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漫的抽象 · 冯良鸿个展
发起人:元典美术馆  回复数:0   浏览数:1886   最后更新:2018/03/20 21:29:12 by 元典美术馆
[楼主] clclcl 2018-03-20 21:29:12

来源:典藏Artcoco


第六届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Art Basel Hong Kong,以下简称“香港巴塞尔”)即将于2018年3月26日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本次将有来自32个国家共248间画廊参展,换言之,是个含括数千甚至上万件艺术作品的超大型展览。

© Art Basel HK


虽然展位费用高昂,巴塞尔却不是只要出得起钱就可以加入的活动,由于画廊提出的申请方案需通过巴塞尔评选委员会的审核,进而形成入选的画廊就象是获得了卓越品牌的认证效果。所以这个无论对主办方或参展画廊都所费不赀的“快闪”行动完全值得。



“移动的艺术军团:台湾一线画廊主”为名,典藏专访了六位参展本届香港巴塞尔的画廊主,试图透过他们对于画廊经营的种种设想,一窥台湾的一线画廊主是以怎样的思维与策略,在跨城市的布局里展现自身的专业实力与品牌形象,与此同时,也藉由推荐一件参展作品的推荐,呈现出在众画廊主心目中此次参展香港巴塞尔的焦点所在!



赵琍 × 诚品画廊

这是一个永远可以体验差异的行业


2009年,诚品画廊成功申请参展瑞士巴塞尔艺术展(Art Basel),成为首家进入这个顶级艺术商展的台湾画廊。千里迢迢来到集结各城市菁英画廊的场合,赵琍最强烈的感受是发现自己的画廊一点也不逊色,当时展出的林明弘与崔广宇的作品,无论在观众或市场反应上都得到很好的成绩。然而在这个充满自信的经验之后,她的决定竟是从此不再费心于“西进”的努力,决心要集中所有精力深耕亚洲市场。

2009年林明弘个展“我是太阳”展场一景。


作为一个资深画廊主,赵琍经手过的展览不计其数,但论及最有成就感的一次,她即刻想到的是赖志盛2011年的个展,当时艺术家计划在画廊最大的展厅执行一项现地装置,内容是以手工将空间里的所有的邻接线如实的“描”一遍,换言之,观众所遭遇的将会是一个看似空无一物的空间。“我当时觉得艺术家是给画廊下了一道战帖,但在看到这件作品完成之后,我即刻萌生了一股很想把它卖掉的热情,因为我想知道台湾当代艺术市场的边界在哪里。”

2011年赖志盛个展“作为一种例外于现实的状态”,展出现地装置《原寸素描》。


后来,《原寸素描》顺利由姚谦所收藏,并在隔年(2012)接获大展“不可见:关于看不到的艺术1957-2012”的邀请,在伦敦海沃德美术馆(Hayward Gallery)藉两倍于诚品的空间呈现给西方观众。这个从艺术家、画廊、收藏家到美术馆的作品经历,对赵琍来说,完成了多项前所未有的超越,其中也正显露出这份工作之所以让她乐此不疲之处,“因为这是一个永远可以体验差异的行业”。


Art Basel 推一件

根据统计,马来西亚是亚洲最大的移工进口国,然而在缺乏法律保障的情形下,这些外籍劳工经常处于十分恶劣的工作环境,在黄海昌的影像里,即呈现出在不同家庭里的那些女佣,是如何的扮演了宛如圣母玛利亚、超人、玛丹娜或南丁格尔之类超越其职责与负担的荒谬角色,“我想这会是一个在亚洲地区很有共同经验的主题”。

黄海昌|马来西亚女佣(超女) 摄影/灯片、灯箱 85\170cmlight box 90.2\176\3cm 2008


耿桂英×耿画廊

台湾画廊主里的叛逆教母


在台湾艺术圈提到“耿画廊”,即象征了所有画廊经营细节的“顶规”,举凡作品质感、代理艺术家群、艺术市场擘划、展览策布、画廊空间、印刷出版品等,只要戳印上耿画廊出品,都带有一种坚实的质量保证。

耿桂英


构筑这块典范招牌的画廊主耿桂英,她的生命史从享受安逸下午茶的主妇身分脱离,与建商业务员的虚假话术告别,也从传统婚姻对女性的束缚出走,“生命没有挑战就像白来了一趟,我享受工作,也享受有点难度的人生。”1989年台北帝门艺术中心成立,经营内容面向西洋艺术,当时加入工作团队的耿桂英,既实现了投身艺术工作的梦想,也从此奠下日后独当一面时的经营心法。

2016年“吴大羽的抽屉”展场一景。


在艺术家的选择上,除了藉由经验所累积的直观判断之外,耿桂英也强调自身对非主流的偏好,“也许我天生就比较反叛,但我觉得如果已经是主流的就不需要我来做了。”事实上,包括吴大羽、朱沅芷、陈荫罴等艺术家,之所以能够以中国现代绘画开创者的角色重新受到重视,很大程度正是来自耿桂英所曾参与的积极推广。

2017年“无界之境:朱沅芷、朱礼银双人展”展场一景。


Art Basel HK 推一件

虽然面对香港巴塞尔,耿桂英还是必须踩住现代主义的范畴,以回应大会对耿画廊的期待,然而叛逆如她,仍企图在展位中置入能面向当代的华人艺术家作品,因此若仅能推荐一件此次香港巴塞尔的参展作品,她的选择是王怀庆的《浓入淡出》,因为除了高度欣赏他从东方文化汲取出的独特语汇之外,另一个非常“耿”式的理由是,“他的作品应该只有在我们画廊里看得到”。

王怀庆|浓入淡出 油彩、画布145x112cm1998


萧博中×索卡艺术中心

拓展艺术版图的开路先锋


坐拥台南、台北与北京三个据点的索卡艺术中心,着眼于亚洲当代艺术的推广,由董事长萧富元在1992年于台南成立,并在2001年成为首家进驻中国的台湾画廊。秉持走在藏家前面的信念,索卡作为开路先锋积极拓展艺术收藏领域的视野,在台湾收藏圈兴起的日韩艺术、东南亚艺术、海外华人艺术以及中国艺术热度,都是由索卡率先掀起的浪潮。


身为画廊第二代的艺术总监萧博中,自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营销系所毕业后投身画廊界,甫入行即奔走于东北亚发掘艺术家。他坦言,之前没想过经营画廊背后有这么多辛苦的地方,当被问及面临过最大的困难是什么,他笑着回应说从事画廊业就是最大的挑战了。

萧博中


检视索卡一路走来的经营脉络,始终对亚洲艺术的前景与潜力深具信心,尤其聚焦在发扬深具东方思维的艺术家,更勇于在西方艺术主导的局势下,采取主动掌握话语权的策略;不仅只是表面价格的数字增长,更要让亚洲艺术家在学术层面上获得扎实的肯定。

2015洪凌回顾展于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爱尔兰切斯特比堤图书馆、巴斯东亚艺术博物馆展出。


无论在展览规模或是学术探讨,皆以前所未见的高规格打造,从中可一窥索卡在传承与推广亚洲艺术的坚定意志与着力之深。显而易见的,索卡从1999年开始代理至今的中国艺术家洪凌,合作的经纪模式已在画廊界传为佳话,更树立典范:画廊与艺术家的相知相惜,从共生更达到共荣的境界。

Art Basel HK 推一件

在今年的香港巴塞尔,萧博中最为推荐洪凌的《冬雪》,这件完成于1992年的作品,撷东西方艺术之长更进而另辟蹊径。萧博中指出,在层层堆栈的画面中深探浅掘都有兴味,普罗大众看到这般大气磅礡的作品觉得唯美饶富诗意,至于真正的行家,更能在苍洁旷回中,找到广袤无垠的内韵,深遂精炼。

洪凌|冬雪 油彩、画布 80\100cm 1992



陈菁萤×尊彩艺术中心

推广台湾美术史是我们一生的志业


“推广台湾美术史是我们一生的志业。”尊彩艺术中心总经理陈菁萤语气坚定地说道。这绝不只是一句响亮的口号,尊彩为此长年投注的心力与热情艺术圈有目共睹。

右为陈菁萤


尊彩跳脱商业画廊的营利思维,20余年来不遗余力地整理美术史料、与艺术家家属交流、筹划学术型展览、出版画册,乃至于画作该如何修复,都累积了丰富的经验。喜欢研究美术史,更热爱分享的陈菁萤在整理这些资料时,对前辈艺术家单纯追求创作的热情受到很大的精神感召,让她认为必须善用画廊的资源和力量将这股精神推及到下一代,这也是支持尊彩持续前进的动力;不只是分享艺术带来的满足感,背后更有一份反馈社会的使命感。

2015年“超验与象征:台湾新造型艺术展”展场一景。


2015年,尊彩艺术中心以陈澄波个展首次闯进香港巴塞尔,“我们终于把台湾最优秀的艺术家,成功推进世界最顶尖的艺博会。”陈菁萤语气里尽是得意,这也是她从业以来最有成就感的事迹之一。早在2012年,尊彩就开始为台湾艺术家推向国际付诸行动,从事前分析各大艺博会特质从中找寻定位、到展场的设计规划,各个面向的呈现都经过缜密考虑;当艺术家被摆在对的位置时,自然会被看见。

2014年协办台北故宫博物院陈澄波大展藏锋,余彦良(左)、陈菁萤(右)于展览现场与陈澄波的儿子陈重光先生(中)合影


截至目前,尊彩多次成为首家或唯一闯进欧洲重要艺博会的台湾画廊,无论是在国外学术圈或艺术市场都已有斩获,一年远赴欧洲参加三到四场艺博会更是常态,代理的年轻艺术家也屡获国际邀展。关于画廊的经营之道,尽管陈菁萤笑说是“边生存边找出路”,然而,这些经历让尊彩的目光放得更远,思考的是画廊和艺术家在未来十年的布局里如何共同成长的长远之计,而非随着市场风向变化而摆荡。

2016年陈依纯个展“你梦见电子羊了吗?第N次毁灭,重新来过”展场一景。


Art Basel HK 推一件

陈菁萤特别推荐的楚戈身兼艺术家、诗人、作家等多重身份,同时也是青铜器专家,心怀深厚的中国文化涵养,1958年开始创作抽象画,潜心于艺术创作,看似恣意的笔墨却富含哲思;他在2008年的作品《石语》结合了书法的元素,并以几何色块呈现强烈构图感,画面雄浑的金石味凸显出独有的东方美学。

楚戈|石语 水墨、压克力颜料、纸本 96×191.2cm2008



黄其玟×Chi-Wen Gallery

与台湾录像艺术史同步的造浪者


爽朗、洋派、利落是黄其玟予人的第一印象,她总能迅捷地穿梭于跨国的城市之间,在各项艺博会里挑战具备美术馆质感的影像策展,创造了台湾首次打入伦敦“斐列兹艺术博览会”(Frieze Art Fair London)的纪录,成为台湾画廊前进国际顶级艺博会的先锋,这正是黄其玟赋予Chi-Wen Gallery最显著的品牌形象。

黄其玟


黄其玟侧重国际化与学术性的倾向,源自曾与汉雅轩创办人张颂仁共事的经验,“我在汉雅轩时代习得的是关于国际化的实质概念、对于艺术的品味训练,以及录像艺术的学术知识。”2004年,台湾艺术市场景气普遍低迷,黄其玟在众人皆不看好的局势下毅然投入台湾录像市场的经营,因为直觉告诉她这个市场机制的建立是一项重要任务,虽然在过程中深刻体会从无到有的艰辛,却也因为选择了一条人迹罕见的跑道,让她与不少创作者建立起深厚的革命情感。

2016年参展香港巴塞尔展场一景。


在黄其玟的记忆里,充满带着一卡装满投影机、播放器的皮箱,孤身征战各地艺博会的场景,而与合作对象之间的高度信任则是这些行动的坚实后盾。不仅在经营内容上具备独特性,黄其玟与艺术家们“保持开放关系”的合作方式,在同业间也显得另类,她乐于为合作艺术家引荐重要的策展人与画廊,期待艺术家能抵达更高远的位置,与画廊相互拉抬、并肩陪走。

2016年参展伦敦斐列兹艺术博览会一景。


早期从一间位于东区商厦阁楼的小画廊起家,企图在台湾的艺术市场里指出已隐然浮现的新浪潮,如今那些当初并没太多人关注的录像艺术家皆已攀至广受瞩目的浪头上,黄其玟忆起在2016年的香港巴塞尔,她以台湾录像史作为策展主题,在规划过程中赫然发现“整理台湾的录像史,恰恰等同于整理我所合作过的艺术家。”2017年黄其玟在芝山觅得一栋拥有庭院的早期美军军官宿舍,在将画廊迁至这个全新环境的同时,也开启了她多项积极转进的计划。


在画廊的新据点里,除了主题展区外,还规划了“The Yard”提供给年轻策展人、生物艺术、跨界计划使用,及“The Library”提供藏品居家陈列建议等不同功能的空间,此外,黄其玟也预备在香港毕打行与H Queen’s间的中环开设一个新的据点,在这些充满企图心的肢体伸展里,显现出这位敢于与众不同的画廊主,将再次投身造新浪的工程。

2017年chi-wen Gallery入位于台北近郊的现址,一栋拥有庭院的早期美军军官宿舍。


Art Basel HK 推一件

黄其玟选择推荐的是余政达的《Tell Me What You Want》,因为这件作品的内容不仅包含多层次的影像生产与对多元文化的关怀,并且其之所以能顺利生成,正是仰赖了画廊与艺术家的合作无间!

余政达|Tell Me What You Want 复合媒材装置 2017



吴悦宇×TKG+

与艺术家一起赌未来

与TKG+总监吴悦宇谈及这个在她力促之下,从母亲耿桂英所主掌的耿画廊所延伸出的当代艺术平台时,总免不了提到两代画廊主及其各自不同的经营视野。与耿画廊所擅长的华人现当代艺术经典有所不同,TKG+的关注重点则贴近年轻艺术家的语汇,本着经营台湾新锐创作者的初衷而创立,这一出发点在其九年历程中不断丰富与完整化,而目标呢?吴悦宇的自我期许是“成为经营台湾当代艺术的国际知名品牌”。

吴悦宇


2009年TKG+创立时,恰逢金融海啸余波荡漾,许多艺术家对于与画廊的合作尤显谨慎,然而在诸多质疑甚至挫折的经验之间,却也遇到如袁广鸣、陈敬元这种即刻点头的艺术家给出定心丸,让她更有信心发展出自己的经营结构。

2014年袁广鸣个展“栖居如诗”展场一景。

2016年陈敬元个展“What am I? If I can’t be yours”展场一景。

吴悦宇回忆自己早年参与母亲的事业时,尚处于一种只关注既有合作艺术家的“封闭”状态,但在主掌TKG+后,她发现这些与她同世代的艺术家,不仅更容易与之交流策划上的观念,也为她打开了更丰富的人际连结。在这段与年轻创作者相互启发、共同成长的过程里,永不缺乏崭新的点子与冒险精神,“有点象是在赌未来,我们和艺术家一起前进。”


Art Basel HK 推一件

吴悦宇选择是何采柔新作《摇栏》:这件具有强烈政治性隐喻的动态雕塑在何采柔的创作脉络中也属新颖,结合了栅栏与摇篮的意象,无论是其视觉张力还是想象空间,相信都能在来自各地的观众心中产生共鸣。

何采柔|摇栏 不锈钢烤漆 176\240\60cm 2018


文|简秀枝、秦雅君、杨椀茹、张玉音、严潇潇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