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思恐极 | 我亲眼见证了自己的消失
发起人:脑回路  回复数:0   浏览数:1877   最后更新:2018/02/11 09:23:42 by 脑回路
[楼主] 聚光灯 2018-02-11 09:23:42

来源:Hi艺术 刘霞


在艺术领域,如果说藏家是用真金白银的购买在支持艺术,那么还有另外一种同样是用真金白银的付出来支持当代艺术的便是非营利机构。不以艺术作品为直接盈利目的的运作方式,让艺术本身的实践更为“实验”,通常都能为机构吸引来好的作品。但也因为这一点,非营利机构的运做也极具挑战性。而能不断上榜的机构,自有过人之处。


在上榜的十家非营利机构中,有两家专注于摄影艺术的空间(三影堂、上海摄影艺术中心),以及一家立志建档中国录像艺术档案的机构(录像局),占据了近三分之一的比重。一方面反映着摄影和影像艺术的未来趋势,另一方面也代表着影像艺术在交易市场的不成熟。


Cc基金会、新世纪当代艺术基金会以及杨锋艺术与教育基金会的上榜,也让以依托基金会为基础的非营利机构一同上榜,而这些基金会又分别都由几位著名的收藏家成立。不禁提示了另外一种趋势,在继美术馆成为一线藏家的标配之后,非营利机构是否会是下一个选择。


在今年的榜单中,有两个新上榜的非营利机构,一个地处北京,集外交公寓12号、掩体空间和纹身店三个实验空间为一体,一个地处杭州,通过想象力学实验室将各类线上、线下项目纳入其中。他们虽然在形式上有所不同,但都是较一般的空间更为多元和另类和有趣,同时也就意味着更多的可能,而这或许也正是“非营利的精髓所在?


而每年除了上榜的这些机构之外,还有无数的处在“可替代空间”状态的小型非营利机构和自组机构,不断地出现,又不断地黯然离去,甚至都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还有哪些值得留意的非营利机构,也欢迎留言。


TOP.1 泰康空间

艺术新生代推动力

泰康空间


🏠:草场地红一号院B2

👁:12个展览(日光亭项目6个/主空间5个/外部展览1个)

📚:出版物6本

泰康新生代策展人项目“日落将至

日光亭项目 谭英杰“不可靠的叙述者”

2017年夏季展览“画破狗 Drawing Pogo”

日光亭项目 杨健持续已逾十年的一项综合作业“建造废墟”

肖像热:泰康摄影收藏


很多行业外的人关注到泰康空间是因为它那多金又靠谱的母公司;但行业内的人关注到泰康空间是因为它是艺术圈里玩的很嗨的一个空间;而对于这份榜单来说,泰康空间是位非常熟悉的老朋友,是每年非营利榜单的榜首。这个在草场地呆了9年的非营利空间是艺术圈年轻人最爱的空间,年轻策展人、年轻艺术家,以及各种年轻人聚集在这里,所以这里会出现任何你能想得到,或者你想不到的疯狂展览。泰康空间展览的蓬勃生命力主要得益于空间的“日光亭项目”以及“泰康新生代策展人项目”两个常年对年轻艺术家和策展人扶持的项目,也因此,泰康空间几乎成了艺术圈非常重要的一个年轻艺术家“动力机构”,很多艺术家在泰康项目展出之后得到了自己的个展机会。2017年,泰康空间也更多的将这个两个项目的内容用文本的方式出版成册,成为名副其实的“知识生产与分享的平台”。

唐昕

泰康保险集团艺术品收藏部负责人、泰康空间总监、策展人


“一方面,泰康空间坚持多年历史观地看当代,十来年间从早期不被理解,到这两年开始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和肯定,这些反馈给了我们很大的鼓舞。我们尝试着把我们的想法、研究更方便有效地转译给观众,尝试通过新的网络媒体转译跟普通观众互动,让大家跟我们一起从艺术的角度看历史。这是我们2017年空间新的努力方向。另一方面,我们对年轻艺术家和年轻策展人的支持继续,泰康空间依然是年轻艺术群体关注和希望合作的平台。

这两方面坚持近十年,早已经成了空间的传统和特点,探究的文化核心其实只有一个,即,‘我是谁?。在展示了我们的思考、尝试方向的同时,帮助到不少年轻艺术家,也一定程度上验证了我们对历史、对当代、对未来的提问,锻炼了自己。2018年泰康空间成立十五周年,我们希望在这两方面,开展更加深层或宽阔的讨论,继续追问我们的文化身世。


TOP.2 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

中国当代摄影的十年

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北京


🏠:北京草场地155号 4,600平米;厦门4,600平米

👁:10个展览(北京5场/厦门5场,其中包括2017 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

🏆:2017三影堂摄影艺术奖

2017集美阿尔勒摄影艺术季

“黄锐+荣荣:以摄影相伴”展览现场

“中国当代摄影40年——三影堂10周年特展”展览现场

瓦莱丽·蓓琳个展“陈像·蜕变”现场


当影像在市场上越来越受到关注,这个在2017年度过了它十周岁生日的摄影艺术机构也越来越多的被关注,而它也几乎浓缩了中国当代摄影的十年。在十周特展中,三影堂梳理了“中国当代摄影40年”,对中国当代摄影做一个全景式的梳理;同时在厦门举行的2017 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也为中国观众带来一场摄影的艺术盛宴;一年一度的三影堂摄影奖也在2017年成功举办了第九届。也正是因为三影堂对中国当代摄影艺术的持续关注以及对年轻摄影艺术家的支持,三影堂艺术中心几乎用一己之力使摄影这个当代艺术中的边缘门类并不落后于其他艺术门类而直接对接国际水准。


TOP.3 外交公寓12号&掩体空间&纹身店

用另类挑战艺术体系

外交公寓12号

纹身店实验空间


🏠:外交公寓12号(建国门外外交公寓12号楼8层082号)/掩体空间(段祺瑞执政府旧址内)

👁:12个展览

2017年11月,张培力个展“没有网络”

2017年12月,纹身店实验艺术空间以秦思源个展《窗-户》开启它的第一次亮相。

外交公寓12号赵亮个人项目“越‘界’”


2016年初,彭晓阳创办了“外交公寓12号空间”;2017年,他又陆续创建了掩体空间和纹身店。三个空间的形态一个比一个另类和非典型,但每一个展览却都秉持了最典型的当代艺术精神——拒绝成为市场的商业化现象,艺术语言拒绝成为主流流行审美。过去一年里,三个空间共举办了十二场展览,而它们所呈现的也几乎都是对自身固有艺术体系构成挑战的方案,为当代艺术生态的多元化增添了一股性格鲜明的力量。它们也因此以一批黑马的姿态进入非营利机构榜单的三甲。

彭晓阳

外交公寓12号空间&掩体空间&纹身店创始人


“当代艺术到今天,展览已经成为一个很重要的语言,作品都是通过展览的形式跟外界交流。展览的语言探索尤为重要,也是很独立的一个领域,我觉得做空间的意义主要在这里。2018年我希望进一步完善现有三个空间的制度结构,同时做好每一个展览,为空间争取到更多的资助。


TOP.4 上海摄影艺术中心(SCôP)

西岸的摄影地标

位于上海西岸的上海摄影艺术中心


🏠:上海市徐汇区龙腾大道2555-1

👁:5个展览

“夏永康:越轨”展览现场

“缪斯:张海儿”展览现场

瓦莱丽·蓓琳:陈象,蜕变

“看看我们!:自拍前的中国肖像摄影时代”展览现场

“德国制造:从19世纪到今天的德国摄影”展览现场


这个由著名摄影师刘香成2015年于上海西岸成立的非营利机构,是中国首家公认的非营利摄影艺术机构,也是上海首家致力于摄影的美术馆。无论是其创始人本身带来的专业度,还是展览的国际视野,都让其在摄影领域颇受关注。同样关注摄影艺术这一门类,上海摄影艺术中心的每一场展览,都是以照片切入的对时代整体观望,摄影这门通俗易懂的艺术能传达的远不仅仅是照片本身。

刘香成  上海摄影艺术中心创始人、馆长


2017年上海摄影艺术中心(SCôP)在策展理念、艺术家合作、艺术作品呈现上都有新的突破。全年我们举办了四场展览(“德国制造:从19世纪到今天的德国摄影”, “看看我们:自拍前的中国肖像时代”,“瓦莱丽·蓓琳:陈象,蜕变”,“夏永康:越轨”),十余场讲座和公教活动。其中与展览同名的“看看我们”摄影大赛,在三个月的时间里我们收到了2500名的摄影人近6000张照片。全年的参观人数较16年有大幅提升。另外,2017年9月,我们与法国MEP-巴黎摄影之家在PHOTOFAIRS SHANGHAI宣布建立文化合作伙伴关系。我们计划互相交换展览,并开始筹备艺术家驻留的计划。2018年我们目前已经确认的四个展览都具有国际视野。胡蝶展览后我们将展出美国摄影师Lois Conner镜头下的中国;纪实摄影师Brian Brake和Steve McCurry的作品改变了东西方相遇时的理解和境遇。英国女摄影师Anna Fox和Karen Knorr的作品以女性的视角,探讨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社会变迁。 SCoP的宗旨是能为观众搭建一个优质的摄影交流平台,把中国的优秀摄影作品介绍出去,也把国际上有影响力的摄影作品引进国内。希望通过我们对于展览质量的精益求精,能得到更多观众的认可和积极反馈。


TOP.5 录像局

建档中国新媒体艺术

录像局北京空间


🏠:北京798艺术区798西街 / 广州越秀路区泰康路84号后座三楼

👁:12位艺术家建档(唐狄鑫、李燎、徐震、冯梦波、王俊杰、李永斌、林奥劼、陶辉、徐坦、李巨川、陆扬、雷本本)

📚:出版物2本

这张图非常明了的介绍了录像局的工作原理

录像局北京新空间开幕


录像局2017年的关键词是“搬迁”。北京空间从草场地艺术区搬迁至人群更集中的798艺术区,广州的空间也迁至泰康路84号同博尔赫斯艺术机构一同办公。空间升级的同时,录像局依然保持着每年收录12位艺术家(以影像艺术为主要创作媒介的艺术家)的档案资料的工作节奏,截止到2017年底,已经为69位艺术家建档。而这些资料都可以在录像局北京和广州空间免费查看。


(未完待续)

[沙发:1楼] 聚光灯 2018-02-10 21:54:05

(接上)


TOP.6 Cc基金会&Cc艺术中心

M50流量贡献者

🏠:M50艺术园区 150平米

👁:5个展览

周大为先生收藏展“太阳照常升起

卡特娅·诺维斯科娃“Katja Novitskova: 洛基的城堡

Cc基金会的系列收藏展“社会情绪”最新篇章“社会情绪·外部表现”和“社会情绪·生理唤醒”

Cc基金会的首次系列收藏展“社会情绪”的首次系列收藏展的第一篇章“社会情绪-主观体验”

瑞安·甘德国内首次个展“人类/非人类/破损/非破损


Cc基金会由收藏家周大为先生创立并支持,早在2014年Cc基金会就开始了在艺术行业的探索:2014年、2015年Cc基金会连续两年举办皮毛艺术节;2015年主办《超级文献》展;2016年,在第四届上海ART021当代艺术博览会期间,Cc基金会也动作频频。但直到2016年11月,Cc基金会才确定了位于 M50 的固定展览空间Cc艺术中心。虽然150平的展览空间对于其本身“打造拥有国际级收藏规模的全球性艺术基金会”的雄心来说,略显局促。但也足以让M50重新焕发光彩。2017年,除了在“推广中西当代艺术、发掘被历史遗忘的艺术家”的主线之外,周大为也在Cc艺术中心举办了3场个人收藏展,让我们看到了这位80后“资深藏家”的收藏脉络。


TOP.7 新世纪当代艺术基金会池社&瓷屋

艺术领域最佳资助人

新世纪当代艺术基金会位于西岸的空间 瓷屋

新世纪当代艺术基金会位于西岸的空间 池社


🏠:上海西岸瓷屋空间&池社空间

👁:5个展览(瓷屋2个/池社3个)

📚:出版物1本/项目2个

💓:资助空间和项目14个

2017年新世纪艺术基金会项目

瓷屋2017年度艺术家梁硕展览“来虩虩”

瓷屋在西岸艺术与博览会期间展出的王兵影像收藏展“邂逅:周韬”

池社在西岸艺术与博览会期间展出的“乔丹·沃尔夫森:江轮之歌”

池社“上海夏天”群展


新世纪当代艺术基金会的2017年是最繁忙的一年,我在很多展览、讲论坛以及新书发布会的海报上看到了“新世纪”的logo,并且在现场看到他们的几位工作人员。从基金会给出的数据来看,2017年他们共资助了包括美术馆、非营利空间在内的5家艺术机构,并且资助了不同展览空间内的展览共7场,并赞助了录像局的学术出版2册。而除此之外,基金会自己的项目中还包括上海西岸两个空间一年的5场展览、3个研究出版项目,以及各种讲座和活动。同时,“新世纪”创始人王兵还将自身收藏中艺术家的郝量作品《由仙通鬼》捐赠于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新世纪当代艺术基金会的影响力几乎覆盖到了当代艺术生态的各个环节,如果说到2017年艺术圈的天使,大概非新世纪当代艺术基金会莫属。

楠楠 新世纪当代艺术基金会NCAF执行理事长


“新世纪当代艺术基金会成立四年来,致力于对中国当代艺术创作和艺术研究/理论进行同等的关注和推动,持久地对行业不同环节产生助力是我们工作的职责和目标。2018年希望继续成为艺术系统的补充力量,也希望与更多同行达成交流与合作。


TOP.8 想象力学实验室

无边界全方位激发想象力

想象力实验室网站的这张图完整了显示了其内部所有结构


🏠:线上线下、天上地下

👁:没数过来,超出了我的数数能力范围

“月食”项目每月20日邀请2位(组)风格迥异的艺术家下厨,制作无前例的16道餐饮,另邀 20位嘉宾品尝,已届30期

艺术家 程然参加的“不料”项目

张辽源在茶部的项目“半发酵”

课堂项目一瞥,通用小学、初中九年义务教育现行版。受邀教师自选科目及课文,以自己的观点和方式讲解。限定学员16位,通过抢座方式获取指定听课席位,已届23期。


2008年初,江南布衣艺术中心成立,最初以“阿嚏-阿嚏工作组”的名义对外。2010年“阿嚏-阿嚏工作组”更名为“想象力学实验室”,确定围绕不限领域的创新事物展开工作,扶持目标团队及个人;同年,“茶部”成立,成为快速传播艺术家的最新鲜的念头的窗口。到目前为止,想象力实验室已经形成了包括“月食”、“课堂”、“后贴(PostPost)”“不料”等等项目,其中,在“月食”栏目中想象力学实验室厨房每月20日邀请2位(组)风格迥异的艺术家下厨,制作无前例的16道餐饮;“课堂”栏目中艺术家通用小学、初中九年义务教育现行版,自选科目及课文,以自己的观点和方式讲解……总之,这是一个集线上线下,以及吃喝玩乐于一身的无法单一定义的空间。总之守护想象力,是他们不懈的责任。


TOP.9 Cc 杨锋艺术与教育基金会

两地三个空间的艺术布局

杨锋艺术基金会 上海新空间留下空间在2107年12月开幕


🏠:深圳有空间/额外空间/上海留下空间

👁:4个展览(额外空间1个/有空间2个/留下空间1个)

有空间“所见非所得——一个关于杨锋艺术与教育基金会的展览”展览现场

有空间“逆光-双城取样”展览现场

上海留下空间开幕首展“当幕布拉起,我们的对话早已完结——留光显影”



除了对美术馆和非营利机构的赞助,杨锋艺术与教育基金会在2017年也在不断夯实自身的收藏、展览,并不断尝试一个艺术基金会能够发挥的更多作用。早春2月,在"额外空间"通过展示梁铨收藏个展"如茶",尝试了通过梳理收藏线索回顾了艺术家的个案;3月,“有空间”举行“所见非所得——一个关于杨锋艺术与教育基金会的展览”,大胆地模糊了艺术空间和办公区域的界限并邀请艺术家现场委任创作,作品大胆挑战“劳资”关系等都是项目的突破和亮点;11月,"逆光-双城取样"同样在“有空间”进行。以南方的“光”为角度策展,意在考察珠三角年轻艺术家的创作状态。连续地艺术家工作室考察以及延伸讲座分别在广州和香港进行,是以深度研究阐述了如题的展览项目。12月,作为上海留下空间空间开幕,作为杨锋艺术与教育基金会的第三个非营利空间,也代表了基金会在扎根深圳之后,向长三角地区布局的战略。

杨锋 收藏家 杨锋艺术基金会创始人


“2017年,基金会三个空间,四个展览项目略显忙碌。我们仍然在几个重要的方向持续探索:展览项目结合收藏支持、策展的实验性与在地性有机结合以及不同维度支持年轻艺术家与策展人等。“渊源际会,妙手偶得”,这是得以建立在第三个空间“留下空间”的欣喜。一如基金会的理念:足之所致,艺术与工作生活相伴。“留下空间”是基金会跨出珠三角地域的重要一步。与建筑师共同实施空间“还原”改造,历史遗迹和艺术结合散发出时间的魅力。支持年轻艺术家首个个展(First Ever Solo Exhibition)“当幕布拉起我们的对话早已完结——留光显影”既回应了空间命题同时也是对长三角在地性的探讨。

2018年,基金会将继续支持深度学术研究的展览、艺术传播与公共教育和以年轻艺术家、策展人和批评家为基础的艺术项目。在地性、开放性及国际化兼具,都会是我们的印记。


TOP.10 箭厂空间

社会反光镜

正在被“封墙堵洞”的箭厂空间


🏠:北京箭厂胡同38号 (15平方米)

👁:4个展览

杨振中 《栅栏》 2017 在整个展览过程中,艺术家暗中安装的监视器记录了日日夜夜里的一切举动,并显示在隔壁的咖啡馆中。



因为某些原因,这个在北京老城区胡同里的小小的空间2017年的展览比以往减少了一半,甚至很多人担心这个坚持了近十年的非营利空间会就此消失。也正为了“配合”这次整治开墙破洞,艺术家杨振中在已经被堵上的箭厂空间的基础上创作了《栅栏》让箭厂空间真正意义上的成为了一件作品。随后,箭厂空间又在“被整治”的空间基础上举办了两场展览“夜巡”和“对不起”。如主创人员说到的那样:“这个空间的存在,也像是对社会的一个测试,我们想通过这个事情来看看这个社会、这个系统的弹性到底有多大,不断尝试着将各种方式的艺术活动嵌入日常生活中。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