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家“意象无限”开启巴塞尔,艺博会可不止这个!
发起人:聚光灯  回复数:0   浏览数:1388   最后更新:2018/06/12 20:39:03 by 聚光灯
[楼主] 展览预告 2018-06-12 20:39:03

来源:要空间


FAS项目继续中,本次展览将在2018年6月16日下午三点开幕。

杜晨艳


项目介绍:你好,你好吗?


《你好,你好吗?》

你好。

你好吗?

很好,谢谢你。

你呢?

很好,谢谢。

见到你很高兴。

能见到你很高兴。

……                              

整片18首诗摘选自《生活英语》,交流是信息互换的过程,生活用语中生硬的交流方式,体现出不同国家的语言之间转换具有某种偏差和障碍。这种生硬与障碍具有超现实化的交流属性。艺术家用诗化,情感化的表达方式,将生活用语剥离交流的功能性,通过图像的方式传达感受。诗化后的生活词语重新带入公共语境中,试图构建一种新的交流方式的可能。



艺术家简介:


杜晨艳,女,b.1987,生于上海。2013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公共艺术学院获硕士学位,独立艺术家。创作上以自身感受对外部的认知作为思考,把丰富的情感渗入到复杂的客观事物内部,在理想与现实世界之间找到某种平衡,作品常常反应个人与公共空间关系的构建,主要表现方式涉及绘画,雕塑,装置,新媒体,公共空间介入等媒介,现工作生活于上海。

唐誉祯


项目介绍:假寐


睡眠模式 (Sleep Mode) 被用在描述电子设备,如计算机、电视和可以远程控制的设备在低电量模式下运行的状态——准确的说是待机模式,一个时刻等待被唤醒,恢复运行的状态。90年代随着科技发展推动电池寿命的延长,睡眠模式逐渐流行起来并逐步取代关机/开机模式,更不用提越来越多的设备都是全天候被连接着的。理论上,似乎睡眠模式解决了消费电子产品中能源浪费的问题;但实际上,它要复杂的多,睡眠模式伴随而来的其他功能属性,诸如语音,图像识别,或移动终端来唤醒你的电子设备时,其消耗甚至超过睡眠模式节约下来的能源。


睡眠曾被视为人类的恩物,是“疲劳者的沐浴,受伤的心灵的油膏,大自然的主菜,生命盛筵上的主要营养”。但乔纳森·克拉里提出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向必然意味着对人的自然睡眠的挤压、缩减乃至取消。他将这一趋向提炼为“24/7”这个说法,所谓“24/7”,就是每周7天,每天24小时,循环往复,无止无休的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社会节奏与生命节奏。


在人人都成为信息的生产者和消费者时,睡眠不断被压缩,几乎所有的时间都变成消费的时间。过去嗜睡与懒惰等同,是落后民族的象征,现在它会不会作为最后的抵抗?



艺术家简介:


唐誉祯,在一天的8个小时中可以被描述成睡眠捍卫者,而在其余的16个小时中又认同睡眠不过是清醒状态的延续或弱化的呈现,她关心数字构造与物质现实之间的矛盾。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