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子军组合! 下一届新兴艺术家最重要的三年展的策展人定了
发起人:号外号外  回复数:0   浏览数:1368   最后更新:2018/07/10 14:19:16 by 号外号外
[楼主] 点蚊香 2018-07-10 14:19:16

来源:典藏Artcoco  余雨萍


笔者与当代艺术的结缘并非在美术馆、博物馆,而是源于厦门一个小小的驻地机构,即中国欧洲艺术中心(以下简称欧艺)。在整体艺术水平发展并不如国内一线城市的情况下,欧艺却与北京红门画廊的驻留项目拥有同样悠久的历史,是中国第一家以驻留项目为主的艺术机构。一个非营利机构,在厦门坚持了近20年,接待了超过150位艺术家、作家、音乐家、导演、策展人等。笔者在接触当代艺术之初便看到了艺术商业化之外的可能,若允许浪漫一点,艺术家驻地创作计划(AIR)便是笔者心目中的乌托邦。也一直相信,“AIR能够活跃国内外艺术的氛围,艺术家能交流彼此的创意,而这正是21世纪艺术界最重要的精髓。”

18th Street Arts Center外景,美国


为什么“乌托邦”



而就客观角度而言,不论是对艺术家、机构或者公众,AIR都是保持活力、自我激活、自我更新、创造可能性的关键。“随着全球化与多样化的发展,AIR逐渐承担起了新的责任与角色。其形式也在与时俱进。它将是一个为创造者打造的空间,无关乎国籍、性别、宗教信仰;它将致力于培养能够理解这个不断变化的社会并能投身于其中的人才。”


艺术家驻地创作计划被誉为艺术创作的“桃花源”,不仅减轻了创作资金压力(通常情况下会有补助支持),也满足了艺术家探索与发现自我的需求,提供了艺术创作的源泉和原动力,“艺术创作者对一切可能经历的审美体验和非审美体验(包括一般的个人生活体验和社会生活体验),在于他的自由自在的想象和实践性尝试。”艺术家可以根据不同侧重选择自己理想中的驻地项目,既是其自身发展道路上的挑战,帮助他们发掘自己更具创造性和与以往不同的一面;同时也是累积和发展人脉的机会。除此之外,对于长期生活于驻地机构当地的艺术家来说,驻地艺术家也许能带来新的思维启发与合作机遇。

18th Street Arts Center外景,美国


而运营AIR的美术馆或机构,不仅能累积新兴而多元的艺术家资源(相较于单纯的展览,AIR能与艺术家有更深入交流,因此建立的关系更加稳定),通过不同文化和思维之间的碰撞,多角度多层次地发掘在地的文化内涵;也可以借此尝试常规之外更鲜活的展览或项目呈现方式。由此,AIR得以实现场馆或机构的基本职能或文化使命,树立自身形象并稳固社会地位。

南条史生认为:“AIR是一种孵化器,或者说其与基础研究很接近。”他以中日两国为例作出假设,如果中日两国能通过AIR建立良好的艺术联系,不仅会增加人员沟通的机会,也能因此促进文化交流,改善中日两国之间的关系。就艺术市场及文化创意产业方面而言,艺术家对两国不同的市场能够有所了解,也会加深两国的收藏家、画廊从业者等对彼此的了解。“如此一来,就会形成一个庞大的、为各国人民所共享的知识总库,一个与之相关联的艺术市场也会应运而生。”这当然是一种比较美好的畅想,但并非不切实际,不可否定的是其交流和了解的作用。许多外国艺术家甚至在来到中国之前都还带着80年代的中国的想象,而这些仅靠旅游业表面的繁华是难以改变的,更重要的是深入而亲近的生活与交流。


“乌托邦”的困境


AIR近几年陆续受到媒体、机构和院校的关注,但就国内目前的发展现状而言,问题还是存在的。


首先还是资金方面的问题。没有政府方面的政策资金,也没有能够持续提供赞助的机构和基金会,再加上房租、人员、材料等方面的费用的日益累积与增长,国内很多机构都无法持续进行AIR项目,如站台中国、长征空间等都结束了AIR项目,转型专注于画廊经营。部分机构则是选择减少接待艺术家的数量,不再公开招募,而是采用邀请制。中国艺术交流(China Residencies)的创始人之一肯尼迪每年都会来中国跟踪考察驻地项目的发展状况,据她观察,近几年AIR项目的总量是基本保持不变的,然而,相较于目前国内快速膨胀的艺术市场份额与日益增加的美术馆的数量,几乎可以说是倒退的。

18th Street Arts Center展厅内景


以厦门本地为例,本地艺术的发展的其实并不乐观。职业艺术家往往会选择到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寻求机遇和资金。本土艺术家们无法单纯依靠艺术为生,因此也无法以纯艺术为自己的主要发展方向。而仅仅靠企业和独立机构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缺乏政府引导,缺乏政策鼓励,就缺乏了艺术家寻求资金帮助的平台。运营机构没有充足的资金支持,即意味着驻地艺术家所要面对的经济压力并没有减轻。

其次是专业管理人员及管理制度的缺失。恰如南条史生认为的,“AIR仅仅培养艺术家是远远不够的,它还必须培养与之配套的人才,否则产业的发展就无从谈起。”笔者曾是两个驻地艺术机构(美国的18th Street Arts Center和厦门的中国欧洲艺术中心)的实习生,两个机构都是完全地以驻地项目为主的非营利性机构,然而就工作人员编制来看,相差甚远。


当然这与经营的规模、地区和财力有莫大的关联,抛开这些不成熟的条件和劣势,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管理人员和制度的健全程度与项目发展的成熟度是成正比的。以前者为例,董事会之下是执行团队,以执行总监为首,艺术总监和公共教育总监分别负责机构内两大块核心工作,再辅以项目发展、营运管理。同时还有长期和短期实习生,除降低运营人工成本之外,也是在发展机构未来的中坚力量。这样完整的人员配置,国内独立艺术机构都鲜有,遑论只做AIR的非营利性机构了。更值得一提的是,几位核心总监都是在各自工作领域中颇有话语权的人物,资源与经验都非常丰富。国内且不说履历优秀的前辈,行业内的新人一般也更偏爱美术馆、画廊及拍卖行等工作,这也是与国内行业发展现状息息相关的。

18th Street Arts Center展厅外景


最后是艺术家的主动性问题。目前类似荷兰文化艺术交流(Trans Artis)、中国艺术交流(China Residencies)等收集全世界AIR信息的独立资料中心都为外文网站,尚未有类似的中文平台出现。也许正是由于语言障碍的原因,中国大多数艺术家并不能自主搜索到适合自己的艺术家驻地项目,因此也就缺乏主动性与参与性。


未来“乌托邦”?


上述的几个困境都指向一个问题:当AIR不再有资金与资源的优势,还能吸引艺术家选择AIR作为一种创作方式吗?依旧以18th Street Arts Center为学习参照,以政策导向(文化政策、税收政策等)为前提,18th Street Arts Center作为非营利性机构,由董事会决策经营,预算多来源于赞助和慈善捐赠。机构主要有三种类型的驻地项目,其中长期项目和机构项目(邀请制)都由18th Street Arts Center直接提供相关补助,而短期项目的艺术家可以凭借机构出具的推荐信跟相关部门或基金会(大部分都已经与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关系)申请赞助支持。因此反观厦门,甚至国内,AIR的成长还是需要考虑如何引导相关政策、平台和艺术赞助的发展。

而对于艺术家来说,若是从院校里就有机会驻地,那么新人面临的风险就会小很多。已经有许多院校意识到AIR项目的重要性,例如清华大学艺术科学中心媒体实验室将艺术家驻留项目视为实验室运作的核心;而四川美院于2012年也开始了AIR的尝试,策展人盛葳认为四川美院实施的驻留计划是国内教育方面给艺术界的“惊喜”:“驻留计划的实施为优秀的毕业生提供了一个学术空间和孵化平台,让他们能够在学院的环境中继续思考和深化自己的创作。不仅如此,驻留计划的实施还在单纯的校园与现实的当代艺术界之间架起了一座具有缓冲和通道意义的桥梁,让年轻的艺术家们能够相对顺利地走上新的旅程。”

18th Street Arts Center工作人员


除了希望能有更多艺术圈内外的机构、院校能够加入AIR的经营与推广,若能够转变“AIR作为空间配套”的理念,而以更专业的配置来运营AIR,同时,相关专业人才与驻地艺术家一样,在象牙塔里就有机会尝试项目的执行、发展技能,兼备学术与实践能力,也许可以逐渐改善国内专业人员供求皆缺失的问题。

文·图|余雨萍


【参考文献】

1.GARDEN公司 S,《国际艺术家驻地创作计划》,武湛译,2012年

2.翁剑青,《公共艺术的观念与取向当代公共艺术文化及价值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3.罗中立、盛葳、王建玉,《四川美术学院青年艺术家驻留计划2013—2014年度展“后・生”概见》,《当代美术家》2014年4月刊,第40—47页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