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天苗与孟璐对谈实录
发起人:colin2010  回复数:0   浏览数:1746   最后更新:2018/07/05 11:19:54 by colin2010
[楼主] 天花板 2018-07-05 11:19:54

来源:艺术世界杂志


Amelia|文

西九文化区|图片提供


除了旺角,尖沙咀……到了香港,还要去西九龙。


2008年香港政府发起一项长期策略性投资“西九文化区”(以下简称西九),这也是全球最大规模的文化项目之一。正如用地域概念来命名项目,“西九”也意在将“文化”变成一个风景坐标,去西九消磨时间,将是游逛香港的好时光,一如伦敦西区和纽约的百老汇。


没有剧场,还是可以上台表演

西九的很多项目还未竣工,有些项目的开放期远在2020年以后。 “没有博物馆,我们却经营了多年的M+博物馆;没有剧场,我们的表演项目已经做了五年以上……忘了漂亮的大楼吧,艺术家才是最重要的。”西九文化区管理局的行政总裁栢志高(Duncan Pescod),表演艺术总监方美昂(Alison Friedman)和表演艺术行政总监茹国烈(Louis Yu Kwok-lit)在上海与当地的四家媒体聊着“西九”的故事。今年年底西九文化区的五个主场馆之一戏曲中心将启用开放,而此前西九的一系列表演及工作坊已经在香港、内地乃至世界活跃了七年。

仍在建设中的西九M+大楼工程

西九的小剧场戏曲展演海报,西九一系列的表演已活跃多年


给经典艺术加点“酸”,让艺术没有围墙

作为西九的重要项目之一,戏曲中心以粤剧及其他中国传统戏剧为主要艺术形式,建有1,000 多席座位的大剧院,而茶馆剧场最多只可容纳 200 席,供戏迷近距离看戏。《艺术世界》质疑,这样一个精心打造的中心是否会影响其亲民性?传统艺术的消费层次、审美特点是否会局限于年长人群?如何发展戏剧艺术的当代性?能否给经典艺术加点“酸”与“青涩”,刺激它复活,从神龛中走出,继续野蛮生长?


西九的做法是长期培养传统艺术的年轻艺术家,并且支持本土艺术家参加世界范围内的艺术展览、艺术节等(如威尼斯双年展,德国Tanzmesse博览会)。青年艺术家可以有更多机会得到世界的认可,比如2017年声音与装置艺术家杨嘉辉(Samson Young)代表香港参加威尼斯双年展


嘉辉在威尼斯的展览


另外,西九促进艺术家翻新经典作品,将剧场性以及更多的表演元素注入传统戏曲。小剧场粤剧《霸王别姬》(新编)就是一次新的实验粤剧,此剧2016年曾于“上海小剧场戏曲节”公演,2017年在香港上演三场,2018年4月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上演。戏曲的粉丝的确偏老龄化,但是西九发现戏曲艺术在内地有更大的青年受众群体,比如上海的昆曲。但是年轻粉丝群不可能一夜形成,进入大学进行昆曲宣讲普及在上海已进行多年。西九展开了与内地不同戏曲之地的共同工作,而在香港支持培养的年轻戏曲之星也将为传统艺术圈来少年粉。

小剧场粤剧《霸王别姬》(新编)

小剧场淮剧《孔乙己》(新编)


戏曲艺术与不同当代艺术形式的结合其实一直都有,比如王亚彬的很多舞蹈作品都从戏曲故事汲取灵感。西九关注戏曲本身的价值,创造机会与平台(比如工作坊以及跨文化交流),让不同领域的艺术家一起工作,在这里传统与当代,戏剧、舞蹈、音乐或视觉艺术,都有可能混合、再生。其建筑项目中就包含“自由空间”,明年落成开放后将为实验性艺术、前卫艺术的创作与呈现提供更好空间。


西九的表演场馆是“立体式”的,不同场馆进行不同类型的表演,不同票价满足不同消费能力,有些表演甚至是免费的。西九开启了香港的街头表演,当人们参与进来,表演的空间即时发生。户外演出、街头表演为城市创造了嘉年华式的氛围,舞台与生活的边界消除,不经意观众成了表演者,直接走入艺术中。

自由约活动


虽然地处香港中心,整个西九文化区以游牧的方式发展视觉艺术、表演艺术,不管是博物馆,还是剧场,只要有艺术、有艺术家,有观众的参与,那么艺术就可以发生。西九项目中的M+Rover流动创作教室就是44个集装箱,同时也是艺术家的工作室,这些被称为“敢探号”的集装箱就像一个流动的博物馆,游走校园和社区,艺术家和孩子以及市民一起探索、动手做艺术。

M+Rover敢探号巡回香港校园和社区

M+Rover敢探号流动创作教室


长线制作恰恰是反消费型的剧场运作

西九的表演艺术中,剧场作品的创作往往采取长线制作的形式,虽然消耗时间更长,但恰恰是反消费式的。尤其是戏曲中心的剧目,也正如大部分音乐剧的制作方式。这样的制作方式也为百老汇常用,前期制作远在表演地之外,经反复修改完善,最终到百老汇上演。而西九文化区也向艺术家、制作人提供长线制作的时间、空间,来做创作与制作。这样的创作机制下,艺术家可以更深入地工作,选择创作生涯中将持续探索的题材与内容。为一个演出目标而进行的一次制作则极有可能成为一次性消费行为,往往表演几场就完了。


展览、表演“时刻表” ——好时机

这个夏季的西班牙巴塞罗那Grec艺术节上有一场与中国香港导演邓树荣合作作品的首演,这是欧洲最重要的国际性戏剧节之一,2019年该剧将于西九的自由空间上演。出于保护意识,这也是该西班牙剧团(Teatro de los Sentidos)第一次和其他艺术团队进行合作,该剧灵感源于《孙子兵法》,而这样的艺术合作正是西九工作坊的结果。西九称自己是媒婆,在过去的五年里,从世界各地引入艺术家到工作坊里,为本土和国外的艺术家牵线。



Grec首映《孙子兵法》


西九文化区的表演、展览活动越来越多,已经形成人们的生活节奏,对场馆、舞台以及艺术活动的需求也在增长。眼前的展览和表演一览包含刚结束的杨嘉辉从威双返回的展览;下一个是“南行觅迹: M+ 藏品中的东南亚”。表演艺术包括刚刚在北京上演的《霸王别姬》(新编),刚从香港文化中心谢幕的舞蹈与音乐作品的合作,以及音乐剧《大状王》。


一个细节:没有保安的西九艺术公园

除了艺术家和艺术项目,从用人到行政,现场维护、文献电子化归档和分享,以及与艺术家及观众间的沟通等等都构成西九文化区这样庞大项目的重要环节。每年西九都会邀请亚洲的制作人和艺术管理者来香港进行四天的探讨会。不管是诸如戏曲这样的传统艺术,还是更为原生态的艺术形式,从只属于艺术家自己到走向公众,西九会寻求专业的团体人员协助沟通,进行项目的展开,也会通过工作坊、讨论组、讲座来疏通观众与不同艺术形式尤其是与当代艺术间的隔阂。

工作坊—2017年什么是舞台:空间会说话系列


在西九的艺术公园,往往看不到保安,也只有大使在现场帮助人们更好地使用场地和设施。当控制变为尊重与帮助,人们更愿意将公园、展厅当作自己的空间。


西九文化区网页:

https://www.westkowloon.hk/en/home

https://www.westkowloon.hk/tc/home



西九文化区项目简介:

适逢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Art Basel)揭幕,西九文化区管理局(管理局)今天举行年度新闻发布会,庆祝西九文化区发展跨越又一重要年度。西九文化区是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于 2008 年发起的一项长期策略性投资,为全球最大规模的文化项目之一。坐落于香港中心地带──维港海旁横跨 40 公顷的填海地段,西九文化区将为香港创造一个充满活力,集艺术、教育及公共空间于一身,连同酒店、办公室和住宅发展的新文化地带。随着主要场地陆续落成,管理局亦致力发展香港文化艺术产业,培育本地人才及拓展观众群,以进一步巩固香港作为文化艺术枢纽的地位,同时推动文化艺术、表演艺术及视觉文化、创意、教育,提高公众意识和欣赏能力。

西九文化区管理局行政总裁栢志高先生表示:“西九文化区的工程已取得重大进展,正在兴 建五个主要场馆,当中戏曲中心将于今年年底启用,2018 年将会是西九文化区发展的重要里 程碑。香港历来是贸易和金融枢纽,近年更成功拓展旅游、展览及会议等行业。随着文化景观的日渐茁壮,香港俨然成为亚洲最具活力的艺术中枢,西九文化区于此发展中扮演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在文化区的重要馆场落成前,我们将继续为市民和访客创作精彩节目和活动,培养、鼓励并促进香港视觉艺术及表演艺术的蓬勃发展。”

人物简介:

栢志高(Duncan Pescod):西九文化区管理局行政总裁,金紫荆星章,太平绅士。

茹国烈(Louis Yu Kwok-lit):西九文化区管理局表演艺术行政总监

方美昂(Alison M. Friedman):西九文化区管理局表演艺术总监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