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边缘——逃离资本主义中心
发起人:毛边本  回复数:0   浏览数:1747   最后更新:2018/05/16 21:13:01 by 毛边本
[楼主] 开平方根 2018-05-16 21:13:01

来源:飞地


我们希望在创意园里一起来探讨现代生活的问题,并期待在传统文化中找到解决办法。创意是为了共同创造更美好的生活,本次公共艺术展不仅希望向观众展现一种文化生活方式,更期待和观众一起分享和探讨真正属于自己的一种文化生活的态度和文化精神——一个象外之景。——沈瑞筠


杨诘苍,《Everything is ok》,霓虹灯、马赛克镶嵌,七层楼外墙壁,2008-2018


/ 象外之景 /

于水泥地上行走,于楼宇之间穿梭,人行道规划着你的前行方向、闪烁的绿灯调动着你步伐的节奏。在日常机械地行走过程中,大脑似乎停止思考,感官好似变得迟钝,从A点到B点只是一种例行公事而无过多的意义。

似乎脱离人造美景——园林——的情境,就无法静下心来感受自然之道,并报以欣赏的眼光看待周遭的一切。又或者,沉浸在园林的“完美世界”,而忽视现实环境的恶化、人之关系的异化等问题。

由华侨城创意文化园主办,由沈瑞筠策划的“象外之景——OCT-LOFT公共艺术展”则模糊了园林式体验与日常生活之间的边界,并促使人们重新思考现代生活以及人与周围环境之关系。

杨诘苍,《Everything is ok》,霓虹灯、马赛克镶嵌,七层楼外墙壁,2008-2018


进入恩平街,不要只顾着到星巴克买杯咖啡,或闲坐在阴凉处以躲避烈日,不妨抬头看看你经常光顾的这栋大楼,留意一下它的变化:建筑白色的墙面多了片涂鸦,楼顶的广告牌上安装了“Everything is ok”的霓虹灯。这是杨诘苍的作品。涂鸦取自他水墨作品中的一个局部,若把它旁边等高的棕榈树纳入观看范围,似乎可将这片涂鸦看作是树之影的延伸。“Everthing is ok”是艺术家在与策展人在商讨作品时冒出的语句,它随意,并有点儿“佛系”。

王思顺,《启示 18 3 14》,铝,3000×2500×2410 mm,2018


向右看看,你会于设计周的海报前瞥见一座似石非石的物体,其奇特的造型并不具备园林之中的山石之美态。这是王思顺的作品《启示18 3 14》。这件雕塑的造型源自他于世界各地收集而来的、看似肖像的石头中的一颗。在王思顺看来,这些石头有的像美术史中各种风格的表现形象,有的像外星人的脸,有的像远古的智者。每一个石头都记录了一份独特的经历,每一张脸也是如此。从王思顺的石头收藏中,我们看到的是跨越文化和时空的交流,以及众生平等、万物有灵的现代思想。通过3D技术把石头的天然纹理和细节客观地放大数倍之后用铝铸造出来。其结果不再是对石头形态的简单模拟,而是通过现代技术的精确复制和体量的变化来彰显天工开物的思想。自然雕琢了石头,我们又人为地再现自然之力,这是对自然之力的致敬还是对现代技术的夸耀?矛盾存在其中

郑国谷,《心能转境》,旋转灯片,尺寸可变,2018

郑国谷,《心能转境》,旋转灯片,尺寸可变,2018


走在红砖与水泥拼接的路面,脚底时而感觉陡峭、时而感觉平滑。展览从室内搬到了室外,融入周围环境且无明显的展签以做标记的作品,需要你细心寻找,此时行走的节奏得到放慢,对于周围事物的感知变得灵敏。进入OCAT深圳馆B馆旁的一条商业街内,花店飘出的花香,奶茶店传出的流行曲等调动着你的嗅觉与听觉。此时摆拍的行人变成了观展时的路障,穿过两人之间打断拍摄亦或是绕开二者继续前行,都令彼此陌生的人有了轻微的交集。过道中安放了郑国谷的作品《心能转境》的虚景部分。艺术家的“脑神经线图”通过和一位具有特异功能的人一起合作,研究一系列名人的脑神经系统的运作模式,并把它们符号化。现场,郑国谷通过投影射灯射出的光来传达符号带出的能量。立于旋转的光圈之中,莲花之印与“不空成就佛”的文字,加上灯光的温度(大概可隐约感受到),或许在无形中给予你一种心理暗示。

杨心广,《小路》,7000棵模型树,尺寸可变,2018

杨心广,《小路》,7000棵模型树,尺寸可变,2018


向北走上台阶,一片过于鲜绿的“草丛”将引起你的注意。这是杨心广的作品《小路》,由7000棵模型树构成,在某种程度上与博伊斯的作品《7000棵橡树》相呼应。人看树的角度从原本的仰视变成俯视,作为环境破坏者的我们却在踏入这片森林之时,不可避免会小心翼翼,生怕破坏这完美的景色。人干预自然的意识,似乎在比例失调的作品中,得到放大。

萧昱,《易位》,竹子,钢筋,麻绳,尺寸可变,2018

萧昱,《易位》,竹子,钢筋,麻绳,尺寸可变,2018


继续观展。穿过香山东街,来到华侨城有名的书店——旧天堂。萧昱的作品《易位》就置于书店顶部的斜坡上。被划破的竹子变得可以弯曲和缠绕,它们与周围环境产生交集,而不再是一种孤立的存在。在策展人看来,竹子好比作个体的人,因为打开自我融入他者,和他者一起协作,而变得更强大更精彩。在非传统的“园林”——工业园中,原本中空的竹子不再谦虚而变得张扬,其弯曲的姿态好似渴望从扎根之地向外扩张,接触到更多外在之物。这些看似坚硬但又被过度弯曲缠绕的竹子似乎也透露出一种不稳定,好似随时都可被外力破坏。萧昱希望自己的作品如同孩子一样于人群中得到呵护,喜爱与陪伴。

尹秀珍,《种植 2018》,混凝土,100个汽车尾喉,不锈钢管,植物,尺寸可变,2018

尹秀珍,《种植 2018》,混凝土,100个汽车尾喉,不锈钢管,植物,尺寸可变,2018


继续前行,穿过文昌街,来到C2展厅的跟前,最先被注意到的是一根根竖立在水泥基座上的排气管,这是尹秀珍的作品《种植 2018》。作为汽车废气的排放口,其功能因管体弯曲而得到消解,并成为一个花坛。艺术家邀请当地的居民把他们的植物移植到这个公共的花坛内。在寄养的过程之中,植物主人心中会产生一种惦记,会时不时过来查看植物的状态。互动之中,人们从游客变为展览的相关者,与园区之关系发生变化

何健翔,《园·林》,8180×6430×3000 mm,2018

何健翔,《园·林》,8180×6430×3000 mm,2018


《种植 2018》后,是设计师何健翔的作品《园·林》。这一于热闹的园区中划分出的安静空间,是个由白色PVC圆管构成的亭台。如风铃般悬挂的屋顶会在起风时发出清脆的声响,摇摆的圆管令屋内光影舞动,自然之能量变得清晰可见。内亭地台的圆管中被填入了泥土并埋下草籽,待时间来孕育。现在于园区小憩一会的场所,不止于咖啡屋了。于此亭台静坐,聆听一下自然之声吧。

郑国谷,《心能转境》,树,草皮,尺寸可变,2018

最后一件作品同样来自郑国谷,是《心能量转境》的实景部分。艺术家用人造草坪把园区已有的一棵大榕树树冠下的区域从广场地面划分出来。作品既是人与自然的对话,也体现了一个正形与负形,虚与实相连通的循环路径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