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空间·放映 | 蓝梦
发起人:展览预告  回复数:0   浏览数:1468   最后更新:2018/05/25 09:33:43 by 展览预告
[楼主] 陆小果 2018-05-22 19:58:16

来源:YT新媒体 元元


张允菡


1985年出生于(中国)台湾彰化,2012年毕业于国立台湾艺术大学雕塑系,获硕士学位,现工作、生活于台北。2015年她于台北当代艺术中心举办了个展“其实我们什么也不是 ”。其主要群展包括:“活弹药 ”(台北当代艺术馆,2011);2010年台北双年展(台北市立美术馆);2009台北美术奖获奖作品展(台北市立美术馆)等。


“艺术不同于科学的地方,就是不必讲求全然客观的实证,不用仰赖可靠性。反而适合将不同经验串联起来,找到最能引发共鸣的感受,而这些都是每个个体在描述世界中各种事物的可能性与视角。”

                              --张允菡


UCCA“新倾向”系列最新展览带来台湾艺术家张允菡的一些列作品和相关材料,这些创作完成于张允菡的两次旅居过程之中-2017年在纽约参与的“驻村无限”((Residency Unlimited)计划项目以及2014年在挪威斯瓦尔巴参与的北极圈驻村计划(The Arctic Circle)。


当初张允菡申请The Arctic Circle驻村计划的动机信中是这么写的:「当我们抵达北极,站在这星球的顶端时,是否意味着我们站在全世界的上头?」然而,没有人长居于此,远离了「人」的经验,如何能连结起那片荒芜又丰富的自然,和它建立关系?过去面对社会议题的方式往往是巨大的结构包复着个体,反之,个体经验又能如何在北极被书写、被创造,是什么让个人开始慢慢汇聚成为社群,进一步成为世界。如同在今日,北极如何以无人之境,却逐渐作为未来全球性灾难的象征起源?或者,关于全球暖化、石油掠夺其实才是人类社会结构里被创造出来的寓言神话?


在踏足北极圈的一年多后,张允菡邀请插画师根据她口述的故事和文本绘制了纸本卷轴作品。在不同文本与叙事方式的交织下,艺术家以感性的方式重新建构了我们认知的世界。

《其实我们什么都不是》


2017年纽约Residency Unlimited驻留项目之后,张允菡创作了作品《你是否曾梦见这样的地方?》,作品基于《美国鼠谭》这部在张允菡小時候占据了深刻记忆的一部动画电影,长大后艺术家仍带着各式视角重新检试它,也如同现实生活在她身上积累的过程。


艺术家在纽约寻找了各种不同语言的报纸并在上面绘制《美国鼠谭》的经典形象,仔细观察作为画布的报纸上的内容,诸如写着:“我们生活在危机中。”的新闻标题等,表面的繁华与潜藏的危机、谎言、移民梦以及动画唤起的童年记忆都被记录在这一系列直观的绘画当中。张允菡的绘画呈现了不同文化背景在这座城市中的状态与挣扎。

《What does it stand for?》2017 报纸


2018年创作的作品《美国梦》,艺术家以几种不同效果的剪辑方式提供给了观众完全不同的阅读方式,艺术家认为作品中出现的魔术师和说书人都拥有纽约的某些特质,展厅中说书人的声音不停反覆地在耳边环绕,像是咒语,像是召唤,也像是催眠而进入恍惚的状态。说书人的演绎让话语变得碎裂,创造出了故事特有的节奏感。YT联系到了艺术家张允菡,试图在她极具开放性的作品中寻找艺术家这一阶段隐藏在作品中的某些“答案”。


YT:在创作中,你没有选择“雕塑”本身作为创作方式,而是采用其他媒介作为手段来“雕塑”世界,这和你学习的雕塑专业是否有关呢?有受到雕塑思想的影响吗?


张允菡:在过去学习背景中,雕塑教会我直接地认识材料,提高我对物质性的运用与掌握度,同时对于空间的感受和思考也更全面。但我对于创作更扩展的思考反而是来自职场工作的经验,因为曾在文教基金会担任专案企划,无论是对于教育或是不同身份的合作对象往往都必须充分而完整的沟通,也因此必须思考如何推进与沟通对象沟通的有效性,如何和对方一起前进等等。我往往必须退后一步观看事物的样貌,去思考整体架构,进一步去想该如何达成目标,也是在那时练习踏出自己过去的局限。不过,雕塑养成的创作基底算是我艺术启蒙的开始,那是始终都存在的。

新倾向:张允菡 展览现场


YT:你的作品中,通常会选择来自不同经验中的事物或个人,来参与到作品中,似乎是以一种极大的随机性来建构作品,也就是说作品最终的样貌可能更多地源于你选择的对象(他们在构建某种事物时很自然会有其主观想法在其中)那么这些作品最终的样子将不完全取决你个人?为什么会用这种方式?


张允菡:对我而言,我希望作品仍保持一定程度的开放性,作品应该趋近于提问或是揭露,而非是最终的“答案”。近期的作品刚好是在异地驻留的缘故,无论内容或是创作过程也紧密扣连着这些经验,但这些经验以个体的描述而言,怎么说好像都“说不准”,也不想让视角显得太单一而决断,所以近期作品的创作过程都具备协作的过程,透过和他人的沟通合作,共同呈现一种来自个人经验的转换。

但,整体而言作品在我的想像中仍隐约有个方向,我可能说不清楚,但在过程中的判断倒是必须掌握的,所以也不会胡乱地让作品走向混乱或失控。

新倾向:张允菡 展览现场


YT:我在你的网站中也看到了一些其他作品,比如《整形计画》,从这些作品中,似乎都是围绕着不同讲述者因观看事物或者认知的角度不同所产生的不同叙述,你对“讲述的方式”似乎也特别在意?


张允菡:我认为经验是立体的,讨论事物的方式也是一种立体化的过程。《整形计画》作品的创作原因是因为大学本科念雕塑,系上的训练都是从塑造西洋古典雕像开始,而老师们讨论作品也经常以美感作为出发点,只是讨论「美」的标准和方式是怎么开始的?也因为现在搜寻「雕塑」二字反而最容易跳出来的页面都是美容整形,整形医师也是用手操作来面对美感的判断,那他们怎么想?和艺术家的差异又在哪里?我往往会在这些做作品的关系中,重新去检视以艺术家的立场和位置是如何思考,如何切分他们视角和其他人的不同之处的。

《整形计画》2013 双频道影像 , 13’11” 图片来源:艺术家个人网站


YT:展厅中《其实我们什么都不是》中文本讲述的部分,似乎又有意不想观众完全观看这些叙事,这些叙事与走入展厅的观众之间也产生了不同的亲密感与疏离感,可以谈谈这部分具体的想法吗?


张允菡:那些叙事篇章的书写十分个人且私密,都是来自于我当时在北极船上的手写笔记等等。展出时其实蛮害羞的,和我平时的说话习惯不太一样,但笔记又很诚实地记录了我在北极时面对的困惑、冲击和思考。而这次展成的方式选择手写在墙上,但光线又隐隐约约的不易阅读,就仿佛是这些个人独白的状态,直接却又迂回,不断在他人和自我中间摆荡。可以很私密,却又希望引起共鸣。

新倾向:张允菡 展览现场


YT:在展览中,我们头顶位置处悬挂着装置作品《未竟之地》,由于悬挂位置较高,以至于我们其实看不清楚这个图像,似乎让个体经验与地域之间的连接淡化了,这是有意营造的吗?


张允菡:这是我当时在极地驻村,透过船舱圆形窗户拍的冰山。回来之后,看着这张光线反差很大的照片,突然觉得船窗外的风景仿佛是颗漂浮在宇宙里的星球。无论极地或星球,驱使人们前去未知之境的动力,就是我们同样拥有的好奇与欲望。而我将装置悬挂在当时在船舱内的关系高度,投影穿越到后方的光影模模糊糊地像颗月亮,而月亮也是人类第一颗登陆的星球。从极地到月球,人类的目光永远不断望向尚未抵达的远方,即使模糊而未知。所以我也希望这件作品能带领观众的视线和想像力,穿越了船舱的窗户,抵达北极的冰河,甚至前往遥远的星球,连结起更宽阔的共同经验。

《未竟之地》2015 灯箱

新倾向:张允菡 展览现场


YT:《你是否曾梦见这样的地方?》中,尽管作品基于《美国鼠谭》(又名《老鼠也移民》)的可爱卡通形象,但如今我们说到移民,移民热,却总是有一些讽刺或刻薄的观点在其中,再加上我们认知中“老鼠”似乎并不是什么大家喜闻乐见的形象,我们通常会认为“它们”好像是最底端的生物,在作品中是否有这一构思在其中呢?尽管这个作品有着可爱美好的外衣?


张允菡:《美国鼠谭》是小时候占据了我深刻记忆的一部动画电影,长大后当然会带著各式视角重新检视它,也如同现实生活在我身上积累的过程。在前期准备时有做些简单的研究,卡通其实和《鼠族MAUS》这部关于犹太民族经历纳粹屠杀的漫画在差不多的时期出现,甚至有关于发行顺序上的小风波。与其说是我选择的安排,倒不如说是在当时的时代氛围下,国际情势之间的角力使文化生产也成为了不少意识形态的延伸吧。构思这件作品时的确想着这样美好想像的输出,又如何与周遭现实的处境相互映照,因此才开始搜集了纽约市不同语言的报纸,呈现不同文化背景在这座城市里的状态与挣扎。

《This is America》2017 报纸

《America》2017 报纸


YT:《美国梦》作品中,你将你的个人经历传达给了不同身份的人,比如魔术师以及说书人,为什么会选择这样不同身份的人来作为你的转述者呢?他们身份上的哪一种特质是吸引你的地方?又或者说经过他们转述的哪一种特殊角度是你想要的呢?


张允菡:选择魔术师和说书人,是因为我认为他们都拥有纽约的某些特质。纽约对我来说是个表演性质很强烈的地方,每个人都在努力地试着去争取他人的注目,来到这城市可以让你以自身想要的模样被看见。同时也跟魔术一样,即使你也知道眼前很多事物并不是真的,却仍是享受当下的开心,心甘情愿地被骗。说书人则像纽约一样充满了故事,这些故事由人们转述给别人听,用各种方式在这城市流窜,像是传奇,又像是日常不过的生活。

他们表演的方式和内容我会一起讨论,例如魔术师,我提供给他一段在纽约时所写,以个人的感受和观察为出发点的文本,请他依照文本内容去揣摩魔术可以呈现的技巧和氛围,不同身份的人们身上都拥有我办不到的技能,而我希望自己的经验能被他们转译,被他们的能力和独特语言述说。

美国梦 2018 双频道影像 , 15’09” 图片来源:艺术家个人网站


YT:两个不同编辑版本的《美国梦》,有声版和无声版以及结合两个影像和分开两个影像这样的方式,通过不同的方式创造了两种似乎不同但又相同(也许是同一空间中音频的影响)经验,为何会这样设置呢?


张允菡:当时在剪辑时尝试了几种不同效果,说书人的声音浑厚饱满,在两个画面之间作为主要的叙事带着观众阅读魔术,将叙事和表演建立为忽远忽近的关系。但魔术表演本身的可看度也很高,将故事声音去掉,只剩下画面,在最后面时交错闪烁着全白画面,反而是非常视觉性的,这样安排是对于影像两种不同的阅读方式。

新倾向:张允菡 展览现场


YT:你如何看待美国梦?对“美国梦”的引用在你的作品里是否只是由于它那种“被多方构建的理想”这种特质本身?


张允菡:“美国梦”对我而言是从小到大一直环绕在身边的状态,从小接触的迪士尼乐园,不同时期有许多的亲戚朋友们移民等等。但我认为对于他方的向往是来自对于现况处境的反照,成为寄托,成为一种未竟的永恒,让我们总是可以想像一种更好的未来在前方。当我人在纽约时,看着身边不同族裔社群在这座大都市里拼搏生活,却也很尽力地维护保有自身的文化与生活习惯。便让我时常想象这样的生活是他们想要的吗?这段美国梦的实践对他们而言的意义是什么呢?在期待这座城市回应他们什么呢?说不定很残酷的说,那些“更好的生活”终究还是个梦吧。


除特别标注以外,图片均由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惠允。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