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评:时代广场
发起人:artforum精选  回复数:0   浏览数:1112   最后更新:2018/03/01 09:02:22 by artforum精选
[楼主] 开平方根 2018-03-01 09:02:22

来源:周末画报


文-Tuche,编辑-PL,原文刊载于《周末画报》2018年1/13日 第二期,总第995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胡晓媛看来,木、石、生锈的铁架都是时间性、过程感在自然的消耗状态下,制造出来的“常物”,而她在向这自然臣服的同时,又通过一笔一画地描摹中向其间注入“自我”的意志。整个过程透射着个人与自然法则之间的对峙与共生关系、以及隐藏其中的“悄然的平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与物性-


2012年胡晓媛在完成个展“根处无果”后,才开始计划“三部曲”系列展览:“蚁骨”、“草刺”、“石疑”。这三个词组都是她生造的,把两个具有相反意义的字放在一起。蚂蚁是微小的,草是柔软的,石头是物质的,它们不可能有骨头、有刺儿、发出疑问。蚂蚁、草、石头是自然界中的寻常物,它们的外观特征是柔韧、细微、坚硬。这也是胡晓媛作品的气息。


两年做一个展,看着很慢,在这个快的时代。展览始于冬天,终于春天来临前。一个漫长的冬季。

刹隅 一,刹隅 九Momentary Place I, Momentary Place IX|2015-2017|废旧钢筋与混凝土、室外陈放过的绡、丝线 | repurposed reinforced concrete and rebar, raw silk that has been aged in outdoors, silk thread620 x 450 x 280 cm


2017年的“草刺”个展中的作品《刹隅》,也是一个生造词。刹,梵语ksana的音译,表示极短促的瞬间。隅,指角落或事物的一面。《刹隅》看上去像一个个帐篷,搭建在展厅中,但功能并不是“居住”。它的骨架,一些钢筋,是旧的,来自胡晓媛工作室附近一个被拆毁的民用建筑的残垣;它的覆盖物,是绡(生丝),也是旧的,在露天放了一年多,被时光浸袭、撕裂。这个作品是脆弱的、短暂的、易被摧毁的,就像这些钢筋的来源,当地村民搭建的民用住宅,供外乡人栖身,可以一夜间被推倒,家园成废墟。


胡晓媛使用的材料都与时间有关。“木头,有温度感的尸体;旧金属,它经历过时间和过程的磨砺后,残留下的感觉也让我感觉到余温。木、石和生锈的铁架都是时间性、过程感在自然的消耗状态下制造出来的常物”(胡晓媛语);而胡晓媛又将时间性附着在这些物体上。

草刺 四Grass Thorn IV2017|楠木、墨、绡、漆、旧铁架、丝线、铁钉Pheobe bournei, ink, raw silk, used grate, silk thread, metal nails55 x 32 x 102 cm


从2008年开始 “木”的创作。先是用墨将木纹描摹在半透明的绡上,随后用白漆涂抹覆盖木料原有肌理,再将画好的绡平整钉回木头上。如此细致、繁复的劳作,只是为了给木头穿上一件薄如蝉翼的“人工外衣”,这个过程透露着关于价值不对等及改造视觉真实的悖论。每一件作品的完成可谓艰苦卓绝,上午10点来到工作室一直做到晚上11点,一件木系列作品的完成通常要花上数月。一场与“物性”对抗的漫长过程。


2013年采访胡晓媛时,谈及绘画,她说,“很多人迷恋画布上的劳作,也有精神性的自慰在里面”。劳作,她用了这个词语。这里有“身体性”的层面,是躬身,也是辛劳,像农民对面一片土地。当艺术越来越走向概念、走向工厂制作时,这种反向的复古,尤为难得。


胡晓媛的创作中一直保持着这种手作性(handcraft)。描摹木纹,把钉子钉在木头上,都是细致的、专注的、一点一滴的,每一处细微在这过程中变得宏观、变化、无常。像一场主体与客体的对峙:你想要瞄准它,逼近那个真实,无数次调焦,无限的逼近,但总无法抵达。 “透过半透明的绡去观察木纹,挺累眼睛,画着画着可能发现,诶,这块好像有点不太对了,掀开仔细一看,发现这多画了好笔纹路,原本这地方没纹。或者,有时画完一块儿了突然发现这原本有个挺大的疖子,却没画,漏了。”


-平衡-


“三部曲”探讨的问题有区别,不是递进的关系,而是平行。“‘蚁骨’针对的是矛盾冲突,‘草刺’想表达是平衡,生活中隐隐存在地悄无声息的平衡;‘石疑’则想探讨真实。”胡晓媛说。

2015年个展“蚁骨”开幕结束后胡晓媛去泰国过冬。一个偶然的事件,在往后的两年中时常跑到脑海中,几乎贯穿了“草刺”的创作。“它不是我做这个展览的引子,但是随着展览作品的逐步完整,我越来越意识到这两个事情间的一些关联”。胡晓媛说。


“那天下雨,路很堵,车速很慢,临街的房子矮矮的、紧密相连,门是敞开着,里面的陈设和场景一目了然。我先是看到一家特热闹的小饭馆,灯光昏黄,点着大炉子炒着菜,里面坐满了食客。临近的屋子,只隔着三五米,正在举行一场葬礼,遗像挂在面街的墙上,灯光把屋里照的煞白。屋子左侧跪坐着僧人,在诵经;右侧是亲友。一边是市景、日常、热闹,一边是悲痛、肃穆、清冷。我们车缓缓地经过这两个场景,上一眼日常下一眼是往生。两个反差巨大的场景平衡地存在着,一种隐隐存在地悄然的平衡。”

展览场景 | installation view


这种贯穿,让胡晓媛在做整个展览中,从思维层面上、视觉层面上到审美趣味上都寻求着这种平衡。“‘草刺’系列中的上部,作品姿态是繁复、控制、紧,朝向完整严肃;下部则是日常杂物,是随意、松驰。但最后,它们形成了稳定的新的存在。”胡晓媛说。


-人与人,不可抵达-


人与人的关系也是胡晓媛在作品中试图去探讨的。几年前她做了一件作品《无间的距离》。“无间”是亲密无间的“无间”,源于一件日常小事。一日傍晚,她与丈夫仇晓飞在后海边散步。晓媛看到柳树刚长出一些柳绦,一根根细细的没叶子挺好看,“我指给他看,但他糊弄的抬抬眼,估计根本什么也没瞧见。那一瞬间我觉得酸溜溜的,想着即便两个人的关系再紧密,也没有办法做到没有罅隙”。虽然早就知道“人生来孤独”,但还是忍不住的感伤,这种感伤让她不得不去思考:个体之间是否存在“无间”,就个体本身而言是否存在“无间”,这一秒的你和下一秒的你,有没有可能做到“无间”?

Bang2015|单频录像|single channel video2'09"|录像截屏|video still


2015年“蚁骨”个展中的影像作品《砰》,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直观化。她找来两个人,让他们与一堆气球一起,被套在一个肉色半透明的里。这两人,一男一女,并不相识。他们被困在一起,在翻滚的过程中,本能地挣扎、撕扯、推搡。气球挤爆的声音,加剧了心理恐惧,导致两个人都动作力度增强。他们裸身,只穿着内衣,等他们走出套子,身上赫然出现了各种小小的伤痕,不是气球造成的,而是人。让人不禁想起萨特的著名言论,他人即地狱。


像是一次测试,人性的本能袒露。胡晓媛在选择材料是特意用的耐受度高的气球。气球,像是恐惧,这一情绪的外显物。整个过程中,它并不曾爆炸。而人却因害怕它的爆炸,做着本能的自我保护,不可避免地伤害对方。


“三部曲”中的最后一部“石疑”, 计划是2019年展出。“石疑”合在一起是繁体的“礙”,阻碍的碍。


*北京公社现正展出胡晓媛:草刺,展览将持续至3月6日。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