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十二兽首的全球迁徙 | 艾未未
发起人:colin2010  回复数:0   浏览数:1649   最后更新:2018/06/08 21:45:27 by colin2010
[楼主] 蜡笔头 2018-06-08 21:45:27

来源:艺术界LEAP  文:樊乐怡



妮基·桑法勒《魔像》(The Golem,野口勇的《滑梯颂歌》(Slide Mantra……在一览耶路撒冷、亚特兰大的儿童游乐场后,让我们回望亚洲的“游戏地景”。

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香港石篱邨就有着一座带有实验艺术性质的探奇游乐场,曾一度是亚洲唯一一个该类型的雕塑/设计作品。其设计者保罗‧赛林杰(Paul Selinger)在文章《美国游乐场:“有限想象力”》(U.S. Playground: 'Limited Vision')中感慨,在当时的美国也难有机会可以实现这一设计想法。由此可见其前卫性。但石篱游乐场早已拆除,它注定只能称为一个传奇故事,作者樊乐怡与合作者黄宇轩从这里出发,以此为研究论题,重视与前瞻亚洲的“游戏地景”


石篱邨探奇游乐场,1969年


成长于八、九十年代的香港人都有这样的共同经历:儿时的游乐场有秋千、金属滑梯、金属攀爬架、氹氹转、骑马仔、摇摇板。近年想重回旧地,却发现从前的儿童游乐设施要不换上长者健身设施,要不变成倒模般的组件式游乐场。新型游戏设施当中最为人诟病的当数滑梯。中年香港人尤其爱怀缅六、七十年代的游乐场,当年的滑梯足足约有4–5米高,梯身为金属制。随着社会安全意识提高,滑梯高度越来越低,换上较易打理和安全的物料。现今香港的滑梯普遍只有1至1.5米高,而且多为塑胶制。在我居住的葵青区,小时常去的几个游乐场亦无一幸免。

石篱邨探奇游乐场,1969年

图片来源:Playgroundology

去年我在筹备一场艺术项目时,在政府图片库遇上一辑游乐场照片,一见难忘。照片摄於1969年,游乐场位于石篱邨(当时属于荃湾区,现在属于葵青区),由美国艺术家保罗·塞林杰设计。相比起现在的倒模式游乐场,1969年的石篱探奇游乐场反而显得新奇不已,几组独立设计的游乐设施形状奇特,孩子必须发挥想像力,自行决定游戏方式。围着游乐场的护土墙亦被涂上抽象图案,如此整全的环境设计,在香港非常罕见。


石篱邨探奇游乐场,1969年

图片来源:青涌生活节

当今天的香港充斥著保守的官僚文化,这个前卫游乐场的故事便尤其触动人心。1960年代,保罗‧赛林杰(Paul Selinger)在香港大学任教,因为儿子不喜欢香港当时的游乐场,於是激发起设计游乐场的念头。他成功说服英皇御准香港赛马会提供资助、市政总署批准在石篱兴建一个游乐场,让石篱邨近四万名儿童享有安全玩耍的空间。游乐场於1969年启用,约在90年代初拆卸,住在同区的我因而与它缘悭一面。据石篱街坊忆述,游乐场开幕和翻新的时候都有各式表演和启用仪式,如此重视一个游乐场,今时今日难以想像

理查德·达特内设计的“游戏立方体”游乐场(Play Cubes)

1976年

1969年,美国建筑师理查德·达特内(Richard Dattner)出版了《游动设计》(Design for Play)一书,肯定游戏的社会功能和重要性,并提出“游戏地景”(Playscape)的概念──游乐场不应等同在水泥地上放置千秋、滑梯和摇摇板,而是应该有一套整全的设计,融合地景、家私与游乐设施。从充满可能性和活力的1969年到现在,香港游乐场发展经历了什么,以至沦为保守、沉闷的代名词赛林杰和同代艺术家、建筑师所信奉的现代主义和源自欧美的游戏地景(playscape)风潮,对香港以至亚洲其他地区有什么影响,留下什么痕迹?我和黄宇轩今年有幸获得M+ / Design Trust 研究资助,进行题为《石篱的现代:探奇游乐场与“东亚传奇”》(Shek Lei Modern: An adventure playground and an ‘East Asian miracle’)的研究计划,这次合作旨在从石篱探奇游乐场出发,了解同期香港和亚洲游乐场发展,重新检视游乐场设计以及经营模式方面的可能与突破,前瞻21世纪香港应有的游戏地景。


樊乐怡,创不同协作策划人、2018 年 M+ / Design Trust 研究资助计划研究学人。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