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斐:达尔文眼中的乌龟 一个修正主义者的二元认识论2
发起人:服务员  回复数:0   浏览数:1514   最后更新:2018/02/07 19:50:20 by 服务员
[楼主] 陆小果 2018-02-07 19:50:20

来源:画廊杂志


《无形之形》 多媒体装置  2014年

张增增&零屿数码 《无形之形》可变,以展馆最高度为依据


《画廊》:你本科到研究生阶段都是在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学习,这段时期的学习对你之后的雕塑创作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张增增:我是05年从安徽考到四川美术学院的,在皖北的小县城里混了17年,从没离开过那里。“雕塑”这个词在我的成长记忆中不曾出现过,我对它更一无所知。高考录取时鬼使神差把我从版画系调剂到了雕塑系。

进入到雕塑系上课,我实在找不到任何乐趣,它与我想象中艺术家的生活差之太远。本科唯一的乐趣就是能在图书馆里看我之前没见过的书。先锋实验艺术的书比较吸引我,几年下来作品没做几件,但眼界和思维的确打开了,这为后来的研究生阶段起到了重要的积淀作用。

《测量视平线》  装置  2011年


研究生时,我迟迟不动手做作品,原因可能就是我潜意识不想做习以为常的雕塑,眼高手低,却始终找不到办法。《测量视平线》是我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件作品。它打开了局面,把我从之前的雕塑语言方式中解放出来。雕塑的5个要素:“空间、体积、材料、身体、时间”,我从这些点出发,但不拘泥这些点的束缚,制作“不是雕塑的雕塑”,从此开始踏上了“不归路”。川美自由和包容的氛围,让我随心所欲地建立了我自己的艺术观和价值取向,逐渐偏离正统的雕塑轨道。后3年,系里给予我很多的包容和支持,使我可以随心所欲地把我的观点和态度落实到一个个我认为是作品的东西和事件上。这些东西针对雕塑的关键性问题提出新的可能和讨论。如果不是在这块自由创作、思想包容的土壤上生长,我不可想象现在还是否会做艺术。

《天堂》Kinect体感扫描仪,投影仪 400cm*1200cm(根据现场情况,可调整)


《画廊》:你是四川美术学院的跨媒介工作室的成员之一,能简单介绍一下这个工作室吗?

张增增:纵观历史的发展,每个时代的艺术家都会使用他所属时代的方式进行艺术创作,在当今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每个细节。我们不能回避,应当拿起我们“今天的工具”面对当下的问题,进行艺术创作。自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跨媒介工作室成立,其包容各种艺术方式如社会介入,科技与雕塑的结合,综合材料,身体语言等方式进行雕塑不断的追问,突破雕塑发展的壁垒,以及拓展艺术表达方式的更多可能性。这是川美雕塑系历史性的一个转折,我作为其中的见证者和参与者,感到非常的荣幸。在院校老师的带领下,学生的创作面貌得到了很大的改观,充分施展学生创造力的才华,作品得到社会广泛认可和高度评价。我们将继续前行,总结教学经验,完善教学体系和教学方法,再接再厉做出更好的成绩。

张增增&零屿数码 《造物》 多媒体装置   尺寸可变 2014年


《画廊》:从你的作品《天堂》开始,随后的《无形之形》《造物》《梦想》《声之形》等作品都是与高新技术合作而成,你是如何看待高科技与雕塑之间的关系?

张增增:科技和艺术是推动人类进步的一对车轮,艺术负责不断创造梦想,科技负责把每一个梦想变成现实。我觉得这两者是很自然结合的关系。科技的发展渗透到我们今天生活的每一个细节,是我们生活的“空气”,我自然地拿起我熟悉的技术和工具,把我心中关于雕塑及生活的问题或物质或虚拟的方式呈现出来。雕塑的概念和定义也是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更替,那么在我们今天这个时代,什么才是雕塑?或者它还能以什么样的形式出现?我想这只能用我们今天的语言去描述他,把他的根嫁接到我们今天这个时代的土壤里。

《声之形》 装置  可变 灯泡 话筒 主机 舞台灯光控制台 技术支持:零屿数码和Xspace 2017年


《画廊》:《造物》把脑电波转换成脑电波雕塑,《声之形》追求声音、网络传输与灯光的互动,这两件作品共有的特点是把无形的东西转换为有形的,当时是如何构思这两件作品的?

张增增:这是源于《无形之形》的继续追问以及艺术生产方式的尝试。《无形之形》中的“球”是我设置的一个内容,那为什么不弄一个完全不是我设置的?把创作这个权利给观众,让美术馆呈现的是他们自己的作品。那么艺术家和观众的区别在哪里?大家都有想象力和思考能力,可能因为艺术家的思考在美术史的上下文关系链条中,想象一个东西,然后选择一种材料运用一定的技术把他给物质化地呈现出来,这便称为是艺术品了。那么思维这个东西,每分每秒都存在着,我能不能尝试跨过这些生产流程,让思维过程本身变成作品,让这个生产流程直线到达,于是便做了作品《造物》——采集观众的脑电波,三维成像,然后用3D打印机把他物质化地呈现出来。观众也就是这件作品的生产者,不需要具备任何技能,只需要思考,一切的生产流程交给了电脑和机器。你的思维便是雕塑作品本身,意识的形态由此而来。

《梦想成真》肥皂泡,凉席,砖头 可变 2013年

《梦想成真》肥皂泡,旧凳子 可变 2013年


《声之形》是做完《造物》后,我一直在琢磨做的一个不仅是现场的观众可以参与的作品,还可以通过网络让不在这个空间的人依然可以参与并且留下他痕迹的东西。声音的频率转化成灯光的闪烁,一千多盏灯在现场彼此呼应闪烁,让观众的声音转化成黑暗中闪烁的光。依然和《造物》作品一样,我只提供一个现场,让观众在其中自然的生成属于他们自己的作品,自己的光。

《瞬间的永恒》   肥皂泡、铁铲、砖头 300cm×96cm×180cm   2013年


《画廊》:有形与无形之间的探索以及跨媒介的运用似乎成为了你近几年创作的母题和创作方式是吗?

张增增:我的生存体验让我感受到太多我们视觉看不到的东西,而心理上却真真实实存在的。这些是我一直以来有意无意的线索。而科技手段恰好可以搭建物质现实和虚拟存在之间的桥梁。

《回信》 装置 2017年


《画廊》:最近你以作品《回信》与同属于四川美术学院跨媒介工作室的艺术家参加了上海喜马拉雅美术馆的《移动靶:新算法下的实体、叙事与秩序生产》展览,你所认为的“移动靶”含义是什么?而这个展览带给你什么创作启发?

张增增:“移动靶”如其名,它恰好点到了我的艺术状态。在行军中,我的枪并不仅只对一个目标发射,目标随着自己的前进会发生变化这其中包括年龄的增长,对艺术的理解,生存的体验,等等。在这次展览中我尝试加入了生物技术,与此同时我也反省了,我是否可以从我不可回避的情感——“亲情”出发,所以做了一个与我关系疏远的“父亲”的作品《回信》。把我父亲写给我的多年信件经过微生物发酵,现场蒸馏制作出一瓶酒,取名“绝情”。

一路走来,从物质实体出走,经过虚拟创作体验质问实体物质的意义,又重新回到物质形态的重新再创造。


艺术家张增增


张增增


个人简介

1987年生于安徽省

现工作生活于重庆

教育

2010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获学士学位

2013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获硕士学位


个展

2011年《测量视平线》张增增个展,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A画廊, 重庆

2014年张增增&季平多媒体作品《天堂》展


获奖

2016 获临空新城新锐雕塑艺术奖 武汉

2015 第三届明天当代雕塑奖入围暨获奖作品展 重庆

集美X阿尔勒国际摄影季提名奖 厦门

2014 第三届中国姿态雕塑大展佳作奖,山东美术馆, 济南

新星正在升起展,铜奖,文博宫, 深圳

SAYA2014菁英国际艺术家扶持计划

2013 四川美术学院毕业创作学院奖,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A画廊 重庆

入围曾竹韶奖学金,和阳美术馆,大同

“第四届新星星艺术节”年度新人奖 ,保利国际会展中心, 广州

2012获第三届柯罗默中国当代艺术优秀者奖学金

获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六月蜂”奖学金,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A画廊, 重庆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