未见其容,已闻其声的作品,正是艺术家吴超的《记忆之尘》系列(展出作品为《记忆之尘》-晨起 、《记忆之尘》-日盛)。有趣的是,这一在画廊展示的系列作品,还以另一种形式走进了医院。


吴超,《记忆之尘—晨起》,2017,影像12'56''


2014年,吴超开始了对生命本体进行研究的艺术介入计划《植物人艺术唤醒项目》,通过脑科学、心理学、佛学等领域学习,尝试用艺术创作植物人唤醒。在实验动画领域,她尝试用视听语言构造一个对观者生效的现场,营造一种沉浸式体验。


关于《植物人艺术唤醒项目》


《植物人艺术唤醒项目》由艺术家吴超、夏维伦发起,自2014年开始至今,串联医学·科学·心理学·音乐治疗·艺术治疗·社会管理·宗教和艺术,共同探讨人类最精微的意识问题,希望呈现出一种“文明的整体性”,一个没有学科偏见的意识光谱。“植物人艺术唤醒”是生命力研究共同体的第一个疾病研究领域。

项目已在广州军区总医院和燕郊人民医院建立艺术唤醒室,预计2018年将新增陆军总医院等3间医院建立艺术唤醒室。已完成共性化唤醒方案库50多条,超过200人次植物人唤醒使用。已完成个性化唤醒3例植物人(美美、阿军、树)。


借由藝術門群展《暗流》开幕之际,空艺术采访到了参展艺术家吴超。


—— 以下为专访 ——

空=空艺术

吴=吴超

空:“植物人唤醒项目”中你更像是项目的艺术家,你如何看待这个项目和你创作之间的关系?


吴:我们在北京刚刚完成一个系列的活动,其实我们现在叫“生命力研究共同体”,就是说它已经不是我个人的艺术家项目了,大家都可以来做。

我们的目标不光是植物人,植物人也称为“意识障碍”,是非常大的一个疾病领域,而这个疾病领域是和所有脑病相关的一系列疾病。所以,我们整个共同体首先针对疾病工作,所做的事是希望让跨学科针对疾病的问题开始合作,让人文治疗进入医院。当然在这儿,我和我的先生夏维伦是项目发起人,前面四年,都是我们两个作为艺术家的项目在做。

生命力研究共同体由顾问、研究员和志愿者构成,图中为主要研究员

艺术家、艺术唤醒项目发起人吴超


那么,这个项目里面包括最核心的两个层面。一是你怎么样用艺术去点燃,或者说去驱动不同学科的人对生命的好奇?让大家能联合起来一起工作。面对这样的医学难题,光靠医学人士单独完成是不够的。我们所做的就是连接和打破跨学科的界限;另一个,就是我们比较能理解的艺术作品,它是物质上的东西,也就是我们的唤醒方案。唤醒方案我们现在有视觉、听觉和触觉。包括在康复医院使用的新方案,那是一个互动性的,大家可以一起完成。家人、病人、医护人员和志愿者都可以一起完成的艺术疗愈方案。这些都属于艺术家艺术创作的部分。

这里艺术家其实在扮演两个角色,一个是无形的艺术,怎么样让以前淤积的、隔阂的关系能够流动起来。大家打破之前的局限,能够协作;二是艺术创作。那么我比较偏向的是视听部分。现在我们渐渐有做触觉的、气味的创作者加入,一起合作。

空:与这些不同跨学科领域合作的话,是不是本身对你的创作有些新的想法推动?

吴:当然会。这对个人能力的推动蛮大的。其实事情一直在推动你,大家想做的事情,所提出的要求,也一直在推动你,要不断地去学习和思考。包括让你思考什么是艺术?什么是艺术家该做的事情?

空:在这一点上,我发现很多报道中就“艺术作品究竟怎么用?”或者说“艺术是不是该有用?”这类问题上产生过很多讨论。

吴:关于这个项目,有个阶段是有很多争论的。包括:“艺术的边界到底在哪里?”“怎么做才是艺术?”等等……就我现在而言,当下的答案可能跟两年前和大家讨论的时候不太一样。

我觉得艺术就应该去回应那些悬置在学科之上的问题。那些是什么问题呢?是关于爱、关于美、关于创造力、关于想象力,还有关于生命的力量。所以当我们在做这些的时候,就是在做艺术。不必认为艺术一定要成为作品,要去美术馆做展览,要卖给藏家……其实这时候,只不过是艺术呈现出来的物质价值,更方便在艺术市场流通。但是如果说,我们认为艺术是一种美的心理过程?那么我们看一个作品和我们在一个世界体验到的美,只要引起了人对于美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感受,其实艺术就已经发生了。


比如,我们刚刚连续三天在医院做了个工作坊,开发了一个可以帮助疗愈神经的手绘——共绘图形。它是有凸凹感的,可以让志愿者带着身体不便的意识障碍患者,握着他们的手在图案里填色。同时,过程中也会邀请家人朋友的参与。整个活动中我们感受到,本来沉闷的医院,突然变得欢乐起来了。大家走的时候还非常依恋地拉着志愿者的手,脸上挂着笑容。可能刚开始比较抵触、焦虑或者不太愿意主动参与的病人也逐渐参与进来,这是个非常有趣的过程,用艺术带动了大家游戏的心理和对美的心理的感受。但是如果把图案当成艺术品,你就会觉得在当代艺术里面有好像也没什么,很普通。

空:这次藝術門展出的“记忆之尘”系列作品也是“植物人唤醒项目”共性化治疗的一部分,在艺术空间展出收到的反馈和在医院收到的有什么不同吗?

吴:其实我觉得大家的反馈还比较像,除了大家关注的点不一样。因为医院的环境单一,然后很多病人是昏迷的。所谓昏迷是指,眼睛不能看的,但听觉完好的病人。我创作这件作品的初衷,是希望让他们在单一的医院环境下,也能不断地主动去回想关于生活、关于生命的瞬间。那么在医学上称之为让他们进行主动的意识活动。在医学上通常是通过磁、电等刺激,从而模拟大脑的运动,是被动的。那么我们在做的是带动他去主动想象。

观众在吴超的作品前互动合影


在展览现场,我听过一些反馈,大家会觉得“我想起了很久以前的记忆”或者“突然想起生活里很精彩的东西,但以前没注意过。”其实,他们也想起了生活的记忆。艺术作品就是带领大家以不同个角度,去感受日常和生命。这一点上是一样的。只不过,在医院,病人的意识状态,不一定能全程集中地去感受。这取决于每个人的状态。可能我创作了15分钟的作品,他只收到了3、5分钟的碎片。在医院,病人在循环地状态下,持续观看,像一种治疗。而美术馆只会体验一次。

艺术唤醒室


我还有一个感受,可能几年前开始做项目的时候,我的艺术创作和治疗方案是不一样的,很分开。但在这个作品上,我发现其实艺术创作和唤醒方案是可以合一的,并不会因为它是艺术创作就很难被病患接受,也不会因为它是个治疗方案而无法被大众感知,在某个层面是相通的。

空:那你如何理解本次展览的主题“暗流”,包括“暗流”对应你自身的状态是怎么样的?

吴:其实我想,这里的“暗流”并非是针对主流来讲的。我觉得更多是指,一些艺术家在关注潜藏在人们心里的,不太被发现的那些艺术状态或者心理状态。但这些东西可能就是连绵不断的。它不是显性的。比如说它们可能不像直接批判社会的艺术作品,是非常对应和显性的。

《记忆之尘》现场图


“植物人唤醒项目”项目中治愈的患者,不单单是躺在病床上的意识障碍患者,病患家属、医疗人员、甚至于每位参与者都能感受到艺术的疗愈。采访中吴超特意提醒我,媒体关注的重点,不应该是唤醒了多少位植物人?这或许很吸引眼球,但很容易令人对项目造成误读。

不妨想象这样一种场景:拥挤、单一的医院中,患者难以动弹地躺在病床上,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压抑是那些长期处于这一环境下,人们最直观的感受。彼时艺术方案能让他们听到海洋的声音、看见海洋的画面、甚至嗅到气味……这些会让人变得鲜活起来。这也是她眼中,艺术在重大疾病现场,提供的人文关怀。


吴超的作品让人不禁展开“自我与生命意识”、“想象力与现实”等话题的思考。这也正是《暗流》群展关键词中的一部分。除了吴超的《记忆之尘》系列,本次展览现场还展出了朱小禾、牟雪、史怡然、李永斌、周迈由、朱金石与陶轶的作品。

周迈由,《静物》,1977,纸板油画,39.5 x 54.2 cm


特别单元中,更首次集中展示了星星画会成员周迈由的早期作品以及自新世纪以降的日常风景与静物绘画,呈现了他与朱金石在艺术创作上的渊源关系,以对这段隐没的当下历史的重新发现来触及现代与当代的固有边界。展览希望通过这些相互独立的艺术家个案,来观察和描绘一种潜在的对既有边界的跨越或挑战、对意识与生命感知力的修复和对沉默的思想的召唤。



展览现场

展览名称:暗流

艺术家:朱小禾、牟雪、吴超、史怡然、李永斌、周迈由、朱金石与陶轶

策展人:夏静

展览日期|2018年7月28日至9月15日,星期一至星期日,上午10时30分至晚上7时

开幕酒会|2018年7月28日,星期六,下午5时至晚上7时

地点|藝術門,中国上海江西中路181号1楼,200002

地铁| 二号线与十号线  南京东路站(出站后步行10分钟)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