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钟萄:谁需要艺术批评?谁来重构?
发起人:点蚊香  回复数:1   浏览数:1976   最后更新:2018/04/29 22:21:13 by guest
[楼主] 聚光灯 2018-04-26 20:25:01

来源:芭莎艺术


首届ART CHENGDU艺术成都国际当代艺术博览会

2018年4月25日至27日,首届ART CHENGDU艺术成都国际当代艺术博览会在成都举办。来自海内外共计31家顶级画廊,将在西南艺术之都呈现多样化的当代艺术面貌。


聚焦西南


成都,作为中国当代艺术重镇,从上世纪的“星星诗刊”、“伤痕美术”开始,无数轰轰烈烈的文化艺术运动在此孕育,也培育了众多艺术界的风流人物。作为文学和艺术的温床、实验场与乌托邦,许许多多的创作者、探索者和实践者在成都常年耕耘,成就了这座西南,乃至全国的艺术之都。

远洋太古里,成都


大量当今最重量级的艺术家出生、生活在成都;有相当数量的收藏家也在此深耕多年;而成都长期以来在艺术教育普及中的努力与付出,今天已是硕果累累。

何多苓《看松》,布面油画,200×150cm,2016年


正如艺术家周春芽所说:“有好的土壤,好的环境,艺术就会发展。”过去的积淀等待着爆发,而光明的未来充满无限可能——首届ART CHENGDU艺术成都国际当代艺术博览会,成为了成都的又一次突破,一座星光熠熠的艺术之城将获得新生。

周春芽《扬州片石山房》,彩色铅笔、纸,29.5×40.5cm,2014年

张晓刚《对几何型的猜想》(Conjecture about Geometry),纸上油画,60.5×46cm,2016年 © Zhang Xiaogang, courtesy of Pace Gallery



ART CHENGDU·破土而生


首届ART CHENGDU将在成都中心——春熙路远洋太古里拉开帷幕。作为中国中西部地区期待已久的国际化艺术博览会,其幕后团队经历了长达两年的漫长筹备。对两位创始人黄予、黄在来讲,ART CHENGDU的背后,是成都艺术的一次破土而生。

ART CHENGDU国际当代艺术博览会创始人:黄予(左)、黄在(右)。

首届ART CHENGDU开幕,是否会感到紧张?


黄予:一点都不紧张。我希望ART CHENGDU能为西南的艺术品交易市场,带来活力和崭新的机遇,同时,也期待它能成为整个西南地区最好的公共艺术教育平台。
黄在:十分期待有更多新朋友走进艺术。我们筹备工作做得很充分,所以不会觉得紧张。

陈丹青《五位美院学生》(Five Students at the Academy of Art),布面油画,92×138cm,2012年

ART CHENGDU筹备了近两年时间,在过程中遇到了哪些挑战?


黄予:我们在选择场地方面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经过反复思考,我们最终选择了春熙路。这个选择给团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但我们相信,最后呈现的效果一定是最好的。
黄在:因为我们特别想给所有外地来的观众呈现一种“最成都”的状态,所以在场地挑选上,团队花了很多功夫。春熙路是成都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地标,可以更好地呈现团队想要的状态;作为成都的商业区,春熙路同时也是凝聚消费力的地标,我们也想让更多人参与进来。

正在春熙路搭建的场地(摄影:光明)


整个筹备过程中,印象最深刻的事是什么?


黄予:组建团队是最有趣、印象最深刻的。人与人之间从陌生到彼此信任,再凝聚成一个有力量的团队,我觉得这个过程是最宝贵的。
黄在:我们做的是一个全新的艺术博览会品牌,大家都非常信任和支持彼此,这种过程是最让人记忆犹新的。

李钢《北方7》(The North 7),陶、钢,40×85×85cm,2018年


从无到有的不仅仅是ART CHENGDU背后默默耕耘的专业团队,还有春熙路中心的巨大场馆。凭空搭建的场地中,将迎来由专业团队严格挑选的31家极具代表性的画廊。从国际知名画廊,到本土的中坚力量和新兴代表,所有参展画廊均具备清晰的发展脉络和优质的艺术素养,能够呈现最具代表性的艺术作品。

萧昱《易位0C》( Translocation 0C),铸铜,183×249×201cm,2018年 © Xiao Yu, courtesy of Pace Gallery

在挑选参展的画廊时,有哪些特定的标准或倾向?


黄予:我们希望能同时邀请到国内的画廊和国际上具有代表性的画廊。对此,我们拥有专业的学术团队,特别针对西南地区的市场来拟定参展画廊名单。由于场地限制,还有很多国内外的高品质画廊此次未能出席,在这一点上我们感到非常遗憾。
黄在:我们希望带给成都的观众不一样的内容,为他们呈现一场国际化、高水准的博览会。所以在选择参展画廊时,我们更倾向于有特色和具有代表性的画廊,带来多元化的艺术盛会。

叶永青《画鸟》,布面丙烯,150×200cm,2015年

对于画廊带来的参展作品,是否和画廊有过协商与沟通?有哪些特别的倾向或喜好?


黄予:每个画廊有自己不同的风格和规划,他们带来了画廊最重要的、主推的一些艺术家作品。同时,我们也会适当地给些建议。

黄在:有些画廊会主动地与我们事先沟通,共同讨论哪些作品更适合带来成都,我们也非常愿意跟画廊有提前沟通与协商的过程。因为是首届博览会,所以我们在选择作品时,也在做不同的尝试,获得更多的可能性。在我们看来,对成都观众来讲,更具名气的艺术家作品或者消费级别的作品,可能更具有吸引力。

邱黯雄《新山海经 3》(New Classic of Mountains and Seas 3),动画录像,30秒,2013-2017年

丁乙《十示 2015-15》(Appearance of Crosses 2015-15),椴木板上丙烯雕刻、彩色铅笔,240×240×6cm,2015年


在团队的努力下,众多参展画廊对首届ART CHENGDU充满了期待。而在他们乐观态度之中,成都艺术未来的发展让人拭目以待。佩斯画廊合伙人兼佩斯北京、香港、首尔总裁冷林表示:“希望可以通过积极参与,更深入地介入到艺术生态之中,与当地的艺术业同行及藏家群体,建立更有机的互动关系。”

洪浩《万相之九》(Everchanging Appearance No.9),布面丙烯、塑形材料及灰尘,170×100cm,2017年 © Hong Hao, courtesy of Pace Gallery


ART CHENGDU·艺术桥梁


对一个顶尖的艺术博览会品牌来说,艺术博览会不仅仅是艺术品展示、推介和交易的平台,更是包罗万象的文化艺术思想的交流场所。艺术博览会发展至今,早已不是小群人的狂欢,它是艺术市场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城市的文化窗口,也是全民共享的城市艺术节日。

阿卡恩基罗·萨所利诺《I.U.B.P》,气、轮胎、钢铁,70×29×89cm,2016年 © Artist and GALLERIA CONTINUA, San Gimignano/Beijing/Les Moulins/Habana

ART CHENGDU是否和藏家间有直接、具体的联系?


黄予:我觉得与藏家沟通也是艺术博览会的主要职责之一。我们积极地去了解、推广西南地区藏家的渴求,并在此过程中,和画廊不断协调。
黄在:首先,我们在邀请藏家上,做了很充分的考虑。除了联系已经有收藏习惯的固定藏家,我们还邀请了很多对艺术感兴趣、具有消费能力的潜在客人。

卡斯滕·霍勒《苏摩系列》(Soma Series),彩色印刷、铝塑板、木板、亚克力玻璃框,101×114cm,2008年 © Artist and GALLERIA CONTINUA, San Gimignano/Beijing/Les Moulins/Habana

是否有具体、特定的政策或福利吸引更多的藏家?


黄予:我们希望来到这里的每一位藏家都能有收获,我们精心准备了很多当下热门的艺术议题,也邀请了当代艺术圈中各个领域内的权威人士作为论坛嘉宾,以此提供更多的交流平台。
黄在:除了论坛等交流平台,对藏家们来说,艺术本身就已经是最好的福利。

赵赵《天空》,布面油画,200×200cm,2017年


对于一个崭新的艺博会品牌而言,哪些藏家群体是最为看重和关注的?


黄予:每一位藏家都是我们重要的服务对象。来自重要的老一辈收藏家的评价,是我们很重要的考核指标。另外,如何去引导新入门的藏家,或者说如何去吸引新的收藏家,也是团队一直在讨论及努力去做的工作。
黄在:们十分关注已经拥有收藏习惯的老藏家,同时,也很看重不断发展新的藏家。

王海洋《触不可及 No.9》(Out of Reach No.9),布面丙烯,260×200cm,2017年


除了惊艳的参展作品,在整个展览期间,ART CHENGDU还联动全城内的艺术机构,同期呈现更加丰富的艺术活动。从收藏、到艺术、再到更具前瞻性的艺术生态的论坛主题,使更多艺术爱好者、普通观众也能参与其中。

除了藏家与艺术从业者,对普通市民来讲,ART CHENGDU能为他们带来什么?


黄予:公共艺术教育和ART CHENGDU能够产生的后续影响力,是我们不计成本地在春熙路上搭建会场的主要原因之一。另外,我们还邀请了众多爱好艺术的明星、公众人物为我们推广助力,希望能带动更多的市民去了解艺术、喜爱艺术。
黄在:我们希望,ART CHENGDU能给大家带来不一样的、具有国际标准的艺术家和作品,能为市民们带来全新的艺术文化体验。

吴大羽《无题125》(Untitled 125),布面油画,53×38.2cm,约1980年


首届ART CHENGDU作为两位创始人对自己家乡、对艺术的一次献礼,他们希望ART CHENGDU不仅仅能够填补市场空白,更期待它能成为一座艺术的桥梁,连接历史与未来、艺术与生活、本地与全球。

李舜《226束光》(226 beams of light)摄影、收藏级艺术微喷,100×100cm,2017年


ART CHENGDU·放眼全球


国际化、专业化、品牌化,是此届ART CHENGDU的重要宗旨。虽然身处西南内陆,但真正的艺术一定会突破地理上的阻碍,成都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当代艺术新形象将在全国,乃至世界的艺术市场中,绽放属于自己的光彩。

尹朝阳《山松》(Mountain Pine),布面油画,140×280cm,2018年

作为一座西南内陆地区的城市,成都与北京、上海相比,其艺术市场和氛围有哪些与众不同之处?


黄予:成都是个全新、年轻的市场,同时又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作为一个文化、美食、旅游、消费的重镇,其高度国际化的艺术视野,更是为成都锦上添花。

黄在:成都是中国西部的经济、文化中心,其背后是整个西南地区的艺术文化底蕴。作为一个文化、美食、旅游、消费的重镇,其高度国际化的艺术视野,更是为成都锦上添花。

郭工《切问—不锈钢B系列》,不锈钢,尺寸可变,2017-2018年

史新骥《东园之一》(East Garden No.1),布面油画,91×73cm,2015-2016年 © Artist and AYE GALLERY


ART CHENGDU的举办对成都整座城市来讲,具有哪些意义?


黄予:成都的国际化发展是目前的趋势,而文化又是其重要标志。我们希望ART CHENGDU对这座城市具有很重要的推动作用。
黄在:我们希望ART CHENGDU能够成为成都的一个艺术节日,能为整个西南地区的艺术生态带来新鲜的面貌。

常玉《左手插腰的裸女》,炭笔、纸,47.5×30cm

首届ART CHENGDU对自己在全国,乃至全球的众多博览会中的角色定位是什么?


黄予:成为国内最具代表性的精品艺术博览会,是我们的努力目标。同时,我们希望在国际化的大方向下,ART CHENGDU能够发展出自己独一无二的地域特色。

黄在:ART CHENGDU不仅仅是艺术博览会,它还是为艺术服务的平台,能为大家创造艺术沟通和交流的机会。

Ugo Rondinone《Blue Yellow Mountain》,178.0×46×38.4cm,2017年 © Ugo Rondinone, courtesy Sadie Coles HQ, London.


本着相同的目标,黄予、黄在两人强强联手,为成都带来了一场具有国际水准、专业化的艺术博览会。专业与热情,成为了两人前行路上的强大动力。凭借这份对艺术的执着,首届ART CHENGDU应运而生——正如两人所说:“在四月来到春暖花开的成都,带着理想享受艺术。”

展览名称:首届ART CHENGDU艺术成都 国际当代艺术博览会

展览时间:2018.4.25-2018.4.27

展览地点:四川·成都 春熙路远洋太古里地铁广场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