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位/组艺术家和团体告诉你:性别与身份是如何被制造出来的?
发起人:陆小果  回复数:0   浏览数:2768   最后更新:2018/04/02 12:00:21 by 陆小果
[楼主] 叮当猫 2018-04-02 12:00:21

来源:目刻时光 莫尔本


很显然,不是所有人都能立刻体会他作品的深意,在最初,或者只是被外在的视觉效果所吸引。


但是当你慢慢沉浸其中,你定会被其感动——细细品味,你会发现,

原来思维可以穿过一个个不同的时空,这些或完整、或简单的结构诉说了世界的一切是源何开启的。


他曾经创造过一个“太阳”(2003年,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气候项目》),也曾经修建过一个“瀑布”(2008年《纽约市瀑布》),更曾经搬来“万年冰川”(2014-2015作品《冰钟》,哥本哈根、巴黎)......

他是:

奥拉维尔•埃利亚松(Olafur Eliasson),全球最炙手可热的当代艺术家之一。


《道隐无名》,埃利亚松屹今为止北京最大规模个展,2018年3月24日震撼开幕。

北京,红砖美术馆。


奥拉维尔•埃利亚松


他缓缓穿过人群,胸前挂着一个黄色的小太阳,当他启动开关,小太阳便发出耀眼的光。那是他在柏林收集的阳光,他说他把柏林的阳光带到了北京。


他用不紧不慢的语速来回答媒体的提问,而旁边分明,翻译的状态也很投入。


这是3月24日下午《道隐无名》展览新闻发布会的一幕。

他是埃利亚松。

看,他胸前的小太阳:

图片来源:红砖美术馆


新闻发布会上展览策展人闫士杰先生(左)、埃利亚松(中)(此时小太阳是发着光的)、专注的翻译先生

图片来源:红砖美术馆


美术馆门外:

展览海报:


关于展览,红砖美术馆在新闻稿里是这么描述的:


此次展览的题目引自奥拉维尔·埃利亚松的好朋友、哲学家蒂莫西·莫顿(Timothy Morton)对艺术的描述——The unspeakable openness of things(中文译为“道隐无名”),这让埃利亚松深有共鸣:“艺术存在并超越语言范畴,在艺术作品形式形成之前,一些难以名状的感觉会进入艺术创作的过程,并成为作品的一部分,却难以被充分表达;同时,艺术作品本质上对观者是开放的,当观者在作品的引导下体验、发问时,它已准备好聆听他们的倾诉。”


展览中文标题“道隐无名”是埃利亚松对红砖美术馆特有的建筑空间和东方园林的人文气质所呈现的一场艺术盛宴;此次展览策展人闫士杰在长达2年多的筹备中,与艺术家埃利亚松始终保持密切沟通,方案几易其稿。“我们试图将红砖的空间与埃利亚松作品所释放的能量完美结合,呈现作品与空间深度对话的艺术现场,当观者步入埃利亚松的时光隧道,沉浸在充满科技演绎的体验中,作品留给我们更多的是感知与觉悟。”


闫士杰对埃利亚松在艺术创作追求极致的态度深有体会:“他可能会对一件作品提出一百个想法,再一个个做减法,最后可能只剩下一个纯粹的符号。埃利亚松如同一位智库的领袖,站在气候、人文的立场,用艺术去呵护、关爱、发声、呐喊、激发人们的共识与行动。他追求时间的纵深,变幻空间的光影,倡导人与自然的对话,践行天人合一的哲学观。”

(此段文字来源于红砖美术馆官方新闻稿)


开幕式:

图片来源:红砖美术馆


在欣赏展览之前,熟记展览作品的简介是很有必要的:


展览将在红砖美术馆的园林、圆厅和8个展厅同时呈现一系列大型沉浸式装置、雕塑及纸上作品。展览中的各个空间自成一体,营造特定的自然现象如光、雾、影、水,或探索运动和几何学,以此来诠释奥拉维尔·埃利亚松艺术生涯中各个重要的关注点。观者将在一系列浸入式环境中穿梭漫步,从第一件特定场域作品《道隐无名》( The unspeakable openness of things, 2018)的强光开始,移步至红砖砌筑的圆厅观赏《遗失的指南针》(The lost compass, 2013),在黑暗中“阅读”水晶般无序跳动的《水钟摆》(Water pendulum, 2010),渐渐走进《不思之思图志》(Map for unthought thoughts, 2014)的网状幽暗世界,最后在黑暗的空间内欣赏环形喷雾装置《聚合彩虹》(Rainbow assembly, 2016)扑面而来的湿润中流动闪烁的七彩光谱。


主要装置作品周围的私密空间使观众可以专注于欣赏用格陵兰岛的冰川冰创作的水彩画《冰川风景》(Glacial landscape, 2018)、颜色随观者移动变化的《生物钟球体》(Chronobiological sphere, 2018)、被光“上色”的彩色玻璃状《明日共鸣器与昨日共鸣器》(Tomorrow resonator and Yesterday resonator, 2018)及打开虚幻空间的红色镜面《圆角》(The round corner, 2018)等。在位于楼下的展厅中,《声音银河》(Your sound galaxy, 2012)呈现由27个多面体组成的圆环。首次亮相于2003年威尼斯双年展丹麦馆的《盲亭》(The blind pavilion, 2003)及《两个未思之思》(Two unthought thoughts, 2015)将于美术馆园林区展出。

(此段文字来源于红砖美术馆官方新闻稿)


来,看展。

从展览前言部分开始:


NO.1

道隐无名  

The unspeakable openness of things

2018


这是一个黄色的世界。

身处其中,周遭皆为黄色。亮黄色的房间,黄色的光圈,天花板上一面巨大的镜子,由此半圆的光环由于镜像而成为圆环。构成虽极为简洁,但又因人群的组合而相应改变。

  • 《道隐无名》,2018

  • The unspeakable openness of things, 2018

  • 镜面箔、单频光、铝、油彩(白、黑)

  • Mirror foil, monofrequency lights, aluminium, paint (white, black)

  • 450×900×12 cm

  • 奥拉维尔•埃利亚松方案图

  • Sketch by Olafur Eliasson

  • 由艺术家、柏林neugerriemschneider画廊和纽约谭亚·博纳克达画廊提供

  • Courtesy of the artist; neugerriemschneider, Berlin; Tanya Bonakdar Gallery, New York

  • 2018奥拉维尔•埃利亚松

  • 2018 Olafur Eliasson


现场图:


NO.2

遗失的指南针  

The lost compass

2013


再也没有比这件作品更适合放置在红砖馆的圆形建筑中间了。

来自冰岛的漂流木,细钢杆的磁铁框架,呈八角星形状。

抬头,与天窗相呼应。

图片来源:红砖美术馆


  • 《遗失的指南针》,2013

  • The lost compass, 2013

  • 漂流木、不锈钢、磁石

  • Driftwood, stainless steel, magnets

  • 110×110×409 cm

  • 摄影:延斯·兹赫

  • Photo: Jens Ziehe

  • 由艺术家、柏林neugerriemschneider画廊和纽约谭亚·博纳克达画廊提供

  • Courtesy of the artist; neugerriemschneider, Berlin; Tanya Bonakdar Gallery, New York

  • 2013奥拉维尔•埃利亚松

  • 2013 Olafur Eliasson


现场图:


NO.3

 水钟摆  

Water pendulum

2010


声光电闪雨滴,急速的变换中,水的形状呈现出千变万化的姿态。

而在空中每划出一笔,便如同时间的瞬间凝固。

雨滴落地,即是印记。

图片来源:红砖美术馆


  • 《水钟摆》,2010

  • Water pendulum, 2010

  • 水、软管、泵、频闪灯

  • Water, hose, pump, strobe light

  • 尺寸可变

  • Dimensions variable

  • 2014年北京红砖美术馆展览现场

  • Installation view at Red Brick Art Museum, Beijing, 2014

  • 摄影:邢宇

  • Photo: Xing Yu

  • 红砖美术馆收藏

  • Red Brick Art Museum, Beijing

  • 2010奥拉维尔•埃利亚松

  • 2010 Olafur Eliasson


现场图:


以下视频记录了这一瞬间:





NO.4

未思之思图志  

Map for unthought thoughts

2014


在随光变化的图案中,寻找自我,寻找曾经的痕迹。

图片来源:红砖美术馆


  • Map for unthought thoughts, 2014

  • 不锈钢、油彩(黑)、HMI灯、马达、控制单元、镜面箔、铝、织物

  • Stainless steel, paint (black), HMI lamp, motor, control unit, mirror foil, aluminium, fabric

  • 尺寸可变

  • Dimensions variable

  • 2014年巴黎路易威登基金会展览现场

  • Installation view at Fondation Louis Vuitton, Paris 2014

  • 摄影:伊万·巴恩

  • Photo: Iwan Baan

  • 由艺术家、柏林neugerriemschneider画廊和纽约谭亚·博纳克达画廊提供

  • Courtesy of the artist; neugerriemschneider, Berlin; Tanya Bonakdar Gallery, New York

  • 2014奥拉维尔•埃利亚松

  • 2014 Olafur Eliasson


现场图:


(未完待续)

[沙发:1楼] 叮当猫 2018-04-02 10:09:03

(接上)


NO.5

 聚合彩虹  

Rainbow assembly

2016


太美。

环形水雾,恍如梦境。

在水雾间穿行,一定要走到圆中间才对“彩虹”有更多感受。

图片来源:红砖美术馆


  • 《聚合彩虹》,2016

  • Rainbow assembly, 2016

  • 聚光灯、水、喷头、木、软管、泵

  • Spotlights, water, nozzles, wood, hose, pump

  • 尺寸可变

  • Dimensions variable

  • 2016年韩国首尔三星美术馆Leeum展览现场

  • Installation view at Leeum, Samsung Museum of Art, Seoul, 2016

  • 摄影:金贤秀

  • Photo: Hyunsoo Kim

  • 由艺术家、柏林neugerriemschneider画廊和纽约谭亚·博纳克达画廊提供

  • Courtesy of the artist; neugerriemschneider, Berlin; Tanya Bonakdar Gallery, New York

  • 2016奥拉维尔•埃利亚松

  • 2016 Olafur Eliasson


现场图:


当然,还是视频最有说服力:





NO.6

 冰川风景  

Glacial landscape

2018


NO.7

生物钟球体  

Chronobiological sphere

2018


圆与圆之间的相互呼唤、呼应。

不同材质的相互映射。

每换一个角度,所呈现出来的画面亦不相同。

在感知和活动中存在直接的联系。

图片来源:红砖美术馆


  • 《冰川风景》,2018

  • Glacial landscape, 2018

  • 纸面水彩和铅笔画

  • Watercolour and pencil on paper

  • 单幅:151×151×8厘米

  • Each: 151×151×8 cm

  • 摄影:延斯·兹赫

  • Photo: Jens Ziehe

  • 由艺术家、柏林neugerriemschneider画廊和纽约谭亚·博纳克达画廊提供

  • Courtesy of the artist; neugerriemschneider, Berlin; Tanya Bonakdar Gallery, New York

  • 2018奥拉维尔•埃利亚松

  • 2018 Olafur Eliasson


生物钟球体:


现场图:


NO.8

明日共鸣器与昨日共鸣器  

Tomorrow resonator and Yesterday resonator,

2018


明日,昨日。

仅是视觉效果就让人赞叹。

同时,不要忘记了对面的投影。

明日共鸣器:

图片来源:红砖美术馆


昨日共鸣器:

图片来源:红砖美术馆


  • 《明日共鸣器与昨日共鸣器》,2018

  • Tomorrow resonator and Yesterday resonator, 2018

  • 棱柱玻璃环、彩色滤光玻璃(黄、蓝紫)、LED灯、LED驱动器、不锈钢、油彩(白)、线

  • Prismatic glass ring, colour-effect filter glass (yellow, violet), LED lights, LED driver, stainless steel, paint (white), cable

  • 尺寸可变

  • Dimensions variable

  • 摄影:延斯·兹赫

  • Photo: Jens Ziehe

  • 由艺术家、柏林neugerriemschneider画廊和纽约谭亚·博纳克达画廊提供

  • Courtesy of the artist; neugerriemschneider, Berlin; Tanya Bonakdar Gallery, New York

  • 2018奥拉维尔•埃利亚松

  • 2018 Olafur Eliasson


现场图:


NO.9

圆角  

The round corner

2018


圆角(0°,18°,36°,54°,72°,90°)

两个半椭圆形红镜子在墙角相遇,以不同的角度变换着, 从0°到90°。

形成不同的镜像世界,与真实世界相遇。

图片来源:红砖美术馆


  • 《圆角(0°,18°,36°,54°,72°,90°)》,2018

  • The round corner (0°, 18°, 36°, 54°, 72°, 90°), 2018

  • 层压彩色玻璃、不锈钢和铝

  • Laminated coloured glass, stainless steel, aluminium

  • 234×90×90 cm

  • 摄影:延斯·兹赫

  • Photo: Jens Ziehe

  • 由艺术家、柏林neugerriemschneider画廊和纽约谭亚·博纳克达画廊提供

  • Courtesy of the artist; neugerriemschneider, Berlin; Tanya Bonakdar Gallery, New York

  • 2018奥拉维尔•埃利亚松

  • 2018 Olafur Eliasson


现场图:


NO.10

 声音银河  

Your sound galaxy

2012


银河里的星星是随着你的脚步而变化的。

走得快,星星就越多,反之,则越少。

  • 《声音银河》,2012

  • Your sound galaxy, 2012

  • 不锈钢、镜、卤素灯

  • Stainless steel, mirror, halogen bulbs

  • 506.5 cm

  • 2014年北京红砖美术馆展览现场

  • Installation view at Red Brick Art Museum, Beijing, 2014

  • 摄影:邢宇

  • Photo: Xing Yu

  • 红砖美术馆收藏

  • Red Brick Art Museum, Beijing

  • 2012奥拉维尔•埃利亚松

  • 2012 Olafur Eliasson


现场图:


NO.11

 盲亭  

The blind pavilion

2003


在园林里的很多面镜子,折射出周围景观的很多面。

真实与虚拟相结合,产生多种视觉感。

图片来源:红砖美术馆


  • 《盲亭》,2003

  • The blind pavilion, 2003

  • 木、钢、油彩、玻璃(黑色和透明)

  • Wood, steel, paint, glass (black and transparent)

  • 250×750×750 cm

  • 2015年北京红砖美术馆展览现场

  • Installation view at Red Brick Art Museum, Beijing, 2015

  • 摄影:邢宇

  • Photo: Xing Yu

  • 红砖美术馆收藏

  • Red Brick Art Museum, Beijing

  • 2003奥拉维尔•埃利亚松

  • 2003 Olafur Eliasson


现场图:


NO.12

两个未思之思  

Two unthought thoughts

2015


玻璃和黑曜石的两个圆球,在美术馆园林里展现。

与园林景观中的圆洞巧妙结合在一起,衍生出许多含义。

图片来源:红砖美术馆


  • 《两个未思之思》,2015

  • Two unthought thoughts, 2015

  • 黑曜石球、玻璃球

  • Obsidian sphere, glass sphere

  • 各为直径60厘米、350公斤

  • Each 60 cm, 350 kg

  • 2015年广州东庄展览现场

  • Installation view in Dongzhuang village, Guangzhou, 2015

  • 摄影:罗湘林 陈声明

  • Photo: Luo Xianglin, Chen Shengming

  • 由艺术家、广州维他命艺术空间和柏林neugerriemschneider画廊提供

  • Courtesy of the artist; Vitamine Creative Space, Guangzhou; neugerriemschneider, Berlin

  • 2015奥拉维尔•埃利亚松

  • 2015 Olafur Eliasson


现场图:


什么是虚拟什么是真实?当你与他的作品对话,你得到的信息又是什么?

当太多的感受淬不及防向我们内心袭来,而我们应接不暇时,


也许埃利亚松会用他在纽约当代艺术博物馆的展览标题来轻轻提醒你:


Take Your Time (慢慢来)。


最后,奉上精彩的新闻发布会片段:




(部分图文以及作品信息来源于红砖美术馆,感谢红砖美术馆提供精彩材料!其余图片由目刻团队现场拍摄。)


关于艺术家


奥拉维尔·埃利亚松(Olafur Eliasson 生于1967年,冰岛/丹麦)是一位涉猎广泛的视觉艺术家,运用装置、绘画、雕塑、摄影和电影等媒介创作。自1997年至今,他在世界各地的重要博物馆举办的个展为他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埃利亚松的公共空间项目包括2008年的《纽约市瀑布》(The New York City Waterfalls)以及分别于2014年在哥本哈根、2015年在巴黎展出的《冰钟》(Ice Watch)等。


自2012年起,埃利亚松与工程师弗雷德里克·奥特森发起了一个生产并向无电社区分发太阳能灯的公益项目“小太阳”(Little Sun)。2014年,埃利亚松与长期合作者塞巴斯蒂安·贝曼(Sebastian Behmann)创办了国际艺术与建筑事务所——他者空间工作室(Studio Other Spaces)。专注于跨学科与实验建筑计划以及公共空间创作。


埃利亚松现生活与工作在哥本哈根和柏林。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