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求对我们的作品感兴趣的个人或机构
发起人:HamishTodd  回复数:1   浏览数:1510   最后更新:2018/03/29 17:11:13 by guest
[楼主] 蜡笔头 2018-03-26 14:23:42

来源:艺术世界杂志


詹翀:模具

Zhan Chong: Moulds

中国北京|杨画廊

2018年1月6日—3月11日


夏笔|文


尽管和大多数绘画展览的样貌相似,詹翀在杨画廊的个展“模具”也只是以上墙的方式呈现了一部分最新的创作,但艺术家却以此种最为基本、简单和朴素的方式勾勒出自己完整的意图——其中包括对日常之物思考的推进,就形状在基本构成和绘画语言层面上的双重思考,以及针对材料与身体的劳作在绘画中的参与而进行的考察。在这样一个框架中,艺术家以形状的不同样式就这几个意图做出自己的阐释。


和在杨画廊的上两次个展“恋物癖”(2013)“描绘了”(2014)相较而言,艺术家在此次的阐释中显然尽量地做着减法。日常之物贯穿着这三次个展,构成展览图像的主体。然而,如果说在之前的这两个展览中,艺术家通过画面在图像上的隐喻指涉大量的人类痕迹,从而彰显物所内含的日常生活政治的话,那在此次的展览中,这种画面的修辞就是退场的。就叙事的层面而言,如果说艺术家此前在进行对事实层面、真实存在的描述的话,此次的展览则转向了概括和抽象的描述。单个的物件以极大的体积占据着画面。尽管物与物仍然保有一些在先前的创作中就多次出现的嫁接和并置,但它们并不指向任何隐喻或修辞,而是通过体量感凸显着其“物性”。作为这些物件背景的,是简单的抽象空间或平涂的单色衬底,让其脱离了日常生活的语境,从而抽象为一个纯粹的物本身。显然,这些物的样貌仍然以非常具象的形式说明着其在日常社会中所要承担的功能和角色——这存在于我们的知识和经验系统——但同时,这种单纯地对外观和样貌的描绘又在保留形状的同时,也将其仅仅缩减为一种形状,而让物性在具体的此时此刻超越了其被赋予的社会功能和外延的文化属性。这样一种具象的对外观形状的描绘由此转换为一种反思的工具,反思物的社会属性、物的叙事,以及抽离/抽象的可能性。


在一系列单纯呈现形状的绘画中,艺术家将这一层面的反思更推进了一步。这些画面与其说是图像,不如说是图案;与其说是形状,不如说是线条构成的简易结构。在某种程度上,我们甚至可以称其为“原始图像”这系列创作将物件的所指更加追本溯源至我们对图案的认知经验,即一个简易的图案可能引发的对图案向图像的具体化,从而演绎到图像所代表的物件及物件背后的社会、文化意涵。这是“元图像”也是我们认知的“元语言”它们是从三维向平面的回归,从具体向抽象内核的回归;是各种物件的横截面,亦是我们认知经验的基本模式。

詹翀,《睡眠仪式1》,木板丙烯,180cm x 120 cm,2017 杨画廊|图片提供


就创作本身而言,这也是从立体向平面的回归——艺术家将物品的剖面亚克力模具压制到粘土上,再将粘土上的图像转化到画布上。这样一层层的减法和抽离最终将物抽象为线条所构成的简易结构,阐述物在物理层面上的存在形态而非社会层面上的存在方式。它一方面将我们的观看经验导向功能性的物,一方面又将我们的观看经验导向绘画语言的基本构成——线条和色彩。正是在这里,绘画语言和艺术家身体层面的劳作凸显出了其重要性。这些反思是在艺术家与材料的真实关系中发生的:首先是艺术家做的亚克力模具,其次是从亚克力模具向粘土图案的转换,最后是用丙烯在画布上对粘土的层层涂抹。所有这些劳作并未指向一个复杂的图像,而是简单的线条与色彩。在这个过程中,所有牵涉其中的物和身体都处于中间状态。不论是亚克力还是粘土都是待改造和待塑形的,画布是待覆盖的,身体是在物件和绘画这两种媒介间穿梭往来的。


劳作的真实发生是在不断地积累,但实际的效果却是不断地消除和简化。仅有在靠近画面仔细审视时,我们才可以切实地窥见艺术家在这个过程中与画布及颜料进行的层层博弈,从而目睹这些远观的时候甚至有些类似广告和素材的画面是如何在时间和劳作中积累起其看似简单、实则复杂的样貌的。可以说,这种简单与复杂的反刍存在于创作方式的层面,也存在于图像及其意涵的层面;同时,也存在于展陈的层面——与这些绘画形成对照的是艺术家的亚克力模板。这些模板是大多数画作的最初形态,它们是简单的:激光切割出的轮廓和单一的色彩;它们也是复杂的:孕育出整个的创作方式和多件作品的画面。它们是神秘的,单一观照的话,我们无法得知其意图;但它们也是艺术家拆解和暴露自己创作方式的企图——与其说艺术家在展览自己的最新创作,不如说他以展览的形态展示了自己的工作方法,说明了自己创作和图像的由来。这种自我解构类似于展览对物的解构,一方面指向自身之外,一方面又指向自身。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