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玉洁《交替》、陈太阳《游戏钻石》 ▏艾米李画廊
发起人:babyqueen  回复数:1   浏览数:1377   最后更新:2018/05/13 22:14:56 by babyqueen
[楼主] 点蚊香 2018-05-13 22:09:02

来源:artnet 文:Kenny Schachter


大家可曾知道,每个普利策奖获得者都会免费获赠一匹马。图片:illustration by Kenny Schachter

保罗·利维尔(Paul Revere)在1775年列克星敦和康科德战役前夜,骑着马通知殖民地人民英军即将来袭的消息。而普利策文化批评奖的得奖人杰瑞·萨尔茨(Jerry Saltz)就像今天的利维尔,在纽约两大艺博会(弗里兹和TEFAF)开幕的早上,通过社交媒体和邮件,在他的《纽约》杂志专栏上向每个人宣布:“艺博会系统已经和美国一样:已经破碎,而且没人知道该怎么修复。”

不过我想对我亲爱的朋友杰瑞说:你活在一个平行宇宙里。艺博会唯一崩坏的地方就是今年弗里兹艺博会的空调(他们可能通过节电方面省了一些钱,但也会因为自己的吝啬或许要付出一大笔钱。)


以前叫作TEFAF艺博会报告,现在则叫巴塞尔艺博会市场报告的文件称(看来即便连艺博会的报告都已经开始像Stingel的作品一样交易),经统计,2000年时全球共有55场艺博会,而到了今天则有260家。我应该尝试在一年内里去遍所有这些艺博会(当然是个笑话),就如同达明·赫斯特在2012年进行的《定点挑战》(Spot Challenge)计划,在全球11家高古轩画廊内展出自己的彩点绘画作品,然后能在近一年时间内亲身去到以上所有地点的成功“打卡者”就能获赠一幅带有赫斯特签名的特定版画(听起来很棒!)。如果我成功打卡所有的这些艺博会,会得到什么奖励呢?可能一个免费的住院机会?对了,顺便说一下高古轩画廊现在已经有16家分支空间了,而赫斯特也依旧是那里的明星。

如果你在一年内成功挺过所有260场艺博会的话,就能免费入院一晚。图片: courtesy of Kenny Schachter

不过,无论如何杰瑞都没有抓到艺博会数量之所以会成倍增加的原因。其实很简答,就是这个称为“需求”的经济现象。

从本质上来说,艺术圈的每件事情都是有问题的,同时也都是合理的。艺博会也不是例外。他们和民主制度一样,有错误的地方也有瑕疵。哲学家Joseph de Maistre(1753-1821)曾说过“有什么样的人民就有什么样的政府”(Every country has the government it deserves),同样的话也适用于艺术和市场的关系。如果非要找理由的话,真正一团糟的是藏家——传统意义上的藏家现在可能已经灭绝了,而不是艺博会。不断膨胀的藏家数量,导致了对艺博会的需求也相应增大,而与此同时市场参与者的持续注意度以及把一件作品长时间留在手上的意愿却在缩减。曾几何时,慢慢练就的专业鉴赏技能仍旧是一种财富,现如今买家们对待艺术和对待快餐食物一样,疯狂地快速消费着艺术作品,然后很快地在拍卖行将作品出售(比如从弗里兹上买进,在富艺斯拍卖行卖出;在某个巴塞尔艺博会买进,在苏富比/佳士得卖出。)


智能手机、互联网...无论是好是坏,什么都在改变。所以谁又能说画廊/艺博会模式是唯一的模式或是最好的模式呢?当然,许多未知的模式都会在将来出现。艺术从洞穴壁画发展成人们手机中的作品、艺博会展位上的展品,从来没有一个时刻像现在这样可以轻松地从艺术作品上挣到钱,之后也不会有。我的感受是在几个小时内参观本届弗里兹艺博会的190家画廊展位就像是掉进了一个虫洞里,无数的画作、雕塑以一种你根本无法消化接受的速度在你身边打转。所以,在这么多过剩的艺术作品包围之下,你无法对艺术不过敏。因此,还是调整好你自己的脚步,看看是否要再回来看第一遍。不要把它(参观艺博会)想得太复杂。人生很短暂,更不要提留给我的到底还有多少个巴塞尔艺博会,20个或者25个?(当这成为了衡量你是否存在的标准时,诊断就很清楚了:你过得并不是很好。)

杰瑞说,“艺博会就像是美国,也从那些最有钱的人群中获得了很多利益,而且这种鸿沟正逐渐拉大……现在的艺博会产业模式,几乎让任何中小型画廊都无法冒着承受巨大经济损失的风险在艺博会上推出一些知名度较低、价格较低的艺术家。”然而,弗里兹艺博会在我看来遍地都是这样的新艺术作品,价格也相对便宜,而且也卖得出去,速度也相当快。弗里兹艺博会上可能还有更多你想不到的地方。杰瑞还补充说,“一线画廊可以只带来少数几件安全牌类型的作品,就能在艺博会上赚到不少:”但是,(带来有冒险精神或新类型作品)那并不是他们的职责,他们只是找到并展示那些有质量保证,同时星光熠熠的大牌艺术家作品,比如豪瑟沃斯在弗里兹上带来的布鲁斯·纽曼(Bruce Nauman)雕塑(其实对于画廊而言,这都不算特别市场化的作品了)。

纽约弗里兹艺博会上Kenny Schachter 和 Jerry Saltz。图片:courtesy of Kenny Schachter

亲爱的杰瑞,我们并不住在朝鲜,你不可能禁止那些你不喜欢的东西,让生活都按照你的要求来进行。即使金正恩现在都要改变阵营了(所以,要当心可能很快会有平壤巴塞尔艺博会)。当然,艺术圈也不是英国糟糕的国家医疗系统,每个人能得到的可能并没有很多。而且,艺博会确实听上去很陈旧、有些令人厌倦等等(艺术家Mel Bochner可能会这么说)。我成年后一直都在避免生活中任何循规蹈矩的事情,直到最近我达成了其中一件:不停地去艺博会,在那里呆一整天,整个一年都泡在那里。然而,艺术除了艺博会外,还有博物馆、画廊、拍卖行和双年展等等,这些都是很有品味同时也很强大的部分。艺术在这么多种形式下,才能真正在全世界得到发展和认可,具有前所未有的活力。

在某种程度上,在某些问题上作无休止的讨论其实是没有意义的,就比如说天气(当然,英国人还是不会停止讨论天气,因为在四分钟内可以经历晴天、多云、雨天、冰雹四种气候。)作为在会议中心生活了一辈子的人来说,巴塞尔艺博会总监马克·斯皮格勒(Marc Spiegler)对我说:“艺博会能驱使人们走进画廊,让藏家群体变得更有活力。如果没有艺博会,画廊的参观人数完全不会提高,而拍卖行也会很惨淡。”

对,这很正确。我想说的是,如果不是要去艺博会,我可能不会前往全世界那么多的画廊参观。例如,香港(在巴塞尔接管香港艺博会前后)是最初让我去到了北京和上海的城市。当然,艺博会也有自己的局限。出于原则问题,尽管德国杜塞尔多夫有着相近的地理位置以及巴塞尔母公司的加持,但在任何情况下我都不会去这块巴塞尔艺博会帝国的新战场。因为,这个地区显然无法承受两个艺博会的举办,而后来者也完全不可能成功削减科隆艺博会的市场份额。

所以,下个月我们在巴塞尔见。我还是很爱你的,杰瑞。


文:Kenny Schachter

译:Elaine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