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絮语 | 郑闻:伪善才是最好的人工智能
发起人:点蚊香  回复数:0   浏览数:1661   最后更新:2018/06/17 22:25:46 by 点蚊香
[楼主] 无厘头 2018-06-17 22:25:46

来源:典藏Artcoco 徐佳蕙


Crystalba(日式荧光高汤冻)、Il Solappicco(意式猪油膏、开心果碎、红胡椒、香草、柠檬皮)、Salmonto Insanguinato(腌甜菜根盛烟熏三文鱼、血橙及苦艾酒点缀)、Lo Sbarbanino(西红柿盛西班牙冷汤搭配海胆、黄瓜、小萝卜)……这份肆意搭配的食谱来自艺术家马蒂亚·卡萨莱尼奥(Mattia Casalegno)近日在上海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举办的《航空晚宴RMX》。《航空晚宴RMX》作为以“扩增虚拟(Augmented Virtuality)”为主题的新时线“研究与创作学术奖金”得奖作品,运用OptiTrack实时动作捕捉系统将实体元素吸引至虚拟空间中,在特殊的穿戴式装置作用下食物将以各种奇特的视觉形象呈现,参与者就随着这些奇特的沉浸式景象享用这次时长半小时、共11道菜品的实景扩增晚宴。

《航空晚宴RMX》中观众穿戴科技设备进餐(图片提供:CAC )


“研究与创作学术奖金”评委称《航空晚宴RMX》“研究了增强现实媒介的新形式……催化了一系列开源研究工具的开发,用于参与式AR、VR与交互式视听内容的生成,以及前者与实时动态捕捉系统的整合。”马蒂亚·卡萨莱尼奥则希望利用技术聚焦共同进餐行为的参与性、相关性并探究当代技术如何能在不久的将来彻底改革食物消费。可以看出,食物及进食方式在这里不仅作为艺术创作的材料出现,它更像是一种文化方式甚至社会结构,在被以艺术的方式介入和构建。

《航空晚宴RMX》中的菜品(图片提供:CAC )


《航空晚宴RMX》的灵感来自意大利艺术家菲利普·马里内蒂(Filippo Marine)1932年所著的《未来主义食谱》(The Futurist Cookbook)描绘的虚构宴会,对于未来主义先驱马里内蒂而言,食物就是一种艺术而非充饥之物。在未来食物宣言中马里内蒂认为食物是艺术文化的原料,“人们的思考、梦想和行动都受到吃进去、喝下去的东西影响”。食谱中被电击过的牛肉、塞有滚珠的牛肉、奇异食材调成的鸡尾酒显然超出了食物制作的范畴而成为一种文化实验。伦敦图书馆、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或米兰拉克巴餐厅都不时举办以《未来主义食谱》为参考的大餐,艺术宴会对艺术形式、生活方式、文化概念的影响也逐步加深。

《航空晚宴RMX》中的菜品(图片提供:CAC )


位于杭州的想象力学实验室从2013年展开“月食”项目,每月邀请两位艺术家或创意行业从业者进行食物创作,要求是“所做的需要是没听说过的没见过的没吃过的”以及“不能对人造成伤害”,并会有20名观众参与品尝宴会。新奇的食物混搭、无所顾忌的摆盘和天马行空的菜名几乎是所有创作者的共性,不少菜品中能显现艺术家一贯的创作风格。比如杨牧石的一系列菜肴延续了他作品中常见的黑色元素,统一的黑色餐具上黑提、黑芝麻等是一种食物中少见的清冷气质,如《谢谢不送》用中南海专用黑芝麻糊、华尔街野生芝麻和徐泾方糖做了一碗有“永垂不朽”功能的“暗黑料理”,黑色方盘上的鸡爪、鸡翅、鸡胗则配着辅料变成了有“进艺术圈”功能的《钢铁是这样炼不成的》。再如吴珏辉用活体细胞3D打印出的《器官果冻》、在菠萝内置入多个USB插口的《USB水果》,也都完美契合他新媒体艺术家的身份。而诸如张鼎与赵星把香蕉塞进红辣椒里的《香蕉个爸辣》、菜刀插在雪梨里为造型的《刀客》,吴俊勇芒果与海苔摆出人脸与帽子形状的《玛格丽特的帽子》、胡萝卜改刀刻出椅子形状的《博伊斯的椅子》等创作,也都呈现着艺术介入日常时常见的戏谑与幽默。

“月食”项目,吴俊勇,《玛格里特的帽子》(图片提供:想象力学实验室)


至今年年初,为期52回的“月食”项目暂时告一段落。在最后一回中“月食”项目的相关工作人员成为宴会大厨,之前也曾邀请观众创作自己的艺术晚宴,而在艺术家的创作过程中,受邀的20位观众可以透过玻璃窗围观食物创作与制作的全过程,也可以写下、画下自己的想法与感受,并最终齐聚一桌共享这些美食创作。这种集体参与的形式与固定的流程顺序是艺术晚宴和以食物为材料的艺术作品最大的不同,食物、进食方式与参与者共同构成了一种文化场域,其中任何一方的改变都是对文化结构的颠覆。《航空晚宴RMX》利用科技对感官体验的强化革新了进餐方式,“月食”项目通过对材料的再造而赋予食物新的含义。

“月食”项目,张鼎&赵星,《刀客》(图片提供:想象力学实验室)


而詹妮弗·鲁贝尔(Jennifer Rubell)的一系列与食物相关的作品并未遵循宴会的传统概念,却逐渐将其与行为表演相混合。每年迈阿密巴塞尔期间的周六,詹妮弗会举办所有人都可以来吃早餐的“Rubell breakfast”,在其中一次《50 Cakes》里,詹妮弗在宴会厅中摆放了50个不同口味的蛋糕,每个蛋糕后面坐着一个身穿黑制服的人,参与的观众不像在传统宴会中入座等待菜品,而是自己选择想吃的蛋糕后由黑衣人喂食。在更像自助餐式的《Old Fashioned》中,1521个甜甜圈被整齐地悬挂在墙上,观众可以自行拿取甜甜圈。这里的“old fashion”既指这种展示排列方式是类似Dunkin’ Donuts甜甜圈店里的基本方式,也提出了“在当代艺术语境下,‘老式’的含义究竟是什么”的问题。至少在艺术宴会、食物艺术的概念中,仅仅是把食物和进食过程放进美术馆、博物馆或是简单地把食材混搭、组合早已算不上前卫了,也远比不上久远的《未来主义食谱》具有的革命性。

Jennifer Rubell,《Old Fashined》,2010(©Jennifer Rubell)


对于艺术晚宴,重要的并非是外观或口感,对文化样态的深入解析和影响或许是更重要的意义所在,也是观众更希望见到的情景。食物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历史演变,其自身也成为文明的一部分,进食行为的参与性质使社群与文化得以繁荣,各个时代和地区独特的烹饪、消费、享用食物的方式与仪式及其所代表的文化生产方式都围绕着餐桌与宴会在继续。对于当下这个消费主义的、科技井喷的速食时代,连锁快餐林立,外卖服务高度成熟,进食表演被搬上屏幕,同时又极度追捧独一无二的手作与慢生活,似乎时代的特点与裂隙都能在最日常的食物上得到体现。这样一个食材本身、食物制作、进食方式和用餐对象都发生重大改变的时候,艺术对这些的表现似乎并不亮眼,又或者是否可以说食物这样的转变本身就是以艺术的方式进行的?至少那些直播镜头前用力进食的表演继承了当代艺术的黑色幽默。

Jennifer Rubell,《50 Cakes》,2014©Jennifer Rubell)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