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艺术家之前,巴斯奎亚都在公寓里做什么?
发起人:蜡笔头  回复数:0   浏览数:1562   最后更新:2018/02/22 17:58:31 by 蜡笔头
[楼主] 天花板 2018-02-22 17:58:31

来源:Hi艺术 罗颖


外交公寓、掩体空间、纹身店。

一个是中国唯一独享外交待遇的国际化社区,一个位于段祺瑞政府旧址内,一个毗邻时尚地标却随时面临被拆的可能。这三个一个比一个另类的空间都由同一个人——彭晓阳创建。他因此被广东时代美术馆馆长赵趄戏称为“空间大王”。

三个空间都是打破了传统“白盒子”的非典型展厅,但每一个展览却都秉持了最典型的当代艺术精神——拒绝成为主流流行审美。艺术家们也在这里也实现了在主流展览空间不可实现的构想。

在今天并不缺乏大手笔、大制作、大体量的展览模式中,这三个空间的体量微不足道,却在过去的两年中持续释放着能量和爆发力,不断推出对自身固有艺术体系构成挑战的方案,为当代艺术生态的多元化增添了一股性格鲜明的力量。


外交公寓12号空间&掩体空间&纹身店实验空间创办人 彭晓阳


Hi艺术=Hi 彭晓阳 =彭

独立的学术判断


Hi:在创办非营利空间之前,你事业的重心是什么?

彭:我学的专业是法律,后来从事过国际贸易,还研究过中国古代陶瓷。

Hi:这些背景都和当代艺术没有什么交集,后来为什么会陆续创办外交公寓12号空间、掩体空间以及纹身店这三个典型的当代艺术非营利空间?

彭:首先因为我对当代艺术的兴趣,一直保持对它的关注;第二,我接触了很多艺术家,他们对我的影响比较大;第三个是机缘巧合,当时租外交公寓的初衷是用做一个网络艺术教育平台的办公室,等我把它租下来后,我的艺术家朋友们过来玩,他们发现外交公寓的历史环境特别有故事,语境很特殊,很适合做实验艺术的展览,在他们“怂恿”下我尝试着做了这个空间。

位于北京朝阳区建国门外的外交公寓始建于1971年,是中国唯一独享外交待遇的国际化社区。外交公寓12号空间就位于其中一间,是一处160平方米的两居室。

掩体空间位于段祺瑞政府旧址内,始建于1941年,是当时驻华北日军司令冈村宁次的地下工事。2017年起,承载当代艺术诸多实验与思考的掩体空间重新令历史遗迹产生了别样活力。

纹身店实验空间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工体东路红街最北端,比邻三里屯CHAO酒店。空间前身是酒吧街里的一家纹身店,经过改造,以橱窗的形态为艺术家呈现自己的观念提供机会。它以封闭橱窗的形式出现,观众和路人只能通过两扇窗户观看其中的内容。



Hi:第一次做了怎样的尝试?

彭:第一次原本只是想做个活动,纪念艺术家冯国东逝世10周年。因为老冯无论在艺术和人格上都是少有的纯粹,所以我们邀请了一些老冯艺术圈的朋友追忆他。结果为这个活动准备的文献资料就构成了一个与这个空间密切联系的展览内容。我们印了一本小册子,里面都是老冯的朋友们在微信朋友圈发的追忆老冯的文字截屏,这也构成了展览呈现的一个部分。但最后演变成了一个艺术呈现,持续了3个月。那时候就感觉这个公寓可以转化为一个艺术空间。

Hi:初创期有哪些人参与进来?

彭:空间以非营利模式运行,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很多朋友和志愿者的支持,冯兮、戢大卫两位参与了空间的创建和很多展览的实施,后来郭小力也参与了其中第二和第三个展览的策划工作。尤其要感谢冯兮和戢大卫为空间做出了特别重要的贡献,在没有任何名利回报的情况下,他们对非营利空间的热情和支持不是我们一般人所能想象的。当然还有很多人无私地承担了我们部分工作,像葛燕华、王立民、索佳音、欧阳,还有很多志愿者像李清越、陈湉湉、马楠、郑菁、希伦、叶丰仪、艾逸天都做过我们外交公寓12号志愿者的工作。

从左至右:冯兮、郭小力、王鲁炎、戢大卫、彭晓阳

外交公寓12号空间的起点始于2015年12月对艺术家冯国东的一场纪念活动,这个活动将原本不是用于艺术展览的空间转变成了一个展览空间。展览现场呈现了大量历史图片档案和一组他在宋庄即兴创作的二锅头酒杯,同时播放了纪录片《快乐的苍蝇》。图为批评家栗宪庭在参观展览。

这里是外交公寓12号的资料室、会议室,也是展览现场和作品。上图整板的长条桌是艺术家师建民赠予的。


Hi:那时候你们之间是怎么分工的?

彭:2016年我们空间由戢大卫做主持人,他负责展览提案,提交给学术小组讨论、表决;他也负责空间日常运营和行政管理。后来大卫因为家庭事务辞去主持人职务,我兼任了主持人的工作。冯兮则在2017年担任掩体空间的主持人。我作为空间创始人负责拉赞助、到处化缘,还有一些空间结构搭建、制度建设的事务,也帮着布展打打下手,打杂的事什么都干。

Hi:我记得外交公寓12号还有自己的一套学术机制,采取“学术小组+组长”这种方式,这是如何建立起来的?

彭:学术机制最早是我提出建立的。我主要学习了广东时代美术馆赵趄馆长建立的学术委员会制。我希望展览的内容在学术判断上是独立的,尽量减少资本、权力、人情的干扰。如果引入资助,这个资本的力量会不会对内容产生影响?这是我比较担心的,所以为了平衡资本介入带来的对内容的影响,我设置了这么一个学术小组。

外交公寓的特殊语境常常成为艺术家们创作的一部分,图为王鲁炎个展“交流”作品。

2016年5月29日,外交公寓12号推出“交流——王鲁炎个展”,他以二元对立的方式对交流本身是否成立提出了质疑。

从左至右:曾经提出“公寓艺术”概念的艺术评论家高名潞、艺术史家巫鸿与艺术家王鲁炎在其个展现场交流。


特殊语境激发艺术家的创造力



Hi:过去两年里,为什么大部分参与外交公寓12号空间项目的都是像王友身、王鲁炎、张伟等这些50、60后艺术家?

彭:这里有偶然也包含着必然。我们没有刻意选择那个年龄段的艺术家,但经历过那段历史的艺术家可能对外交公寓语境有更深入的理解。并且通过对这些个案的呈现,能发现他们个体审美系统的建立过程。现在能看到的是,他们的探索也逐渐引起了不同年龄层艺术家的关注,这正好是我想追求的。包括这次的赵亮,他就是70后,他曾经在美联社当过记者,在这个楼里工作过,所以他对这里是有理解的,对空间的理解和把握是我们选择艺术家的主要考量。

Hi:这是不是与上世纪80年代的公寓艺术有某种呼应关系?

彭:其实我们并没有刻意去寻求和上世纪80年代公寓艺术相关的脉络。我只是觉得外交公寓的特殊语境能为艺术家呈现他们前卫的观念和实验性的方法提供更多动因。

朱加在外交公寓实施的艺术项目《留住现场》,该项目由艺术家邀请自己一些摇滚界的老朋友共同参与实施,其中包括4次现场部分,现场部分艺术家会邀请他的老友到场,在空间营造出一种模糊的“现场”氛围,其间穿插播放一些经典的摇滚音乐,有录影拍摄,影像在项目的非现场实施期间播放。

左起:音乐人张岭、音乐人侯德健、音乐人李季、音乐人王迪、音乐人王勇

朱加的项目“留住现场”第三次活动现场,与他对话的嘉宾是著名摇滚音乐人高旗(左)。

在云南过着闲居生活的艺术家李永斌,曾于1994年在其位于北京团结湖中路南三条居民小区内的家中创作实施了《温暖家庭》,时隔23年,按照当时方案所选择的材料进行了在外交公寓又实施了最为接近历史的“重现”。



Hi:当年的公寓艺术是一种独立于体制外的替代性空间,是一种被动的选择。但在今天相对开放的外部环境下,外交公寓却主动选择了半封闭的状态,采取邀请制,这是为了确立一种姿态吗?

彭:其实并不是要表达什么态度。就邀请制的实际效果来说,它针对的更多是专业人士——艺术家、评论家、专业媒体等,就像家里的聚会邀请朋友来参加,将大家聚集在一起探讨问题。这些展览对专业圈以外的人实际作用不是太大,所以现有的观展方式并没有妨碍它的交流性,艺术家可以和看展的观众面对面直接交流,它的交流性可能更好。这样的方式来观看展览会更安静,讨论也更深入。这在像798那种人来人往的环境里可能是很难实现的。我们将看似是缺点的一个东西,转换成了一个优势。

另外,因为外交公寓封闭管理的特点,它仍旧是一个外国人聚集的地方,也使得它在文化形态上和外面多少有些差别,这些特殊性会不会激发艺术家的创造力?我们也是在做这个尝试。


Hi:那么说到底,你选择艺术家的标准是什么?

彭:无论是早期的实验探索还是当下的笃定坚持,一直持续不懈的保持独立、自由的态度和立场;作品价值拒绝成为市场的商业化现象;艺术语言拒绝成为主流流行审美标准的艺术家。

王友身将其个展的名字定为与空间及所在的特定社区“外交公寓”同名,正是要强调这其中的“外交”和“公寓”两个系统中的特殊属性。展览于2016年8月28日开幕后,艺术家持续在家或单位每日快递“作品”至展场,“外交公寓”则不断接收确认。

外交公寓12号空间2018年度首展以70后艺术家赵亮个人项目“界”开启,展览主体作品在小居室里以监控室工作状态呈现,艺术家视频直播了越“界”实时场景。

客厅地面上的越“界”铸铁火炬被放置在边界上拾到的二手背包里,电视屏幕里播放记录着该火炬在界河岸边一段时间里经受潮起潮落冲洗过程。


如果被动受限就很容易把展览变成“主题装修”


Hi:为什么后来又陆续开设了掩体空间、纹身店?

彭:其实主要是空间的特殊性吸引了我。但也有巧合,因为正好掩体空间当时要往外租,那种形态非常特别,它位于段祺瑞政府里面,有历史沿革,所以就把它给租了下来。纹身店则是因为我们的一个重要资助人CHAO艺术中心老板李明跟我说,CHAO酒店旁边有个闲置的空间,可以租下来,所以就用了。

Hi:掩体空间本身就像一件作品,具备了强烈的气场,也是三个空间里唯一做过群展的空间,你对它的定位是什么?

彭:掩体空间形态非常特殊,是个地下全黑的空间,以前是军事设施,也有历史性。又位于老城中心,特殊性不言自明。针对这个空间特定形态,我们本着开放之态度、独立之精神,力求选取具有空间针对性、实验性、观念性的艺术方案,以及对自身固有的艺术体系构成挑战的方案予以呈现并加以研究。

2017年11月4日,张培力个展“没有网络”在掩体空间开幕,展出了艺术家新近创作的声音装置《不宜久留的场所》。

观众进入空间后电磁锁会将门自动锁上,五分钟后才会打开。空间内部的灯是感应的,观众身体稍作移动,昏暗的灯光会亮起,停滞不前则灯光熄灭。声音系统以倒计时的方式不断提醒观众剩余的时间。艺术家利用灯光与声音做为媒介,使整个空间转化为作品。观众置身其中,从而自动被转换为作品的一部分。

借张培力的展览开幕,又将朋友们聚集在一起进行深入交流


Hi:纹身店则有种随时被拆的感觉。

彭:对,它是临建,有可能得拆。我们也不知道它的前景如何,但是它能存在一天我们就让它发挥一天的作用。我觉得那个地方的文化形态是挺特殊的,周围都是现代化的高楼大厦,唯独纹身店有一种破败感,具备了中国社会转型中的那种色彩。


Hi:纹身店是完全开放式的,而不像外交公寓12号空间需要邀请和掩体空间需要预约。

彭:它第一个特点就是不能进入空间里面,只能是通过橱窗观看;第二,它是面向社会,基本上都是过路人。所以作品就需要针对他们才有效,这也是艺术家需要考虑的问题。

Hi:外交公寓是以学术小组+组长的模式,但纹身店采用的却是匿名投稿的方式来征集作品,看似不同,但其实都是为了建立一种相对公平的民主制度吗?

彭:每一种制度都有它的缺陷,我们只能寻求一个相对比较好的制度。为了使它保持活力,避免成为一种僵死的模式,我也在探索一种新方式。所以纹身店就没有设置学术小组,而采取了一种匿名投报方案的方式,然后每次选一个不同的选择人来选择方案,这样就更能去除对资本的依赖或者是人情关系的影响。但这也存在一个缺陷,就是我们对艺术家的一贯性把握不够了,因为我们仅仅针对他投报的方案,并不了解艺术家创作的上下文关系。所以各有利弊,但这就是实验空间的本质,它就是在做各种尝试。

2017年12月23日,纹身店实验艺术空间以秦思源个展《窗-户》开启它的第一次亮相。纹身店的两扇窗被秦思源创作的《窗-户》改为两个音箱,形成窗户之间的一段对话。空间本身好像变成了舞厅,因为从外部能偶尔感到里面跳舞音乐的律动和舞厅灯光的闪烁………

2017年6月11日,由张培力策划的陆垒、郭熙、张鼎、邵一、张辽源、蒋竹韵六位新锐艺术家的联展《掩体·对白》在北京段祺瑞执政府旧址的掩体空间开展。图为开幕现场艺术家与策展人合影。

蒋竹韵作品

张辽源作品


Hi:所以这个选择人也是保密的?

彭:对。原因是怕有人投其所好。所以我们会在公布入选方案的时候一起公布。目的是剔除不必要的因素,让大家把注意力集中在方案上。另外比较公平的一点是,如果你的方案这次没选中,我可以继续保留两次。如果三个不同的选择人都没有选上,那你的方案就无效了。

Hi:大多数艺术家面对这些非常规的空间反而会让他们很兴奋。

彭:的确,因为当代艺术到今天,展览已经成为一个很重要的语言,作品都是通过展览的形式跟外界交流。展览的语言探索尤为重要,也是很独立的一个领域,我觉得做空间的意义主要在这里。

我不想用空间的形态去限制艺术家,这和我创建空间的初衷是相悖的。我希望用空间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如果被动受限就很容易把展览变成“主题装修”。我希望艺术家对这个空间是自带感受的。

李峰(左)、策展人侯瀚如(中)以及彭晓阳在外交公寓12号空间顾德新个展“GU DEXIN顾德新1994-02-04”展览现场。彭晓阳说这里“尽管庙小,但来的‘高僧’却不少”。

倪海峰在外交公寓12号空间的“北京55天”现场。艺术家将来自1900年真实历史事件的时间线与2017年本次展期的时间线交织在一起,形成了1900年6月20日到1900年8月14日和本展览2017年6月20日到2017年8月14日的两个55天。



完善空间制度,争取更多资助


Hi:为什么最近又引入了赞助人机制?

彭:我一开始就想做成社会公益性质的非营利空间,在没有资助的情况下我就自己承担。但是无论精力还是财力,我个人都是有限的。从它的长期发展来看,还是需要一个稳定的社会资助机制。目前我们有三个长期的资助人,一个是CHAO艺术中心,还有贾伟女士和朱玉迎女士。

Hi:他们有什么回报?

彭:没有任何回报,只是把他们的名字写在我们的出版物上,就这点儿荣誉。

Hi:持续性和稳定性一直是非营利机构生存的软肋,现在生存下来的大多是像泰康空间这类有大集团背景支持的机构,在这点上,你对非营利空间的未来有什么规划?

彭:我希望非营利空间能够长期地坚持下去,为艺术生态的多元化做贡献,但这个的确主要取决于资金的支持。所以我也立足于建立一个有效的机制,就是能有社会的捐赠和资助,使它完全的社会化,形成一种有效的运营机制持续地运转。这是我认为的理想状态。

另外在人员上,我也希望逐渐固定下来,比如说学术小组,比如主持人,他们以前都是纯义务的方式参与,以后是不是能够使这些角色固定下来,让它制度化?当然,这取决于我们能从社会获得多少财务资助。所以社会对我们工作的关注和认同很重要,这也希望你们媒体能多为我们发声。

2016年3月,外交公寓12号推出“Taxi Driver——张伟个展”。他把工作室里的各种工具以及许多小物件都呈现在公寓里,生动实现了生活方式向艺术存在方式的转换。


Hi:你如何总结自己过去一年的工作?

彭:太忙,太累!三个空间加起来做了12个展览。但是看到那么多出版物出来的时候还是觉得挺有成就感的!

Hi:2018年,你的工作重心会放在哪?你希望实现的目标是什么?

彭:进一步完善现有三个空间的制度结构,同时做好每一个展览,为空间争取到更多的资助。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