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培力:期待OCAT上海馆成为“艺术综合体”
发起人:聚光灯  回复数:0   浏览数:1659   最后更新:2018/03/03 22:03:44 by 聚光灯
[楼主] babyqueen 2018-03-03 22:03:44

来源:典藏Artcoco 文:陈芳玲


2017年威尼斯双年展美国馆在策展人克里斯托弗·贝德福特(Christopher Bedford)与凯蒂·席杰(Katy Siegel)规划下,推出美籍非裔艺术家马克·布拉德福德(Mark Bradford)的个展“明天又是新的一天”(Tomorrow is another Day),不仅从形式上重塑了抽象艺术的根本,更融合自身对艺术有能力揭露历史之矛盾并启发真实作为信念;换言之,对布拉德福德来说,抽象艺术不再对立于具象内容,恰恰相反地,它在此容纳了我们所在物质世界的脉络。正是如此对绘画传统注入新意的实践,以及个人长期投入地方的社会参与经验,才让他被不少媒体封上了“艺术界超新星”的名号。


艺术是一种抵抗行为


一如2017年威尼斯双年展总策展人克莉丝蒂·玛赛(Christine Macel)的提案“艺术万岁”(Viva Arte Viva),被主席之一保罗·巴拉塔(Paolo Baratta)认为“将艺术创作的行为本身视为一种抵抗、自由与慷慨的行为”,“明天又是新的一天”的基础同样具备抵抗精神,也有“艺术活着(viva,动词态)”的面向,这围绕“艺术家”与“艺术”而发散的生命力表现在:无论《土星归来》(Saturn Returns)营造的压迫与边缘化之感,抑或《毁灭之迹》(Spoiled Foot)援引希腊神话,藉以讽刺人们在几近崩溃的社会权力结构下所感脆弱和无力,无一不反映其身为美籍非裔的同性恋身分与反对川普(Donald Trump)政权的立场,将个人经历与社会历史相互缠绕——一则把今日世界想象成古老过去,一则把个人遭遇变成了神话传说,成功叙述了一个多层次的故事。甚至,呼应他一手善于拼贴、擦除、打磨的伎俩,此番再于画布上再造特殊肌理,然后运用到表现城市面貌,则更是再度捕捉到了美国20世纪中期艺术令人心生仰望与搅动内心深沉感受的特质。

马克·布拉德福德,《明天又是新的一天》,2017,威尼斯双年展美国馆,意大利,威尼斯(©马克·布拉德福德,摄影/Joshua White)


布拉德福德说:“‘明天又是新的一天’是我个人艺术生涯的顶点,能够代表美国感觉真不可思议。虽然我并不认为有可以代表整个国家的统一声音,但对许多一直努力创造自己天地的人们而言,我的经历是一大鼓励;它不单关乎我自己,也激励着所有那些郁郁不得志的艺术家们。”


依上世纪法国哲学家德勒兹(Gilles Louis René Deleuze)的角度来看,艺术创作即一种抵抗行为,不单是政治性或革命性的,而是在于本身的存在。“明天又是新的一天”除了有布拉德福德一系列使用自家发廊Home Depot与洛杉矶街上随手可得的生活残余物如广告传单、商业海报、塑料布、砂纸、染发剂、填料、漂白剂等来制作他的装置作品,还含有其与威尼斯监狱Rio Terà dei Pensieri(RTdP)合作为期六年的“Process Collettivo”计划,旨在帮助监狱受刑人重建工作能力,让他们回归社会时能有一技赖以维生的长才。

“明天又是新的一天”展览现场


尽管今日布拉德福德通过拍卖所得的数十万美元来关怀地方社会活动,让他多了社运人物的标签,但他彻头彻尾否定这身份,反而认为是今日当代艺术的扩张让人们更需要回过头思考艺术家的责任。兴许是打小饱受种族歧视、性向暴力与阶级差异的不公平待遇,布拉德福德把创作实践的阵线透过自己在洛杉矶成立的非营利机构Art + Practice,来链接起作品与链结寄养家庭儿童、其他濒危群体的关系,以此切中“‘艺术’不仅是发生在封闭的工作室里的事情,也不是发生在小区里的事情,而是产生在两者之间的东西”的创作观。


以历史之矛革现实之谬


以人为核心,布拉德福德将目光扩张至生活环境。他化身为城市考古学家,着迷于街景标记与物质。“城市本来什么都没有,然后建出来,然后铲除,逐渐形成一个城市。”布拉德福德感性道:“走在路上,眼睛如扫描机,不断勘测或追踪城市过去的幽灵,每揭开一层覆盖物,就能找到在下面的另一层参照资料与细节,彷佛当时的人们在诉说:‘我们活着,我们在这儿。’这行为好比遗址挖掘,一再发现另一个罗马。这正是我对大众场所感兴趣的原因。”如此一来,艺术家的作品不光承载材料抽象性的试验,也反映当今政治环境下的新相关性。“我的确感觉到,历史中有些时刻,你身处的世界中最为强烈的一面会来敲你的门。我们正处于这个时刻。我们无法逃避。不管是从政治上还是社会上,我们都正处于另一个悬崖边。我身处这个问题之中:我们作为一个国家现在身处何境?”他说。

马克·布拉德福德作品《皮克特冲锋》展览现场


继“明天又是新的一天”划历史之作后,布拉德福德受策展人伊夫林·汉金斯(Evelyn Hankins)和斯特凡·阿坎(Stéphane Aquin)之邀,在长年致力展示艺术家如何响应当下独特政治文化氛围的华盛顿赫什霍恩博物馆(Hirshhorn Museum)与雕塑公园,以“皮克特冲锋”(Pickett’s Charge)展出布拉德福德迄今委任制作的最大型长达400英尺(可围绕三楼整个内圈展厅)的作品之一。这是威尼斯双年展后首次于美国境内首展,时间从去年11月8日到今年11月12日。布拉德福德的《皮克特冲锋》画面内容取自目前挂置美国宾州盖兹堡军事国家公园(Gettysburg National Military Park)的十九世纪法国艺术家保罗·菲力波托(Paul Philippoteaux)的全景画幕(cyclorama)《盖茨堡之役》(又称“盖茨堡画幕”)。普遍相信,这个在战役中的最后一次冲锋是美国南北内战的转折点,也是历史学家公认的美国史重要篇章。画面结合彩色纸张与原作复制品,将存世近140年的原图像转化成了8幅一系列强而有力的抽象画作。细究内部纹理,观众脑海情不自禁地浮现出细胞生成之影像及神秘宇宙之意境。这也是布拉德福德思考社会实践的方式。他说:“我在微观与宏观之间切换,宏观的是政策变化,而微观的则是本地层面。我在帮助一个人的时候,也会尝试去改变政策。”过去与现在、幻觉与抽象、真实与虚拟以不可回溯的节奏来回编织,彷佛一堵扑朔迷离的雾墙,逼人只得重新思考美国历史叙事如何形成,又存在什么争议。

马克·布拉德福德作品《皮克特冲锋》展览现场


布拉德福德标志性的无畏态度向大众提出了一道开放式的申论题。抑或,用豪瑟沃斯画廊(Hauser & Wirth)3月以此系列作品为香港新空间首展所发出的新闻稿来说更直白:“布拉德福德作品所引发的思考,对于当代美国来说尤其及时。加上展览所在地赫什霍恩位于首都华盛顿国家广场,让这些问题变得更加适逢其时。”


这样说吧:比起创造,布拉德福德更擅长革新,即,擅以即兴之姿,带来质朴而激烈的美感。


文|陈芳玲

图|豪瑟沃斯画廊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