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朗西斯•埃利斯:城市空间的游牧人
发起人:脑回路  回复数:0   浏览数:1865   最后更新:2018/05/23 17:26:32 by 脑回路
[楼主] 点蚊香 2018-05-23 17:26:32

来源:Hi艺术 吕晓晨


随着上半年博览会告一段落,各家画廊的南征北战也可以暂缓一阵了。作为一级市场的重要参与者,画廊在艺术生态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在经营了13年画廊的房方看来,“画廊主”应该定位为艺术家的经纪人,而不是“艺术零售商”,虽然有可能“好几年都不赚钱”——但历史上毕加索的代理人康维勒都有7年时间几乎什么作品都卖不掉,何况今天我们面临的还是一个发育初期的市场,而且整个中国当代艺术品市场几年来始终没有摆脱持续降温的趋势。虽然房方表示星空间这几年不亏钱就算赢了,但这位有情怀的画廊主,其实还有很多肺腑之言。


星空间负责人 房方


Hi艺术=Hi  房方=房


虽然已经13年,

我依然不觉得自己是“资深画廊”

Hi:2016年星空间与众不同地庆贺了自己的第十一周年,如果以这个事件为分界点,你认为在11周年过后,画廊的定位、运营、关注点和以前相比,都发生了哪些变化?

房:画廊的总体定位没有什么改变,反而是更坚定要做一个“艺术至上“的画廊,就是要把艺术价值作为最核心的考虑。我们之所以不断有机会和特别有潜力的艺术家合作,过去我都归结于好的运气和一定的眼力,但后来我想,这种运气也缘于持续坚持把艺术质量放在第一位:我更关注艺术家内在的价值和长远发展的可能,这也是我经营画廊的基础。经历过十几年后,这方面越发得明确和坚定了。

如果说改变,是在近两年我逐渐认识到一个好的画廊除了和艺术家共同成长以外,也得跟收藏家共同成长。我原来可能只考虑到了一半,就是只考虑到了和艺术家共同成长。所以在经过第一个十年后,我用一种全新的心态去面对收藏家,他们不光是买家,也是我们的伙伴。

2016年,星空间十一周年生日party

2018年4月1日,星空间13岁生日party是在康好贤个展“愚人之旅”期间,同时是一次塔罗牌主题派对。


Hi:作为一间13年的画廊,其实也算是业内的资深画廊了。你觉得现在星空间是处于什么时期?

房:整个中国当代艺术行业都没有“资深“可谈吧,所以星空间远远谈不上资深。画廊业依然是一个新兴的行业,以中国艺术家的创作能力和潜在的收藏人群来讲,今天中国当代艺术品的市场简直太小了,太不相称了,距离它应该有的体量差距极其大。虽然相对于其他的画廊而言,星空间算是经营的时间比较长的,但整个行业依然处在一个非常早期的阶段,所以我也得清楚地意识到自己面对的还是一个发育初期的市场,星空间也依然处在摸索的状态。

目前正在星空间展出的“此时漫长:刘海辰的绘画”


Hi:所以目前画廊面对问题更多是来自于外部大环境吗?

房:我觉得外部环境实际上不是最大的问题。既然当代艺术市场还处于萌芽期,所以在这种状况下,最重要的还是做好自己。如果能够坚持以艺术的价值为核心,同时和艺术家与收藏家共同成长,去完成应有的文化传播和商业使命,那么画廊可以寻找的空间还是很多的。

星空间“康好贤:愚人之旅”展览现场

本土画廊在香港巴塞尔的境遇,

不过是呼唤我们大家从梦中醒来

Hi:今年星空间参加了香港巴塞尔,不少人都认为国内画廊遭遇了不公平的对待,你感觉如何?

房:平心而论,中国本土画廊从来都没有主流过,无论是在本土艺术生态当中,还是放在西方的学术或商业语境下,都从来没有占据过主流。本土艺术生态的主流是传统艺术、体制内艺术,当代艺术只不过在近些年刚刚获得了一点点生存空间而已。本土画廊在香港巴塞尔的境遇,不过是呼唤我们大家从梦中醒来。但本土画廊的边缘状态也意味着巨大的机遇,在各种主流的挤压之下所寻求的独特路径,才是最有未来性的。

2018年,星空间以“金氏彻平:液态房间中的幽灵”项目参展香港巴塞尔博览会


Hi:星空间也参加过北京、上海、南京、澳门等地的多家艺博会,对艺博会的筛选标准是什么?

房:未来一段时间,我们更侧重与“精选”博览会合作,我说的精选,是指对画廊进行严格筛选。这样的博览会能够代表中国本土艺术的发展现状,也让更多新入场的观众去了解中国当代艺术的价值何在,展商之间PK也会促进大家的提升。我们也希望通过这种类型的博览会,结识更多以“收藏”而非“装饰”为购买动机的收藏家。

2017年,星空间在“艺术北京”博览会现场展出了鞠婷、烟囱、张子飘、仝天庆的作品。


好的艺博会,开拓新兴市场的效率

是远远高于单个画廊的

Hi:每年画廊的收入中,艺博会销售占据多少?

房:星空间的主要收入还是通过画廊直销完成的,艺博会的收入应该不到总收入的一半。从今年香港巴塞尔的情况看,艺博会中交易最活跃的是西方蓝筹艺术家,从20世纪的大腕如毕加索到今天西方艺术世界的明星。在这种超大型博览会当中,中国本土画廊基本都是陪跑者,能够蹭一下流量就挺好的。实际上,在上海、北京的博览会当中,我们能够实现的销售收入往往并不比在香港低。

2017年星空间参加ART021博览会展位现场,首次展出刘香成摄影作品,同时展出了陈可、张晖、金氏彻平和李南南的作品。


Hi:今年国内就增加了4个新的当代艺术博览会,艺术圈真的需要这么多艺博会吗?

房:我觉得需要。因为结合国内的现状,对于刚刚入场的买家,最合理的逻辑是应该先看艺博会,有一个总体印象,然后才逐渐寻找到他最感兴趣的一个或者几个画廊,然后进一步确认他所要收藏的某个艺术家或者某些艺术家,然后再进入到最核心的作品。艺博会对于国内新的当代艺术购买人群而言,是一个集中度很高的实现市场教育的平台,所以好的艺博会在中国还是有存在价值,在开拓新兴市场方面的效率是远远高于单个画廊的。

2017年星空间的合作艺术家金氏彻平的《青春粉丝俱乐部(巨怪)》在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Xiàn Chǎng”单元。


大家不够坦率,

中国当代艺术的投资逻辑并不清晰

Hi:国内不少中小型画廊近几年都面临停摆。

房:中国的中小画廊的生存压力的确很大。就我的观察,整个市场的交易是很清淡的,而且我们所期待的个人买家,从数量上看也没有比十年前呈现几何级数的增长,有一些人来了,也有很多人走了。这不光对于一家画廊而言,对于整个行业而言都是如此,博览会上我们经常看到的都是重复的面孔,买东西的人好像就那些人。

星空间“烟囱:自画像系列”展览现场


Hi:但也有一些画廊选择的是逆势而上扩张。

房:不景气的时候,当然是画廊逆势扩张的好时机,因为现在行业的水都变得浅了。但我有一点不太理解:整个中国当代艺术品市场几年来始终没有摆脱持续降温的趋势,为什么这个行业的人都不承认呢?其实这种状态也不是最近一两年的事了,从2011年以后,行情基本上就在不断下调,“挤泡沫”,但是为什么大家不去公开承认、以一个更加坦率的心态去面对这件事呢?我觉得大家应该坦城面对这样的现实,才可能真正实现行业的自救。如果不是期待短期的投机者进场,我们完全不必维护表面的光鲜。

星空间“韦嘉:如遇林踪”展览现场


Hi:曾经有一位资深的二级市场从业者说过,“其实我们也很为难,如果一直夸市场好,其实挺违心的;但是如果要说不好,会让更多想进来的人不敢进来的。”这是一件挺矛盾的事情。

房:那也许是二级市场的逻辑,我觉得一级市场不好,最核心的问题是中国当代艺术的投资逻辑不清晰,资本站在门口不愿意进来,这跟大家不够坦率也有关系。如果我们每个参与者能够比较坦率和清晰地描述中国当代艺术品的投资逻辑,更大规模的资本才有可能进入到这个行业,缺少资本的介入,这个行业很难实现升级。如果我们再这样心里想一套、嘴上说一套的话,我不相信有人会进场,资本是逐利的也是很聪明的。“艺术收藏”,严格来讲应该对接的不是“消费升级”而是“资产管理”,它实际上是一个由很苛刻的文化判断所决定的投资命题,而不是一个消费命题。过去那些年,很多人带着盲目的热情,将当代艺术投资的神话过于夸大了,造成了很多不合理的预期,最终形成了对资本的伤害。以至于在今天中国的各行各业当中,少有一个行业像中国当代艺术这个板块那样缺少资本眷顾,已经到了严重“贫血”的地步。但问题也不是出在资本这头,问题在于我们自己没有把投资逻辑讲清楚,也没有把游戏规则建立起来。西方那些大画廊,他们的商业成就、文化话语权的形成,背后都有资本的身影。如果我们大家暂时还无法与资本实现对接,那就只能先忍着。

星空间“温凌:自画像系列”展览现场

虽然好几年都不赚钱,

但我感觉“还不错”

Hi:那星空间用了多久才摆脱了最开始的生存压力?

房:你怎么知道我摆脱这个压力了(笑)。星空间的艺术家都知道,我们这几年并不赚钱,这几年不亏钱就算赢了。在这种情况下,还能保持一种自由度,做自己真正看好的艺术家和想做的展览项目,再去吸引一些有长远眼光的收藏家就行了。所以虽然好几年都不赚钱,但感觉还不错(笑),毕竟艺术市场的周期是很长的,这是完全正常的现象,我最近看一个传记,提到毕加索的代理人康维勒有7年时间几乎什么画都卖不掉。作为画廊主,我不把自己定位于“零售”业,而定位于艺术家的经纪人,也可以理解为艺术家的“投资孵化”,一段时间出现交易下滑,也并不代表就亏了,因为画廊创造价值的方式是不同的。

星空间携手应霁厨房,美食和party只是画廊的一种常态


Hi:每次星空间的展览都很“好玩”,尤其是厨房的使用带来了很多party、聚餐,今年还会增加新的活动项目吗?

房:这方面我还在继续尝试,今年也会继续邀请朋友来利用好厨房的空间。我希望画廊在日常的展览和实践,包括与跟藏家交往,都能回到对艺术的爱好状态,去富于耐心地,愉快地进行。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