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唯艰个展“在路上”4月1日谷仓当代艺术空间
发起人:展览预告  回复数:0   浏览数:1828   最后更新:2018/03/28 08:40:36 by 展览预告
[楼主] 点蚊香 2018-03-28 08:40:36

来源:知乎


注:在此阅读前阵子刷屏了的《中国当代艺术编瞎话速成指南》


《中国当代艺术编瞎话速成指南》补遗

庄泽曦



原本我想批判@娄良发布的《中国当代艺术编瞎话速成指南》一文,和他交流以后,我打消了这个念头。何必对一篇博眼球的网文大批特批,弄得自己一身腥呢?于是,我想为这篇网文写个补遗,就作者自以为揭示了的怪象做一个解释。


艺术评论为什么

不说人话

很多人说看不懂当代艺术,其实他们也看不懂古代艺术,换言之大多数人看不懂艺术。他们喜欢写实艺术,认为言之有物,不过是那些画能教他们至少作出陈述性的评论,罗列画中物,仅此而已。可是任何一部现当代艺术读本在谈论这一现象时都曾指出,如贡布里希在《艺术的故事》中说的那样,今天的艺术家不想把观众当成看图说话的人,他们不想去证明观众是瞎子还是傻子。

上面这幅画是德裔美国艺术家翁诺德·瑞思(Winold Reiss)的作品,作于1925年。你看到一位受教育了的黑人的肖像,背后是扭曲的城市、乐谱和屋舍。如果你熟悉艺术史,就会知道螺旋状的蓝色背景意味着忧郁的思考,正是黑人青年脑中所想。有一位艺术批评家曾这么描述:

他们赶我去厨房吃饭 / 当朋友们来的时候 / 我就大笑起来 / 吃得饱饱 / 长得壮壮 / 明天 / 我就上餐桌

这段话该如何解释?如果不告诉你这位艺术批评家正是画中的黑人青年,你一定觉得他在编瞎话,因为这句话似乎没有提到任何有关画面内容的词汇。事实上作为一首题画诗,朗斯顿·休斯(Langston Hughes)生动地描述了黑人青年的思考,整首诗是双关的,一面是黑人群体茁壮成长翻身做主人,另一面是被饲养压迫成为盘中餐。现在,你觉得他是在编瞎话吗?

上面这幅画是南宋禅师廓庵的作品《十牛图》第八幅《人牛俱空》。他为每幅画都写了一篇图颂来阐释,针对这幅画他这么写道:鞭索人牛尽属空,碧天辽阔信难通,红炉焰上争熔雪,到此方能合祖宗。那你觉得这位中国大师是在编瞎话吗?

题画诗(ekphrasis):一种描述视觉艺术的文学体裁,内容可以是写实的,也可以是想象的。《编瞎话指南》的作者或许不清楚在西方艺术中也有题画诗的概念,而这些文学创作同中国画上的诗一样,不一定是对画面的直观描述,更多的是视觉作品的一种补充。那么,直白地把画中图像翻译成文字的做法就显得浅白拙劣。

所以,在我们讨论当代的艺术时,其实我们是在讨论所有的艺术门类,不只是视觉艺术,还有补充视觉艺术的文字阐释,如果说视觉作品是前卫的,那么与之相伴的文字阐释也应该是前卫的


为什么当代艺术

这么难懂

我无意解释一个自行车轮为何能成为艺术品,进入美术馆,因为这已经是老生常谈的内容了。我想指出的是,在我们解释当代艺术时,使用假大空的抽象词汇是必须的。因为要使现成物成为艺术品,就必须使物品脱离它本身的意义,还原到无功能的状态中,而只有这样才能进入艺术场域。

这种概念有点像“见山是山、见山不是山、见山还是山”的三重境界。在你眼里这是一个自行车轮,是自行车的一部分,这种理解属于第一层境界。如果你发现这不只是一个自行车轮,把它拆下来重新组装还能做其他用,这就到了第二层。要是你发现自行车轮是一个铁叉加轮子的组合,它本身具有无数的潜在用途,甚至把它叫做“由铁叉和轮子组成的可转动结构”,那就到了第三层境界。这时候我们眼中的一切不再禁锢于通常的概念中,成为艺术或新事物的基本材料。

如果艺术家是这么想的, 那他为什么不能这么说呢?自行车轮可以还原成它本来的形式,只不过我们通常叫它自行车轮罢了。换句话说我们对自行车轮这个叫法只是自行车轮这个概念的一种名称而已,现在我们把这个概念展开成它的本体,难道我们就不认识了吗?如果你不认识,只能说明你从来没有在这个层面思考过它。

是谁让你看不懂了

其实《指南》一文暗藏着一个假设,即当代艺术作品的文字阐释应该被观众看懂,然而这种观点具有欺骗性。因为真正让你看不懂当代艺术的人,正是那些呼喊着当代艺术难以被大众理解,当代艺术脱离群众的人。这些人不仅背叛了当代艺术,也背叛了支持他们的大众。

我在上文叙述中,一直用题画诗来分析美术馆里的作品简介和作品阐释,我想说的是任何作品的文字阐释其实和题画诗没有区别。作者或策展人在为自己的作品写出阐释时,其实是站在观众的视角而写的。我们可以把作者当成艺术品的第一位观众,但在本质上,即“看山还是山”的境界上,作者同观众毫无区别,那么他的阐释其实只是众多阐释中的一部分,你可以选择理解,也可以置之不顾。在这个问题上其实没有对错之分,也就更没有看懂和看不懂之分了。

可笑的是,有些当代艺术从业者,比如《指南》的作者还会认为是当代艺术界不好好说话,才让观众看不懂。这种观点无异于,确认第一位观众说的话就是真理,毫无逻辑可言。我要指出,作为观众的你不需要用作者的阐释来确认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你大可以自信地与作者商榷,因为作者的地位和你没有什么不同。既然当代艺术界放下了姿态,又何谈制造壁垒呢?反过来说,我们想想是谁在制造壁垒?


我来说说真相吧

当代艺术界的大门从来没有关过。我们很少听到位高权重的当代艺术家抨击某某不可自诩为艺术家,这在其他文艺界其实很常见。当代艺术不是唯技术论的,所以我们只会批判那些过于商业化的媚俗的艺术家,只要你不想着阿谀奉承,讨好大师(沿袭过往的艺术形式)或讨好资本(针对富豪创作合他们口味的作品),这扇大门就永远敞开着

但就像所有前沿学科一样,当代艺术还未到盖棺定论的那天。因此,作者在阐述自己的作品时,往往使用大众无法理解的语言,而这些文本是给同行看的。意思是说,在美术馆和画廊里没有面向大众的阐释文本。如上所述,观众更应该看的是作品,应该得出自己的看法,而不是被阐释牵着鼻子走。毕竟,我们不能把那些在未来很有可能成为废品的东西当成珍宝看待。而当代艺术家之所以要向同行去解释自己的作品,其实是在划定自己的位置,希望有识之士能发现它的作品值得保存下去。

一言以蔽之,当代艺术展览都是落选者沙龙,没有官方意见,没有权威,更没有真理。而一切试图为当代艺术立法,让大众理解当代艺术的人,甚至将他的言论和阐释视为真理的人,其实是当代艺术的背叛者,他想称王,而不是搭建桥梁。


我认为当代艺术界

最坏的是那些

立权威的人

最后我想提一点,即浮躁的问题。我们可以说当代艺术界的一些乱象是浮躁所致,本可以好好翻译的东西被做的乱七八糟。我从事翻译工作4年多,却发现大多数被诟病的翻译作品都不是大众读物,而翻译的过程其实是在探讨新出现的西方美学和艺术理论中的概念。实话实说,学术界还未对这些概念达成共识,因而我们只能用更接近于西文语法和词法的方式译介,其目的更多是帮助专业读者快速浏览原文,更像是一本按序排好的针对性词典,而不是一部业已定稿的学术论著。

其二是大众的浮躁。大众很容易被蛊惑,特别是遇到那些价格高昂却看不懂的艺术品时,容易被洗脑。有些人会指出这是上流社会的奢靡现象,把本不是艺术的东西当成艺术品看,再放进美术馆里愚弄大众,调戏大众。但我想说,我们千万不可被这些人蛊惑。因为艺术史是滞后的,所有的当代艺术只是一种流行现象,美术馆不是真理,只是展示空间和一栋普通的房子没有区别。但我们这么想,是因为我们像乐于贷款消费一样,希求未来才能确定的艺术标准和艺术史提前出现在当下,给我们一个答案。这是不可能的,不论是大众有这种要求,还是艺术从业者有这种要求,都是难以满足的,而后者若提出这点,不是蠢,就是其心可诛。


以下片段指出《指南》作者

亦非一位好的中文书写者

可以跳过

作者虽批判当代艺术界不好好说中国话,但他自己也说一样的话。白话文西化问题其实由来已久,甚至在汉语口语中生了根。而作者在全面检视自身语言之前,就作如上批判,没有说服力。


该文开篇首例“我刚拍了一张路口的照片”就是一句洋汉语,但他并不清楚自己有问题。随便用哪个翻译软件,这句洋汉语都能翻成一句地道的英语“I just took a picture of a junction”。不过,把汉语翻译成英语,真能做到如此对等吗?其实不能。这句话要用正宗的白话文讲,应该是“我刚在路口拍了一张照片”或者“我刚拍了一张路口照片”。

为什么这里不能加“的”呢?原因是英语中的“of”很少翻译成“的”。如果把“路口”换成其他词就很好理解了。比如“美女照片”、“中国地图”、“数学教材”等等名词在英语中都需用“of”连接 ,但在中文里“of”可以不出现。又如:

例:我试了订个外卖,结果没买成

——“我试过订外卖,但是没买成” 或 “我试着订外卖,结果没买成”。

注:“试了”表示已完成或仍在持续,后跟“结果”不妥,应写成“试过”跟“但是”,或保留“结果”,前用进行状态“试着”

例:煎饼师傅一边摊煎饼一边哼歌

——“煎饼师傅边摊饼边哼歌”

注:边A边B中的字数最好相同,比如“边看电视,边写作业”

例:我有时候在这家铺子买煎饼,有时候不

——“我偶尔在这家铺子买煎饼” 或 “我有时才在这家铺子买煎饼”

注:“有时是,有时不”纯属英语表达

例:炉子上的香气虽然摸不着,但让人很有食欲

——炉子里的香气虽摸不着,但教人垂涎

注:虽然对但是,虽对但,字数最好对等;如果要说“炉子上”应该补充“飘在炉子上的香气”,因为香气是从炉子里出来的

例:在摊煎饼之前,应该先把手洗干净

——“摊煎饼前,应该把手洗干净” 或 “要摊饼,先洗手”

注:“前”已经表示先后关系,所以出现“先”实属累赘。

在《中国当代艺术编瞎话速成指南》中,如上洋中文的写法不甚枚举,与作者沟通后,他作如下回应:

我的西化中文是因为我的确在很多时候用英文逻辑思考,我在国外第三年的时候意识到了自己母语写作在退化,努力改善了但成效不佳。如果你以此为论点来反驳我,怎么说呢,我会觉得是我做了一道菜,但你批判我的刀钝了,完全不在点子上,希望你不要做这种无谓的批判以显得你很聪明。

留学多年至中文退化之言令人乍舌。其实,作者若能推己及人,便可理解中国当代艺术界的“不说人话现象”。诚如他所言,抓住作者本身的语言问题大批特批毫无意义,所以我才在上文分析那些藏在“不说人话现象”背后的问题。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