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 | 在游牧者之间 走进银川双年展的7个小时
发起人:蜜蜂窝  回复数:0   浏览数:1993   最后更新:2018/06/23 21:33:41 by 蜜蜂窝
[楼主] 开平方根 2018-06-23 21:33:41

来源:典藏Artcoco


作为公众艺术项目“流行实验室之菜市场”的参展艺术家之一,何翔宇常以食物为媒介进行创作,2009年以《可乐计划》进入公众视野。这件大型纪念碑式的作品由超过一年的时间蒸煮掉的127吨可乐残渣构成,他将上百吨的可乐加热、煮沸、焦化、冷却,提炼出的可乐结晶堆积而成的巨型山脉被认为是对西方文化及消费主义冲击中国年轻一代的大胆批判。始于2012年的“口腔计划”则将对口腔的探知以不同视觉形式表现出来,其中的20组纸上绘画和一组铜塑基于艺术家三年多的调研和实践,重现舌头触摸口腔内部空间的感觉,并在实践中发展出参与性,提供进入感知的另一种秩序。

何翔宇,《131个柠檬》,2016,铅笔,布上丙烯,300×300×5cm


他参展“菜市场”的装置作品《200克黄金62克蛋白质》(2012)以一种颇为昂贵的方式,呈现了人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蛋托。这件以铜质材料制成,并在表面施以鎏金工艺的蛋托,将原本廉价、充满工业流水线感的保护结构,转化为一种成本昂贵的神圣形象。对于观者来说,这样的反差可以被视为是对生活的全新观察角度,也用一种狡黠的方式让人们重新思考日常生活中的“剩余价值”。而黄金成为蛋托本身,更是从根本上完成了对物价值的颠覆,黄金作为永恒硬通货的存在,被演绎成为生命本体所需蛋白质的保护物。本期专辑,我们就一些关于食物的问题对何翔宇进行了一次简短的邮件采访。

何翔宇,《200克黄金62克蛋白质》,2012


典:(以下简称“典”)你有许多作品都与食物有关,比如“柠檬系列”、《可乐计划》《橄榄油—过去的只是序曲》《200克黄金62克蛋白质》等等,在创作此类作品时你在素材的选择上有什么样的考量?是对日常食品固有认知的挑战?制造一种鲜明的反差?或是其他?


何:(以下简称“何”)没有特别考量,我希望我的创作建立在一种有机的结构上。


典:你认为艺术品与食物的关系是?


何:都有存在的必要。


典:你是怎么理解这次你参与的项目“流行实验室之菜市场”?艺术真的能够通过类似的这种方式渗入大众生活吗?


何:很遗憾这次没能参加到展览的现场,对我来说看到现场对于评价一个展览很重要。我相信这是一个很成功很有趣的项目。

何翔宇,《200克黄金62克蛋白质》(局部),2012(摄影/李素超)


典:你平时逛菜市场吗?喜欢的食物都有哪些?


何:常常逛,喜欢饺子和柠檬。


典:你最擅长做的食物是什么?烹饪和艺术创作的相似度你认为有多少?


何:最擅长炖羊肉。第二个问题很难回答。


典:味觉和嗅觉可以如何较理想地转化为视觉,或者作为视觉的补充体现在作品中?


何:通过通感来转化,一个直观的例子是“口腔计划”系列。


典:如果要用一样食物来形容你的艺术创作,你会选择哪种食物?


何:石檬果。


整理 | 木召

采访 | 李素超

图 | 流行实验室

[沙发:1楼] guest 2018-06-24 20:29:57

来源:典藏Artcoco  马玲玲


高露迪:真实与高仿间可贵的是怀疑

今年的五一假期,社交媒体被一场为期10天的公共艺术项目“流行实验室之菜市场”刷屏,展览的地点上海兴业太古汇人头攒动。好不容易约到票的流行文化簇拥者和狂热的粉丝,将并不是很大展场团团围住。人们在朋友圈、微博叙述着展览的有趣细节,不断抛出和项目策划人李宇春一样的同款照片——坐在一张面包床上抛掷面包片。而这些高出镜率的面包片与面包床,都来自艺术家高露迪的新作《仙境》。


在《仙境》中,那些散发着奶油味、触感真实的面包片和面包床垫,给到了参与者一种真实的快乐。松软、轻松的状态,让那些躺在床上、揉捏面包片的观众感受到了当代生活难得的简单。

高露迪,《仙境》(图片提供:流行实验室)


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件作品,我们采访了艺术家高露迪,试图与他一起谈谈他的作品《仙境》、面包片等食材下暗含的意象以及艺术家与大众的关系。


典:能否为我们聊聊《仙境》这个作品创作的因由?为什么会选择面包与床这两个意象?


高:《仙境》是为“菜市场”这个项目而做的。最初,这个项目的策展人找到我,告诉我主题是菜市场,并由李宇春监制,我觉得挺有趣的。“菜市场”这个名词给我的感觉就是味道、触觉、色彩等的复杂组合,加上我之前有做过一些用面包这个意向制作的作品,所以就打算用面包片来制作一个作品。后来考虑到这个展览的商业倾向,它的地点也与传统的美术馆不同,就加强了互动性这方面的考量,而床垫几乎是第一时间跳出来的。一组组的面包片摞起来与床垫很像,而且我想要的互动也可以借由床垫完成,观众可以坐上去或者躺上去。正因为这些原因,渐渐成了《仙境》现在的状态。


典:在你的构想中,面包、床有何隐喻、象征或冲突?


高:面包片和床这两个意象其实是重叠的。单人床、双人床或者上下铺的床,是我们生活中经常遇见的。而在将床垫置换成面包片之后,床原本的柔软属性会成倍增长。而那些仿真面包片,那些高度相似的香味会给人一种幻觉,让人感觉到美好。观众躺在面包床上会很开心,我觉得这个很美。美好、开心,才是人重要的一种感觉。

高露迪,《仙境》(局部)


典:作为材料的仿真面包片,拥有高度相似的触感和味道。这是否是故意为之?您如何看待此间的高仿与真实的关系?食物,或食材是否也是你关注的网络时代“剩余物”的一种?


高:仿真面包片是特意找工厂定制的,目的确实是为了高度呈现真实面包的状态。人们通过这种面包片感受一种虚假的味道,我觉得这个本身就很迷人,且与“菜市场”这个项目的主题初衷有一定契合度。我希望人们能在这种真实与虚拟之间感知到某种怀疑。怀疑才是最可贵的,是美好的一部分。


至于食物或食材的问题,它确实是某种意义上的“剩余物”。我的创作还是以绘画为主,曾大量涉及食物的题材,它们的原型、原始图片大多来自网络,或者说就是从网络上看到的。那它本身就是网络的一个剩余物了,它是虚假的,因为我的“食物”并非亲眼所见,对它的认知都来自一张照片。而那些图片自身也是被加工过的,被调过色的,是人生产出来的。


典:在此次“流行实验室之菜市场”项目结束后,观众与《仙境》产生了何种互动?有没有出乎你意料之外的表现?观众的大量参与,是否会稀释或增强创作中的批判、思考的部分?在这种参与中,您作为“艺术家”的角色是否会发生变化?


高:有一个非常有趣的事情可以分享。在“菜市场”这个项目结束后,《仙境》中的一张床被坐断了。实在是太多人在那些床上端坐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断了也就断了,我也没有再想去修复它的想法,而且我觉得那种断了的状态也挺好的。


因为这个作品从一开始就是预设了互动的,所以几乎所有的结果都在预料之中。是否稀释或增强作品的内在思考,什么结果我都接受。只要一开始我想要表达的东西表达完整了,其他的事情都没有那么重要了。

高露迪,《黄桃2.0》,布面丙烯,200×250cm,2015(© 艺术家,图片提供:空白空间)


典:“流行实验室”项目倡导“让当代艺术破格至大众流行”。从此次观众的反应和项目的实践来看,您觉得在网络时代一位当代艺术家是否能拥有“流量明星”的同等影响力?如果艺术家们想要积极介入大众之中,您认为需要在哪些方面做出相应的努力?


高:我觉得艺术家是不可能成为流量明星的。因为艺术本身太小众,而且它也不是生活的必需品。至于艺术家想积极介入大众,那我觉得他的作品就需要朝向更为通俗易懂的面向。这是必须的,因为它是大众去试图去了解他和他的作品的路径。


典:在网络高度链接的情况下,“大众”会否成为“宫廷”的当代翻版,变成艺术家的“赞助人”角色?


高:“大众”是否能扮演“赞助人”?我觉得是有可能的。但不同的是,曾经的“宫廷”或“贵族”代表的是一种专制的状态,而现在你题中所指涉的“大众”则不是。这个“大众”,囊括了曾经的贵族,也包括了曾经的平民,他们的“支持”与“赞助”虽然也包括了金钱,但本质上并没有像“宫廷”那样过于限制艺术家的创作。


典:未来您还有哪些新的创作计划、项目?


高:接下来的重心还是会放到绘画上。因为马上要在北京做展览,我的任务是好好画画,然后把展览做出来。


文·摄影|马玲玲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