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华:难道非要等到我们自己老得不行了,才能理解“青年”是什么? | ARTYOO 专题
发起人:ARTYOO  回复数:0   浏览数:1711   最后更新:2018/05/08 14:22:48 by ARTYOO
[楼主] 橡皮擦 2018-05-08 14:22:48

来源:ARTLINKART 文:张营营


都说谢南星的绘画很难写,我想这其中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他绘画中的理性思考盖过了绘画行为本身的感性与自然流露或自然发生。观众如果要在理性层面上与其作品发生碰撞,就必然需要拥有艺术家构思作品时的理性思考素材,然后再整合成语言描述出来,才算是发生了碰撞。如果只是明白而又说不出,恐怕也不能算是真正理解艺术家的绘画行为,无论他这个行为发生的是否妥当,是否合你的心意。为什么要画画?这个问题几乎直指了绘画的本质,我们可以在后面讨论。

另一层原因,就是那些跟作品本身没有关系的主观因素。我们已经被“观念”蒙蔽了很长一段时间,它根本不是我们评价和理解一件作品的必要条件,它其实是一个障碍。它将我们作为“人”最精彩、最活跃、最有潜力的部分排除在外,它是艺术在今天使用的障眼法。其实,评价一件作品很简单,首先看它有没有吸引你,让你产生兴趣(这种兴趣并非只是娱乐性质的);其次,你有没有在观看的过程中获得明确的信息,即使它们是一种很模糊的感受,但那也是明确的。

最后,如果你好心,愿意站在艺术家不辞辛劳做作品的角度去理解,你或许还能获得一些为什么艺术在今天的发展有些艰难的原因与在处境上的分析。我们被困在了什么里面?是什么在阻碍我们对艺术产生新的理解?没有理解上的更新,艺术哪会来进步?当然,艺术家也不会因为你是否好心而直接发生什么改变。

为什么要描述?

所有的评论文章都离不开对引发写作的事物本身进行基本的描述,这也是对写作者的一种能力考验,即能否用最简短的文字介绍清楚事实,再留够了空间和篇幅表达自己的观点。

我的基本描述如下:

在UCCA的谢南星展览中,三个展厅共展示了七幅绘画,在一个共同的被称为“香料”的主题中,借用绘画的方式,通过视觉的传达,呈现了自己头脑中的种种关系问题。更准确的说,是在主动的尝试。

让大家产生犹豫和争议的地方或许在于“他为什么要画画?”这个基本问题。绘画本身并没有什么问题,而落在谢南星身上,他思考的是“绘画还能解决些什么,实现些什么”。顺便提供一些视觉的东西,与大家进行基本的思想与艺术交流。

在现场,你可以直观看到谢南星几乎在每一个细节上都花了心思。作品上:手稿(过程起点)、画面结构(视觉导向)、颜色(工具桥梁)、间隙(画面空间)、笔触(绘画质感)、造型(关系图谱)、节奏和模糊性(审美倾向)。展览中:在空间颜色的选择上,谢南星选用了一款特殊的绿色,无论你说它像什么,他都坚定地认为这种绿色并不携带任何社会属性,它的存在仅仅是为了衬托作品与作品之间的色彩联系,实现视觉的统一。在图像的背后,是谢南星理性的逻辑分析,这些层叠的图像就像星宿一般,以画面中可被分辨出的具体形象为原点所构成的关系图谱。

在西方古典绘画中,很早就存在以香料贸易为主要线索的由人物和场景构建的古典绘画,因此就有了“香料”一词作为展览的名称。这也许是谢南星发现的比较早的人类社会活动在绘画里的具体联系。为了处理自己与西方古典绘画之间的关系,或者是想象西方古典绘画在东方的今天还有什么样的影响,于是在“香料”系列作品中给出了自己较为理性的解读和分享。他从西方社会与神话中的人物关系,到对古典绘画中画面结构的解构,再联结自己现实处境中的想象,为观众搭建了一个可以连接过去与当代、欲望与形式的现代化视觉桥梁。与其说这是一次他自己的心灵游记,不如说,这是古典绘画在经过多重曲折路径到达谢南星的心中和眼中后,最终在某个时间里所形成的定格动画。

只有更好的绘画处理方式出现时,我们才有资格否定另一个不太成熟的绘画实践。

为什么要画画?

“为什么要画画?”和“为什么做艺术?”,两个问题的成立原点不同。它们的存在可能迷惑了一些绘画艺术家。“画画”可以是没有目的自然流露和感性表达,但“做艺术”就是有目的有针对性的艺术行为了,因为它不是个人的事。但两条路都可以通往未来艺术的险要大道(放在今天的情景中,我倾向于认可作品中该有一些探险思维)。如果把两个问题搅和在一起去画画,就有可能产生尴尬的局面——强忍着保留绘画的感性视觉,其本质又是一些极为理性的逻辑,结果难免就会带给观众一种扭曲的心理视觉。

其实,感性有感性所呈现的美,理性有理性可折射的美,关键在于你相信哪一种,作品才会拥有自我。一切绘画或者做艺术的前提和动机都是虚假的,只有思考到一定程度的自然发生才是真实的。

思想的呈现,在艺术作品中永远是以视觉为出发口的。而视觉的表达在绘画上又必然要落在图像的呈现上。所以,当一个图像的整体感觉产生了不同时,也就必然携带了不同的视觉表达与艺术思想。懂得Photoshop的朋友都知道一张完美的图像该如何产生,在谢南星“香料”系列作品中,他仿佛变身PS达人,通过一层一层的图像叠加,形成最终可见的图像上的混沌质感。在这些图层中,每一层都有他希望处理的问题,希望呈现的质感,以及希望传达的促使创作者继续添加图层的原因。最终,对所有可见图层的合并,隐藏了大部分的制作过程,于是我们看见了这些似乎有些缥缈、有些表达、有些针对性的合成影像。

为什么要画画?每个艺术家都有自己的理由。或许,我们在绘画中一遍又一遍的理性思考,其实是在模仿古典绘画中的罩染过程,只是我们不自知。但无论如何,我们今天在任何时候以任何方式对古典绘画进行的借用、模仿和讨论,其实都是在明确一件事,那就是:当我们无法超越时,就去分析它。这也许是绘画艺术的经典和传统能够延续下去的最直接方式。

不论是艺术家还是观众,都不应该迷信任何图像,因为它们很可能只是讲故事的开始。

写于北京

2018年3月26日





以上来自谢南星个展《香料》

[沙发:1楼] guest 2018-05-08 14:21:54
理性感性融合的比例,大致的视觉效果,接着就是内容,我喜欢过于表现的东西,不是层层环绕的理性。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