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一林:像一块砖头
发起人:小白小白  回复数:0   浏览数:1804   最后更新:2018/01/02 09:42:10 by 小白小白
[楼主] 叮当猫 2018-01-02 09:42:10

来源:Hi艺术




展览现场


12月23日,位于宋庄的七木空间再开新展,呈现了由策展人韦坤劼带来的群展“有一个蓝色入口我从不知道”。这是一场体例新颖、形式独特的展览,也是一场考验艺术家多面综合艺术感知的展览。展览由策展人韦坤劼设置种种苛刻条件,李一龙、刘符洁、范西、妮缪、娜布其五位艺术家“接力”合作,在各自正在关注的领域内,按照“命题”完成一件新作。展览由策展人朗读《有一个蓝色入口我从不知道》这首诗开始进入筹备,而这首诗也成为了展览的名字。第一位接受到这一讨论“文字”的诗歌的艺术家李一龙由此开启这场有冒险性的展览。
关注探索并实践声音与空间、声音与影像、声音与人的互动关系的德国华裔音乐人李一龙在七木空间二层用十个音响与空间搭建出了只切合这个空间的新奇关系,以《汤》为名,通过Preprandial – Prologue (餐前-序曲)、Rühren  - Fantasie (搅拌-幻想曲)、Schlemmen – Lied (享受-抒情曲)、Postprandial – Momente(餐后-余韵)——严谨的乐章格式,他将诗歌演化为一大锅汤,将自己对中文诗歌的理解重构为无形无影的声音,用一把大铜勺搅拌在一起,让音乐回响。

在李一龙身后,已经以大型雕塑证明过自己对空间的感知与控制力的艺术家刘符洁从李一龙作品中时空跨度广阔的信息碎片出发,以其对文字作为信息载体这一点的敏感,在两层空间内分别放置了两组影像装置,以思索信息传递和接受方式及其对人如何施加影响。



刘符洁作品


第三位接棒的艺术家范西则将刘符洁对文字载体符号化的设计进行了更进一步的视觉模拟,在七木空间二层巨大的墙面上,范西将日常碎片重新组合,构建全新“情景”,在这里,“瞬间无法被凝固,无法被具体地表达”。



范西作品《黄色,位置不明确》


再现瞬间之后,以绘画擅长的艺术家妮缪将她对城市生活的各种瞬间触觉融入自己的作品之中,用反复的或者戏谑的方式重新其荒诞。以两件分别以“山寨”和“监控”为主题的视频和两句被拆解的常见的文字标语,她首先以游戏的方式对标语进行结构,再重新把这些文字和社会敏感议题进行联系——以探讨,语言既可以悄无声息地拓展人的意识,也可以像一把锁禁锢人的思路?


妮缪作品《圣赞》


而在这个类似“击鼓传花”的展览最后,娜布其将焦点直接、干脆地定格在文字上,她制作了“亲密”和“touch”两组文字,将其感受到的没有形体和边界的“文字”所自己具备的“矛盾”表现在其中:文字自义、作品材质的冷漠生硬、文字的虚幻和它成为具体的、真实可触的物体,产生了种种矛盾……



娜布其作品《亲密》


以这样一种展览形式,展览讨论了“实验文字、听觉和视觉艺术之间是如何在互相影响中成型的”与“强调艺术家作为个体的转化特征和接受能力”双重实验,这次试验试图在感受和情绪表达外,进一步来探讨语言的底层逻辑。未曾意识到的逻辑正漂浮在模糊性与多义性中,作为艺术家应该对此格外敏感。在冗长而笔直的无聊常识外,可能有险情,也可能有新入口。
以前一位艺术家的思考为起点,融合个人的创作,艺术家创作新作品,同时提出新问题。“文字”一方面既是本次展览探讨的核心,同时也是本次展览的“表象”:它引出其它种类的创作形态和新问题,并成为视觉艺术和听觉艺术阐释的对象;它将与其它的创作类型一起,作为不同的语言手段,展示在同一个平台上互相理解、较劲、成就甚至抵触的过程。

“有一个蓝色入口我从不知道”注定是一个惊险的展览,它从一开始,就打算由表意的状态进入表义的时态中——对于所有创作形式来说,对意味、形态、情绪、状况进行表达可能更加容易蓬松柔软,而进入真义的里层时,则难免坚硬,它并不会看起来浪漫,也不自顾多情,它得像公式一样存在,它要对应逻辑。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