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黄静远、王鹏杰、许力炜讨论
发起人:colin2010  回复数:0   浏览数:1699   最后更新:2018/04/02 18:12:20 by colin2010
[楼主] ARTYOO 2018-04-02 18:12:20

影像的思辨与迷恋

从录像艺术到艺术家电影



早期的录像艺术和实验电影有着反“叙事(故事)”的倾向,而现在的艺术家、诗人们则拍起了纪录片、电影、故事片,这种策略变化与迂回耐人寻味。本期专题以动态的影像艺术为话题,邀请相关研究者、艺术家、策展人、艺术机构、资深媒体人、撰稿人等共同探讨这一形式背后的深层思考。


四年前,马修·巴尼历时八年创作的《重生之河》刚刚问世,在布鲁克林音乐学院放映时,曾邀当时身在纽约的张一撰文评介这部改编自小说《古代之夜》的艺术家电影。在那篇《蹩脚作品的“伟大”注脚》一文中,她写道:看一个好作者不成功的作品的确得到了更多。


在几年后的这个春季艺术周里,当大多数消息都集中于香港巴塞尔上的数据时,编者联系到已“转战”伦敦的张一,邀请她再次谈论这部电影。正如在此篇中张一的新思考:天马行空的造型带来的震撼早被流行文化取代,而介于凝固的与流动的,物质与文学的不确定性仍然让人充满敬意;好的艺术也应具有多重空间的生命力。



《重生之河》剧照


凝固的与流动的:再看马修·巴尼

撰文/  张一


十几年前,在一次饭局上,伴着东坡肘子我平生第一次看到马修·巴尼的《悬丝》(Cremaster Cycle)。当时我们一群毛头学生听说导师刚从国外带回来一张神秘的片子,跑遍望京饭馆定了一个能放DVD的包间。在《悬丝3》华丽丽的开场中大家都放下了手里的筷子,原本应该进行的讨论会没怎么讨论起来,都震惊了。那次放映会的场景就像它的内容一样诡异令我印象深刻。新千年之初的艺术圈,第一次看马修巴尼的作品没有人会不被震撼,都为那扑面而来的“洋气”着迷。然而越是看不懂的东西越是激发文青们的求知欲,经过几年扫荡式的搜集资料,我和小伙伴们居然看全了《悬丝》系列,那股热情在2006年上海双年展终于引进的大片《挣脱9》(Drawing Restraint 9)中达到了高潮。



《重生之河》剧照


 《Riverof fundament》中文名《重生之河》,译为本源之流或者更直白的说肛门之流(以下简称《源流》)。三段式结构包括两次中间休息总时长六个小时,拍摄从2006年开始历时八年。在布鲁克林音乐学院哈维剧院(BAM Harvey Theater)的放映一晃已经过去了四年。这个剧院对马修巴尼的电影来说是绝佳的配合。就像底座对雕塑,画框对画面的重要性一样。这个有着一百多年历史的残破剧院极富表现力,墙皮大片的剥落、被腐蚀的钢架结构暴露出解剖式的形态。就像马修巴尼使用的所有画框都比绘画更讲究一样,这个剧院成了作品的一部分。《源流》基于普利策奖得主美国作家诺曼·麦勒的小说《古代之夜》(《ancient evenings》)。电影由诺曼葬礼的追思会开始演变成浮游在哈德逊河上的超度之旅,伴随死者之死生者老去,一个女人生出一只鸟,灵魂穿梭在美国西部的汽车修理厂和古埃及神话间直到重生,背景中是大段的美国自然风景。基本上是一个关于生死轮回的意识流。


《重生之河》于2016年在央美美术馆放映,艺术家参加座谈会。


与《悬丝》相比,《源流》的结构非常清晰,拍摄地围绕纽约和底特律。由哈德逊河的漂流引领一个空间的线性结构。葬礼,战斗,熔炉等场景又各自引发小的线性叙事。众多不同场景交叉着叙述出繁复的空间感,而主题仍是宗教祭坛画的三屏样式。解剖的母牛身体,喷泉般的粪便,奇特的人体造型都明显提示了15世纪荷兰画家博斯(Hieronymus Bosch)的三联画《人间乐园》或是《最后审判》。影片的三段正符合死亡,超度,诞生的主题。在较为清晰的线性结构之上,《源流》的空间分割围绕着河流展开,水面上和水面下是两个世界;现实的角色生活在水面漂流的房子里,鬼魂和神灵的角色来自水下。河流两岸也是两个世界,不同种族、不同年代的人群交战,象征孕育。而与汽车有关的桥段是小说中诺曼的年轻时代记忆,切割出另一个空间,拍摄地点也正是汽车城底特律。三辆不同品牌、式样的车叙述汽车工业自身的历史。  


美国作家诺曼·麦勒的小说《古代之夜》1983

《重生之河》预告片 ©International Film Circuit   视频来源:http://www.riveroffundament.net/


相比多维度叙事结构的空间感,现在我更对影片背后马修·巴尼作为雕塑家和拍摄者的两重视角感兴趣。物质固化的实体和流淌、变化中的运动时刻彼此交换,占领每个镜头。就像放映场所对他影片的重要性,这个物质的、物理的空间和观众疲惫冗长的歌剧式体验都是整个作品的一部分,而不只是最终的影像。每一个镜头的拍摄是一个雕塑家对一次事件,一段表演,一个运动,或一个物体形成过程的捕捉;这样一个镜头就像一个雕塑,是一个运动的物理结果。当然,雕塑的结果也确实是马修作品的一个重要部分,尤其在《悬丝》中,各种高品质的塑料和硅橡胶、尼龙织物、凡士林、人造水晶和玻璃,粘腻地配合着完善做工表现出光洁润泽的肌理;不同材料在凝结、冷冻,融化中的不同状态,传达不同温度的质感。来自物质性的雕塑感使叙事增加不能完全被解读的暧昧品质。再有,对不同物质运动速度的敏感,比如流淌的水银、融化的钢铁、水流、赛车又或是拳头,这似乎也得益于雕塑家多维度感知的天性。令他年轻成名的《挣脱》就纯粹是关于身体在空间中运动的直接体验。所以他的影像的肌理是普通电影不可比的。而超长的制作周期,让生猛、即时的材料又回炉、梳理、打破,再叙述。时隔多年再看他的作品,天马行空的造型带来的震撼早被流行文化取代;而介于凝固的与流动的,物质与文学的不确定性仍然让我充满敬意。


影片改编自诺曼·梅勒1983年的小说《古老的夜晚》,讲述了一位埃及的魔法师试图使用魔法和欺诈得到永生的故事。 巴尼花了八年时间完成他对梅勒小说的阐释,造就了这部长达5小时50分钟的《重生之河》。该作自问世以来曾先后于慕尼黑Haus der Kunst(2014)、洛杉矶当代美术馆(2015)、塔斯马尼亚Museum of Old and New Art(2015)等机构进行巡展。并在欧洲和北美多个国家的重要电影节和艺术电影院放映。



《重生之河》剧照


相关作品:


电影短片系列“悬丝”是马修·巴尼1994年开始拍摄的代表作。

《悬丝循环》由5部主题相互关联的影片组成,在构成上与德国浪漫主义音乐家瓦格纳的四部音乐剧《指环》(Ring Cycle)系列相似。巴尼避开了时间顺序,首先创作了《悬丝4》(1994),接着创作了《悬丝1》(1995)、《悬丝5》(1997)、《悬丝2》(1999)和《悬丝3》(2002)。整个《悬丝循环》系列以男性生殖腺的活动轨迹为线索,包容了历史、神话和宗教传说,充满了关于生命力和创造力的象征和隐喻。


《悬丝1》的故事围绕着一个美式足球场和悬浮在它上空的两个飞艇展开。橄榄型的橡皮飞艇仿佛是女人的子宫或是膨胀的种子,象征着生殖器官的发育初期。


《悬丝1》预告片


《悬丝2》描述了一个野蛮的西方人——加里· 吉尔摩(Gary Gilmore),他的行为对稳定的社会系统造成了冲击,使之发生分裂。从生物学角度来看,这与胎儿发育过程中性别形成的初始阶段相近。


《悬丝3》编造了一个建造克莱斯勒大厦的故事。在1929—1930年建设这个汽车制造王国的中心时,石匠和金属制造工人联合会发生了分裂。故事以此为背景,以共济会的石工传说为原型 ,演绎了一场发生在建筑师和学徒之间的争斗。这场争名夺利的角逐象征着胚胎发育的高峰期或者说人类生命力的旺盛期,嘲讽了人类与生俱来的可笑、可鄙而又无可救药、源于纳尔西斯情结的私欲。

《悬丝3》预告片


《悬丝4》讲述了拉夫登竞选人的故事,巴尼扮演的半人半羊怪物——拉夫登竞选人仿佛希腊神话中的精灵萨提尔(Satyr),象征着生命的再生能力和社会政治的更迭。其中的主要事件是发生在一个海岛上的摩托车大赛,参赛者驾驶摩托车在小岛上飞奔,翻山越岭,奋不顾身地挑战障碍和极限。这场激烈的角逐如同悬丝在上升和下降期间的不断求索,象征着胚胎发育期最后的仓促选择或者说创造过程后期的慌张失措。


《悬丝5》的故事发生在19 世纪后期的布达佩斯,在浪漫的歌剧院和古罗马式吊桥演绎了一场发生在女王和魔术师之间的似乎不可避免的爱情悲剧。它象征着差异性的不可调和与理想主义的必然失落。此时,悬丝终于下降归位,胚胎的性别确定,创造系统终结。





马修·巴尼


1967年生于美国旧金山,生活与工作于纽约。20世纪90年代美国最具创作活力的艺术家之一,其作品混合表演、摄影、录像、装置和电影等形式,具有时髦的视觉构图和色调。与其前辈相比,马修·巴尼的作品拥有一丝神话色彩。

曾获1993年威尼斯双年展的Aperto奖、1996年的HUGO BOSS奖、2007年的德国凯撒林奖。

曾先后参加第9届德国卡塞尔文献展(1992)、美国惠特尼双年展(1993与1995)、意大利威尼斯双年展(1993与2003)等重要的国际性群展。

在全球多个重要美术馆举办个展,特别是由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在2002年策划的个展《悬丝》曾经巡展到德国科隆路德维希博物馆和巴黎现代艺术博物馆,产生了广泛的国际影响力。2005年日本金泽二十一世纪美术馆举办《绘画抑制》回顾展,之后展览前往韩国首尔Leeum三星美术馆、美国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英国伦敦蛇形画廊及奥地利维也纳美术馆 (2005-2008年)进行巡回展出。意大利都灵梅尔茨基金会(2008-2009)和瑞士巴塞尔Schaulager美术馆(2010)也分别为其举办了大型个展。





张一


混迹纽约、伦敦、北京。做雕塑、教雕塑。

张一经常自嘲是学术大妈,在她的唠叨里面有一种对艺术的信仰和不厌其烦,这种信仰是珍贵的,更珍贵的是她还要唠唠叨叨地把各种从雕塑实践出发的见解、带着个人印记的观点都倒给别人。对艺术有兴趣的人会体会到这种唠叨的力量。大妈说的不一定是对的,但是有价值的,有时候,在艺术学术上的个人痕迹就是价值。






点击以下标题、图片可阅读精选内容


ARTYOO 深度 | 董冰峰:“影像艺术”重要吗?


ARTYOO专题 | 影像的思辨与迷恋:从录像艺术到艺术家电影







ARTYOO得艺,你的私享艺术顾问。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