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泽克|政治正确来到梵蒂冈
发起人:之乎者也  回复数:0   浏览数:1332   最后更新:2018/01/01 22:33:28 by 之乎者也
[楼主] babyqueen 2018-01-01 22:33:28

来源:创想计划


川渝不仅多陷阱,也多摄影师。我从成都麓湖·A4 美术馆呈现的展览“回路:2000年以来的西南影像实验”之中得到了这样一个信息。三影堂摄影奖历史上的九位大奖获得者中,有五位来自四川一带,可以算是一个事实证据。A4 美术馆一直在密切关注着这些影像艺术家的创作,此次呈现了 11 位参展者的新作品。他们或者出生于此,或者长期在这里生活,我们曾经采访过的陈萧伊,张克纯都在其中。

△ 回路:2000年以来的西南影像实验,展览现场,图片由麓湖·A4 美术馆提供

既然是“影像实验”,展出作品就不限于我们最熟悉的那种摄影。观展时,我脑中一直想着这个问题,发现 11 位参展者的实践在摄影的边界内外浮动,形成了一个有趣的连续体。木格的作品《沿墙而行》系列可以说是整个展馆中“最摄影”的作品了。艺术家带着大画幅相机,沿着回家的道路穿越 128658 公里,拍下沿途那些与自己产生共鸣的风景,如此把自己的情感与想法通过真实拍摄的画面显现出来。在现场,面对“收藏级打印”的大幅照片,我被北方特有的黄褐色所围绕,感受到传统摄影并未衰减的魅力。题目《沿墙而行》当中的墙,隐藏在城市与乡村和人与人之间。

回路:2000年以来的西南影像实验,展览现场,木格作品

木格,通向村子里的新婚之路,宁夏,摄影/收藏级打印,150X120cm,2015

冯立的《白夜》系列作品虽然不是用手机拍摄的,却具有明显的社交网络特征:快速、简单。“简单”并非贬义,而是说它们无须解释、一目了然。假如你将一张冯立的照片发送给朋友,一定能够立即收到对方回复的“哈哈哈哈”。假如说单张照片能够“博君一笑”,当这些照片在展厅中分组聚集呈现,就构成了更强大的冲击力。这些照片共同描绘了一个魔幻国度,一切都值得玩味和深思。在你无法相信自己的眼睛的同时,也不得不承认这就是我们身处的现实。冯立的闪光灯不分白天黑夜、室内室外,永远亮着,为现实增添了戏剧效果,也构成了作品的特质。在展览前言部分,冯立介绍了他拍摄起源的奇妙之夜,而展览现场的志愿者又不无夸张地告诉我“后来,他发现在那个大雾弥漫的夜晚所出现的幻象,日后都在现实之中一一出现。”何必追问真假,生活中的荒诞本来就无处不在。

回路:2000年以来的西南影像实验,展览现场,冯立作品

展览期间,很多人提到冯立的“风格”很容易被复制的问题,我也一度想问他怎么看待社交网络上流传的诸多与之十分相似的照片。但最终我认为这个问题是多余的:摄影师记录他的眼睛所看到的瞬间,而这是一件极其主观的事情,相对来说,精心设计和复杂技术恐怕更容易被学习和复制。

冯立,白夜,杵拐杖的兔子,艺术微喷,2015

骆丹、黎晨驰、阿斗、张晋、李俊和陈萧伊的作品都探讨了摄影的边界,他们不只是用相机拍摄和记录,而是更主动地制造图像。骆丹最早是一位记者,也曾拍摄过许多纪实摄影作品。而在新作之中,艺术家离开现实世界,回到工作室内,用激光装置和长曝光摄影捕捉到了极光一样美丽的画面。

回路:2000年以来的西南影像实验,展览现场,骆丹作品

骆丹,回光之六,博物馆收藏级艺术微喷,伊尔福 Galeria Gold Fibre Silk,133.3x200cm,2017

黎晨驰的《adhd》是我很喜欢的一组作品。艺术家在身上涂满不同颜色的颜料,在镜头前重复着一些简单的动作,经过十几到几十秒的长曝光,相机捕捉到运动产生的轨迹,成为一座时间中的雕塑。作品打印在绢纸上,朦胧的光从背后透出来,令人联想到罗斯科的画作。对我而言,这是艺术家用自己身体运动制造的一组美丽图像,而不是简单的行为记录。

回路:2000年以来的西南影像实验,展览现场,黎晨驰作品

黎晨驰,adhd,毛发,艺术微喷绢纸,120x80cm,2017

李俊将已经拍摄过的底片放入照相机内部,尝试了解光线如何在相机内部投射,而他最终只得到了一系列抽象光影,如同模糊掉了的记忆。展厅特别模拟了相机内部的空间,观众从一个个楔形结构上的矩形开口向内望去,多少为这些无迹可寻的画面增添了一些体验感。

回路:2000年以来的西南影像实验,展览现场,李俊作品

李俊,被拆迁院子里的房东老夫妻留影纪念.河坝大树下一个眺望远方的人.夜晚发光的路灯,路面漆黑发亮,艺术微喷,120cmx140cm,2017

我很喜欢阿斗的作品,因为其中有巧思而没有花招。艺术家采用了“物影”(photogram)这种不使用相机的摄影技术,在暗房中将实物直接摆放在感光纸上进行曝光。阿斗使用的物体是电影胶片,他利用这种材料的特性创造类似于绘画线条或者文字的图像。艺术家之前的《草叶集》也使用了类似的布局方法,从中可以看出艺术家实践的连贯性和突破。

回路:2000年以来的西南影像实验,展览现场,阿斗作品

阿斗,东亚,艺术微喷,61x50.8cm,2016

另一位没有使用相机的艺术家是由化学博士转行做摄影的张晋。他用自己专业知识绕开了相机,在大尺寸的 X 光胶片进行反复实验,得到了不少有趣的图像,并通过作品题目对所得进行了情感化的联想。说到底,摄影与化学最初就是相联系的。

回路:2000年以来的西南影像实验,展览现场,张晋作品

张晋,记忆:又一季里谈到的西荷,艺术微喷,100x100cm,2015

陈萧伊的摄影作品中一直有一个不可捉摸的光影世界,这次,她得以在展厅现场重现这种神秘与诗性。在一个静谧的角落里,一个巨大的月亮缓缓地从左向右移动,随着它的升起和落下,人造的月光投影在两片卷曲的锌板上,照亮了那两片银色土地上的“西奈山”。有趣的是,当你走到月亮的对面、展厅的另一端,会发现一个白色的老式电话听筒,拿起来放在耳边,能听到一个女声在其中喃喃念着女性主义文学片段,似乎在为这位整场展览中唯一的女性艺术家发出不易觉察的、微弱的声音。

回路:2000年以来的西南影像实验,展览现场,陈萧伊作品

陈萧伊,西奈山#1,UV锌版打印,100x150cm,2017

在黎朗、张晓和张克纯的作品中,“摄影”这个动作退居一隅,成为更大的艺术项目中的一个部分。在艺术家张晓的老家,有一位流动摄影摊的老板凭借娴熟的 ps 技术,快速为镇上的新婚夫妇制作婚纱照。所有的人都使用同一个海边礁石模版,只更换头部。张晓的作品《甜蜜的爱恋》将这位摄影师所制作过的照片铺满一墙,形成了一种“鬼畜”般的效果。这是艺术家的《故乡》系列中的一个部分,从中能感受到一种过渡阶段的审美,以及一种原本为人所重视的“婚姻大事”如何沦为了一种纯粹的形式。

回路:2000年以来的西南影像实验,展览现场,张晓作品

张晓,甜蜜的爱恋,艺术微喷,液晶显示屏,21.5x27.5cm每个,288件

黎朗的作品将 1974 年作为自己的“记忆元年”,也就是他开始记事的那一年。他收集了这一年不同的人拍下的照片,用老式幻灯机投影在墙上,并将这一年世界上发生的大事罗列出来。个人的记忆与整个世界相连,却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孤独感。在现场,能听到艺术家一段四川话的念白,增加了作品的私密性,如同迈进了他的记忆之中。

回路:2000年以来的西南影像实验,展览现场,黎朗作品

黎朗,1974

要说展览中最令我困惑的作品,应该是张克纯的《长江图》。艺术家通过众筹的方式,向长江沿岸古地名所在地的淘宝店主收集他们拍到的长江和江水,在现场进行展示。我们很喜欢他从前的摄影作品,但这一件众筹而来的“长江水”却让我想轻轻地叹一口气。

回路:2000年以来的西南影像实验,展览现场,张克纯作品

张克纯,长江图,一次成像相相纸,8.6x7.2cmx40,2017-1

展览入口处,美术馆特别利用一面墙对参展艺术家2000年以来的创作进行了梳理,文字的可读性很高。通过它,可以更全面的了解这些艺术家的创作脉络。

展览商店特别项目“丽丽照相馆”,在这里可以回到温馨的80年代小照相馆

《回路:2000年以来的西南影像实验》将在成都麓湖·A4美术馆展出至2018年3月17日。

作者:陆冉

返回页首