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泽克丨耻辱及其变迁
发起人:之乎者也  回复数:0   浏览数:1915   最后更新:2018/02/19 18:15:25 by 之乎者也
[楼主] 脑回路 2018-02-19 18:15:25

来源:创想计划


所有图片均由李汉威提供

我最开始关注史莱姆引擎(Slime Engine)是因为它的名字。大名鼎鼎的史莱姆——Slime,英文意为“烂泥、黏液”,也就是类似鼻涕虫之类的物质,以它命名的生物形象大多形状不定、能力各异。在最早的奇幻角色扮演类游戏《龙与地下城》(D&D)中,它是粘着天花板行走、具有强大同化能力的泥巴怪物。到了游戏《勇者斗恶龙》,它的功能雷同,不过凭借着高出镜率和稍作改变的可爱造型受到玩家的广泛喜爱。今天的人气游戏《Minecraft》中,史莱姆再次现身,成为困扰玩家的敌对生物。而即便你不知道上述任何游戏,你也一定玩过史莱姆,因为那些曾经出现在学校小店里的彩色鼻涕泥巴就是史莱姆。不管是虚拟生物,还是硼砂、胶水调和而成的黏胶玩具,史莱姆以一种黏糊的方式占据了我们的记忆,这份喜爱大概就像是第一次把盒子里的史莱姆倒在手心里,惊奇之余滑溜溜的触感融化了烦恼。

△ 第一期展览截图

史莱姆引擎是一个虚拟展览平台。之所以叫做史莱姆是因为发起人之一李汉威希望通过名字赋予平台不一样的特质。“我希望史莱姆引擎是流动、没有特定形状的,与此同时,我们也想做一些给展览、当代艺术解压的事,”李汉威告诉我们。从去年正式成立以来,史莱姆引擎在微信上共发布了6期展览,点击进入任何一个,我们会先以俯瞰的视角看到展览的全景,在短暂的停顿后,画面螺旋状坠落,参观者快速降落在展览的3D空间里。随后,我们可以朝不同方向拖拉画面,好比是站在一个固定的位置看向展览馆的不同角落,唯一有点遗憾的是,一旦置身其中后,参观者寸步难行,只能靠拉近、拉远的方式在虚拟空间内查看真实的艺术作品。

△ 第一期展览截图

整个项目的想法成型于去年的7月,当时李汉威在看完威尼斯双年展、卡塞尔文献展等大大小小的展览后,对这些展览的形式产生了疲惫感,于是开始自己制作另类的展览场所和作品摆放方式,“其中几期展览,你可以看到我们把艺术家的图像作品放置在石头或者枕头表面上,另一些可能跟设计的模型结合。对我而言,艺术品所处的空间也成为作品的一部分,每一个作品都被重新想象。”李汉威说道,“每一期的展览空间和作品相互影响,有时候觉得空间设计的不错,于是去找画风、概念表达相近的作品。展览从白盒子空间到海洋再到宇宙,场域不断变化。”

或许是与传统展览过于不同,好几次我都不确定自己是不是看到了全部作品,但这好像也不重要,因为就像李汉威自己所说的,每次的场景本身就算得上是一件作品。场景的灵感多从电影和游戏中来,好莱坞特效的电影和逼真的游戏场景无疑已经成为一代人成长的部分,经典元素的运用手到擒来。

△ 第二期展览截图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去年11月史莱姆引擎推出的第三期展览。在短暂的虚拟降落后,参观者置身于一间舱门大开的飞船室,通过大门可以看到黑漆漆的宇宙里漂浮的星星和一幅似乎刚刚飞出去的油画。转向另一边,是一间被大床占据的休息室。百叶窗被高高拉起,失踪了的宇航员或许曾在入睡前深深凝望星辰运转,床周围的墙上贴着一些照片。如果此时参观者还没有忘记这是个展览,那么他一定会发现这些照片其实是参展六位艺术家的作品。展览既像是一个断裂的游戏片段,又像是一个小孩的梦想——把房间搬到宇宙,和星星睡到一起去。

让我们通过展览截图进入史莱姆引擎:

△ 第二期展览截图

△ 第三期展览截图

△ 第三期展览截图

△ 第三期展览截图

△ 第四期展览截图

△ 第四期展览截图

△ 第五期展览截图

△  第五期展览截图

△ 第六期展览截图

△ 第六期展览截图

△ 第六期展览截图


关注史莱姆引擎的微信公众号:SlimeEngine 进行体验。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