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 | 对于乔治·康多作品之极限视野的探索
发起人:clclcl  回复数:0   浏览数:1941   最后更新:2018/03/29 20:26:02 by clclcl
[楼主] 蜡笔头 2018-03-29 20:26:02

来源:798艺术 王薇


王海洋同名个展空白空间展览现场


王海洋的创作聚焦于对自我意识的探究与呈现。在空白空间的同名个展中,艺术家以绘画及影像装置为形式创作的最新作品分别展现了直接来源于身体的自我意识,以及他者及周遭环境与自我意识生成的复杂关系。通过对包括人类唾液、口腔运动、嗜血生物等一系列不同媒介的运用,呈现了其对自我及现实的多层面剖析与思考。


艺术汇:在单频影像装置作品《镜子》中,你应用了不同人的唾液为媒介调和水彩,绘制作品。这其中是否渗透了某种对群体话语的隐喻?而以“镜子”命名作品似乎亦有一种自我影射的意味。

王海洋:这个作品就是用收集的很多人的唾液代替水彩中的水,画了45张有点像大脑切片的水彩绘画。展示的时候是将45张切片叠加成一摞,像是一个立体大脑。然后将这45张绘画的图像放在一起形成一件定格影像作品。对我而言,他人分泌的唾液就是“他人”,有别于“我”的他人,是语言、身份和意识,而不是他人的DNA的意思,这不是一个生物学上的思考。

《镜子》总体尺寸可变 单频影像装置 2017年


艺术汇:在此次展出的另一组多频影像装置作品《蹂躏》中,你以咀嚼口香糖的行为及咀嚼后的口香糖为材料创作了四组既独立又彼此关联的影像作品。“口香糖”在这里成为了某种被塑造的个体的形体,同时又具有着一种不确定性,它在这个作品语境中起了什么作用?

王海洋:嘴巴是一个入口,也是一个出口。人类用嘴来表达自己,发表对事物的认识。我找了几个不同身份的人,订做了一个可以套在他们脑袋上的小房间,让他们在一个封闭和被约束的空间里咀嚼口香糖。口香糖很像是用口腔运动形成的一个“小雕塑”,它可以被塑造,又可以做成动画,这个点激发了我。于是我收集起各种人咀嚼过的口香糖做成了装置内部的三个定格动画。口香糖此刻对我而言就是语言,甚至是一个人的灵魂。

艺术汇:从这四组影像作品中可以感受到对人类社会机制、规则、限制等问题的探讨,能否结合四组作品具体谈谈它们的相关切入点?

王海洋:外面的九个屏幕我做了镜像,人是没有嘴巴的,封住了语言的入口和出口,设置了一个困境,而九个人一起运动咀嚼的时候又会形成一个连动的感觉。当观众进入装置内部的时候会看到三个用口香糖做的定格动画。其中一屏是我假设两个口香糖在对话,一个是偶像,一个是法官。两个人谈话的内容是关于社会规则、身份地位、个人意识和他人意识之间的关系,等等。另外两个屏,一个是所有人的口香糖粘在一起运动,这个是关于关系的讨论。另外一个是由口香糖、安眠药和酒精组成的软体动物,它在深夜森林的一个角落里静静蠕动。这屏对我而言是艺术家直觉的投射。

《蹂躏》总体尺寸可变 多频影像装置 2017年

王海洋同名个展空白空间展览现场


艺术汇:三频影像装置《蚊子》将这一嗜血生物作为主要媒介元素,期间穿插着人类自身形象及碎片化的社会景观。“蚊子”在这里似乎象征着一种人际间信息传播的渠道。而第三个视频中被蚊子围绕的那个手持书籍、面戴白纱的人物形象似乎又指向了某种莫名的困境。这是否暗含着一种对人类信息传播机制的困惑及隐忧?

王海洋:选择蚊子是因为我看过一个说法:像蚊子这一类寄生虫不是靠杀生摄取食物,在系统里扮演的更像是媒介,在我们不知不觉的情况下传播着体液和其它的物质。而这个作品是关于媒介的,媒介是无形的,我将其幻化成有生命的蚊子,就产生了某种奇妙的感受。三个视频一个是关于价值观的思想植入;一个是关于媒介在连结、转化现实世界的运作;一个是关于我作为个体的直觉投射。这一屏的解读是开放性的,你说的困境、隐忧都成立。

《蚊子》总体尺寸可变 三频影像装置 2017-2018年


艺术汇:此次在空白空间A厅展出的两组系列绘画作品以带有表现性、抽象性的图式显示出一种与身体、行动的密切关联,这些似乎源于某种个体经验层面的表达,请介绍一下相关的创作背景。

王海洋:从时间线索上这两组绘画是这次展览中较早一点的作品。一组是104张小幅水彩画,题目是《性》。另一组是大尺幅的丙烯绘画加一个影像,题目为《触不可及》。

《性》这套作品是我去年上半年做腿部手术时在医院里画的,当时两条腿已经被截断,每条腿上都有六个钉子和一个架子天天流血,四个月的住院时间是很难熬的,那个时候很单纯地就想做一点事情转移对疼痛的注意力,于是就开始画一些“性”题材的小水彩画。不幸的是,在医院这样的公共环境中很难处理这样的题材,我必须要画得不那么直白,要处理到一个恰到好处的临界点,但是比起直白地表达性的欲望,我后来更喜欢这个克制中的表达,边缘线的灰色地带,无法真实做自己却又要试图表达真实的自己。

《触不可及》可以说是由一个“失误”不小心引出的一套作品,我试图把身体、行动和现实物理空间介入绘画的平面幻象中。结构上有点像教堂的天顶画,这套作品已经没有了什么具象的形象,我希望可以运用所有的线条,所有的颜色,表达一种自由的抒发。

王海洋同名个展空白空间展览现场


艺术汇:在《触不可及》系列中,每一张画作的中心均是一个圆形的发光体,而根据这个系列画作创作的影像动画则运用了相同的元素,并显示出一种围绕着中心展开的运动。这些充满动势的抽象笔触与中心的圆形发光体是怎样一种关系?此外,这种统一的画面结构及其在展厅中的对称排列亦营造了某种微妙的仪式感,能否谈谈与之相关的思考?

王海洋:我术后刚刚能站立,很想画大幅绘画,可惜腿的支撑力又不足,腰也不直,每天只能勉强站一个多小时。后来发现了一个方便的方法就是平铺着绘画,有点像写书法,用一只手支撑到桌沿,这样就不觉得累。所谓的“失误”就是中间的那个发光点,起先我订了十个大的画框,但是预估错了框子的尺幅,没想到中间有一小块区域居然够不到,与我的身高和手术受限都有关系。本来我试图画完竖起来补上,可是这个画我已经画了五六层,每层都有无数的颜色,中间那块无论怎么补出来都很别扭。当时很沮丧,就每天面对画布发呆。后来想通了,就让这个“失控”区域的中心点发光,在周围所有能控制的自由的颜色和线条的包围下,总有一个你控制不了的中心在发光。这套作品就是一个特殊情况下的产物,包含了失误、巧合、行动受限等因素。后来我的行动渐渐恢复了,我就不画它了。这套作品只有16张成品,这次展览了8张。展示上我希望呈现对称感、类似某种仪式感的包围状,让这些发光点注视着观者。

艺术汇:此外,这批画作在整体上呈现出绚烂明艳的色彩特征,这是否亦暗示了一种主观的情绪或意念?请谈一下你对画面用色的考虑。

王海洋:颜色是个很有意思的话题,这个可以讨论很多。简单地说,我认为色彩是有能量的。我看过YouTube上一些小视频,拍摄有色盲症的人第一次戴上特殊眼镜后可以看见颜色的第一反应。其实他们周围的事物并没有变化,人还是那些人,景还是那些景,只是改变了某些颜色,但是他们那种强烈的反应给我震撼很大,让我意识到了颜色的能量。我们太习惯身边的各种颜色了,它太理所当然了,然而绘画却是能让人重新感受颜色能量的一个入口。

王海洋同名个展空白空间展览现场


艺术汇:不难发现,虽然此次展出的这些作品呈现了对现实多层面、多角度的切入,但所有的创作动机均是围绕着自我、他者及群体展开。

王海洋:这个展览分绘画厅和影像装置厅,影像装置厅我关注的是个人复杂意识在形成的过程中和他人意识以及周围环境的关系,这里面用到的材料都是他人的采集物,例如他人的唾液,他人吐出来的口香糖。这些都是别人的生产物,然而这些“他人的生产物”中聚集的却是一个自我的意识。绘画厅里的自我意识则是更本体的。

艺术汇:可否谈谈这些年你在整体创作思考上的发展线索及推进方向?

王海洋:我觉得对一个艺术家而言整体脉络比单件作品重要,不同时期的作品既有变化又有某些关联才是关键,也是一个艺术家在某个特定的时代在某种特定的语境下的立体表达,这是一个个体的创作实践,而不是被归类化的评述。推进方向的话,就是不让形式限制住自己,之后的创作会更专注于某一个具体的点深入探索。


文:王薇

图:空白空间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