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术馆“翻山越岭”,青年策展人如何“玩转”社会议题?
发起人:陆小果  回复数:0   浏览数:1595   最后更新:2018/07/02 10:51:52 by 陆小果
[楼主] 开平方根 2018-07-02 10:51:52

来源:凤凰艺术


陈文波:报告

2018年6月29日,艺术家陈文波个展——“报告”在重庆GCA星汇当代美术馆开幕。陈文波的绘画使近三十年中国人民掉进去的消费社会的渊薮之暴力结构变得可见、可批判、可雕塑。他用绘画去与这种既黄且暴的现实勾搭,又能像老嫖客那样,温柔地去爱怜里面的种种,老练地帮观众实地形成自己的凝视,去看透,看穿,看瓦解、看爆这一不容置疑的现实。


“报告”一词,在中国古籍《汉书·王莽传上》中有言:“虽文王却虞芮何以加?宜报告天下。”陈文波今日“报告”之展在重庆GCA星汇当代美术馆开幕,亦意为将此中国改开以来的社会变迁及面相的记录“告之天下”。

▲  艺术家陈文波个展——“报告”开幕式,从左至右:专业策展人李大勇主持开幕仪式,哲学教授、批评家陆兴华,艺术家陈文波,重庆GCA星汇当代美术馆馆长黄中华

▲  艺术家陈文波个展——“报告”:嘉宾合影






▲  艺术家陈文波个展——“报告”展览现场


陈文波过去二十多年的绘画创作全程,与中国人民全面向消费社会堕落的进程重合。因此,他的这些画作是对中国社会集体走向拜金主义这一史无前例的堕落事件中的那些执迷、沉醉、溺苦、觉醒和抵抗的最可靠记录。

▲  艺术家陈文波个展——“报告”展览现场


陈文波的艺术就如同是中国欲望社会的一把篆刻的钢刀。消费主义景观和拜物欲充斥着整个展览现场,在陈文波的《恶之花》系列中,如同法国诗人波德莱尔那洞悉奢靡光影之下的丑恶社会,他展现出了在光怪陆离的现代大都市的面纱之后,让人们看到的一幅幅畸形、变态的图画。我们无法说清那是关于怎样的鬼怪之花,它是自然与人造物之合体,是腻味的奶油与吸引苍蝇的欲望之物。植物性器的倒错,与人类那源于生命湿地之下的沼泽,吞吐而弥散着气息,这是醉酒的幻景转向直面罪恶的“花朵”,笼罩在整个现代化的欲望城市中。

▲  《恶之花》1,布面油画,150X150cm,2016

▲  《恶之花》2,布面油画,150X150cm,2016

▲  《恶之花》4,布面油画,150X150cm,2016

▲  《恶之花》6,布面油画,150X150cm,2016

▲  《恶之花》7,布面油画,150X150cm,2016


这是对中国社会的一场全息解剖。纵观改开之后的社会化进程,物质的极大膨胀与精神的极度萎缩,形成了一种关于社会“变形记”的畸形发展。如果我们探讨关于价值的沦丧,必然离不开对物质动因的探究。在陈文波的后波谱思想中,滑向对大都市电影式现实和消费幻影的升华,时或从自己的生活世界出发,用绘画使消费社会中沉积的那些残暴和剧毒变得可见、可批判:通过将它们画得好看,正如哲学教授陆兴华所说:


“陈文波的画面上没有重要的消息带给大家,也没摆很多的批判和抵抗的姿态,甚至还努力美化那些我们并不愿意细看的毒素。他要我们真正做出自己的看,激励我们的看,当作对付凶暴现实的武器。他认识到自己的使命是动员观众的这种看。


制服当代中国的既暴力又山寨的生猛现实,如同制服一匹野马。陈文波用了霍普、沃霍尔和昆斯的手法,却走了不同的道路,因为他面对的是完全不同的绘画对象,观众也完全不同。前三位所处的是资本主义的繁荣期,而今天,画家已被推入全球金融资本主义的汪洋,面对的是气候危机和人类世,已见不到岸边,也找不到确定的生活世界的支点。”





▲  艺术家陈文波个展——“报告”展览现场


在展览现场,我们可以看到极速膨胀的都市,光鲜亮丽而又冰冷的栅栏,如霓虹跳动的股票行情,二室一厅的标准样板房,如鬼魅般照不出人影的彩色玻璃,红色扎眼的如革命标语般的消费横幅等等。陈文波从我们周边的日常元素出发,去寻找那些关于我们被何物所冲击的世界,当消费景观的蘑菇云爆炸的时候,整个天空映照着腾空而起的奇观之下,穿透一切的欲望之辐射,将我们的生命力乃至所存在的本性一一榨干。




▲  艺术家陈文波个展——“报告”展览现场


如果我们细数那些关于钢筋水泥以及灯红酒绿的人造奇迹时,关于自然的另一边的山河却早已破碎。而这种破碎,仅仅带给我们的,只能是关于欲望与物质的幻象。


把个人的自我满足和快乐放到第一位的消费思潮或风气,促使人们不断追求新的消费品,以满足自己的精神快乐。消费已不再看作一种手段,而看成目的本身,为消费而消费。消费主义反映了发达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们追求自我表现或为了寻找自我而进行的个性表现行为。

▲  《超速 2》 汽油绘画,140×100cm,2006

▲  《超速 3》 汽油绘画,140×100cm,2006


英国学者卢瑞(Celia Lury)认为:“消费文化是20世纪后半叶出现在欧美社会的物质文化的一种特殊形式。” 物质文化领域里的消费不限于商业系统。商品由文化环境确定用途,日用品也有文化含义。卢瑞援引另两位学者的话进一步阐明自己的论点:“商品都具有价值,其价值取决于消费者的价值观……每个人既是价值的评判者也是被评判的对象……人们之所以选择这些商品,是因为它们有相应的等级……”

▲  《狂欢》 布面油画,尺寸可变 ,2008

▲  《街头 3》 布面油画,尺寸可变,2011


在这里,消费不仅仅属于商品的属性,更使得社会文化也逐渐商品化和消费化。当社会景观变成商品的景观时,人们便被消费所吞噬。在波普艺术中,人们看到了关于消费与流行景观是如何开始影响和控制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消费乃是欲望的复制与克隆,它如细胞体有丝分裂所带来的幕级增长,当它不受控制时,也便成了癌细胞,吞噬所有能成为消费之元素和动力的一切。

▲  《玻璃帝国 2》 布面油画,150×150cm,2016

▲  《玻璃帝国 4》 ,150X150cmX5,2016

▲  《玻璃帝国 6》 布面油画,150×150cm,2016


一种以结果为导向的社会性运作,在不需要搞清楚黑猫还是白猫的情况下,以经济指标为第一要务,甚至是唯一指标,整个国民经济的架构就被GDP所绑架。在这一价值观的趋势下,动机论和过程论将被消解,而结果性导向,便催生了一切关于资本异化的开端。在这里,整个世界便经有资本巨鳄的血盆大口,吞噬着一切的其他价值体系。如果说陈文波所显现的,正是这样的关于中国近几十年来的欲望记录,那我们每一个在场的观者,都应当思考在这些画布之下,所隐藏的更为阴暗的世界。

▲  艺术家陈文波个展——“报告”展览现场


这当中有人性的恶,也有关于制度的伪善,如果我们跳出关于善恶二元对立的环境,我们将会看到关于“系统学”的概念。在这里,一切的运作如约翰·何顿·康威的“生命游戏”般,成为一种关于系统本身的流形景观。如此,当对社会现象学般的视角进入洞察和深入的时候,我们便跳出了许多框架,而使得关于现象之下的世界可逐渐清晰起来。


▲  艺术家陈文波个展——“报告”展览现场


如陆兴华所认为的那样:使现实可见,使其本来不可见的部分亮相,使其进一步可见,最终使其可叙述、可批判,是当代艺术的创作目标。艺术家与其他领域的学者显然有着多元化的不同,这种不同来自于知识结构或表现系统的不同。作为艺术家而言,展现更多的表象,以及挖掘更多的经验可能性,是为学者的领域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养料,正如陈文波所说:“我不是社会学家,我也不做社会学研究,作为一个现象,最后我把它们呈现出来”,也正如陆兴华所说:“我很羡慕他的放荡。我恨自己放荡不起来,有心而无胆。”

▲  《糖果》 布面油画,140X100cm,2015


在开幕当天,《艺术—小说:陈文波》的书中,展现了关于学者与艺术家之间的合著之方式。陈文波表示,这本著作有两个作者,其中之一是图像,其中之二是文本。陆兴华把它称之为“叠加文本”,它即是画册,显然也并不全是,既想成为艺术批评,但同样也不全是。它展现了关于两个不同领域之间的对撞和合作之可能。


而在笔者以上文字中,我们亦可发现,关于艺术家之养料,与学者之养料的不同与叠加。毫无疑问,敏锐的表象洞察者,往往能为深邃的理性研究者提供更为丰富的质料,正如上世纪所开始的,艺术家与哲学家之间的互动。那么,在这里,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便呼之欲出了,那便是:艺术家能为艺术批评做什么?


▲  艺术家陈文波个展——“报告”展览现场


这是一个不错的命题,人们常常认为,艺术批评能为艺术家做什么?而在另一种视角上,艺术家也往往为艺术批评家带来了许多的惊喜,这种惊喜正是关于经验、感官和直觉之表象的丰富体验性。而每一种体验,都像是一束洞穴中的亮光,照亮一点那漆黑洞穴中的纹路,以使得那些理性的探究者能够更深一步。当陆兴华说:“新的艺术批评必须是共同生活中的艺术家个人自身的生态工作的一部分。”,我们便可知道,一种两者的结伴同行,可能就是最好的深入洞穴的方法。



▲  艺术家陈文波个展——“报告”展览现场


回到陈文波的展览本身,在名为“报告”的主题中,它不仅仅是艺术家的报告,同时也是批评家的报告,他们展现的是两位一体的结构。如果我们把它放到更大的语境中,我们便可发现,艺术与艺术批评,都统统在这一人类世界之下,而最后的投影,也必然都会落在社会学乃至人类学的领域之上。

▲  艺术家陈文波

▲  艺术家陈文波个展——“报告”展览现场


敏锐的艺术家正像是一个前哨的侦察兵,留心观察并用他那灵敏的感官,去搜索和捕捉周围的任何一个细微的动静,去发现并判断哪些是重要且值得注意的事件,记录并表述下来。艺术家是先觉者,也是探索者,正如陆兴华所阐释的那样:


“陈文波画中留下了霍普笔下的二十世纪中叶的美国现实般的关于过去三十年的中国的清晰。清晰与画家的分子性感受有关能够做到清晰,反而是因为他画出了那些格局的结合部的边缘、侵蚀、交叠、迁移、浸染、挤压和垮塌。他将我们面对的宏观克分子机器的僵化节点一一复制到了分子的层次,再画出了其中的病毒的感性元素。是陈文波在他自己的画中的成为-分子,才使我们如此真切地看清了那刚刚过去的三十年的中国的真正底色。”


展览信息

“报告”陈文波


艺术家:陈文波

出品人:黄中华

艺术总监:杨述

开幕时间:2018年6月29号,16: 00

展览时间:2018年6月30号至2018年8月5号

展览地址:重庆两江新区星汇两江艺术商业中心3区星汇当代美术馆1-2楼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