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交公寓的阳台上,刘展放置了60台收音机接收信号
发起人:猴面包树  回复数:0   浏览数:1795   最后更新:2018/06/13 21:02:23 by 猴面包树
[楼主] 陆小果 2018-06-13 21:02:23

来源:燃点


自述-北屿


2017年10月份是我研究生学习生涯的转折点。


就在这之前的一个月, 我刚刚在意大利威尼斯完成了策展专业的进修课程, 复杂的展览运作步骤让我感到疲惫; 同时, 策展人培训当中对于商业要求的强调也让我倍感无趣。


而事实上, 在我去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念研究生二年级之前, 我还特意回到了上海, 想推进我的一个策展计划, 而这个计划也是源于我在意大利时期对于福柯的著作<疯癫与文明>和上海摩登文化的阅读与思考. 但是, 由于中国的许多美术馆和画廊缺乏专业度,并未成行。

北屿,《“解”先生与“译”小姐:我知道你会离我而去,但我仍深爱着你-15》,综合材料,210×350cm,2018


起初的工作室实践, 是源于一种对于情绪的宣泄, 那批图像是一场彻底的对于"艺术家、策展人、收藏家、老板"之间权利的挑衅与颠覆, 我自己十分的享受. 同时也是我的新作品<Mr. Interpretation and Mrs. Translation: I know you willdisappear, but I still love you>一个很重要的预备阶段。


经过了这个预备阶段后,我让自己理性化,并且安静的体会生活的每一分钟、每一秒。最终在一个无聊且无所事事的下午,我坐在工作室,剥着橘子皮,吃着橘子。我似乎像每一个艺术家一样,开始观察这些橘子皮的形状并且仔细研究橘子皮上的纹路和结构,最后拍下了很多的局部特写照片。


我猛然醒悟到,这种非常轻松愉快的创作氛围是与我以前的很严肃且非常想一鸣惊人的思维是完全不同的。以前的思维模式是非常极权主义的,你的老师告诉你应该看谁的画作,临摹谁的作品,然后你很痛苦的学习这些大师的技术。然而,只有一小部分人会找到自我,大多数人最终丧失了创造力。

北屿,《“解”先生与“译”小姐:我知道你会离我而去,但我仍深爱着你-13》,综合材料,250×350cm,2018


如果说,“猛烈且犀利的艺术形式和艺术内容”是上一个时代的中国青年们追求的艺术。


那么很显然,此时此刻的很多年青人都明白:执著的坚持、反抗、批判性其实没什么用,我们真的无法改变这个世界。


于是,我将生活里的牢骚和一些很真诚的日记性质的文字放到作品里,同时继续将一些自我讽刺的语言保持在作品的表达中。


显而易见的是,这几年在欧洲的游荡让我对于“身份、文化、语言”等老生常谈的问题仍旧抱有很大的兴趣。因此在完成了起初的25件作品后,我决心不再重复,继续推进作品的进步。


就如我在皇家艺术学院的老师所说的——“改变”是你生活和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北屿,《“解”先生与“译”小姐:我知道你会离我而去,但我仍深爱着你-9》,综合材料,350×350cm,2018


因此从2017年11月份到2018年4月份的半年时间,我总共创造了67件图像作品,他们分为四个阶段——私人的日记性表达、社会的公共性探讨、同一种定义下的文化身份区别、个体以及群体在不同空间中的意义。这四个阶段是具有叙事性质的,同时也是具有推进性的。


而,串起这一切的是以“橘子皮”为主体的水果和互联网对话框。

很多人都在问橘子皮是不是一个符号。

我个人愿意接受从符号学角度的解读,但是并不愿意认同这一观点。


这批作品的尺寸越做越大,而我未来即将创作的新作品一方面是延续这种观念,另一方面也会坚持大尺寸,这种无限放大的细节对于我来说非常的重要,它更像是推动了我对于罗兰巴赫的很多理论的实践——图像与文字的关系、作者与观众的关系。

而这批作品的名字很直接的透露出了两个关键词——“解释”和“翻译”

橘子皮起到的就是“拟人”的作用,而不同图像之间的转换和不同语言之间的转换便是“翻译”。作品当中无穷无尽的文字和“低像素的细节”一起构造出了新的图像。

今天早上,我刚刚结束了在英国皇家艺术学院版画系的毕业汇报。我告诉我的老师,“翻译”不仅仅存在于我的作品,它更贯穿于我的整个生活。

北屿,《“解”先生与“译”小姐:我知道你会离我而去,但我仍深爱着你-18》,综合材料,60×50cm,2018

我在学校期间最喜欢的就是批评课,我接受所有的批评,这些批评就像是别人对于我作品的“翻译”。

我也很坦荡荡的告诉我身边的人:我是一个怎么样的人。有多少人爱我就有多少人恨我,这种“接受”与“拒绝”的翻译便是我的为人处事之道。

2018年6月3日,我在伦敦Victoria公园的音乐节,见到了我最喜欢的艺术家——Patti Smith,70多岁的她依旧告诉人们:人民拥有权利!请坚信!

我爱这位朋克教母,我的精神永远追随着她。

于是,我尝试着告诉自己:艺术与文化是可以改变一些事情的,即使我不相信。


11/06/2018


周蒙自述

0.064g主题,源自和英国朋友一次关于大数据的交流: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搜索和咨询,变得如私人订制一般,乏味如旧。仿佛一切历史索引,串联成一个无形的壁垒拘束着未来,无从察觉,无从跳脱。

与此同时,我便想到了,一个物质化形:茧——其隔离着外界不曾遥望的视野,同时也可视着内在有限的自由。明暗交界的困惑,使自由的概念变得模糊不清。在这无尽轮转的辩证中,消磨着源与终,既作为结蛹坚守,也为羽变催化。

周蒙,《竹 苑》

周蒙,《行人居》


在我的作品中每一缕都是暗喻的牵引,勾联着超越千年文化的生命力。在现代世界,在多层次的信息网络中,人们经历了与蚕蛹平行的环境 - 被矛盾的真相包围,或者突破了无尽的可能性。

在BambooYuan(2016),Citizen Xiang(2016)和Walk Within(2016)的视频作品中,我留恋于旧宅的遗歌,水巷的民风,以及断垣的空楼。似而显形,似而消弭的影如诗,冥想着,闭锁的空与时,物质与电子。


眼光落在我的家乡,成长,与朦胧的记忆,刻于,此和彼。生活流动,伴随不断变化的物质,时而延续,时而停滞。细碎的片段,不经意的神往,无不透露着过去,现在,将来的交汇。不自察觉的幻想交汇着真实的边界,在丝网中期待下一个破茧时刻。

周蒙,《里》

周蒙,《里》


——走在微雨江南水巷,看了几乎儿时记忆的影子,那晚风无见俗尘。


——竹影,伴着四方曲波的瓦檐,歌者倾侧盘坐,一人一宫一怨。不曾自己,不能自己,不可自己。


——深黑的枯穴,只留下人们野蛮的痕迹,一丝怜悯也不曾到访。


此次重置这个系列,让我得以机会再次去看过去的自己,和过去的束缚。那些不敢于实现的想法,和再定义作品的思考,使得本次的装置,有不同以往的启发。辩证的重构过去于现在,建筑全新的向往,不执迷存在的唯一,和绝对。

[沙发:1楼] guest 2018-06-13 20:57:28

来源:燃点


去颤—北屿&周蒙双个展

去颤—北屿&周蒙双个展

武汉合美术馆

2018年6月24日-8月14日


“去颤——北屿&周蒙双个展”将于2018年6月14日在合美术馆7号厅展出,此次展览由合美术馆策划部主任仇海波担任策展人,合美术馆观执行馆长鲁虹担任学术主持,共展出北屿和周蒙两位艺术家的27件作品,类型包括装置、影像及数码图像。


北屿,生于1993年,现居住于上海、伦敦。2016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油画系,获学士学位(BA)。2016年学习交换于英国伯明翰城市大学艺术学院,2017年进修于意大利威尼斯策展人学院,2018年毕业于英国皇家艺术学院版画系,获硕士学位(MA)。同年,入围英国VAO新锐视觉艺术大奖。

北屿,《“解”先生与“译”小姐:我知道你会离我而去,但我仍深爱着你-12》,综合材料,500×240cm,2018

北屿,《“解”先生与“译”小姐:我知道你会离我而去,但我仍深爱着你-9》,综合材料,500×240 cm,2018


周蒙,1992出生于浙江绍兴。2012-2013年在美国纽约普瑞特艺术学院学习时装设计,2013-2016年在英国伦敦坎伯维尔艺术学院学习绘画专业(BA),2016-2018在伦敦皇家艺术学院学习动态影像专业(MA)。2016年获得Cill Rialaig Residency Award奖,2017年获得Celeste艺术奖,杰出年轻艺术家,2018年入围Arte Laguna Prize。

周蒙,蚕丝投现场影效果图

周蒙,《竹 苑》


此次展览将展出北屿的23件数码图像作品和周蒙的3件影像作品及1件空间装置。作为一位立足于文学写作的艺术家,北屿在作品里尝试将“文字”与“图像”进行互译,试图探讨不同的国籍背景、文化熏陶、语言系统下的“互文性”(Intertextuality)。与大多数艺术家纯粹表达自我的方式不同,北屿将“不同的线索”隐藏在无穷无尽的细节当中,试图将观众放进自己的意识形态之下,随后淡化创作者的身份,把解读的决定权交给观众。他的作品《“解”先生与“译”小姐:我知道你会离我而去,但我仍深爱着你》将图像解码再重新编码,给观者带来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北屿,《“解”先生与“译”小姐:我知道你会离我而去,但我仍深爱着你-6》,综合材料,200x100cm,2018

北屿,《“解”先生与“译”小姐:我知道你会离我而去,但我仍深爱着你-7》,综合材料,240×120cm,2018

周蒙的创作涉及多种艺术形式,包括绘画、影像、雕塑、声音、装置等。本次展览将展出他的《Bamboo Yuan》《Citizen Xiang》《Walk Within》3件影像作品及1件空间装置作品。由于学习服装设计的缘故,他对于纤维材料——蚕丝有着极大的兴趣和敏感,他将蚕丝作为影像表达的一种媒介或手段,具体而言就是,他将蚕丝制作成Hankie(日式方形蚕兜),然后再一层一层高低错落铺开,这个过程就像结茧一般,从无到有,如同生命的蜕变。三件影像作品分别投射到不同的蚕丝幕布上,镜头所描绘的一个是苏联援建中国时期所建设的即将被拆除的厂房,一个是依河而建保持原有生活方式的居民区,还有一个是弹奏着江南小曲的古风会所。这些影像的素材全部来自于中国的江南小镇,采用黑白片的形式拍摄,在剪辑上进行了刻意的处理。在他的作品中可以感受到一种时间的流逝、生命的消耗与人的无能为力。

周蒙,《里》

周蒙,《行人居》

此次展览是合美术馆推介青年艺术家的展览项目之一,展览将持续至8月14日,欢迎广大艺术爱好者前来观展。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