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美术馆与零售——采访K11创始人郑志刚
发起人:蜜蜂窝  回复数:0   浏览数:1745   最后更新:2018/02/08 22:48:06 by 蜜蜂窝
[楼主] colin2010 2018-02-08 22:48:06


来源:YT新媒体 刘元博


赵玉


1990年出生于山西省长治市,2012年进修于中央美术学院摄影专业,现就读于巴黎美术学院。作品《Newcomer》入围2018年第十届三影堂摄影奖。

《Newcomer》©赵玉


赵玉于2012年进修于中央美术学院摄影专业,赵玉形容说:“那时的她听着自以为听懂了的课程,拍了一些不太像样的照片,在摄影系却老去其他专业东瞅西瞅。”她是一个在任何集体中都不(想)太有存在感的人。


对赵玉来说除去专业对她艺术创作的影响,更重要的是童年经历的影响,小时候的赵玉体弱多病,时常在家静养,这导致她频繁缺席校园生活。那时候父母因为忙碌,会给她买很多故事会年刊合订本,一本大概4-5cm那么厚。


同时,这种校园的缺席带给了赵玉充裕的独处空间,每天不是倒在床上看那些故事书,就是在家自己画一画,那是一些画的不太好的简笔画。这与之后她沉迷博尔赫斯那些错综复杂的故事也有很大的关系,也是莫名走到今天的一个脉络。

《Newcomer》©赵玉


2015年,赵玉来到法国,这又一次赋予了她大量独处的时间、空间,她在整个欧洲看了许多展览,艺术作品。当人们在研究一个东西时,他往往将你引向其他地方,赵玉也因此被迫阅读了很多有关哲学的书籍、各种浪潮下产出的作品,以及历史运动。


在大量的阅读下,赵玉却发现自己能做的越来越少,甚至没有。

《Newcomer》©赵玉


2016年中,赵玉开始生活创作于美丽城 (法文:Belleville,又译贝尔维尔),它是法国首都巴黎的一个片区,处于巴黎 10、 11、19 和 20 区的交界处。美丽城是一个充满色彩,多种族、大融合的区域。在这里分布着各式各样的移民,阿拉伯人、非裔、华裔,他们经过与法国人长时间的生活融合,作用出这个在巴黎独一无二的区域。


赵玉将作品直接命名为《Belleville》,这个口号式的名称延展出了一系列关于“迁移”、“乌托邦”、“口号万岁”、“年代”的问题。对于无意中居住于“华人区”来说,她大量审视这个街区,“6-70年代”的风貌矗立在巴黎,这与当今的国内有着天壤之别。赵玉带着记忆的植入与迁徙成为这里的一员,但却未与这里分享同一种语言;在美丽城反观除此地之外的土壤,将belleville篡改为bellevi e(美丽人生),并就此提出疑问。这部作品之后赵玉也真正开启了关于“他文化”的探索。

《Newcomer》©赵玉


2017年赵玉参与了在云南进行的艺术家驻村项目“方志小说”。在长途跋涉之后,赵玉被眼前“世外桃源”一样的风景吸引了,这里与世隔绝,有着大片大片的植被。面对这一切时,“闯入者”产生了一种试图将曾经的想象变成切实拥有的欲望,而这种“侵略”精神,成为赵玉作品《Newcomer》中一个重要的线索。

《Newcomer》©赵玉

《Newcomer》©赵玉


从国内再次回到巴黎,在寒冬的植物园中惊讶地看到了芭蕉树,这与周围穿着厚厚冬装的人显得那么格格不入,但周围的人似乎也没有意识到芭蕉树作为“外来作物”的滑稽。


再回看我们身上正在发生的变化,人们似乎将所喜欢的东西都拿来了。赵玉将“芭蕉树”看作一种“他文化”,“他文化”是真正的欲望。


2018年赵玉凭借作品《Newcomer》入围了第十届三影堂摄影奖,YT联络到了还在巴黎求学的赵玉,与她聊了聊这部作品背后的故事。

《Newcomer》©赵玉


YT:《Newcomer》是由基于几个不同的个人经验而制作的作品,无论是明信片、美丽城、还是芭蕉树,这三个在不同时期的经验都在围绕着“外来”“融合”这样的概念,可能在外留学这样的经历,会无意间更在意这样的问题,对你来说真正意识到“他文化”是什么时候?


赵玉:真正意识到他文化应该是在做《belleville》之后,那时看了陈箴的书,他本人的文字让我觉得很受益。他自己跟自己的对话方式似乎让我感受到了某种痛苦以及他的消解方式,他在法国期间用法语和英语读法国的艺术史,用法语重读中国的历史,而我却读了大量中文版的外语书。


“他文化”是我在巴黎,欧洲各国,回国——去北京,去云南,去山西,各个地方,走来走去,以及在书本中,试图想找到答案却未果的一个产物。


尤其是从国内再次回到巴黎,当我感觉所有身边的信息都提示着我“newcomer”的时候,这种思绪似乎清晰的可怕。17年想着做《Newcomer》这个作品的时候,我几近想要放弃。因为艺术也未能幸免的是被我们(无端)创造出来的,而我们创造出来的东西都会被我们无端的摧毁,有人想让它死去,却更多人不能让它死去,于是就被异化到了现在,当然也并未停止。

《Newcomer》©赵玉


YT:你有提到参加了联合驻村写作项目(也就是“方志小说”),当时做了一个什么项目?


赵玉:方志小说是周功钊老师、芬雷老师共同发起的一个乡村驻地写作项目。我在那边了解了一些当地的民俗、传统文化。在村子里来回走动的期间,我拍了大量的照片和视频。后来跟左靖老师沟通,他在当地的改造项目中展出了我们的作品。关于“newcomer”的思考,这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线索。


YT:作品中以不同颜色的本文穿插在其中,“语言”在你的作品中也充当了一种“他文化”是吗?我看到大部分都是英文的文本,三个是法语文本,这是为什么呢?另外在文本上你也运用了不同的颜色,是为了让文本看起来更像是一张明信片吗?


赵玉:我觉得到处都充斥着“他文化”,当然触及到个人,不同事物可能就是不同语境下的“他文化”了;对于语言,我其实更多地保留了我最初看到这些句子时候的样子,我不太想改变它们的“原貌”。


而明信片的颜色,是在巴黎闲逛的情况下,几次注意到了明信片架子这个东西。当时架子上五颜六色的明信片,在没有走近的时候,已经让我确信它们持不同意见,进而凑近观察,发现它们竟然也在对话。

《Newcomer》©赵玉

《Newcomer》©赵玉


YT:在《Newcomer》中存在着某种叙事性,我们大致能够看得出在路途中寻找着某种他追求的东西的人,这是一条线索,外来植被也占据了一条线索,以及明信片,石砖,看似是无序的,但还是有着某种线索可寻,你是怎样考虑作品编排的?


赵玉:我是尽力按着时间的顺序来编排的,从一个繁复冗杂的思绪中抽离出来。当初我是被热带植物所吸引,它作为一个担保——贯穿整件作品。印有“bellevi e”的砖是从美丽城的一个施工现场来的。当时我眼看着一个老楼被拆,随之很快被一个较现代的建筑物替代,师傅将砖从围栏缝隙递给我。后来要做《Newcomer》时,才觉得这块砖不可或缺,它对我们的探索追求提出了疑问,当然这也是自问。


YT:在结尾,你选取了一张影像的截图,“我跟你想得一样。”与其他出现的文字内容不同,是一种俏皮地肯定,好像作品在结尾回答了作者(你),也呼应了跨越时空的交流,是这样吗?


赵玉:去年年底我的老师突然跟我说,我挺高兴,你不再用那么多现成品做东西了。然而可惜的是,现成品依然频繁的出现在我的创作中。那张照片,其实是一部电视剧的截图。当我在思考一个问题的时候,所有的东西似乎都和这个东西有关,当我那天看到“我跟你想得一样”这句话时,还是被吓了一跳。我总喜欢自己吓自己,但是又感觉怎么可以说的那么的妙。这句话,算是一个结尾也算是一个开始。

《Newcomer》©赵玉

《Newcomer》©赵玉


YT:在展示的时候你选用了明信片架,这种方式似乎打乱了叙事结构,即观看者切入作品的方式会不同,即便是作为一个整体,但作品之间所产生的不同磁场,还是会影响人们对作品的解读,这点你是如何考虑的呢?


赵玉:就像我在作品解释里提到的——博尔赫斯作品的中心思想被指为:世界是一团混乱,时间是循环交叉的,空间是同时并存的,充满着无穷无尽的偶然性和可能性。人生活在世界上,就像走进了迷宫,既丧失了目的,也找不到出口。


我觉得这是我想呈现的,可是我的表现力很弱,我一直不相信自己能说明白这个东西。而观众,有他们自己的思考,在当下,我们每个人其实又很明显的感受到了这种错乱。所以就像我前面说的,我只能尽量用时间的顺序来排列。但即使我按一个平铺的顺序排列,观众还是会在某一天回想起并将其打乱。因为我觉得一个作品不应该只是出现一下,然后就是当下对其绝对的思考。

《Newcomer》©赵玉


YT:这部作品做了多长时间?你的工作方式是怎样的?


赵玉:这个作品前前后后加上《belleville》,做了大概一年左右的时间。但我觉得还没有完成。


我自己不太喜欢那么直白的东西,所以导致我经常把自己搞得很头痛,看书也是几本同时看,所以它们总是会在之间乱串,以及对话。照片、视频、文字以及出版物是我常用的呈现方式。


在这我不得不引用一段我特别喜欢的话——德里达说,他每次写文章的时候:都仿佛从未写过一字一句,仿佛从来不懂写作。当我开始写新的文本,我多少会对面前的未知或不可接近感到沮丧,强烈的感受到自己的笨拙,缺乏经验、无力。


另一方面,看着眼前独异而空白的书页或者电脑屏幕,我们会感到每个文本“全是新的”,无论你何时写,你都得“从头再来”。我们不能指望自己写过的一切,对德里达来说,每次执笔写作都有种“绝对新鲜的感觉”,好像自己是个“绝对的初学者”。


如果德里达不介意的话,我觉得这段话可以很好的解释我的“工作方式”。

《Newcomer》©赵玉

《Newcomer》©赵玉


YT:当我们看完作品,会发现其实作品完全可以脱离你在开头引用的陈箴以及居伊·德波的理论,作品究竟是否需要这些言论的支撑,你有考虑过这个问题吗?


赵玉:我觉得这些对我来说,对这件作品来说都是很重要的,就像我提到的,和历史的对话一样。我丝毫不觉得我的产出有什么高明之处,我有时候觉得他们已经做的太好了,每一句都无可挑剔,但这种对话又是必要的,当然都是我独自默默的与他们对话。


而关于我引用居伊·德波的“在被真正颠倒的世界中,真实只是虚假的某个时刻。”


这句话,当然也是在我看了他的《景观社会》后,所产生的莫大认同感,进而生成了巨大的恐惧感,随之又有一丝松弛感。其实是因为我本身就是一个挺紧绷无聊的人,所以我会花心思在这些东西上,然后让自己稍显松弛。

《Newcomer》©赵玉


YT:在创作中有遇到什么困难吗?或者让你印象深刻的事?


赵玉:时常的否定自己。我总是不觉得自己在做艺术,就像我前面说的,我对这事的不那么信任感,但却又十分依赖它。画画的时候去看电影,别人聊电影的时候我去看书,别人聊哲学观点的时候我去拍视频,我总是一个不在线上的感觉,我也不太属于某个集体(团体)。


印象深刻的事情就是相信博尔赫斯言中了这个世界正在发生的。


目前不能确定;将来并不真实,只是目前的希望;过去也不真实,只是目前的记忆。

《Newcomer》©赵玉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